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阳镇朱家村—鲁南军分区三所医院的坚强堡垒

于娅 林新雨

朱家村,地处丰阳镇西南3公里,平滕公路沿线,唐村水库上游,是一个库区移民村,1958年因为修建唐村水库,该村进行了整体搬迁。现有190户,650人,耕地面积650亩。然而,在战争年代这里却是我党的坚强阵地,鲁南军区、鲁南军分区都曾在这里驻扎,特别是鲁南军分区三所医院长期在此工作,朱家村的干部、群众为部队站岗放哨,掩护医院,抬担架运送伤病员,支前参战等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为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八路军的医疗所一直战斗在鲁南地区,即鲁南军区野战医院三所。当时,三所是鲁南军区的主要后方医院,有100多名医护人员。

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全面暴发,国民党军队分四路向我鲁南解放区进攻,当时三所紧急转移到了现在平邑县丰阳镇境内的朱家村、孙家岭、库家村、杜家村等村庄,总部设在了朱家村。当时朱家村是平邑六区的驻地,群众基础比较好,村里常家大户,常士谦、常士栋等开明人士,家里有很多房屋和土地,生活富裕,为了革命,他们主动腾出了房屋供医院使用。

1947年1月,华东解放军组织了著名的鲁南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三所共收容伤员300多名,而且多系重伤。这样的艰巨任务,建所以来还是第一次。全所军医及护士紧急动员,朱家村的干部、群众也迅速行动,以王春英为首的妇救会、姊妹团,儿童团纷纷参与给伤病员换药、洗衣服,以共产党员何荣俭为首农救会帮助安排伤病员,以赵加友为代表的民兵组织担架队运输伤病员,120多户人家充当了临时病房。区委书记孙涛组织当地村里的青壮年组成担架队支援前线。医院也忘不了乡亲们,一个星期免费为附近村的乡亲们看次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健康状况。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改为重点进攻,山东是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1947 年2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已侵占梁丘、白彦、城前等地,所里当时的伤病员越来越多,为避免损失,需及时撤出。到3月中旬,200多名工作人员、近千名民工紧急撤退,但是100多名因伤势过重而医治无效而牺牲的战士,却永远的埋在了这里。1958年因为修建唐村水库,朱家村需要整村搬迁,100余个烈士墓迁至县烈士陵园,而原来的三所旧址也都被淹没在了库底。

朱家村,是三所在鲁南军区工作的最后一个工作点,三所告别了鲁南后,辗转鲁北、鲁西北继续收治伤员。1947年8月,三所同其他几个所整编为“鲁南军区医院”,工作人员达到1300人,成为当时华东野战军主要医院之一。鲁南军区医院在1954年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该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继续为广大军民的健康而辛勤工作着,并取得很大成绩。而朱家村在战争年代为三所医院的发展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终将被历史所铭记。

朱家村——不应忘记的英雄的村! (作者于娅系原丰阳镇党委组织委员、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林新雨系原丰阳镇党委团委书记、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