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对于刘备意义有多大?关羽为何大意失荆州?

羊鳳霞


先说说荆州的情况吧!

整理了两天的资料终于在网上找到了一张合适的地图,一遍让大家简单直白的了解荆州。

1、荆襄九郡的来源

荆州在赤壁之战之前只有七郡,分别为南阳郡、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七大郡。

而后来两郡则由南郡、南阳郡两郡划分出来两块地方,分别为襄阳郡和南乡郡(也叫做章陵郡)。

赤壁之战后荆州被魏蜀吴三大势力瓜分。

曹操占据荆州北方,势力为南阳郡、南郡部分和江夏部分。

刘备占据荆州南方,势力为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和江夏部分。

孙权占据荆州东方,势力为南郡部分和江夏部分。

可以说赤壁大战后一无所有的刘备凭空变出了荆州大半的土地。而这场空前绝后的战役,也渐渐开始演变出三国的雏形。

2、刘备的势力

荆州位于长江边上,地势易守难攻,而且荆州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而且荆州生产人才,荆州的士人集团大多出自荆州附近。

赤壁之战后刘备携领荆州牧,但奈何办公地点却让曹操夺走了,当时的荆州的办公地点是襄阳,当时的刘备心想:作为荆州牧,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这让人知道岂不是笑掉大牙,于是向东吴孙权借来了南郡,办公地点驻公安。自此刘备开始和曹操分庭抗礼。

刘备为何要一意想要从孙权手中要得南郡呢?

看了地图相信很多人都会明白了,南郡乃是军事要地,向西可制取益州(今四川等地),而向北可以抵抗曹操,向东可以防御孙权,可以说南郡是荆州的心腹,所以大家都明白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3、三分荆州

建安二十年,刘备已经占领益州,孙权便趁机再次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又推脱说:”夺得凉州,再把荆州还给你“。如此一来,孙权大怒,便命令吕蒙开始攻击零陵、长沙、桂阳三郡,刘备便率大军五万到达公安。

同年,曹操顺利夺取汉中,刘备再次和孙权结为联盟,平分了荆州,荆州以西的三个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归属刘备,而荆州以东的三个郡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归属孙权,如此一来,南郡这个军事要镇仍然归属刘备。

4、关羽失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做了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遂为五虎之首。

同年,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

而此时的孙权正准备联手曹操攻打南郡,以便将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南郡太守糜芳、将士士人驻公安,并且负责后勤供给,但奈何拖拖拉拉,导致军需不能及时送达,关羽便很生气,扬言回来要处理他们。

这时候吕蒙白衣渡江,趁机攻取南郡,关羽退无可退,进无可进,于是败走麦城,在临沮被孙权部下斩杀。

但关羽为何会错失荆州呢?

1、仔细想想,一来关羽攻打樊城,迟迟攻打不下来,军需物资又不能及时供应。

2、关羽后期实力大增,傲慢轻敌,不把东吴的人放在眼里。

3、当初诸葛亮送他的八个字”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关羽随做到了后半句,但轻视孙权,没有把孙权放在眼里。

三国的历史是多变的,岁月流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瓶值得细细品味的白酒!


历史总探长


三国时期有两个地方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是北方的豫州,一个是南方的荆州。豫州北有兖州,东有徐州,西通关中。荆州东有吴地,西有蜀地,北连豫州。两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无论谁占有它们,都意义重大,

刘备也一样。那么荆州对于刘备意义有多大,关羽为什么又诡异的丢失了荆州呢?

荆州是刘备真正的发家之地,刘备早期于河北幽州起兵攻击黄巾军,职位不过是公孙瓒手下的别部司马。后援助徐州陶谦,刘备曾经短暂的占据过徐州。但是因为在徐州经营时间较短,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民心基础。

刘备后来投靠荆州刘表,在荆州一呆就是七年。虽然这七年刘备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却在荆州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那么刘备的影响力有多大呢?

当时刘表暗弱,不知兵,这几乎是荆州士儒及将领的共识。因此,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到了驻扎在新野的原豫州牧刘备身上,而刘备则被大家亲切的成为刘豫州。赤壁之战后,刘备只是打着刘琦的旗号,几乎是以一纸檄文传遍荆州南部四郡,南部四郡立刻就举城投降了。而刘琦病死后,刘备立刻被众人推举为荆州牧,注意是推举,而不是朝廷委派,由此可见刘备影响力之大。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荆州固然有好的地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那就是难以防守。那么,荆州对于刘备来说真正有什么意义呢?

