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堅持看書、跑步和早睡早起?

天幕之戰


如何堅持?這個只能靠自己的毅力。

其實相對於很多難辦的事情來說,堅持跑步、看書、早睡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你真的健康狀況不佳,才會發現平時真的應該早睡、跑步。。而不是玩電腦、刷手機。

所以建議你空了可以去醫院的心腦血管病區看看那裡的年輕人有多慘,然後看看自己現在是否應該改變了。

配備一個手環

跑步或者快走,晚飯後一小時出去走路、跑步聽聽音樂,我幾乎每天都出去運動,對於睡眠也很好。

早睡,晚上9.30扔掉手機,撿起書本,爬在床上,自然10.30就困了,而且沒有藍光干擾,褪黑素大為改善你的睡眠質量。只要堅持幾天會明顯感覺精神狀態大大不同,很自然的就戒掉熬夜的惡習了。現在年輕人得癌症、心梗的特別多,跟熬夜關係非常緊密。所以抓緊改吧


雜家小記


我只有讀書的經歷,供你參考

10個月讀了100本書,我學到了什麼

題記:這是一個喜愛讀書並堅持讀書的人,深刻的自我剖析。

2016年5月份,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在知識儲備上強烈的不足和漏洞,不論是為了未來的職業發展,還是日常生活和學習,我都愈發覺得需要大量的知識給養,來支撐自我提升,支撐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我開始網上搜集各種大牛們的成長經驗,尋找各路大咖們成功的方法。翻來覆去,大體包括:保持積極的心態、有具體明確的目標、正確獨立的思考能力、高度的自制能力、強大的自信心、專心致志、富有合作精神等十幾類。

但空洞的準則終究讓人感覺摸不透,不知道如何踐行。比如都知道要建立自信心,那怎麼建立自信心?卻沒有可操作的方法。後來,與更加優秀的人交流溝通和進一步思考,才真正知道了通往優秀之路的兩把鑰匙:讀書、運動。讀書是為了豐富獨立的思想,運動是為了打造強健的體魄。

2016年5月至今,在讀書方面,我終究還是做了一點堅持,開始系統性的記錄自己讀過的書,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到現在讀完了100本書,下圖中標了顏色的書是我個人覺得很不錯的9本,具體內容、簡介、書評等等網上都有很多豐富的資源,在此略過不提。相對於此,我更願意談一談經過10個月,讀書到底改變了我什麼?

10個月100本,讀書,改變了我什麼

1、聊天的時候感覺更有底氣,什麼都能談,什麼都敢說

第一階段,只能就書談書,超出不了書的範圍。比如和朋友聊到《悲慘世界》的冉阿讓、珂賽特等主人公、故事的一些主要情節,頂多再加上一些社會背景,只要是書裡的東西,我可以侃侃而談。但如果話題跳到另一本別的書或者別的話題,我就語言匱乏,不知道怎麼說了。我想著是自己的閱讀量太少,知識儲備不夠,所以腦子裡沒有乾貨,肚子裡沒有墨水。這個階段大概是0-20本書的情況。

第二階段,能夠引用其他書籍的觀點。這個階段我開始發現各個領域的話題都可以聊一聊,說兩嘴。比如從《悲慘世界》中,可以涉及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任何一個話題都可以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並不侷限於《悲慘世界》,而是從別的書中學習和吸收而來。這個階段是無意識的,自己並沒有刻意去背誦或記憶不同書籍的知識,畢竟太多書自己也背不過來。但的確潛移默化的發現一些書的觀點確實在自己的聊天中發揮了作用,但說的觀點仍然是其他書中的。這個階段大概是20-60本書的情況。

第三階段,開始形成自己的觀點,但不深刻。對於只要是涉及到自己讀過的書中的相關的內容,不但可以說上幾句,還能形成自己的判斷。但閱讀量依然不夠,自己的觀點經常不夠深度,只能淺淺的分析和判斷。依然是《悲慘世界》,可能網上的評價是“以冉阿讓為代表的勞苦大眾在黑暗社會里掙扎與奮鬥的悲愴史詩”(暫舉為例),但我個人認為“眾生皆苦難,難道書裡的非勞苦大眾就過的不掙扎、不困苦了嗎?在那個社會持續動盪的大時代,任何人怎麼可能逃得過苦難呢?”,雖然觀點不一定對,但多少算是有了一點自己的判斷。這個階段大概是60-100本的情況。我目前仍然在這個階段掙扎。

