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不是家长逼出来的?

远望的你


我认为,不能完全说是父母逼出来的,但是确定与父母有分不开的关系。

直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我小时候很优秀,小学跳了两级,都是尖子生,但是初三到高中就特别叛逆,什么事都跟我爸对着干!

为什么?因为从小我认为我非常努力,非常优秀,特别想得到父亲的表扬,内心无限渴望的那种,但是我的父亲从来没有表扬过我,反而有一点问题就打击性的诋毁我,太小的时候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到十几岁开始有了想法,就叛逆,和父亲对着干。

我的孩子,现在15岁,正是人们说的叛逆期,但是我从来没感觉我的孩子叛逆,前不久学校开家长会,要求孩子写一封信给家长,说自己的心里话,我的孩子非常坦诚的告诉我,他不喜欢集体主义,因为在集体里,他总是受拖累,告诉我他有了对爱情渴望的小内心,告诉我他将来的目标,很多很多。

或许是自己在青春期有过很多不被理解的原因,我总是设身处地的为我的孩子考虑,总是想我在那个年纪的想法,所以对他的所有想法都能表示理解,然后给予非常高度的认可,或者中肯的建议。

我告诉孩子,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妈妈只做你的拉拉队,不会对你的事情指手画脚,到无形中,我会告诉他上清北与上普通大学的差异,会告诉他做一个好人有多好等等。

我在学校工作时,有的孩子非常不懂事,老师们惯用的一招就是叫家长,但是每次把家长叫来,看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怪不得他家孩子这样,原来……

叛逆,只是小时候很多事情积累到一定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时的表现,不一定是某件事,某一天,家长的原因最大!!


张彩云


广义地说,每个人都有叛逆期。也就是反抗父母,想做自己的愿望。

没有明显叛逆期有两种:

一,讨好父母占了上风

二,父母尊重自己,不需要叛逆行为。

叛逆期明显的孩子通常因为父母习惯于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也就是“压服”。在孩子小的时候,似乎很容易实现。当孩子越来越大,甚至比父母个头还高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了。

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因为在过去,饱含了压抑的痛苦,并因此有强烈的愿望跟父母作对。

但是反叛仍然是纠结在跟父母的关系当中。矛盾的两面是,父母的意愿去生活,还是跟父母的意愿相反。 本质上并没有逃脱父母的意愿。

叛逆期的孩子也没有在做自己。他只是在做跟父母意愿相反的人。

只有等到哪天他真正的放下跟父母的情感纠结。他才可能真正选择自己的道路。


精神分析师青山


叛逆期通常不是家长逼出来的!

孩子从年幼状态的所有信息照单全收到逐步长大到少年时代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这时的信息进入头脑中后会根据自己初始形成的稚嫩观点进行判别……

而此时少年的思维观点中很多都是幼稚、片面甚至偏激的,也就是说与成年人的固有思维方式以及公众道德观念或行为规范是有距离的!

因此他们在叛逆期的语言、行为和思维可能会与大人的想法或者期望格格不入!

然而,大人们又非常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世界观去成长……

于是,面对孩子的认知差距,大人们往往会采取强制措施来企图扭转……

而此时孩子内心中正在慢慢成长的独立意识必然本能地进行抗拒!

这样一来,人们通常所说的孩子逆反期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

每个孩子都会出现逆反期,只是不同性格与不同成长经历的孩子逆反期出现的早晚不同、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针对孩子的逆反期,家长千万千万不能强压甚至靠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稍弄不好就会起反作用,有的给孩子留下阴影,有的抑制了孩子的个性良好发展,有的把孩子的性格完全扭曲了!有的个别孩子甚至因此走向了极端……

那么,究竟如何帮助孩子平平稳稳走过逆反期呢?

1⃣️家长对孩子逆反期的处理方式和要求,自己事前首先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认知!牢记自己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家长自己不努力,就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2⃣️对自己孩子当下的性格以及心智成熟状态要十分了解并合理评估。

3⃣️与孩子永远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

4⃣️主动与孩子交流,多倾听,少发号施令……

5⃣️发现孩子出现偏激的言行或者“不听话”时,一定不要着急发飙,而是像朋友一样跟他交流,千万牢记平等交谈而不是仅有训斥!

6⃣️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有耐心,给孩子改过的机会、给孩子完善的时间!

7⃣️事前引导而不是事后责骂!

8⃣️提前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正面引导孩子的“健康交友”原则!

9⃣️拿自己当年的不成熟案例进行反思并交流,对孩子多多鼓励!

最后,如果能与孩子的老师和好友交流,借助老师以及孩子好友的侧面力量,有时候事半功倍!