许多人认为荆州对刘备的意义是按照诸葛亮所说,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出兵,北上伐魏。其实这个策略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当时曹操占据北方六州之地,拥兵百万。而蜀地(益州)狭小,荆州疲敝,实力根本不足以和曹操抗衡。

如果想要打败曹操,除非先吞并东吴,占据整个南方之地,然后和曹操决战。而荆州位于长江上游,从荆州进攻东吴,只要水军够强悍,那么吞并东吴就不是难事。比如后期魏国吞并川蜀后,在川蜀训练了大量的水军,后靠着水军攻取江陵,然后顺长江而下,很顺利就占领了东吴。

所以,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更便利的作用是吞并东吴,而不是着急着进攻曹操。因此,刘备得益州和荆州后,荆州的重点就是防守,防守到刘备准备充分,有足够的水军去吞并东吴。但是令刘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刚刚得到汉中,荆州就失守了。那么荆州这么重要,为什么会失守呢?

说起来,荆州的失守完全是偶然事件。为什么这样讲呢?当时关羽镇守荆州,而关羽文武兼备,不会不知道荆州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后来还是丢了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荆州之战的打响不是关羽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公元218年,刘备争夺汉中,与曹军激烈交锋。这时候,许都那些心向汉室的大臣们兴奋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认为曹操欺凌汉献帝,所以都支持刘备伐曹。

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发动叛变,企图暗杀丞相长史王必,然后携汉献帝南逃汉中去找刘备。结果被曹军将领严匡所发觉,三人被诛杀。这其实是一个信号,什么信号呢?许都地区有人企图与刘备方里应外合,袭取许昌,拯救汉献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许都暗杀事件发生后不久,在许都南部的宛城也发生了叛乱。这时候他们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打起了明显的旗帜,喊起了响亮的口号,什么口号呢?支持关羽北伐,夺取襄樊,进攻许都。

曹操知道后,派曹仁为征南将军,前去平叛。曹仁当时驻扎在樊城,于是起兵北上,来到宛城斩了叛将侯音。这时关羽见曹仁后方发生叛乱,认为有机可乘,也为了声援侯音,于是率兵北上兵围襄樊。关羽当然不是傻子,他仅带少量士兵出发,将主力留在江陵和公安,用以镇守荆州。

关羽到达襄樊后,曹仁已经班师回到了樊城。此刻襄樊兵力也很少,有多少人呢?曹仁驻扎在樊城的人有数千,襄城也不多。因此,关羽很顺利的包围了襄樊。那么曹仁为什么敢于以如此少的兵力据守呢?因为他有外援。谁呢?

当时虽然曹仁兵少,但是于禁和庞德就驻扎在樊城北十几里的地方,以为掎角之势。所以曹仁并不担心关羽的进攻。谁知道天不随人愿,天降大雨,连绵数十天,汉水暴涨,樊城被淹。而此刻襄阳守军已经投降,更令人绝望的是

于禁和庞德因为大雨紧逼,被迫退到高堤之上,关羽撑船来战,造成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此刻,曹仁陷入绝境,樊城成为一座孤城。

即使这样,曹仁也没有投降。关羽因为惧怕曹军的援军,所以急需要后援,那么此时谁会援救关羽呢?首先是孙权,孙权派使者向关羽传达消息,愿意和关羽一起攻取襄樊。但是孙权耍诈,说好了援助,却迟迟不派兵。于是关羽气愤的说道:竖子岂敢如此,等我攻下樊城,回去再找你算账。

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这一骂不要紧,直接将盟友骂成了敌人。孙权感到关羽轻视自己,于是开始酝酿袭取荆州,打击一下关羽的嚣张气焰。孙权不来,关羽于是向近在房陵的蜀军将领刘封、孟达求援,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刘封和孟达以房陵初定,不宜轻动为由拒绝了。

这时战况开始发生变化,慢慢朝不利于关羽的方向发展。关羽兵力不足,于是考虑从后方江陵调兵。此时吕蒙及时察觉关羽的心思,装病离开了驻地,前往建业看病。关羽认为边疆威胁解除,于是撤走了主力,几乎全部都去围困樊城。而曹军的援军也在紧急增援,结果就看谁能来得快。

后吕蒙偷偷派兵偷袭了公安,诱降了江陵守将糜芳,陆逊则偷袭了夷陵,断了蜀地救援的水路。然后将消息告诉了曹操。此刻曹操已经派徐晃去拯救曹仁,徐晃用声东击西的办法突破了关羽的防守。正好此时江陵失守的消息传到,关羽无心继续围城,于是撤退。

