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电影《降临》中“学习一门语言就能预知未来”的理论? 有何依据?

拜独


没啥科学依据。

预知未来是一种前科学时代的朴素哲学思想,古人的宇宙观是循环重复式的。像中国古代的周易,就是用来预知未来,认为通过八卦的演变过程,可以推测出来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

当然对于一些历史现象来说,确实存在预测的可能,太阳底下无新事,掌握了哲学规律,就可以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但这种理论主要是一种思维观念,而不是科学意义上实证性的预测,跟数据推算和分析的推测,并不是一回事。

而本部影片的晦涩之处,在于运用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拔高了语言本身的作用。

比如外星人的文字,很像中国的象形文字。其实使用字母文字的西方人,一直觉得象形文字很神奇。因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线性排列的“编码”,强调一种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达的因果关系;但象形文字却是表意型符号,包含更多的信息量,也摆脱线性逻辑的思维,而是一种整体性思维的语言体系。

外星人的特殊文字,就利用这种语言学的理论,把功能夸张化了。把语言符号当作一种能解释未来的神奇符咒。当然就像你学习周易的八卦符号,也会感悟到一种哲学思想,和整体化分析的思维方式。语言确实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但并没有那么超越性的神奇作用。


不许非议


语言关联性理论认为语言塑造人的思维,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假如一块石头掉了下来,对于所有的观察者来说,感觉到的内容都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当这些观察者们将这个事件表现在意识上时,他们就要用语言来做到这一点。这时,使用不同语言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模式。英语会将其分析成'石头'这个物体以及'掉下来'这个运动两部分;法语将其归于阴性类;而德语则是成看阳性。再来,在所有这几种语言中都必须确定石头是确指的'这块石头'还是泛指'有一块石头'。但如果你是讲俄语,就会觉得这是不必关心的。如果讲奇普瓦语你得立即指明,这件事属于无生物。而夸千乌都语就需要说明这物件是处在说话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还要说明这物件是处在靠近说话人,听话者或是某个第三者的地方。对于说英、法、德等语的人来说,你必须说明掉下来的是一块还是几块石头,而对说夸千乌都语的人来说这样的差别不重要。对于说英、法、德等语的人来说,你必须说明这个运动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但对说中文的人来说,这点并不必要。

如此,女主学会了外星人“非线性”语言,感知时间的方式也变得非线性。虽然对时间这个万能科幻梗有点审美疲劳,不过电影的理论框架还是够硬的,我猜原作者受萨丕尔的影响一定不小,电影里女主以类似坐标的结构分解方法研究外星语,萨丕尔也曾把各种不同的语言比作不同几何坐标,同样一个几何体,会由于处在不同的坐标中而具有不同的表述,其几何点之间的关系也会由此而显出差异。虽然这个假说因过分强调语言对思维决定性作用而争议颇大,但不可否认语言结构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

就像电影里揶揄的中国人用麻将与外星人交流,而美国科学家则是建立符号系统去分析解构外星语,其实这个设置不无道理,完全是东西方语言特性影响下不同的思维偏好: 西方印欧语系的字母语言驱动的思维崇尚建立体系,逻辑缜密分析客观事物;而中国汉字意符式的语言让我们偏向经验,感受式,而非系统式地去获取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