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拿命教书的老师,我将何以贺你?

王开东:拿命教书的老师,我将何以贺你?

开学了,院长打电话请我去安徽某地做师德报告。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从来没做过师德报告,尽管多年前我曾当选过十佳师德标兵,但纯粹是因为教学质量的缘故,与师德没有多大关系。让我去做师德报告,我感觉不合适。

在我看来,师德属于老师内在属性,道德只能够律己,不能够约束他人,否则就是道德绑架、就是有毒的。

王开东:拿命教书的老师,我将何以贺你?

胡适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广为流传。“一个不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老师也是如此,我觉得比师德更重要的,应该是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学科素养,教师做好自己应该做到的本职工作。

有关部门也要完成自己相应的所为,包括完整兑现给教师的工资和待遇,保障教师的从教环境和工作氛围,相对圆满地兑现绩效工资和一次性奖励绩效,完成双方的契约关系。这就非常了不起了。我相信在这样良性推动之下,学校教育和教学也会转入一个良性循环。

怕就怕胡萝卜加大棒,最后胡萝卜还是假的,只剩下大棒。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而且还用“马德”报告的方式,告诉其他的马儿,不吃草的马儿,跑起来又快又好,又轻松又美妙,大家都来跑吧,万马奔腾。

王开东:拿命教书的老师,我将何以贺你?

我曾经见过很多师德高尚的老师,他们的所言所行都让我感受到人间大爱、教师风范,我从内心里崇敬他们。作为师德榜样的老师,一般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都以校为家。

他们,更多的是她们,不是拼命三郎,就是拼命三娘,总之都会很拼命。他们以校为家,整天泡在学校里,早晨鸡还没叫就出发了,晚上干到鬼叫还没回家。没有时间给自己孩子做一顿早餐,也没有时间陪老人散一次步,更没有时间陪家人过一个“儿女团圆夜煮茶”的美好时刻。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要把一沓试卷带回家,还要在微信群里及时反馈孩子一周的情况。就算是到了暑假,大量的学校值班、集中培训、继续教育、学校创优等工作,比平常单纯的教学还要繁忙。他们就如同包身工一样,一直这样转陀螺,除非倒下来,否则不会停下,这就是我们的优秀教师。

有一年小高考前夕,我们学校的戴老师后期每天将近10节课,从早晨到晚自习结束,连轴转,戴老师嗓子充血、哑了,最后人也倒下了。沈老师接着上,因为课变得更多,几个班级跑,沈老师也倒下了……

校长最后下命令,不允许她们来学校了。但她们在医院里输液,输好了拔掉针,又偷偷到学校来了,答疑解惑……

那是我亲眼目睹老师最悲壮的一次。我为我们的老师感动流泪,但却不希望大家都这样做。如果教育充满着悲情,如何给学生传达阳光和美好?如果教育是如此的惨烈,未来还有孩子愿意从事教育吗?

第二,

身体不好。

优秀教师身体不好,这是标配。原因很简单,教育教学是一个特别考验良心的活儿,必须有大量的生命投入。细致地打磨,耐心地等待,浇水、施肥、治理虫害,担心每一次风、每一次雨、每一次长夜的嗟叹,很可能最后还会两手空空。

陶渊明曾经说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你辛辛苦苦耕耘土地,洒下汗水,种下豆子;但最终你收获的却是“草盛豆苗稀”。荒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很孱弱。类似的事情拉封丹也曾说过,大山临盆,光芒四射,天崩地裂,结果最后却产下一个耗子。

正因为世事难料,老师第二个负担出现了,那就是尽管无怨无悔地付出,但却还要担心收成。因为领导说过,没有功劳就没有苦劳,没有苦劳就没有疲劳。甚至因为你的苦劳和疲劳无效,还大大损害了学生的有效时间。这样一来,老师的心理负担就太重了。

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精神愧疚多,久而久之,老师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慢性病,早早缠上了我们的优秀老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声带小结、喉炎、肺炎、胃炎……老师们都是伤病累累。

但很少有老师敢于请假,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请不了假,找不到人代课;二是优秀教师更不好意思请假;三是有一些老师有病了还生怕别人知道,只能自己拖着。我就是第三种人,有病不想让人知道,然后拖着,自讨苦吃。

有一年,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腿摔了,腿上打了几颗钢钉,还是坚持拄着拐杖来上课。学校就调换了一个班级,省得她上下爬楼。每当我看到她拄着拐杖的身影,我就想为中国教育,不,是为中国教师一哭。

这样的一支拼命队伍,在社会上居然很少有人说好话。老百姓对教育的不满,基本上都转移到老师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第三,都六亲不认。

有一次我听师德报告,听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这些老师为了学生,简直六亲不认了。上不管白发苍苍的老人、中不管相濡以沫的夫妻、下不管嗷嗷待哺的孩子。

我认识一个朋友,女教师,当年已是省内名师了,对上课的执着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家里油瓶倒了不会扶的、孩子饿了也不会过问的,辛苦的是她的老公。

有一次她老公出差去了,她女儿高烧39度,她还是去参加一个教研活动了,因为她要主持那个活动。她喂了药,然后就把女儿锁在家里。等到教研活动结束,赶回家,孩子已经烧脱水了,奄奄一息,差一点命就没有抢回来。

她在报告中流下了一个妈妈的泪水,但大家都不买账。教育是引导人趋向美好的,为何要牺牲一个妈妈的天性?如果你不爱自己的孩子,怎么能那么爱人家的孩子呢?这个爱难道不让人感到恐惧?

当然也有被迫的六亲不认。2007年高考前夕,我老父亲病重, 希望见我最后一面,可惜我正在高三冲刺阶段,没办法请假,也不好意思开口。

可怜我的老父亲,一直等着,一直等着, 23天滴米未沾,只是通过输液,整整等了我23天……

等我高考结束,赶回家。我的父亲从昏迷中醒过来,回光返照,叫了我一声,儿子,你回来啦。程媛,你回来啦。5分钟之后,老人家溘然而逝……

今天,任何责任和荣誉也不能挽回我的后悔。如果我能够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旅程,陪他走完那一段路,他可能就没有那么惧怕,没有那么长时间的等待,早早安心地走了,今天我也不会那么忏悔。

这就是我们老师啊,像我这样的老师很多很多,只是他们没有平台,没有机会,说不出来。

王开东:拿命教书的老师,我将何以贺你?

其实,我不反对师德,倡导师德本身并没有错,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师德?

为什么要牺牲教师的家庭、亲情和健康生活?教育不是呈现一个老师的苦难,而是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否则这个教育就是病态的,就不值得倡导。

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就是最大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师范的本意。

作为一名老师,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热爱母语、热爱生活、坚持真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情,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因为我自己的努力而让这个世界有一点点不同……这就是好的师德,这就是好的教师,这也是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