至於100本以後的情況,等我讀到200本的時候再寫吧~

2、不再盲目看書,而是更有目的性的閱讀

第一階段,看見書就想讀,不挑食。剛開始讀書的時候,對書籍並沒有很多挑剔,暢銷書可以讀,文學類可以讀,歷史類可以讀,實用類、理論類都可以,甚至是感情類、小說類、科幻類也都可以讀,好像每本書都有很強的可讀性,都值得自己翻一翻,好好讀一讀。現在回過頭想想,那個時候因為自己在任何一個方面的知識都很缺乏,所以隨便一本書都可以填補我的知識空白,夯實我的知識體系。這個階段大概是0-10本的情況。

第二階段,開始集中看文學類、歷史類、傳記類書籍。這三類書籍一般通俗易懂,只要能識字的人都會讀,如果只是求看懂,而不去分析其思想、隱含的意義等,基本上並沒有什麼閱讀門檻。而且這三類書一般很吸引人,畢竟是讀故事。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平時的聊天大體也無非就是社會熱點、歷史知識、某些重點人物,所以讀這三類書可以快速增加知識量,顯得你很博學。這個階段大概是10-40本的情況。

第三階段,轉向帶有目的性的、更廣泛的閱讀。在這個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對上面三類書籍並不感興趣了,或者說對只是看故事、弄懂故事情節不感興趣了。而對書中的社會背景、文化內涵等產生了興趣。比如在讀《動物莊園》等批判社會主義的書籍的時候,我就想讀一些關於蘇聯的書,所以就看了後來的《蘇聯的最後一年》等幾本,瞭解了社會主義相關的知識。可以說這個階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要去找能讓自己知道知識的書。這個階段大概是40-90本的情況。

第四階段,開始主題閱讀,查漏補缺。如果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定位,這個階段是閱讀的最高階段。但我個人感覺還不是,肯定還有更高的讀書境界。這個階段基本上自己的知識體系已經搭建起來,每個空格里都有了東西,只不過有的多,有的少。我開始非常清楚自己在某一個知識格子的不足,非常渴望想把這些格子填滿。所以開始類似查漏補缺型的去尋找能填充這些空格的書籍,展開一次性、大劑量、系統的閱讀。比如目前正在進行的讀書方法論12本書籍就是如此,這也讓我能夠持續輸出和寫作關於讀書的文章。這個階段是90-100本的情況。我目前仍然在這個階段掙扎。

至於100本以後的情況,等我讀到200本的時候再寫吧~

3、不再僅限於讀書,開始寫作和輸出,並輔助閱讀

第一階段,只讀書,不思考。這個時候通常是在一直在吸收書中的觀點和知識,自己肚子裡沒有墨水,感覺書中說的東西都很對,自己無法反駁,而且也沒有知識或內容能支撐我去反駁,所以直接囫圇吞棗,一口吞下,書好不好,有沒有用,先看了再說。這個階段大概是0-30本的情況。

第二階段,開始思考,但思維比較混亂。書看多了,難免就會自己想一些事情,畢竟任何一本書終究是能給讀者帶來思考的。所以也開始想的很多,比如《額爾古納河右岸》裡的主人公瑪利亞·索,她現在還活著,94歲高齡了,有一個驢友還去看過她,說老太太人很硬朗,能活到100歲。所以我就在網上搜集了她和她的一些資料,也開始邊看資料邊在腦中構想和思考老人家經歷的這近一個世紀的民族變遷。這個階段大概是30-80本書的情況。