等关羽撤到麦城才知道,大势不能挽回,荆州已经丢了。于是率领少数士兵向刘封的驻地房陵靠拢,走到临沮遭到吴军伏击,关羽及其子关平被伏,当场被杀。

就这样,对刘备极为重要的桥头堡阵地荆州在关羽手中丢失,责任是谁的?真的说不清楚。关羽本意是好的,想收复襄樊,扩大荆州的势力范围。但是关羽用人不当,傅士仁和糜芳临战倒戈,算是窝里斗。

而孙权背信弃义,从背后偷袭关羽着实可耻。刘封见死不救,也让人气愤。关羽死了,死于所有人的连环算计,但是却落下一个骄傲待人,致使荆州丢失的坏名声。这一点着实有点冤枉!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荆州对于刘备非常重要,它是刘备吞并东吴的桥头堡,失去它刘备只有蜗居川蜀而无所作为,所以刘备必须夺回它。关羽失荆州,主要原因不在于关羽大意,而是关羽遭到了三方的共同背叛,曹军攻击他,吴军偷袭他,蜀军放弃他,在一旁看笑话。以他一人之力而抗三方之力,如何能守住荆州?


每日趣评


拥有荆州刘备夺得天下的机会将增加一半,而失去荆州刘备将再无可能夺得整个天下。首先荆州毋庸置疑是处要地,荆州地处两湖平原,包括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北有汉水、大洪山,南有五岭,西有巫山, 东有大别山、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可以说处于中间的荆州完全就是一个被山水保护着的“宝藏”,《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三国孙吴名臣鲁肃也曾经说过“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可以说荆州就相当于北方的中原,四通八达,北有南阳、南有岭南、西有巴蜀、东有江东,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可想而知荆州的重要性。

可以说不管是曹刘孙那个占住荆州对其都有很大的好处,孙吴若占得荆州,则可将其作为伐魏灭蜀的重要跳板,可发挥出吴国水军强大的优势,同时孙吴也可将荆州作为防御曹操和刘备进攻的屏障,凭借着吴国水军曹操和刘备势必就不能轻易的攻入江东之地;而若曹操占得荆州,可以大幅度削弱原来就弱小的吴蜀的国力,而且可以在荆州训练水师,这样在水上可以抑制孙权的进攻,在陆地上则可借助荆州来包围刘备的益州,让其不敢妄动,可以说如果曹操占得荆州一州之地,那么吴蜀的灭亡时间将大大加快;若刘备占的荆州,则可实现诸葛亮隆中对中所叙述的蓝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达到两路灭魏,水军灭吴的目的。所以说荆州对于刘备的意义不可言喻是绝对十分重要的,失去荆州,不管孙曹哪个占领荆州对于刘备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同时失去荆州则意味着刘备失去争夺天下最后的资本,最后只占据益州一州之地的蜀汉也只能等待灭亡的一天。

再者荆州真的是关羽大意失去的吗?我想不然,个人觉得完全就是实力悬殊导致的。

首先关羽进攻曹操是必然的,而孙权要夺荆州也是必然的,曹操想要灭掉刘备和孙权更是必然的,三者根本就不可能避免这场战争,除非那一方想要放弃争夺天下的机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作为从东汉末年诸侯混战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三位诸侯,曹刘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放弃争夺天下的机会,他们之中的任何一方也不会坐等一方统一天下而置之不理。试想下,再这场战争完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以刘备的实力去同时抵挡曹孙两家军事集团的进攻,能挡的住吗?显然不可能,这点就连最强大的诸侯曹操就做不到,更何况是刘备呢?所以其实归根结底关羽是在赌,他赌自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到曹操在襄阳部署的军队,他在赌自己能够在孙权回头神的时候彻底消失曹操对于荆州的威胁的,事实上关羽前期赌对了,他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掉了于禁和庞德的军队,并彻底包围了襄阳城,同时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也都投降了关羽,可以说这个时候如果刘备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派出大将和军队去支援关羽,并派一位大将镇守荆州,那么统一北方指日可待,这样即使孙权攻击荆州也无任何的问题,因为只要守住荆州,孙权根本就不敢妄动,但可惜的是刘备的实力显然不足以支持一打二,当时刘备的军队大部分都用来平定益州和汉中上,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兵力去帮助关羽。

