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中国史上三大富豪,还有什么买卖不可做

几年前美国大选,特朗普异军突起夺得大位。国内很多人如饮甘霖,其喜洋洋者矣。


所以然者,盖因特朗普是一介商人,我们印象中商人都是逐利的,应该更好对付。但那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兆,觉得特朗普不是好惹的。


干国祥兄说,他最喜欢和商人打交道,商人不云山雾罩,直截了当,但又遵守契约精神,这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我理解这是干兄的愤激之语,是对很多现实人事的批判。


但商人一旦成为政治家那就可怕了。政治家的特点是,既要当妓女,又要立牌坊。当妓女是获利,立牌坊是获名。他们要当妓女我们没办法,但要立牌坊却希望我们认同,这就是政治家的软肋。政治家是有软肋的。


但商人政治家可怕就在于,商人唯一的目标是逐利,他根本不要牌坊只要获利,而且因自己是超级大国领袖,直接连商人契约精神都丢到九霄云外,那就更可怕。一旦把牌坊拆了,国际关系迂回的空间就小了。


在特朗普的影响之下,过去的政治家们粉墨登场,现在连粉墨也懒得粉了,直接你方唱罢我登场。譬如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进行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问。蓬佩奥的回答惊世骇俗,他说:“我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我们认为蓬佩奥疯了,其实他只是把牌坊拆掉了,说出了事实和真相,他认为这是美国探索进取的荣耀。为什么现场那么多学生鼓掌?因为这显示了蓬的自信和美国的强大。不要牌坊的美国就像脱缰的野马。


由政治与商人的联姻,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三个最厉害的商人,他们经商的几个层次以及他们波谲云诡的人生命运。


王开东:中国史上三大富豪,还有什么买卖不可做


商人第一个层次是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这个从“倒便壶”起家的穷孩子,历经风雨,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红顶商人,被左宗棠称为“商贾奇男子”。


胡雪岩取得如此成功,其核心就在于他的“红顶”。胡雪岩的经商之道,不在于买进卖出,更不在于在商言商,而在于一个“势”字,他从借势、取势到造势,最终呼风唤雨,富可敌国。


胡一生都在构筑官场势力,他资助王有龄、黄宗汉、何桂清、左宗棠这些地方和朝廷重臣,把他们的功名利益与自己商业版图紧紧捆绑在一起,达到“一日不可无雪岩”的效果。


比如他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借助槽帮黑道人物打通西征物资输送的渠道,为左宗棠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为国为民确实做了一定的贡献。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但盛极必衰,胡雪岩最终在几天之内大厦倾倒,繁华落尽,就与李鸿章和左宗棠斗法有关。因为胡雪岩对左宗棠实在太重要了,李鸿章认定“排左必先排胡,倒左必先倒胡”,最终一代红顶商人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胡雪岩成功在于红顶,失败也在于红顶。成功在于势,失败也在于势。红顶商人本质上还是商人,红顶只是赐予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势”也是不断转变的。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倒了必遭殃。一个倒尿壶出身的人,一旦势没有了,也必然被当做尿壶一样被抛弃。


王开东:中国史上三大富豪,还有什么买卖不可做


商人第二个层次是范蠡。


范蠡年轻时与文种入越,两人都深得越王信任。文种为相,范蠡为谋臣,越王兵败后,带5000人固守会稽山。派文种求降,伍子胥不答应,但夫差被文种说服。后文种守国,勾践和范蠡入吴做人质,被关在石室之中,为夫差喂马。勾践三年无愠色,甚至亲尝夫差粪便,为其身体把脉,最终夫差被感动了,居然把他们放出来,最后还让他们回国。什么叫放虎归山?这就是。


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家逐渐强大起来。文种献计,进贡美女给夫差,掏空他的身体;搜寻奇宝给夫差,使他玩物丧志;进贡能工巧匠,使他大兴土木;高价收购吴国粮食,坐等灾荒的到来……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美人计,范蠡举国寻找美女,得西施于诸暨。夫差一见西施误终身,从此君王不早朝。对西施言听计从,修姑苏台、馆娃宫、琴台等,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大败吴国后,范蠡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享乐。况且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老弟,我们赶紧逃吧……


