将军建国称帝,有七个儿子,却立外人做太子,只因儿媳太“孝顺”

让唐朝走向灭亡的是黄巢起义。纵观历史,每个朝代的末端都会有一场相应的农民起义,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国家要换东家的前兆,而这一次要登上历史舞台的也同样是起义出身的人,他就是朱温。大概所有贫民出身的皇帝都有相似的经历,甚至是性格品质都可以找到很多相同点。

朱温从小就是个喜说大话不干活的主儿,年幼时就经常以英雄豪杰自称,亲朋乡人都很是反感,谁成想日后他还真的创出了点名声,不过那时唐朝确实也是穷途末路了,而且各地割据起义的势力很强大。

将军建国称帝,有七个儿子,却立外人做太子,只因儿媳太“孝顺”

黄巢起义虽然声势震天,但由于内部势力复杂,导致后来朱温叛变。参与到起义中的朱温,战功也不少,对黄巢很忠心,也从未想过背叛黄巢。

公元882年,朱温受命攻取同州,其率领的军队遭到敌军王重荣所率部队重创,他曾多次请求黄巢的援助,但是都被孟楷隐瞒下来没有禀报。这时朱温觉得无法依靠起义军了,后来又听说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就觉得应该另寻他主,于是和心腹商议转投敌军王重荣。

将军建国称帝,有七个儿子,却立外人做太子,只因儿媳太“孝顺”

听说了此事的唐僖宗认为大局扭转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了,甚是感激涕零,立刻封了朱温为大将军,带领部队前去镇压起义军。

因为本来就是出身起义的将领,对于本家作战的人和方式都在熟悉不过,一旦叛变起来,杀的更是生猛。大军一路高奏凯歌。逼得黄巢逃离长安。他其实已经被皇帝赐名为全忠,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的寓意,不但“忠贞”的消灭了义军,还“忠贞”的弄死了皇族李家老小,摇身一变成了后梁的太祖。

将军建国称帝,有七个儿子,却立外人做太子,只因儿媳太“孝顺”

当上皇帝,梁太祖是不亦乐乎,起初有原配张惠在身边,这个夫人勇又有谋,太祖十分钦佩并且很听夫人的话,但是夫人死的早,临终前还不忘嘱咐他戒杀戒色,可是没多久朱皇帝就恢复了本色,变得十分荒淫无道。待在自家部下的府邸里10多日不肯出来。

其实是在享用人家的女眷,还吃了窝边草,睡了几个亲儿子的老婆们,为了不被打扰,愣是把儿子们派到前线作战,儿子们却也非常配合,非但没把这伦理之乱当回事儿,还好生让自己媳妇伺候着。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儿子个个都不是真心希望父亲好的。

将军建国称帝,有七个儿子,却立外人做太子,只因儿媳太“孝顺”

​ 大统的继承是每个皇帝要考虑的,七个儿子总要分出胜负。然而太祖的选嗣居然超越了时代,也许他心里知道亲儿子们跟他一样荒唐,个个想的是等老爹快死好继位。这时有一个叫儿媳(朱友文养子朱友文),名叫王氏,其常常给公公吹耳边风,太祖一时觉得养子朱友文很适合继承大统,连这么可心的媳妇都愿意送给老爹,一定是出于孝顺。说立就立。虽然朱友文只是个义子,但他并不介意。三儿子朱友珪从自己夫人口中听闻这件事后,直接就急了,皇位让给外人哪行,一旦上位我们还能活几天?再加上对父亲偏心非亲生骨肉非常气愤,就伙同韩勍杀死太祖。

太祖死了,朱友珪政变成功,可是也没坐稳皇位,被四弟有贞推翻。这皇位并不好坐,只有那些初登帝位,不纵情享乐而励精图治的皇帝才能让江山稳固,这是作为国君的基本常识。显然太祖和他的几个儿子是没有常识的。而这段荒唐的往事也被人们当做笑话传播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