那么肯定就会有人问,为什么关羽不等刘备平定汉中之后,慢慢恢复元气之后再打呢?显然这是不可能,只能说当时是蜀汉最后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当时曹操北方初定,很多地方曹操并未能完全掌控,再者由于曹操当时正强逼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朝堂上很多忠于汉献帝的臣子们都意欲找机会对于曹操,又加上曹操在外接连遭遇赤壁之败和汉中之败等几场大败,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曹操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如果这个时候关羽不进攻曹操,而是要等刘备恢复元气再打,那么到那个时候我想曹操也解决了朝堂上反对自己的人,而且北方也被曹操彻底掌控,几场大败损失的元气也都恢复过来,请为关羽还怎么打?以刘备一州半的人力和物力去对抗拥有九州之多的人力和武力的曹操,你说能打的过吗?再者曹操又不是项羽,那可是一代有勇有谋的枭雄,曹操手底下的谋臣和武将可不比刘备差,真要等到曹操的元气恢复过来,到那个时候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刘备那边,能打的过就真的是一个奇迹了,而这个奇迹基本上不可能发生。所以说关羽只能在那个时候打,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打,刘备才有机会统一北方,可惜的是最终刘备集团还是实力不足,最终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澳古说历史


魏蜀吴并存,荆州位于三者共同的交集中心,三家多多少少都拥有荆州地界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战略地盘掌控在刘备手中,譬如河道、优质资源与人口,高地,险要。

更重要的是荆州城,这个代表荆州地界的重要所在控制在刘备掌握,其余地盘都只能是沙滩上的建筑。

孙权不是不想夺回荆州,但关羽镇守,他只能按捺心气,选择联合,并非完全出于对曹魏的惧怕,否则也不会趁虚而入夺荆州;

曹魏更有意思,除了赤壁大战那一次,几乎只能防守,再也没有展开任何对荆州的攻击行动,可见地位非常不利,只有被动守卫。

三家交点,刘备控荆州处于完全主动,意义重大。

奈何关羽大意丢失,并非他无视孙权,只是过于藐视,拒婚就已经预示了孙权对荆州的野心开始蠢蠢欲动,没有后续侦测或者监控,败笔。

虽有烽火台,但长久的平安无事,麻痹大意了,对方可是时刻磨刀霍霍,绞尽脑汁想办法拔除;

听到换将,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一般的军事耀武扬威或者人事变动都昭示对方有新的部署或者安排,关羽却抽调兵力,完全颠覆了一名成熟统帅应有的素养。

三大疏失导致荆州陷落。


鸿哥iouyh福小铺


荆州地区,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在当时,是魏蜀吴三家的要冲。它是刘备奔波大半生后重新创业的起家老本,同时又是《隆中对》里面北伐中原的重要地区。

占据荆州,则刘备保留了直接北伐中原的一条战略通道。蜀汉军队可以凭借荆州的补给区向襄樊施加压力,只要打下襄阳、樊城,就面临一马平川的宛城、洛阳。而丢失荆州后,诸葛亮只能一次次从汉中翻越秦岭北伐,艰难程度不可同年而语。

同时,即使在219年蜀汉的巅峰时期,蜀汉占据的荆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也相当于蜀汉三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本身就是重要的国家资源。

所以,丢失荆州后,刘备的战略态势一下子恶化了。

关羽丢失荆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荆州本身对东吴很重要。

东吴的根据地江东,位于荆州下游。正如蜀汉要拿下汉中屏蔽成都一样,东吴也时刻梦想着拿下荆州来屏蔽江东地区。

其次,是关羽本人的政治水平较低。

关羽为人倨傲,在荆州六七年,不但和东吴的关系搞得很僵,而且得罪了荆州本地的官员,包括刘备的舅子糜芳等人。

如果庞统还健在,倒可以让去帮关羽守后院,协调人际关系,拓展外交。但是庞统已经死了。

第三,是东吴的鹰派上台。

原本鲁肃是坚决主张联合蜀汉的。他在东吴陆口统帅的任上数年,对刘备集团既有抢夺荆州的利益斗争,又有抵抗曹操的合作。总的来说,合作是大趋势,斗争是小插曲。但鲁肃217年去世,接任陆口吴军统帅的是激进的主战派吕蒙。双方的战意顿时浓烈。在吕蒙煽动下,孙权甚至秘密和曹操勾结起来。

(吕蒙)


然后就是关羽本人的大意。219年下半年,关羽大举北伐,短时间内取得惊人战果,威震华夏,让东吴方面更加不安。关云长因胜而骄,做出了得罪盟友的举动。

孙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使者;水淹七军后,关羽擅自动用东吴在边境的粮食,甚至威胁说要攻灭东吴。同时,曹操加紧向东吴暗中联络活动。

最终,孙权拍板,吕蒙和陆逊用计“白衣渡江”。守卫荆州的大将糜芳、士仁等,先后投降东吴。

于是很短时间内,荆州三郡闪电般的陷落了。之后,关羽也在曹魏和东吴前后夹击下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杀害。


