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真实的曹洪是一个怎样的人?

瓦尔登的船夫


三国时期真实的曹洪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那就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然后具体分析就行了。

《三国志·魏书·曹洪传》

曹洪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於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馀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於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累从征伐,拜都护将军。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

曹洪,曹操的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说明了曹洪的家世,有一点,曹洪和曹操实际上没有血缘关系,因为曹操本姓夏侯,曹操的老爸曹嵩是被大太监曹腾领养的。在三国志里面,记载了曹操兵败,失马被追,曹洪为了保住曹操,将自己的战马给了曹操,说出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话。曹洪的初步形象就出来了,他是一个赏识信任曹操,觉得这个天下必须得有曹操,但是可以没有我,他慧眼独到的看出了曹操的志向和曹操的能力,并坚信。因此他随着曹操起义,宁可牺牲性命也要保曹操。所以曹洪的一些列的形象也就出来:

1. 胸怀天下的大局观。

无论他说天下不可无曹操是指曹操能平稳天下还是曹操的死会对天下产生严重的影响,他必须活着。都明显的表达了曹洪他有当时那个天下大局的看法,无论他的看法是对是错,并且他心中是怀有改变当时情况的观点的。

2. 慧眼识奸雄。

他意识到了曹操的能力,影响天下的能力因此他和曹操起兵,逐鹿天下可能为了权力可能为了财产可能为了活命,仅从这段至少表现了曹洪是认识到曹操有能力成为一方霸主,在这乱世天下中站稳脚跟,改变这个世道。

3. 忠勇双全。

起码曹洪对于曹操是即忠诚,为了他自己命都可以不要,因此他也具备了勇气。

接下来文中说了,因为了扬州刺史关系好,曹洪率领家兵千余人就投靠陈温招募兵员,得到了数千人后和曹操相聚。这里表现了曹洪有着相当强的武将的领导能力或者是魅力,他招收了比自己原本还多几倍的兵员。

后面说了在打吕布的过程中,曹洪领兵在前同时处于饥荒时占据了粮仓来维持后面军队的用需,随后多次征战获得的胜利被累计加官进爵。毫无疑问,曹洪是个优秀的将领,带兵打仗时不虚的。

最后一句到了曹丕呢,更是加官进爵,位特进是代表汉代一种官位,地位等同三公,后面又被封为都阳侯。


《魏书》曰:洪伯父鼎为尚书令,任洪为蕲春长。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谥曰恭侯。子馥,嗣侯。初,太祖分洪户封子震列侯。洪族父瑜,修慎笃敬,官至 卫将军,封列侯。

《魏略》曰:文帝收洪,时曹真在左右,请之曰:“今诛洪,洪必以真为谮也。”帝曰:“我自治之,卿何豫也?”会卞太后责怒帝,言“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诏乃释之。犹尚没入其财产。太后又以为言,后乃还之。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于时谯令平洪赀财与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文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洪不称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既得原,喜,上书谢曰:“臣少不由道,过在人伦,长窃非任,遂蒙含贷。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老惛倍贪,触突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当就辜诛,弃诸市朝,犹蒙天恩,骨肉更生。臣仰视天日,愧负灵神,俯惟愆阙,惭愧怖悸,不能雉经以自裁割,谨涂颜阙门,拜章陈情。”



先看《魏书》,一开始就比三国志内容更清晰地介绍了曹洪背景,曹洪的伯父是尚书令,因此曹洪也有官职。刚开始他们家很富但是因为吝啬不借给曹丕钱,所以曹丕一直怀恨在心,重点词一直,就趁机在曹洪门客犯法的时候同罪,甚至加罪要他死,朝臣一起救也没能成功,后来卞太后出来说明,才免死但是罢官削爵,因为曹洪是先帝的创业合伙人,因此大家对他的遭遇感到不满和叹息。到了曹丕死了,他儿子继位才恢复官爵。并且曹洪死后他儿子继承了侯位。后面又有一句,说是一开始曹操就分了曹洪和他叔叔辈曹瑜侯位,且说曹瑜是个谨慎敬重他人的人。