可惜文种被富贵迷惑了头脑,坚决不干。某天勾践问文种,你有10策,我只用3策就灭吴,你那些策干什么用呢?文种正想汇报,勾践说,到下面去向先王汇报吧。赐死文种。


范蠡呢,早携西施归隐江湖,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终。其实范蠡去了齐国,因为管仲重商,当然要到齐国发财去。


王开东:中国史上三大富豪,还有什么买卖不可做


范蠡隐姓埋名,改名为“鸱夷子皮”,他把治国七策转化为经商七策,这种政治家的大视野大格局和大境界做起生意来,简直所向披靡,很快就累积了惊人的财富。


但范蠡根本不在于钱财,总是散尽千金,这个大手笔甚至引起了齐王的注意。于是范蠡又偷偷离开齐国,迁到定陶,改称陶朱公,很快他又累积了惊人的财富,但他不久又把千金散尽,功成不居,财多不有。


范蠡经商之道一直到今天都没过时。譬如捕捉商机;提前做好充足准备;讲究诚信;不赚取暴利,还利于民;质量第一;布施于民,慈善为本……这些原则到今天究竟有几个商家能做到?特别是不赚取暴利,永远“逐十一之利”,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最后还财富于民,做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最终范蠡成为中国百商之祖,还是财神爷的象征。


那么,我为什么把陶朱公拟定为第二层次呢?


如果说胡雪岩是“入于势”,那么陶朱公则“出于势”,这一入一出境界不可相提并论。从结果上来说,两人都累积了财富,但一个是依势而取,一个是去势而得。财富相同,获得财富的手段不同。三是财富的走向。一个目的就是获取财富,获取更多的暴利;一个是不谋暴利,促进流通,给百姓方便,互利互惠。所以陶朱公是商业的祖先,一直到今天,马云等商界巨擘都信奉陶朱公的经商之道。


王开东:中国史上三大富豪,还有什么买卖不可做


商人的第三个层次是吕不韦。


这是做商人做到极致的一个人,但他不可能成为商人之祖,因为吕不韦不可学、不能学也不敢学。别人想都不敢想,但他居然做到了,这个冒险家堪称古今第一商业奇才。


当年吕不韦在赵国做生意赚了大钱,但吕不韦还是不满足。偶然机会他看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那时异人苦哈哈的,寄人篱下做人质。异人是秦太子武安君的儿子,但武安君的老子太能活了,在位一干就是几十年,身体健康得一批,把武安君给坑苦了,自己白发丛生还上不了位。


武安君很郁闷,闲着没事干就造人,生了一个又一个,异人不过是他几十个儿子中一个最不起眼的一个,否则也不可能拿出去做人质。

但这个人质就被吕不韦看中了,奇货可居,他要做成中外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大买卖。一次成交,终生获利。


吕不韦有了这个野心,回家还与自家老头子有一段对话。吕不韦问,耕田最多获利几何?他爸说,最多十倍。吕不韦又问,珠宝最多获利几何?他爸又说,最多百倍。吕不韦又问,立国获利几何?他爸惊呆了,半晌才回答:无可计数。


吕不韦就说,老爹,我还问个屁啊,赶紧干吧。


从此吕不韦投资异人,精心打造他,用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使得他焕然一新。然后他又去秦国买通了武安君最宠爱的妃子华阳夫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恐吓和诱惑华阳夫人。华阳夫人确实很担心,她受武安君宠爱,但偏偏没生孩子。母以子贵,一旦将来武安君走了,华阳夫人的下场可能不妙。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收异人为子,册封异人为储君,可保一辈子荣华富贵。华阳夫人觉得这事不坏,赶紧在枕头上给武安君一说,武安君一想,没问题,反正都是老子的儿子。


但这时候出了一点岔子,吕不韦有个女人叫赵姬,貌美如花。某天吕不韦请异人喝酒,异人喝得非常痛快,精虫上脑,哈喇子吧嗒吧嗒往下掉,觉得赵姬简直太美了。于是开口要这个女人,吕不韦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奔过,他妈的,老子帮你做国君,你想做我的女人。太不上路了。


但转念一想,吕不韦又有一个念头,赵姬刚刚有孕,如果嫁给了异人,将来就不是金钱的问题,儿子成了国君,那天下就是吕不韦的天下了?于是老吕转怒为喜,把赵姬大咧咧地送给了异人。