巴山夜雨涮锅


我们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也并非是大意。荆州的丢失有着它必然的因果关系的。首先,刘表死后,曹操饮马荆州。这个时候的荆州之主是曹操。赤壁之后。荆州之主就成了孙权。之所以让刘备占据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所以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荆州都是孙权借给刘备的。既然是借,那就必须有归还的说法。这么说吧,吕蒙偷袭荆州的责任要由关羽来负。至少他该负一大部分的责任。我们都知道,关羽是一个性如烈火的人。宁折不弯。但在政治上,这种性格的缺陷就显露无余。说实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张飞的性格反倒比关羽更合适。我们常说一句话,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坦白说张飞虽然很猛,但他却再有时候懂得用计谋。比如义释严颜。再看关羽,庞德不服,杀。再加上关羽的傲气。虎女岂可配犬子。这话说着痛快,听了提气。可对方是谁?一方诸侯。官职爵位要比关羽,嗨。那就不是一个层面。再加上对方还是刘备的大舅子。相比起来,孰虎孰犬?孙权要偷袭荆州的决心恐怕就是这时坚定下来的。接下来,关羽,以一个将军以及一州之兵,独自挑战两方诸侯。可以这么说,虽败犹荣。但关羽却恰恰忽略了刘备的最终战略。因为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丢不得的。


风雨中的梅云


蜀汉丢失荆州后就退出了争天下的根本。隆中对讲天下有变两路北伐。公元219年荆州已失,如何两路北伐。



荆州的重要性:

1必争战略之地

隆中对讲: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东吴也认为荆州非常之重要。周瑜讲: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威操,北方可图也。鲁肃讲: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吕蒙讲: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 荆州能直接威胁北方的心脏。公元356年桓温从江陵出发北伐,攻破洛阳。收复司隶、豫州、兖州大片土地。要求东晋迁都回洛阳。东晋态度非常模糊,虽同意但未行动。桓温为防大权旁落退回江陵。收复的失地,再次失陷。(东晋的北伐将领要不没才能,要不只为争权夺利,为称帝做政治资本) 而且跨有荆益能顺江而下一统长江,这也是东吴不惜背盟也要夺荆州的原因之一。

荆州能直接威胁魏国心脏1孙坚就是从南阳郡进军至洛阳,逼的董卓迁都长安2关羽威震华夏,围襄樊城。曹操议迁都以避锋芒。

2荆楚多俊杰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多人才。刘备到了荆州,荆州士人发现刘表不足以依靠于是纷纷投刘备。三国志:荆州豪杰归先主日益多。刘表死后刘琮接任,刘琮马上投降曹操。于是一些不愿投降的人纷纷跟随刘备南下。三国志:琮左右多归先主。 下面例一些荆州人才 庞统、廖立(诸葛亮评价: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黄忠、魏延、刘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蒋琬(诸葛亮评价:社稷之器。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李严、邓芝(刘备大奇之)、宗预、费祎(诸葛亮定的接班人。年轻时常使吴,孙权: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并以宝刀相赠。)、霍峻、、陈震、、向宠、向郎、马谡、冯习、张南、傅彤、庞林等。 荆州很多豪门世族很多人早年都投了刘备了,荆州丢失后也有很多人在蜀汉为官。随刘备张飞诸葛亮等人入蜀,三国志中有名字的人才在三四十人。这些人最少都是为官一方太守。如荆襄大族习家(习融、习郁、习询、习竺、 习竺女、习承业、习蔼、习珍、习温、习祯: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说明他才能在蜀汉也是在前列的):习承业在蜀汉任江阳太守,习珍对前来劝降的潘濬: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弟弟习宏在吴,凡有问,皆不答。 杨家:杨颙杨仪都在蜀汉为官,很受刘备诸葛亮重用。杨仪的哥哥杨虑,门徒数百人,宗其德范,号为德行杨君。 向家:向朗(司马徽学生)向条、向宠(出师表提到)、向充等都在蜀汉为官 马家:马良、马谡。 廖化沔南冠族(豪门世族) 罗家:罗蒙在蜀广汉太守,罗宪巴东太守。 庞家:庞德公(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姐姐)、庞统、庞林(统弟弟,随黄权降魏了)。 荆州还有数千从北方避战乱到荆州的,诸葛亮也是如此。刘备如果收用,对未来也是一大助力。

