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都挺好》曲解了苏州好男人!

所有人感觉《都挺好》挺好的,只有苏州人感觉不好了!这部戏把苏州抬上了云端,也把苏州男人贬入了谷底。

这部戏有多火,对苏州男人的伤害就有多大。我不是苏州男人,但我多年与苏州男人共事,耳濡目染,我懂得苏州男人,苏州男人不像这样的。


王开东:《都挺好》曲解了苏州好男人!



先说苏明哲,苏明哲是学霸,妥妥地考取清华,这个没问题。苏州历史上出了2000多个进士,单单苏州府学的紫阳书院,就出了六个状元、三个帝王师。

但考取清华大学的苏明哲竟然找不到好工作,这不仅是黑我们苏州好学生,也黑了大清华,而且是清华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后来苏明哲考取了斯坦福,但一个斯坦福的高材生,居然被裁员和扫地出门。网络上斯坦福的拥趸们非常恼怒,简直岂有此理?

更重要的,苏明哲既不明,也不哲,常常牺牲自己老婆和女儿来尽孝,这让吴非很不爽。这也难怪。一个口口声声要尽孝的人,却很少有真正的尽孝举动,不仅与明玉不好比,也与明成不好衡量。

明哲是发号施令地尽孝,不是身体力行地尽孝,

明哲的尽孝更多的高射炮打蚊子,让人哭笑不得。明哲根本不像苏州男人。

明成怎么样呢?

无论如何,明成是啃老族,只是究竟是主动啃还是被动啃,需要探讨。在苏州父母为儿女基本上是全心全意,但儿女为父母也是死心塌地,很少见到单方面付出的。

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们高三一位女教师太累了,后来腰椎间盘突出。

她婆婆知道后,这个可爱的从来不出门的老婆婆,居然转了好几趟车,偷偷赶到我们学校,给她的媳妇送了一个护腰的小椅子。椅子上还临行密密缝,缝制了一个棉垫子。父母尽心,儿女尽孝,这才是苏州长辈和晚辈正确的打开方式。

王开东:《都挺好》曲解了苏州好男人!


最后我来说说苏大强。苏大强的扮演者是倪大红。倪大红是老戏骨,我曾经看过他主演电视剧《锋刃》。他表面上是一个邋遢的老门房,但实际上却是国民党殿堂级特工,善于竹签杀人。

剧本中,倪大红把一个国民党老特务在日寇白色恐怖下的坚韧隐忍,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改变自己的声音,他喝一种破坏嗓子的草药,他让自己像一粒尘埃弥散在风中,但却随时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最终中国人的责任感,使得倪大红放开国共两党的仇恨,用竹签暗器杀死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保护了我们的特工。这光辉一步体现了一个中国人的气节,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后来倪大红主演司马懿,把司马懿的忍辱负重、和光同尘、内敛藏锋,但又雄心万丈的复杂性演出来了,一个比曹操隐藏得还要深的奸雄,狐疑狼顾,杀伐果断,非倪大红其谁?后来另一位扮演司马懿,完全就是对标倪大红,但倪大红是首创。

倪大红成功在于他有一张面瘫脸,所以只能用眼睛和肢体来表达,这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成全了倪大红。

很多人觉得苏大强太作了,不太可信。我的感觉是苏大强的作是可信的。

答案很简单,苏大强太扭曲,太憋屈了。赵美兰美若兰花,她嫁给苏大强完全是为了城市户口,这个婚姻纯粹是城乡联姻,赵美兰的眼里根本没有苏大强。

一旦没有爱,就只剩下厌恶。苏大强就是在赵美兰的嫌弃中活着的,他那不叫生活,而叫活着。非常窝囊,非常怂。偷一点私房钱,就被赵美兰暴打,常常被骂窝囊废。

从明成的观察来看,苏大强每晚上好多次厕所,由此看来,窝囊废不一定是骂人,很可能还是实指。那么,苏大强,大在哪里?强在哪里?连外强中干都算不上。

除了在家里,苏大强在学校里也很窝囊,书也教不好,被主任发配去图书馆。很多学校图书馆,都不是专业人员,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休养生息的地方。苏大强就在这里。