第三階段,腦袋裡東西太多了,必須寫點東西輸出。這個時候讀書算是剛開了個頭,起了個步吧,大腦裡想的東西太多了,感覺再不倒出來一點腦袋就裝不下了,所以開始嘗試寫作和輸出,後來找到了簡書,也就安家落戶的開始了日更。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寫作,反而我認為,寫作是為了更好的讀書,通過將大腦裡的知識倒出來,騰出一些地方,以備讀新的書。不然所有的書都往腦子裡灌,慢慢就裝滿、裝爆了。這個階段大概是80-100本的情況。我目前仍然在這個階段掙扎。

至於100本以後的情況,等我讀到200本的時候再寫吧~

4、讀書,讓我更自由

2016年9月開學伊始,我在宿舍的牆上貼了一張紙,以警示我的博士四年,上面寫著“自律讓我更自由,讀書、英語、寫作”,寫作是後來加上去的,最開始只有讀書和英語。我非常悔恨自己,到了二十六七歲的年紀才發現讀書的各種好處,以前大好的時光都浪費掉了。但我也很感激自己,2016年我決心開始決定讀書,並堅持了下來,現在更是有“一日不讀書,索然無味;一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的感覺。

作者:千城Slash公眾號:千城Slash讀書行萬里,夢想走千城

千城Slash


非常巧,這三件事我正好幾乎每天都做,堅持了差不多5年,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

首先說讀書。我相信其實每個人都是喜歡閱讀的,而那些無法堅持讀書的人,並不是他們意志力有問題,而是他們選錯了書!書和人一樣,都是有性格,講匹配的。有些人看尼采的書看到半夜激動得睡不著覺,也有人一碰哲學書腦袋就大。所以,要養成堅持看書的習慣,就需要先找到自己配合和適合的書籍類型。拿我個人來說,我每週專門會拿出一天,給自己“挑書”,在手機的閱讀app裡,翻看那些名字和類型比較吸引我的書籍,每本書看個3-4頁,有的一看就覺得對了眼,標記上,留著有空的時候看,有的翻起來很無趣,那就刪掉,換下一本。坦率地說,我絕不會為了虛榮心去讀那些所謂的經典,我讀書的唯一目的就是享受閱讀本身的樂趣,所以,我每天都懷著期待的心情,等著看自己喜歡的、十分吸引自己的書,感覺就像是要去和十分吸引人的帥哥約會的心情一樣,怎麼會堅持不下來?

再說說跑步。其實和讀書一樣,鍛鍊身體的方式也要匹配自己才行。有些人並不喜歡跑步,沒有必要非要跟這一個鍛鍊方式死磕,可以換換別的,比如游泳、瑜伽或者跳操。哪怕是喜歡跑步,也分很多不同的跑步模式,要多加嘗試,找到自己最舒服的那種。比如我曾經一度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但是很難堅持下來。後來換成了在校園的未名湖邊跑步,感覺一下子輕快了很多,似乎戶外運動的模式更加適合我,所以一下子就堅持了5年(當然,戶外也有缺點,就是受天氣影響比較大)。另外,在運動習慣建立的初期,給自己一個獎勵機制也十分重要。比如我曾經買了一些美味的零食,規定自己必須跑完步才能吃,不跑步就沒有。然後每週跑步堅持超過5天,就可以在週末獎勵自己吃頓大餐或者看場電影(都是我喜歡的)。有了這種獎勵反饋機制,就算當時有犯懶的心情,想到跑步後得到的獎勵,也很容易克服。

最後說說早睡早起。其實這是我覺得最容易的一件事。我的做法是,只要求自己早起,至於早不早睡,根據身體狀態來決定。所以在這個習慣剛建立的初期,我每天的睡眠時間差異很大。有時候熬夜到凌晨兩點,第二天仍然要7點起,那麼到了第二天的晚上,我可能累得9點就睜不開眼睛了,一覺睡到第三天早上七點。但是漸漸堅持下來,就會發現生物鐘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狀態,每天到10點左右就困了,躺在床上很容易睡著(我還會在睡前讀一會書,對我來說也有催眠的效果),第二天7點不用鬧鐘自己就醒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幫助和啟發!