在魏书里,曹洪的形象就又有另外一副样貌了,他是个官二代,而且是个富有的官二代;而曹丕呢是个典型的记仇的“天蝎座”,他因为曹洪不借钱给他一直从小到称帝都怀恨在心,而且心狠手辣,不顾朝局的人。

这里我个人认为是有个问题,就是洪家富而性吝啬到底是指什么?“洪,家富而性吝啬”还是“洪家,富而性吝啬”说是曹洪,家里富有而性格吝啬,还是说曹洪家里富有但是他家里人性格吝啬。从前后文来说更倾向于第一种,再次特别说明,是要指出可能有其他解释。

综上,魏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但是性格吝啬的官二代曹洪。个人认为,这里有一点,就是一个“始”说明曹洪并非一直吝啬,可能只是刚富有起来的时候,或者曹丕还没发达起来的时候,曹洪是吝啬的。在此之后,曹洪很可能就改头换面了,富有不吝啬,不吝啬不代表慷慨。

《魏略》则是更近一步说明了,曹丕要收拾曹洪的时候,中军大将军曹真是知道的,就在他左右侍奉并且对曹丕说,你这么做,曹洪肯定认为是我要收拾他。曹丕表示我收拾他,和你没关系,不要“方”。太后出来调解,并且将调解的比魏书记录的还要好,让曹丕把他的家财也还给曹洪了。后面依旧表述了曹洪家里有钱,以及吝啬不借给曹丕钱财。但是多了一句曹洪表示自己有罪,能够免死深感皇恩之类的话语。

对于曹洪的为人来看,只是最后的时候,显示了曹洪是个识时务的人。

总体来看,曹洪的为人就很较为形象了。从基本史书中他就是一个早期富有而吝啬、但是胸怀天下、忠勇于曹操的创业合伙人。



接下来我个人在“胡说八道”下,有没有觉得曹丕因为不借钱给他,他就要致曹洪于死地是很奇怪的,曹丕是记仇,于禁结局大家也知道,但那是于禁自身叛国。曹丕是个什么人?他是个极能忍的人,会连这点事都忍不了的概率不是很大。同时曹丕一直在治理国家理念方面,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贤臣之世。他对内施政恩威并重,巩固权利的同时集权在手,制法削藩。也就是说很可能曹洪是因为其他事情范事,而且是件不能明说的事情。我推测是因为曹洪在曹丕争继承人的时候并没有支持他,可能也没有支持曹植,但是在后续过程中有几次较量曹植都被认为很可能继承魏王之位,在这几次曹洪是不是做了什么,比如间接表忠心,例如我忠于魏王,魏王认可你,我也忠于你之类的。所以后面曹丕铲除异己的时候,将曹洪算上了。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曹洪在当时什么态度都没表露,但他又是曹操的创业合伙人,实权和地位都极高,他的言语行动对于二代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和压迫力的,会深刻的触动曹丕的政策和权利,因此要杀鸡儆猴。


养家糊口为王


曹洪,字子廉,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

曹洪早年追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危难。后谁多随军征伐,平衮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与曹休,翟与刘备。逼退张飞与马超。

曹丕继位后,拜曹洪为镖旗将军,曹丕后因私事寻畔,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请将其免死,贬为庶民。魏明帝曹叡继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

太和四年,复拜镖骑大将军。太和六年,曹洪过世,追谥恭侯。正始四年,从祀曹操祖庙。






了解历史看这里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还有比香菜更难吃的么


尖酸刻薄,小气狭隘。


孙新鹏


王嘉:曹洪忠烈为心,爱亲忧国。此穆满之骏,方之“白鹄”,可谓齐足者也


小睿影视文化


吝啬,张扬不收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