长期的扭曲,使得苏大强压抑到了极点。一旦赵美兰去世之后,苏大强根本没有余力伤心,他突然间就自由了,翻身农奴得解放之后,他肯定要作妖。这是一种补偿心理,完全可以理解。总之就是过去不让做的事,他都要做起来。

第一个就是要去美国。苏大强之所以要去美国,并不一定因为美国有多好,事实上他也不太了解美国,但去美国就能炫耀,就能扬眉吐气,就能在别人面前张牙舞爪,赢得别人的口水和赞叹,把过去的郁闷一扫而空,这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他为何要请老友到朱丽家里来聚?把家里糟蹋得一塌糊涂?后来又为何要让明成请客?不就是享受现场碾压主任的感觉?

第二个就是吃鸭脖。他喜欢吃鸭脖,但因为过敏,赵美兰不允许他碰。但现在赵美兰在哪里?苏大强现在是又大又强,吃个鸭脖怎么了?但鸭脖一吃,差点把命都吃没了。

第三个就是买彩票。买彩票过去也是被赵美兰禁止的,现在大强又开始玩了。原因很简单,苏大强渴望发财,因为财务自由紧跟着就是人生自由。由买彩票到最后投资资金被骗。标志着苏大强走自我发财道路的破产。

第四,苏大强买房子单独住。房子是自我空间,这还是苏大强渴望自由的体现。拥有一个没有赵美兰,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个房子里,他可以随便上厕所,吃鸭脖,可以写诗享受小保姆的欢呼。

他要和蔡根花结婚,不顾一切,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他的婚姻里,只有伤害和辱骂。但和蔡根花在一起,都是赞赏和表扬。男人需要表扬和鼓励。苏大强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但和蔡根花在一起,他突然变得大方,以至于到最后不管不顾,原因是什么?老聂的解释最经典。

孩子们总以为给父母钱,让父母衣食无忧就可以了,但老年人老了,他们不在乎物质,给他们再多的钱都无所谓了。老年人需要陪伴,仅仅是陪伴而已。

我有一个好朋友,弟兄三人,老父亲也有点老年痴呆。今年送进养老院去了。他们保证每天都有人去看他。有时候我朋友就在他吃饭的时候去,默默的看着他吃饭,然后陪着他在院子里转转,他自己玩自己的手机。他们也很少说话。

《北国之春》中说:“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虽然两个人沉默寡言,但每次回来,朋友都很高兴,因为他明明白白感受到父亲的高兴。对老年人来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正是老聂的这一次教育,才有明玉等人的忏悔,才有明玉后来的辞职陪伴。她要把失去的追回来。与赵美兰无法和解了,那就只能与自己和解,与老父亲和解。

苏大强的作是可信的。他是从被极度扭曲到彻底解放,矫枉过正,所以显得极不正常。

等到明哲和明成都走了,苏大强的爱情梦破灭,最后住到明玉的家里,他恍然又回到了赵美兰时代,苏大强很快就变得小心翼翼,宛如换了一个人似的。

更重要的是,苏大强的自我放纵,很可能也与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有点关系。所以苏大强的作是可信的。

但这种作不属于苏州老人,加在一个苏州老人身上,简直是对苏州老人的侮辱。

苏州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一息尚存,绝不拖累子女。父慈子孝是我对苏州父子最真切的感受。

而且更奇怪的一点是,苏州婆媳关系是我走过这么多地方,感觉最好的,基本上是走母女路线。多年婆媳成母女。

每天早晨在地铁上,让座蔚然成风,有年轻人让给老年人,也有中年人让给孩子。在苏州,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呵护,所有的老人都有人关爱,这才是真正的苏州。不仅吴侬软语是柔软的,苏州人的情感也是温和的柔软的,让人感觉都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