紫花地丁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大家都在說讀書,我來說說跑步和早睡早起吧。

1. 跑步

說到跑步,大家都是覺得很累,經常室外都是霧、霾、雨天、下雪或者很冷什麼的,總之,阻礙你跑步的理由有千千萬。

怎麼堅持,我建議不妨從辦一張價格不菲的健身卡開始。

如果一開始就是戶外跑步,其實還蠻難堅持的,但是如果你辦了價格不菲的健身卡,可能就會相對督促你去維護自己的健康。想一想,今天如果犯個懶,那可能十幾塊錢就沒了。

跑步要想跑出點效果來,那麼30分鐘是最短的時間,可以不用跑多快,那樣也傷膝蓋。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刷牙!然後洗洗臉就出門鍛鍊了,這樣,漸漸你會適應這樣的生活,也漸漸可以接受戶外跑步甚至半馬之類的跑步了。

我身邊真有這種人,去歐洲旅遊,都雷打不動,起大早,跑在斯德哥爾摩的路上。

2. 早睡早起

其實早睡,養成習慣後,你不可能晚起。所以,問題在於如何早睡。

如何拒絕那些誘惑,去早睡。

比較好的方式,是照照鏡子,看看油膩的自己、脫髮的自己、發胖的自己、滿臉痘痘的自己、長黑圓圈的自己、口臭的自己,這樣你就會討厭鏡子裡的自己。

這樣的厭惡和恐懼,會讓你願意開始嘗試早睡了。

第一步,就這樣邁出了。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你做的很多事情在當時看來是沒用的,但它像精靈一樣,潛伏在某處,在你需要之時,它會出現、成長,然後幫助你。
——李健

如何堅持看書、跑步和早睡早起?

1、為什麼要這樣做?

你之所以想用讀書,跑步和早睡早起來改變,只是因為你的生活還是一如既往的邋遢,拖延,混亂,沒有高級感,身體狀態不樂觀(肥胖)。又或者你一直在垂涎別人的美好,自己卻遲遲不行動,卻不知道別人一直在悄悄鞭策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值得稱讚的是,當你想到去尋求方法如何堅持去做這些事時,你的思想境界已經提高了。但你的生活質量並沒有因為想法得到改變。

2、究竟怎麼做?這的確值得思考。

①讀書

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一個愛讀書的人,舉手投足都是自帶風采,談笑風生間都含著底蘊風華,在喧囂人群中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於寂靜無人處亦能怡然自得。“腹中有書氣自華”就是最好的詮釋。

既然明確讀書的好處,那就踏踏實實為求知去讀書。別一味追求一個月讀幾百本書,也無需硬背,你要真正的吸收書中精華。從書中收穫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對自己產生了哪些認知上的深刻的改變。帶著思考去讀書才是高級的讀書。

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記筆記,總結思想,將書中內容做到內化,變成自己的知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寫書評。因此會推動你堅持讀書的成就感和收穫知識的喜悅。

當你讀完一本書,你就會發現人世間的很多疑問都會從書中找到答案,並且再大的事都會變得渺小,而且自己也會慢慢地由內而外變的自信豁達。

②跑步

跑步的意義在於能夠輕鬆掌控駕馭生活,讓自己過的更有節奏感,這也是提升生活品質最主要的一個途徑。長期堅持跑步,靠的是內在的動力(我要變美我要更健康),靠的是外在的壓力(整個社會對胖子的不友好)。

跑步的過程,會讓你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自控力逐漸增強,進而讓你整個生活都可以保持一個穩定的節奏。

當你在操場上經過大汗淋漓的跑步後,你會全身心感到愉悅暢快。從一個個小目標突破,最後你會發現原來做完這一切很簡單,只是自己曾經太懶。③早起

每天早起1小時,一年下來你就多出了整整365個小時,按每天16個小時計算,這相當於1年多出了22天,而且是非常高效的22天。

早起的1小時,是思路最清晰,環境最安靜,不會受到任何干擾的。不管你用來運動也好,讀書、背單詞、工作,都好,效率都會非常高。

早起的關鍵,在於早睡。一個每天都很晚睡覺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長期早起的。在計劃睡覺的前一個小時,就準備洗澡,從身體上放鬆自己。在計劃睡覺的前半個小時,就要躺在床上,放下手機,從心理上放鬆自己。

