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41年的陕西宝鸡,带你看那时的抗战大后方


这组照片拍摄于1941年,由当时的美国卡尔和雪莱夫妇在陕西宝鸡县所拍摄,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宝鸡县的社会情形。图为一辆公共汽车的轮胎坏了,司机正在换轮胎,车上的乘客在边上围观。

图为一个骡队正在运输货物,这个骡队的规模还是很大的一眼望不到头。从1912年到1949年9月,宝鸡县属陕西省关中道、直隶陕西省、陕西省专员公署辖,县城驻今宝鸡市。

图为当时宝鸡县下面的一个村庄,绿树蓝天,那时候的环境真好。在抗战时期宝鸡是著名的大后方,当时为了防止日寇的轰炸,中原地区的很多工厂搬迁到了宝鸡。

图为一个驼队经过宝鸡一处街道,街道的一面墙上写有“努力开发大西北”的宣传标语,这就是最早的西部大开发啊。当时宝鸡作为抗战重要的大后方,很多物资在这里生产再转运到抗战前线。

图为一处街景,一队马车正在路边停靠,右边的墙上写有“当兵去杀敌”的宣传标语。在那个日寇入侵,中华危难之际,多少中华儿女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家主权。

图为当时一处幼儿园,里面的小朋友正在做游戏。在抗战时期,很多沦陷区的学校迁到了宝鸡,东北竞存中学迁往宝鸡凤翔,安阳高中、河南大学、焦作工学院、商丘高中、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陆军测量学校、河南盛城中学、省立西安二中、省立华县农业职业学校、河北小学、浙江小学、齐鲁小学、复兴小学、励行中学等多所学校都在抗战时期迁往宝鸡。

图为当时在路边摆摊的百姓,他前面的箩筐里面摆放了一些土特产和香烟。宝鸡作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