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每天的菜价里 算出未来市场行情?

对于农产品行业来说,如何预知市场价格,是很多人希望学习的本领。除了依靠自己经验进行预估,或者向专家咨询,农户也可以根据“数字”找到想要的答案。

“数据分析”听上去很专业,但实际上,咱们普通人也可以抓住和运用其中简单的规律。今天我们就将为大家讲解如何从每日菜价中,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如何从每天的菜价里 算出未来市场行情?

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商和种植者来说,“卖货”多少都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农产品行业阶段性供求变化非常明显,价格也跟着总有波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避免赔本呢?那还需要咱们有一双能“预测”价格的眼睛,而预测的方式,就是通过“数据分析”。

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进行“数据分析”吗?其实不然。对于农产品而言,主要会产生两种数据,一种是每天即时产生的价格数据,一种是品种历史数据,这两种都有不一样的作用。

首先,通过每天的菜价,农产品销售者可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现在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咱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都了解市场价格动态。然而,这些数字拼凑在一起,就能看出市场的需求情况和顾客的偏好。

我们知道,每个地区每个批发市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有些地区可能一个品种好卖,有些市场可能只有品质好的农产品好卖,如果我们能对比多个市场的价格,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区或市场,来销售自己的品种。同样,我们每天看着一个品种的市场动态,如果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收货商的成本价,那么接下来肯定发货量会慢慢减少,机会的时间点就会显露。经济原理中有一个规律,每当发货量变少的时候,过段时间价格就会因为供应建设而升高,找准这个时间点,往往会比别人卖得价格更高一些,尤其是一些可以存放的蔬菜,效果更为明显。

所以看每日菜价,不能只看一个地区,也不能只看一个市场,而应该多个地方进行对比,时间长了,你就会抓到一些规律,也会培养一些感觉。

除了观察每天的价格数据,销售者还要学会通过历史数据找到品种的空档期,并且在空档期的时候下功夫。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我们从2015年关注某一种蔬菜的“历史菜价”。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就会发现,这种蔬菜品种的阶段性变化非常明显,比如秋天的时候,某种蔬菜的价格总是会走高,或者某几个月份,它的价格都会处于高位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变动较大的品种梳理出来,例如西兰花、荷兰豆、小米椒,当这些蔬菜价格升高的时候,其原因如果不是因为灾害,那就必然是阶段性供求不足导致的,而这个时段,就是农产品的空档期。趁着这段时间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没有特殊情况是一定不会赔本的。

同样,根据历史数据,我们还能找到菜价起伏的规律,从而根据规律调整种植方式。我们知道,有些品种是有空档期的,但有一些品种好像没有,就像大部分叶菜而言,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够确保供应的,那么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当然不是。

有人连续观察了5年的叶菜价格变化情况,发现了一个大规律,也就是每年的5到10月期间,总有一段时间的菜价是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的价格上涨。另外,观察者还发现,一年之中,如果长期有菜供应,高价行情能够维持2到3个月,那么整整一年的风险就会消除。如果发现了这些信息,我们就知道,其实,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蔬菜行情好的时候,能够有菜供应。

其实,“数据分析”就说一种观察和思考的工作,销售者直接也可以互相探讨学习,学会以数据为基础,从数据中找到差异和机会。相反,咱们种植者千万不要禁锢自己的思维,也不要盲目跟风,或者对农产品的价格听天由命。当菜价不好的时候,您不要一味保持消极的态度,不妨坐下来好好分析分析数据,多多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