這麼做的最大困難,在於我們很難保證睡前一個小時就把所有事情做完,這怎麼辦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靠下面這條來完成。

④寫清單計劃

要不斷給自己設定目標,然後想盡辦法去達成它。每天晚上寫好第二天的生活工作待辦事項;每個月開始,寫好這個月要完成的目標清單;以及每年的開始,我要跑多少公里,我要讀哪些書,我要早起完成哪些有意義的事比如寫書評,在工作上,我要解決哪些問題等等。凡事預則立,你只有提前做好計劃,才有接下來的具體實踐,然後不斷改善完成自己的預設目標。

不要總是優柔寡斷,浪費寶貴時間。該做的時候不廢話,踏踏實實去做,堅持就會有改變。你要知道你改變以後的生活是你曾經望塵莫及的。那種喜悅是用一頓大餐都無法形容的。

如果不想被別人比下去的話,那就堅持去做吧,一個月後見成效。


有書共讀


1. 讀書習慣養成的4要點

1)決定讀書的場所和時間

  比如上班路上在地鐵中,比如午飯後,比如睡前20分鐘等等。時間短一點也沒有關係。

2)從喜歡的新書開始讀

  先易後難,剛開始從容易讀的書開始,最好薄一點的。找本喜歡的新書開始吧。

  也可以讓喜歡的人給你推薦書,愛屋及烏。

  如果碰上很無聊的書,請中途放棄,不要勉強自己非要去讀。

3)做讀書筆記

  讀書是輸入,筆記是輸出。要養成讀書習慣,做筆記是非常重要的。記錄的簡單點也沒關係。有了筆記,讀過什麼,學到什麼,把自己的

成長可視化,還有助於提高讀書的積極性。

4)各個地方多放點書,活用零散的時間

  多準備幾本想讀的書,放在家中沙發,廁所,書桌,包內等等,可以隨身攜帶,可以信手拈來而讀。


2. 養成跑步習慣的7種武器

1)為跑步定個長期目標

  比如減重,比如參加跑步比賽,比如幾個月後能跑完多少米。如果是減重的話,絕對不要經常去稱體重,以月為單位來看待跑步的效果

  但是不要要求自己一開始就必須最少跑多少米。根據心情/身體狀況來跑。剛開始不看距離,只看時間。比如先保證跑15分鐘。

2)不要天天跑

  不要每天都跑,身體也需要休息的。也不要廢寢忘食去跑。輕鬆跑,快樂跑,喜歡了才能長久。每週有個3-4天已經不少了。

3)不要跑的太快

  慢慢跑,循序漸進。享受跑步。跑快了,一來太累,二來容易受傷,關鍵剛開始有氧能力低,更需要慢跑來打基礎。走跑結合(跑一會兒,走一會兒,再跑)也可以。

4)不要把跑步特殊化

  跑步沒什麼特別,也沒什麼了不起。把跑步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洗臉刷牙一樣。特別了就會緊張。

5) 找個小夥伴

  有朋友一起跑的話,會更加輕鬆,邊跑邊聊,不知不覺就跑了很久。一個人跑的話,可以邊聽音樂/相聲等喜歡的聲音。

6)入手新裝備

  擁有了新的裝備,比如新衣服,新鞋子,跑步手錶等,會很想去出去跑跑。犒勞一下努力的自己吧。

  跑起來一定要美美的,帥帥的。

7) 記錄跑步日誌

  形式無所謂,推薦用跑步app,也可以自己用筆記本,不僅記錄里程,還可記錄當時的狀態/心情/感覺/表現等。有的app裡還有各種虛擬的獎牌,當你達到某個程度時,會獎勵你。


3. 養成早起習慣的6要訣

1)動機:早上起來做最想作的事情

  要養成早起的習慣,首先要明確早起得到的時間來做什麼。比如:看很想看的大片,追劇,跑步,早操,冥想,約會等等。

  這點非常重要,沒有具體做事的目標。一定要找個非常想做的事情,想想就是很激動的事情,不會動搖的動機。

2) 睡前不要玩手機

  鐵打的原則:要早起,必須早睡。晚上誰不好,早上一定起不來。

  即便大腦會被“夜裡浪的很晚,也能早起”欺騙,但是身體做不到。睡前不要玩手機/電腦,不要看電視。可以想想明天幾點起床,稱作“自我覺醒法”,通過自我起床時間的意識,促進腦內荷爾蒙的分泌。