3荆州经济人口不亚于益州。 公元280年晋国统一后统计人口,荆州人口户三十万。算一户四五个人,也有近一百五十万。这样能得到十几万人军队。荆州亦产铁,这属于战略物资。荆州是一个州自然要大过汉中数倍。 我认为对蜀汉来说最重要的是汉中,因为只有据有汉中这个蜀地门户才谈得上自保。只有自保成功才谈得上对外争霸。就如如鲁肃所说:鼎足江东,以观天下衅。只有保住江东才谈得上争霸天下。所以说据有汉中是偏霸,再据有荆州是争霸。向东能灭吴,蜀中粮草器械能顺定而下。曹吴进攻荆州,蜀地汉中都能顺江和顺汉水而下支援。

荆州在晋朝人口总户数三十多万户,一户四个人至少是一百二十万。在公元280年灭吴那年后统计的。可以大体猜测在刘表时的荆州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目。据后汉书地理志荆州有七个郡。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瓜分了荆州。曹魏占:南阳郡、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人口十三万户左右。东吴占: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两万户左右。蜀汉占: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人口十九万户左右。

公元215年刘孙两家再分了荆州,蜀汉据有半个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人口在七八万户左右。算一户四五个人,人口在四十万以上。军队当在七万左右。(个人猜测关羽开始北伐应带去不少三万以上,后又抽调备兵北上。留守的有数万,陆逊传讲招降纳叛数万计)




关羽大意失荆州原因:

第一关羽未跟东吴搞好关系

孙权曾为儿子向关羽提亲,求娶他儿女。关羽不仅同意,还辱骂使者。关羽大骂虎女岂能嫁犬子?这就做的不地道了。你可以不同意,但应好言相。孙权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孙权能嫁妹妹给刘备,你为啥就不能嫁女。孙权不经常讲老贼(曹操)不死,天下不得安。曹操不也一样把女儿嫁过去。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时粮草不够,就派人去东吴的地盘把粮草取去。这是视东吴如无物呀。



第二关羽骄於士大夫,耻为人才

关羽这人非常看不起士人,很少人令他看得起。公元214年马超投造刘备,关羽知道了于是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才可谁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护前,于是回信: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关羽收到回信后非常高兴,把诸葛亮的信让客人看。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将军。当时诸葛亮就讲:黄忠名望比不上关张马等。张马两人亲见黄忠立大,而关羽只是听说。关羽肯定会不高兴。刘备讲我会处理好,于是派费诗前去。关羽听说黄忠跟他并列,大怒: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前将军封号。费诗讲君侯难道要跟汉王计较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你不接受我就回去了,关羽这才接受。黄忠的官位是: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拿命立了大功而得来的,你关羽只是守荆州。居然还耻为跟黄忠同列。

因为关羽的性格,跟荆州文武的关系也不好。糜芳(江陵守将)、傅士仁(公安守将)潘濬(荆州治中,典留州事)、廖立(长沙太守)郝普(零陵太守)等关系都不好:与羽不穆、素嫌羽轻已、与关羽有隙。关羽北伐时傅士仁糜芳负责粮草供应,因为不是很及时。关羽讲:等他回去就治他们的罪。于是两人咸怀惧不安。(当年曹操军中缺粮,曹操对负责运粮的人讲:我很快就能打败敌人,这样就不用你们那么辛苦了。曹操的话真假不论,至少部下听了心里更舒适)

像糜芳当年在徐州把家产都资助刘备了,把妹妹都嫁给刘备。曹操为了拉拢他们兄弟表荐他们做官。兄弟俩皆去官跟着刘备流浪。这样的人关羽都轻视对待,何况荆州其他人。于是糜芳傅士仁都投降东吴了。潘濬当时躲在家里,孙权亲自去见。潘濬趴在床上流泪,孙权抚其背。后来潘濬成为东吴在荆州的重臣,并入了三国志吴志传中。

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关羽实在不适合作为一方统帅。



第三关羽自大,轻视东吴。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关羽率军北伐(东吴攻合肥)——八月水淹于禁七军,俘数万——九月围襄樊两城,守军各数千人但久攻不下,徐晃屯宛城。当时就有人跟曹操讲于禁的军队是因为洪水不是战斗失败,根本不用怕关羽。这时曹操的主力在长安,是从汉中退下来的。曹操做了三手准备1给徐晃增派军队,徐晃当时没有救援襄樊就是因为兵力不够。2从合肥新城调张辽支援襄樊。3曹操准备率大军亲自去襄樊。我认为既然东吴没有偷袭荆州,关羽也是要败的。

