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停戰協定上彭德懷元帥簽下哪三個大字

核心提示: 當晚,志願軍代表團在開城舉行慶祝晚會。當彭德懷司令員和朝鮮人民軍副司令員崔庸健次帥走進了會場時,會場爆發起熱烈的掌聲。彭德懷司令員顯得異常興奮,摘下軍帽揮動著,向歡呼的人們致意。他激奮地大聲宣告:“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現在已經實現了……”

朝鮮停戰協定上彭德懷元帥簽下哪三個大字

彭德懷元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3年7月27日,板門店會場格外熱鬧,世界各地的記者紛紛彙集到這裡,都為著同一個共同的目的——儘早向全世界報道朝鮮停戰簽字的消息。會場區的中央新搭建了一座簽字大廳,簽字儀式將在這裡舉行。說起這座簽字大廳,其中還有一段插曲:起初,美國人要修成十字形,簽字時,雙方代表團和各國記者在裡面活動。我方不同意。因為李承晚早就放出風來,要在簽字時派特務搞破壞,修建十字形的結構便於他們實施破壞活動。所以我們提出修“T”字形的設想。美國人也同意了我們的意見。根據協議,簽字大廳由我們修建,剛修建時,有的美國記者看到規模挺大,便煞有介事地說:“共軍沒有和平誠意,攤子鋪的這樣大,要修到何年何月啊?”哪知,我們只用一個星期就將其修建完畢,那位發表感慨的美國記者啞口無言。簽字大廳的屋頂是三角形,我們起初在三角形的牆上塑制了個畢加索的和平鴿,因為它是和平的象徵。美國人表示不同意,堅持說和平鴿是共產主義的宣傳象徵,一定要我們將其取下。我們讓了步,把和平鴿取了下來。和平鴿雖然取了下來,鴿子的影子還清晰地留在牆上。

會場區的中央從北到南劃了一條分界線。這是根據雙方協義為維持會場區內的秩序,使簽字儀式能夠順利進行而設置的。對方的記者和談判工作人員只能在分界線東面活動,我方的記者和談判工作人員只能在分界線的西面活動。那天,大廳裡聚集了三百多人,大多是新聞記者和攝影師。上午十時整,攝影機和照相機一起對準了簽字大廳的正面,那裡並列著兩張長桌,上面早已放好了十八份用朝、中、英三種文字書寫的停戰協議定文本。中朝方面的首席代表南日大將、聯合國軍方面代表哈里遜中將坐在那裡簽字。在十分鐘的時間裡,他們互相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看對方一眼,因雙方敵視的情緒沒有消除,各自簽完字便揚長而去。隨後,開城的朝鮮人民抬著大幅標語和巨大的象徵和平的和平鴿舉行遊行活動,熱烈慶祝這個勝利的到來。

當天,十八份文本分別送交雙方司令官簽字。平壤於當天舉行了隆重的簽字儀式,金日成元帥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彭德懷司令員是在開城籤的字。原先的計劃是雙方司令官在板門店的簽字大廳裡進行簽字。但漢城傳出消息,告知李承晚將派人去板門店進行刺殺活動。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向對方提出,簽字那天,不得有李承晚集團的人以任何名義參加,也不允許臺灣蔣介石的記者在簽字那天進入中立地區。美國方面不幹,爭來爭去,最終決定改由雙方首席代表在板門店簽字,雙方司令官送籤。

當晚,志願軍代表團在開城舉行慶祝晚會。當彭德懷司令員和朝鮮人民軍副司令員崔庸健次帥走進了會場時,會場爆發起熱烈的掌聲。彭德懷司令員顯得異常興奮,摘下軍帽揮動著,向歡呼的人們致意。他激奮地大聲宣告:“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現在已經實現了……”

第二天上午,彭德懷司令員在開城松嶽堂舉行了隆重的簽字儀式。上午九時半,李克農、喬冠華、杜平等人跟隨彭德懷司令員走進了簽字廳。代表團的工作人員將停戰協定端放在彭總面前。彭總從容地戴上紫紅邊的眼鏡,然後拿起毛筆在協定文本上籤下了彭德懷三個大字。記者們爭相拍照,水銀燈光一下子全部集中在彭總身上。簽字後,彭總髮表了講話,他說:“朝鮮停戰證明,一個覺醒了的愛好自由的民族,當它為祖國的光榮和獨立而奮起戰鬥的時候,是不可戰勝的!”

美國陸軍上將馬克。克拉克在他所著的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中寫道:“在執行我的政府的指示中,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