3)安排好起床後的一連串活動,像儀式一樣

  雖然會隨著季節和家庭狀況等發生變化,要提前把每天起床後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安排好。每天起床後先做同樣的事情,有助於身心的覺醒。

比如:

  1. 停掉4:55分的鬧鐘

  2. 在床上躺5分鐘

  3. 上廁所,洗臉,刷牙

  4. 喝水,早飯

  5. 腦排空:把腦袋裡所想的東西都寫下來(隨便什麼)

  6. 冥想10分鐘

  7. 開始主要活動

4) 物理上的獎勵

  準備好給自己的獎品,作為做到早起的獎勵。可以強化起床的意識。比如喜歡甜點的話就準備點好吃的零食。

5)合適的睡眠時間

  一般成年人需要7個小時睡眠,那麼早上5點起床的話,晚上10點就要睡覺。當然了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有個體差異,也會隨季節而變。根據自己的睡眠時間來調整作息習慣。比如傍晚適量運動,飲食時間固定,睡前3小時要吃好晚飯。

  舒適的睡眠環境:綠色色系的窗簾,可以抑制興奮,放鬆身心。合適的寢具。

6)偶爾實在起不來就好好睡

  不管早起習慣再好,也有偶爾身體狀態不好,不想起床,這時也不要太勉強自己,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會更好。不要讓起床成為義務,那會讓你在潛意識裡討厭早起。


跑者阿飛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樓上的答主都說了很多了,我主要來說說讀書吧。

現在大環境浮躁,電子設備發達,人的注意力越來越難集中,堅持讀書確實是一件有點難的事情。

很重要的一點,要把讀書變成你的興趣所在。

這一點不只是讀書,任何事情,心裡面對它懷有抗拒,勉強自己去做,是很難堅持的。針對這一點,我的建議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類書去讀,或許有些書乾貨很多,但不是你感興趣的內容,那不僅難以堅持,也很難讀進去。

第二是把讀書變成你的習慣,當它變成你的日常生活習慣,就不需要可以的督促自己去做了,而是你自然而然就會去讀書。

當然,你得經過一個逐漸養成習慣的過程。

那怎麼能幫助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呢?我有以下幾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比如現在手機上有很多打卡的app,可以用打卡的方式來保證自己每天的閱讀量,甚至可以喊你的朋友一起加入打卡,這種打卡的活動其實賦予了讀書一點點儀式感,也會讓你有堅持的動力和成就感。

比如現在有很多讀書會啊,讀書小組啊,大家每個月或者每個周共同讀一本書,然後交流感想什麼的,這種互相督促的方式也對養成讀書習慣有幫助。

另外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讀書,比如上下班的地鐵上啊,午休時間啊,等人的時候啊……隨身帶著kindle或者輕便的書,甚至用手機來讀,把閱讀變成隨時隨地的事情。不過這種時候適合讀一些篇幅短,容易理解的書籍,畢竟沒有大段的時間讓你去思考和消化。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不吃腸的大腸


通過一個早起習慣,我養成了堅持看書,鍛鍊的更多習慣。

目前的的狀態,早上鬧鐘4:45分,起床,

洗漱15分鐘(喝一杯白開水)

15分鐘鍛鍊(深蹲,俯臥撐各20)

75分鐘當日計劃,看書或者寫日記文章,思考

6:30分做早飯,陪家人早飯

7:30分上班送孩子

晚上9點洗澡上床,看一小時書

10點睡覺

已經小半年了,狀態不錯繼續加油!