跟陈哥一起精益经营


不是。 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一个幼小的个体有不同里的阶段的成长发育特点,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阶段在3岁前的幼儿阶段,要挣脱。家庭教育满足不了需求,幼儿园是他们的乐园。

第二明显阶段在初中期,觉得自己长大了,要独立要做主。

对事物有了初步的判断和见解,其中与家长老师悖逆的就反抗、对立、叛逆。

自我意识增强,照镜子多了。在着装头型和同学交往方面,很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好不好、想知道同学老师怎样看自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满满的自信和个性,于是特立独行。其实还带着稚气,许多的不成熟,全然不服。只有时间和继续成长能慢慢让他们找回体会,走向成熟。

叛逆是孩子们的必经阶段,这是如果家长有意呵护,会平稳度过。不是家长逼出来的。

不必太敏感自责哦








科幼


这个我想我还是蛮有发言权的吧… 我的叛逆期维持了三四年还要多吧… 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

1. 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长期不在家,看到别人有父母陪着,我却没有心里会产生一些怨恨吧…

2.接触不良少年,会加大叛逆心理,尤其是在遭受校园暴力后结交另一群施暴者去打击报复回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心里的满足感和那种虚荣心直接爆棚。

3.家长总是一味的辱骂打罚,不问事情的原因是什么,不管对错都是孩子的错,这个时候的逆反心理基本爆棚了。

4.老师的不作为,为人师表做不到公平公正,孩子肚子里的怨气也会助长逆反心理。

如果这几点孩子都有的话,那这个叛逆期就说不准会维持多少年了… ps:我就融合了所有原因~ 还好我及时回头,不然真不敢想会酿出什么大祸…


迷一样的羔羊


“叛逆”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叛逆”的年龄跨度非常广,从低龄幼儿到耄耋老人,只要是“梗着脖子不听教还自行其事”的表现,就会被视作“叛逆”。

好像“叛逆”是一个简单的归类标签,为对方一贴,就为自己找到了话语权的制高点,然后针对“叛逆”开炮就好了,完全不用操心所谓“叛逆”背后深层次的、积聚多年的被曲解、被压抑、被无视的琐碎细节。

问题里有“家长,孩子”这样的关键词,下面说说所谓“青春期叛逆”。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阅历和经验就不同,思维和认知就不同。

“叛逆”一词远远无法概括出孩子在青春期前所有的思想波动和心理活动。

孩子一出生就在观察、模仿、学习、思考、认识环境带给ta的一切,成长环境里的人和事,还有人处理事的态度、方式方法,孩子尽收眼底。

孩子不是一株植物,不是一只动物,而是有血有肉、有需求有判断有思想有认知的人。

“叛逆”孩子的家长也是“自嗨”型家长,在“叛逆”之前,孩子通过“自学”,心智不断发育生长,“自嗨”型家长对此一无所知,或者选择故意忽视,更愿意留在“我强你弱”的舒适区里“自嗨”。

等到孩子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开始提出异议,家长才不得不面对当下棘手的情形,因为孩子想争取做成某件事,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孩子一直在观察、思考家长的行为模式,打的是“有准备之仗”,反过来家长则被动的多,于是被打个“措手不及”,然后慌乱,愤怒,咆哮,最后两败俱伤收场,同样的场景会多次上演,直到孩子不再期望家长认同,完全放弃家长理解而告终。

所以,与其说“孩子叛逆是家长逼的”,不如说孩子用“叛逆”的方式强迫家长【看见】自己,争取做为家庭一员的平等、尊重和权利。


阿娥你好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有人对这个独立的个体视而不见,而是把他当作一个可以任意指挥的对象的话,那么,这个独立的个体,只要他思维尚且正常不是特别与众不同的话,他必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吧,因此,他会显现出于你的意志不相符合的行为,那么站在你的视角来看,就把他的这种行为说成是叛逆。

当一个人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度由少年期向青年去过度时,他的个体意识,他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地加强的,他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因此作为他的长辈或者是哥哥姐姐应该拿出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成长中的青少年,而不是用一种颐指气使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和他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应该以一个平等的姿态来和他进行情感上的陪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诱导。


一纸晓作文


每个人都有叛逆期,只是因为不同的人性格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只有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才有叛逆期。

叛逆期主要集中在13-18岁之间,当然也会有人的叛逆期更长一点。

叛逆期其实是一种信号,一种成长的信号。

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成长,他们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追求刺激,他们希望接收与了解更多的事物,而家长们相对保守的思维与处事方法,他们会相对排斥。

之所以很多人都说,年轻人喜欢暴力,血腥,色情,因为这些会更直接的刺激他们的感官神经。

叛逆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必经的成长过程,破茧方能成蝶。

所以,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合适的去引导,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沔阳大表锅


可以这么说!

因为所谓叛逆期,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因自我意识和家长的认识相矛盾,造成的沟通不畅以及由此引发种种问题的一段时间。

如果家长能正确对待,多给予孩子理解和宽容,叛逆期很容易过去。





大爱无疆6895


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是十三四岁,这个时候的他们背冠以小大人之称,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掺杂着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叛通常指的是没有按照大人指定的路线去走,逆指的是家长们的所说所做不认同,但又属于弱势群体,那就干脆和你对着干好了!这个期间的孩子是急需有人帮助树立正确的三观时候!家长逼出来的叛逆说明做家长的三观不正,功利心太强太看重结果,无法与孩子平等心平气和的去耐心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