这时吕蒙也在打荆州的主意,但发现关羽在荆州留了不少备兵防备东吴。所以说一直以前关羽都防备东吴的。但是之后吕蒙装病,孙权故意用不密封的信召回吕蒙。并听从吕蒙的建议让不知名实际是将才的陆逊接任,用来忽悠关羽。这时孙曹暗中联合。陆逊到任后写了一封信给关羽,信中大拍关羽马屁并提醒他小心曹操的奸诈。因为曹操派十二营人马给徐晃,关羽压力倍增。关羽认为吕蒙病了,接任的又是不知名的书生陆逊。于是关羽放心抽调荆州备兵北上前线。闰十月吕蒙陆逊白衣渡江。曹操把东吴偷袭荆州的消息散布出去。关羽收到消息,但未退军。关羽跟徐晃交战不利。十一月江陵公安失陷,陆逊继续攻武陵零陵郡把守峡口。(防些刘备救援)关羽此时才回救救荆州。十二月关羽战败被杀。

第四关羽政治才能如儿童

公元219年十一月关羽得到荆州丢失,立马率军往荆州赶。一边赶路一边不断的派使都去责问吕蒙为啥背盟。这是很可笑的,人家都夺了荆州还问人家为啥背盟。这时应该明白了一切早就是预谋的了。这是关羽的军队应该有五六万。但因关羽不断派使者去,让吕蒙成功瓦解了关羽的军队。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每当关羽使者到来,吕蒙厚待使者。据三国志: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关羽的军队都是荆州人,荆州丢失他们最关心的自然是家人。每当使者返回关羽营中,将士纷纷询问家中情况。(使者可能让吕蒙收买了)将士得知东吴对待他们的家人比关羽在时还要好。于是荆州将士:故羽吏士无斗心、羽军遂散、众皆委羽而降、兵皆解散。



这时关羽最好的选择是1封锁消息,并派人在军中造谣:东吴人白天鞭打你们的父兄弟,晚上跟你们的妻、妹、姐、母、姑、姨、女睡在一起。这样势必激起将士的仇恨心,仇恨越大战心越强2派人向阆中张飞、江州都督费观、汉中魏延、成都刘备求援。3一边向江陵公安进军,一边待益州之师。4派人去联络荆州各郡地方豪强。安抚之前迫不得已降吴的荆州文武,告知他们汉中王正率大军顺江赶来。关羽死后,荆州有不少豪强起兵。

关羽在历朝历代的评价地位非常之高,号为武圣、关帝。所以人们不能接受关羽的失败,于是把责任推给大意。

关羽北伐到身死是公元219年七月到十二月,一共七个月时间(有个闰十月)。益州方向豪无动静,也没派军支援也没有阻止关羽北伐。看的时间久,但实际发展迅速根本来不及。七月到十月这段时间,关羽一直在打胜仗。闰十月东吴偷袭荆州,但此时关羽都没有回救荆州。他会跟刘备讲:大哥救我?等到十一月关羽回救荆州,十二月身死。刘备即使知道也来不及了。

很多人以此认为是刘备或者诸葛亮借东吴的手除掉关羽,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代价太大了,赔上荆州数万将士数十万人口。刘备和诸葛亮是知道东吴对荆州的野心的。我认为这时刘备及其集团正在陷入空前喜悦。资治通鉴注讲:先主之志,分荆得益而忘乎。

刘备的责任更大,诸葛亮反而没有什么责任。诸葛亮隆中对:天下有变,两路进军。此时天下无变,又未两路进军。我认为诸葛亮是不赞成关羽此次北伐的。


小鸿哥


荆州对于刘备来说至关重要!刘备自与关、张结义,破黄巾斗董卓,靠袁绍投刘表,如风雨下漂荡之萍,足无立锥之地。及至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存了隆中战略指导思想,方向性目标性均建立起来了。



赤壁一战,诸葛亮巧用计谋,刘备得了荆州以为基本,继而得了两川之地,成就三分天下之帝业。荆州是刘备的发迹地,更是他平天下的桥头堡,东依东吴,北靠曹魏,地缘政治、地理位置都极为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可队的说,没有荆州就没有刘备的天下!因此,刘备极为重视,专门让结义兄弟关羽来镇守。

关羽守荆州,可谓用尽心机,建峰火台防东吴,率兵攻襄樊惊曹魏。一切都是在刘备与诸葛亮的遥控指挥下,关羽精心谋划,取得了重大战果。但最后,荆州被东吴夺走,关羽人亡政息,是否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呢?
关羽明白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性,也动过很多心思,但关羽毕竟是以武为主,在外交战略上并无灵活的手段。刘备得两川后,孙权更是如鲠在喉,荆州更是他的眼中钉,必须拿下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来保障自已国家安全,因此,孙权在荆州问题上都不惜把妹子搭上了,可见孙权势在必得的决心。一个国家的君臣文武都在算计荆州,关羽一己之力、一州之地能应付过来吗?


