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雄心如成吉思汗,实力强劲无比,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颜焕原


噶尔丹和成吉思汗相比,差距太大了,成吉思汗是个专业的军事家,噶尔丹更像是个业余的流氓。

成吉思汗少年征战,驰骋疆场,短短数年就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且建立蒙古国家政权,创建蒙古文字,完善国家制度。当国家政权稳定后,开始对外扩张,先是废了金和西夏两个国家的武功,然后挥师西征。经七年西征,成吉思汗为其家族打下了包括中亚,远到欧洲的克里米亚半岛、伏尔加河流域以及多瑙河流域的广袤结束土地,先后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四大汗国。回到汗庭之后,成吉思汗开始发动吞并金、大理和西夏的全面战争。虽然,成吉思汗没有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就病逝了,但是不难看出,他始终走的是一条非常专业化的军事路线。从而为大元帝国的建立,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噶尔丹剧照)

反观噶尔丹,26岁之前一直在西藏的喇嘛寺念经撞钟,哥哥被其他部落杀死后,以报仇为由还俗。在一部分西藏中贵族的支持下,噶尔丹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当看到侄子媳妇长相诱人、秀色可餐的时候,强行霸占,并将侄子赶走。在走头无路的时候投靠了自己的叔叔,当羽翼渐丰的时候,他就抢占叔叔的地盘儿。被叔叔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后,他又请来岳父帮忙报仇。当把叔叔打败后,他又回过头来收拾岳父。噶尔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奸诈狡猾、冷血无情,为了利益他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为了利益他任何人又可以出卖。既无道德的底线,又无做人的节操,试想?这样的一个人去成就大业,老天爷自然不会眷顾。所以,人格的缺失是噶尔丹康熙的第一个原因。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被赶到了漠北草原,朱元璋数次派兵围剿,也没有消灭北元势力。朱棣即位后,曾经五征蒙古,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蒙古势力在英宗时期完全不把明朝放在眼里,土木堡一战,明朝颜面扫地,国力大衰。而满清和蒙古一直保持良好的睦邻关系,双方之间或是通婚,或是互通有无。皇太极时期,漠南蒙古(内蒙古)已经归顺清朝,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都表示臣服清朝。

康熙三十年,漠北蒙古的三个汗国发生矛盾,因而互起刀兵。于是清朝政府出面调停矛盾各方,康熙皇帝亲赴多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多伦会盟。经过一周时期的撮商,最终三个汗国和解,并表示永远接受清朝统治。于是康熙皇帝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还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汇宗寺,寓意四海之内汇于一统。
(康熙皇帝剧照)


而噶尔丹对多伦会盟是不屑一顾的,依旧是不断的蚕食漠南及漠北蒙古的土地,发动侵略它们的战争,并口出狂言要和康熙平分天下。所以,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决心消灭夜郎自大的噶尔丹。

康熙三十年(1690年),清军三路出击,在乌兰木通遭遇噶尔丹主力,双方展开激战。噶尔丹大败,率二十多骑逃之夭夭。

康熙三十五年,清军还是三路出击,昭莫多一战,噶尔丹依旧大败,遂率几十骑亡命天涯。此时噶尔丹已经穷途末路、四面楚歌,但是他依旧冥顽不化,拒不接受清朝招抚。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大军抵达宁夏时,噶尔丹左右亲信纷纷来降。不久便传来噶尔丹被部下杀死的消息。五月中旬康熙皇帝胜利回京。众叛亲离、人心尽失是噶尔丹失败的又一原因。从此,蒙古三部:西蒙古、南蒙古、北蒙古全部归清朝统治管辖。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噶尔丹的确是一代枭雄,可以说噶尔丹巅峰时期的实力比成吉思汗时期并不弱,统一蒙古多部,后又征服了南疆回部和西边的哈萨克部落。使原来一个弱小的准格尔部落摇身一变,成为能和沙俄、清帝国分庭抗礼的准格尔汗国。

为啥实力如此强劲的噶尔丹,最后还是败给了康熙呢?战争毕竟不是靠一个人,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

一、经济差距。草原游牧经济和大清农耕经济差距较大。打仗是烧钱的,谁钱多谁撑得久。

二、人口数量差距带来的军队数量差距。噶尔丹骑兵短期战争看不出来优劣,一旦进入僵持阶段,人口数量多的后备军队源源不断。

三、政治上的分封体制以及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权力传承制度,导致内讧不断;噶尔丹前线和清军激战,大本营却被自己的侄子给端了。

四、最重要的原因,对手康熙更是千古一帝。康熙的军事能力或许与噶尔丹不分上下,政治素养可是远高于噶尔丹,从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打败噶尔丹,这一系列的功绩为康乾盛世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是1659年康熙帝刚登基,到1721年康熙去世前清朝疆域图。

如果在中原混战的时候出现噶尔丹这个枭雄,复刻元朝或许可能。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对手是巅峰时期的清朝皇帝,噶尔丹最终在无尽悲凉中病逝(一说服毒自尽)。


青年史学家


葛儿丹与成吉思汗的环境是不样的 成吉思汗能成功在于一内部环境.他是真正的统一了蒙古 被蒙古各部所信服 而葛儿丹先不说蒙古各部尚没有统一 且就算在统治集团里 内部矛盾也是不断 二外部环境.成吉思汗时期南宋与金这些年斗争不断,且消耗靡多,战斗力不强,给了成吉思汗成长的空间,且金自从入主中原后,军队散漫糜费,统计阶级安于享乐,而南宋偏安一隅,官场风气日薄西山,皇帝安于享乐不思进取而反观康熙,军队刚刚从白山黑水中打进中原,军队刚经历战火的洗礼,余威犹在,而康熙少年聪慧,锐意进取,你说以一省之力如何撼得动泱泱中国


愿用一生护你天真


如果成吉思汗当时遇到的不是一个分裂的互相争斗的板块(金宋西夏大理),而是汉唐清这样大一统,下场跟葛尔丹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