很快武安君继位,但仅仅继位几天,突然暴毙。估计等了那么多年,突然皇冠砸在头上,如范进中举一样过于兴奋;还有这么多年身体被掏空,一下子扛不住,这就走了。于是大家满世界找异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是有钱能使磨推鬼,吕不韦买通赵国的人,很快就把异人弄回国了。异人和他爸不一样,鬼使神差就当了秦王,这也太太太顺当了,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


异人继位之后,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这笔大买卖连陶朱公也望洋兴叹,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异人难念旧情,想念赵姬,吕不韦又想方设法把赵姬迎回来,赵姬已产子,这孩子就是嬴政,未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异人想一想太划算了,吕不韦送王位,送老婆,连儿子都给自己准备好了。这也太省心了。于是每天尽情享乐。三年之后,异人中年暴毙。


13岁的嬴政上位。号称秦王政。吕不韦权倾朝野,拥有天下,拥有太后,也拥有国家,还做他妈什么生意呢?但问题来了,吕不韦想,立功有了,立德也差不多了,但立言好像还差一点。


于是吕不韦召集天下大才,共同编写《吕氏春秋》,号称《吕览》,汇百家之言,成一人之说。编好之后,吕览之后,觉得真他妈的字字珠玑,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于是把《吕氏春秋》刻写在竹简之上,悬挂于咸阳城口,放言能改动一字者,赏赐千金。


这是什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广告,也是第一次伟大的炒作,后世的商人都太渺小了,这是经商的祖师爷吕不韦玩剩下来的。这一番炒作之后,《吕氏春秋》火得一塌糊涂,每一个字都千金不易。


但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嬴政小的时候,大权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里,但赵姬年轻,如狼似虎,性欲太旺盛。吕不韦只好天天满足着,但时间长了,老吕就有点吃不消,而且嬴政也大了,总和他妈通奸也不成事,于是吕不韦就到处物色人选,这就找到了嫪毐。


嫪毐是历史上有名的男宠,这家伙器大活好,深得赵姬宠爱,太后竟然一口气与嫪毐生了两个孩子,对嫪毐的封赏更是匪夷所思,甚至超越了吕不韦。这个嫪毐也属于摘桃子的人。吕不韦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差点儿都让嫪毐凭借脐下之物摘走了。


嫪毐是什么人,下半身发达,上半身就差点意思。在一次与别人争执中,嫪毐大骂别人说:“吾乃皇帝假父也,窦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意思很简单,“我是皇帝干爹,你这王八羔子竟然敢与我作对?”那人听了五雷轰顶,直接被秒杀,回头想明白了,赶紧去告发。


赵姬也真是昏头了,竟然想要干掉秦王政,让嫪毐的儿子做皇帝,最后被秦王联合吕不韦平息了政变。吕不韦为何要帮助秦王政?秦王政是自己的儿子啊,难道不帮自己的儿子,去帮嫪毐的儿子登上大位?


秦王剪除嫪毐之后,又杀死了嫪毐的两个儿子,然后把赵姬关押起来。仔细追查下去,好家伙,吕不韦也通奸,然后吃不消才介绍嫪毐。这一方面证明秦王母后的强悍,另一方面也证明自己是天下人的笑柄。


于是秦王一怒之下剥夺了吕不韦的相位,把他赶到河南的封地去。但秦王政没有料到,吕不韦在河南那一年里,各地官员去河南拜访吕不韦的车马相属,绵延不绝。


秦王政非常猜忌,亲自写信去责问。“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秦王太厉害了,这几句话含沙射影,完全是逼迫吕不韦自绝于人民。吕不韦览《吕氏春秋》那么多次,文本解读能力也不差,当然能看透文本背后的含义。何功何亲都无法拿出台面,这就是秦王政的高明之处,其实他何尝不知道他就是吕不韦的儿子?何尝不明白没有吕不韦就没有他?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就在这里。一旦承认了这一层关系,秦王大位就失去了合法性,所以吕不韦必须死。


吕不韦心知肚明,为了给儿子清除路障,也为了保护自己一家人不受连累,吕不韦最终选择自杀,一代传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所有商人都取财,为此他们入势出势,但吕不韦独辟蹊径,不取势,直接做势,而且是最大的势。商人们只获取财产,但吕不韦不取财,自己就是财,他直接把国家玩弄于股掌,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是最后吕不韦未能如范蠡一样功成身退,身死人灭为天下笑,但事实上他儿子篡取了秦国,然后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他的《吕氏春秋》扬名海外,熠熠发光……


数天下商人,还看吕不韦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