洗手間的提醒便籤

  1. 如何開啟早起習慣?之前曾經斷斷續續做過時間管理,可是總不能堅持下去,不斷找原因。通過李笑來的《把時間當朋友》逐步開啟了心智,逐步醒悟,明白學習是要通過時間累積才能有效果,而不只是一時的興起;明白努力就是要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時間才能帶給你收穫;這是心裡接受能持續一件事的過程。而後有了合適的方法,從早睡倒逼早起,使用雙鬧鈴強制自己度過前幾天的痛苦期。

  2. 早起做到之後,可不能讓大好時光浪費啊。於是開始在早起的時間裡安排一些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鍛鍊就是其中一個,不能等到身體不行了才去鍛鍊,越早準備積累的越多。我不會安排跑步,跑步受天氣影響較大,並且在一開始習慣養成之前,跑步需要耗費更多的意志力,不利於習慣的養成,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接觸過得醫生忠告跑步容易傷膝蓋。主要也是由於俯臥撐、深蹲不受地方,天氣影響,需要時間也不太長,不會給自己提供藉口。

  3. 更重要的是根據時間管理的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讀書和寫文章一直都是愛好,只是之前沒有系統的安排時間來讀,並且讀書是提高自己的做好方法,通過讀書讓我更加明白自己學習,努力等等,升級了自己的認知,提高了心智。我自己買過的書有上千本了,讀書是一種輸入,輸入多了就會有一種輸出的衝動,想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更多的人。寫是一種很好的途徑,並且寫的過程會把自己一系列知識重新整體,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考過程。於是我為了寫註冊了頭條號來分享自己的文章。(插個廣告關注我的頭條號,我們一起學習成長和時間管理的那些事)

其實堅持這些事情不難,但是你自己認知的升級和開啟自我的心智,比較不容易。明白這些道理並且是深刻的領悟後,就不是強迫自己去做了,而是發自內心的去做到了。

我是張東,跟你分享成長和時間管理的那些事,歡迎關注我!


張東說時間管理


說說自己的經驗!

我是一個很散漫的人,堅持的事情都不長久,但是跑步這個事兒堅持了得有三年了,連續參加了三年的北馬,先自己贊一個!堅持的原因:

首先,沒開始跑步前就先給自己買一身運動裝備吧,鞋、速乾衣、跑步外套、壓縮褲等等越多越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裝備可以貴一些!這些都買了,你不跑步會覺得虧啊~

第二,找各種美圖,微博上有好多身材很棒的健身達人圖片,經常刷經常看,自己受到刺激後跑步的動力就變大了;

第三,在你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身的變化,狀態精神都變好了,於是你的動力就又會增大,我就有過堅持跑步自身狀態非常好以至於大家都認為我戀愛了的假象;

第四,給自己制定跑步運動表格,貼在醒目的地方,如鏡子邊緣、冰箱上,完成畫勾,沒完成畫叉,其實不一定能按照表格完成,但是比不做表格強很多。

跑步這件事情堅持一段時間養成習慣後你會發現有幾天不跑步就會全身難受!所以買好裝備跑起來吧!

最後,題中所說的堅持看書和早睡早起,也是我所苦惱的,但我認為能堅持的關鍵就是放下手機!!!放下手機!!!放下手機!!!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分享一下我的表格


參加完全馬吃冰棍兒


Greensoda


還沒能堅持看書和早睡早起,但是,跑步,堅持下來了。

其實堅持下來的原因也很簡單,想瘦一點,想體檢報告上沒有那麼多的箭頭,想更加健康一點。

由於工作的原因,跑步只能晚上8點半以後才有時間去跑,一般會至少跑5公里,時間在35分鐘左右。

剛開始跑步時,很難受,因為長期沒有鍛鍊,無法連續跑,這時候,總需要激勵下自己的,想想自己的體檢報告啦,想想自己的體重啦,想想作為一個胖子是怎麼被人嘲笑的啦,想到這些,你就會發現你有動力跑了!

由於都是晚上跑,跑完之後人處於亢奮狀態,所以一般入睡都要11點半了,早上倒是起的早,6點15起,因為要上班嘛……這算晚睡早起吧?

其實很多事情做過之後你會發現沒那麼難,我也沒想到我能堅持跑步,雖然有時工作忙一週才跑一次,但是,只要有空,都會去跑,已經成為習慣了。

希望今後看書能成為第二件堅持的事,不僅要身體棒,還要做個有內涵的文化人嘛,哈哈哈哈。

相信自己,只要堅持,就能實現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