星下静思


荆州对于人口少地盘小耕地少的蜀汉的重要意义一目了然,就不说了,说说关羽怎么失掉荆州的,如果换成张飞能不能守住。首先来说,关羽和张飞都是有重大人格缺陷的,而且最终都因此而死。关羽是过于清高,谁都不服气,谁都看不起,跟同僚的关系搞得一塌糊涂,对孙权的提亲要求拒绝也就算了,居然来来了一通“虎女犬子”的言辞,露出破绽的同时自然也就堵住了自己是后路。打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眼看就要名垂青史,这时候攻守双方都是强弩之末,哪怕关羽这边来个三五千生力军,搞不好曹仁都得自投汉水。然而,关羽在前线浴血奋战,同僚们却在对酒当歌,最终关羽没能坚持住最后五分钟,功败垂成。打襄樊失败,可惜固然是可惜,但是如果能夺回荆州也能将功补过,然而同僚们此时还在看关羽的笑话,根本不听这位“皇弟”的调遣,关羽因此最终落得个“身在当阳,头在洛阳”的下场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张飞的性格刚好相反,他跟同僚的关系处的相当好,但是对下属和士兵则是暴力相向,最终被部下杀死,自食其果,抱憾终身。因此,如果以张飞守荆州,说不定荆州不会丢,因为关羽犯下的一些错误可能就会避免,甚至某些不利局面都不会出现。比如说,第一,跟关羽一样,张飞也是刘备的生死弟兄,孙权与张飞结亲家的效果基本和关羽一样,如果孙权真这么操作,张飞未必不答应。事实上张飞有至少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如果他那时候有未婚的子女,估计会同意与孙权结亲的,如果那样,就意味着在刘备孙权的下一代都是沾亲带故的,在那种情况下,孙权会翻脸打荆州?第二,如果张飞倾荆州之兵攻打襄樊,以他的水平,至少独自与襄樊守敌打个平手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张飞召唤援军,搞不好胜利的天平就倾斜向张飞,襄樊说不定就可以拿下了。退一步来说,假设如历史一般,襄樊拿不下,荆州还被孙权偷袭了,但是只要有援军,趁孙权军立足未稳,夺回荆州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再退一步说,哪怕荆州也夺不回来,那至少有人支援,全身而退是不成问题的,等回去重整旗鼓,再来复仇就是了。所以说,荆州守将如果换成张飞,哪怕只派一个德高望重,中等水平的军师辅佐,只要保证他不酗酒不打人,荆州说不定就万无一失,关羽守荆州八年,张飞至少得守十八年。


文死贱武死颤


刘备自出道以来,打过黄巾军,被认皇叔,也对董卓怀恨,被陶侃送徐州,又失又得,与各军阀交战所胜少,几番流离失所,投人篱下,居无定处。诸葛亮出山为他争得了安身立命站稳脚根的一块地盘,在此盘龙卧虎以待时机。荆州是刘备事业做大的一个跳板,是一个基地。但刘备拉拢张松入蜀并建立蜀国,荆州在刘备与诸葛亮眼中似乎不太重要,所以在建蜀分封上对关羽封职五虎上将,关羽不满。关羽不一定在意职位高低,是在意自身在刘备与诸葛亮那里重不重要。刘备因为关羽要官不满无奈,诸葛亮派人安抚。但对关羽下属未分封还是引起不满,包括荆州战投降的靡芳,他是刘禅舅舅,刘备大舅子也不满投了东吴。刘备干儿子刘封也未对关羽施援手,孟达投曹操。是背叛关羽,也是背叛刘备,自觉在荆州是被当成弃儿,不为所重。开战前粮草失火即是预警,对诸葛亮派人未分封一些人而导致积怨报发。不满情绪已露。关羽如注意,不能只想自己名职只为自己争取,忽略部下,是导致其他人背叛之因。

关羽大意失荆州也来源于刘备对他不器重,自认为与蜀相距远,被排斥于外。荆州之地,属于交战要地,与东吴,魏皆有关联。倘若以荆州牵制东吴与魏,设以重兵,对吴魏兵力分散起到一定作用。前有关羽牵制一部分力量,耗战。诸葛亮六出祁山胜算大一些。关羽耗损其两方实力,对蜀安定,吴魏不敢擅攻也起到作用。因为上方不重视,关羽在人员安排上,以人品较不稳妥的傅将领终反叛。关羽出征几十年,心细如发。是否有意为之不可知,或有不满生敌意的一面,毕竟关羽心胸不大宽广。以此想让蜀知荆州之地重要与否。只是未想到自身落到身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