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1912年,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被胡适先生翻译并传到中国,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它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法兰西风情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的东北部,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这里经济发达,水利资源丰富,由于被孚日山脉遮挡了来自海洋的水汽,阿尔萨斯属于半大陆性气候,因此非常适合葡萄种植。普法战争期间,曾被割让给德国,后又归还,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富裕地区。

罗马人在公元前58年就入侵了该地区,赶走了当地的凯尔特原住民并开辟葡萄园用于酿酒。为了保护这个高价值产业,罗马人还在此建立了防御工事和军营,由此开始了阿尔萨斯的历史。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的葡萄园

阿尔萨斯历史

罗马帝国崩溃以后,阿尔萨斯先后相继被阿拉曼人和法兰克人统治。公元843年,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以后,位于阿尔卑斯山以北易攻难守的阿尔萨斯成为了中法兰克王国的“蜂腰处”而被东西强邻反复争夺,直到9世纪末,由于西法兰克王国发生王朝更迭,取代东法兰克王国的神圣罗马帝国才稳定控制了阿尔萨斯地区。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一分为三的法兰克帝国

不过这仅仅是阿尔萨斯几经易主的开始。

从13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日益衰落,原本处于帝国核心的阿尔萨斯沦为了边缘地区。而经过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励精图治,日益强大的法国波旁王朝通过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将阿尔萨斯以及洛林地区一并收入囊中,由此开始了阿尔萨斯在法国历史中的地位,不过波旁王朝为了收揽人心,基本维持了当地的特权和传统,包括当地居民深受高地德语影响的阿尔萨斯语。但是对于阿尔萨斯人来说,被管辖权移交到强权法兰西手里,带来的更多的是安全与繁荣,这是在混乱的德意志邦联中得不到的奢侈品。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让法国国王“崇高”和“荣耀”的红衣主教黎塞留首相


就是他让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现场

该合约被认为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奠基石。

战乱频繁

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的1792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组建干涉军入侵阿尔萨斯,而法国革命政府号召各地民众组建国民卫队参战。4月17日,一首名为《莱茵军团军歌》的爱国歌曲首次唱响于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的市政府大楼。这首战歌将所有参战的法国人都比做“祖国的孩子们”,号召他们共同去抵抗“暴君和佣兵”。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后来演变成为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不过,那位来自科西嘉的炮兵军官指挥着法军在欧洲大陆上横冲直撞,最后一头扎进了无底洞般的俄国平原后,法国的国运就此被消耗一空。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法国和普鲁士的国力开始此消彼长。1870年,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发动普法战争结果遭遇惨败,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连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德意志帝国),这段历史因为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而被中国人熟知。

然而虽然文化迥异,但经历过法国大革命洗礼的阿尔萨斯人民早已对法兰西祖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认同感,因此面对普鲁士人的进攻,阿尔萨斯人仍然难得地表现出了对法国的忠诚,例如位于阿尔萨斯最南端的贝尔福尔城就抵抗普军围城长达104天,直到普法战争停战都没有陷落,所以得以保留在法国版图上。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贝尔福尔战役胜利纪念碑——“贝尔福尔之狮”

其设计者巴尔托尔迪也是著名的自由女神像的设计者,他本人也参加了贝尔福尔保卫战。

而深知阿尔萨斯人民厉害的德国人不得不在当地强行推广德意志式的教育和文化,并且采用多种强制手段对占领区进行高压统治。以此消灭阿尔萨斯人对法国的认同感。这些压迫性的同化措施激起了当地人对德国的反感情绪,针对德国统治的各种软硬反抗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即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国政府和军方都不敢让阿尔萨斯-洛林籍的士兵就近参加西线战事,而导致德意志帝国崩溃的基尔港水兵起义中,阿尔萨斯-洛林籍的水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14年8月22日,三名阿尔萨斯农民被德军无辜枪杀,阿尔萨斯人在战后立碑纪念。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以后,法国通过《凡尔登条约》取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是被一战吓破胆,对纳粹采取绥靖政策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注定保不住这两个地区。在1940年“莫名其妙的溃败”以后,占领大半个法国的纳粹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治权划分给了自己的巴登州和萨尔州,直到1944年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在英美盟军的帮助下光复这两地。

为了防范宿敌德国,一战以后法国人在阿尔萨斯修建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条防线被德国人用闪电战绕后了。

和平与繁荣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欧洲各国终于痛定思痛,1963年,法国和德国实现了政治上的和解并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这时候的阿尔萨斯终于可以凭借位于德法边境以及莱茵河畔的交通便利优势,成为德法交流合作的重要地区。

如今如果想在法国找个不会讲法语又不会受“歧视”的地区,那阿尔萨斯一定是首选。阿尔萨斯有很多“不法国”的地方,比如老一辈的人中有很多只讲德语,最典型的美食是炖肘子和大香肠,最具有当地特点的民居是二或三层、带倾斜屋顶的木架结构房屋,就连最著名的白葡萄酒都直接以酿酒所用的葡萄品种来命名,而不是像法国其他的酒区,事事的都以产地来命名。在阿尔萨斯,你能体会到,混血的通常都是漂亮的。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一个德国血统的法国省份——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地区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