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醫療期內哪些待遇可以報銷?這些都需要單位承擔


工傷醫療期內哪些待遇可以報銷?這些都需要單位承擔

最近小編接到了某單位的諮詢,他們單位員工盧某某因工作原因於2017年6月24日受傷,傷情比較嚴重,截至目前,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單位已為盧某某購買社保,需要我們針對盧某某工傷事故的情形出具一份法律意見書。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關於工傷醫療期的概念問題,工傷醫療期又指停工留薪期,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治療的期間。該單位員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傷,符合工傷的有關規定,應認定為工傷。其次,確認工傷過後,就是關於其停工留薪期及相關待遇的問題。

1關於工傷醫療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申請延長的,員工可享受最長的24個月的停工留薪期。


工傷醫療期內哪些待遇可以報銷?這些都需要單位承擔


2關於停工留薪期內的相關待遇問題


因停工留薪期的工資福利待遇、護理費、交通費等費用,具體又是怎麼計算的呢?接下來小編一一為您解答。

1停工留薪期的工資福利待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和《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在其停工留薪期內,該單位需要按照原工資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其工資福利。


工傷醫療期內哪些待遇可以報銷?這些都需要單位承擔



2停工留薪期的醫療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因此,對於符合前述標準的醫療費用應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若前述醫療費用由單位先行墊付的,單位已繳納社保的,可以據此要求社保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墊付的醫療費。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工傷員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是無法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單位也無需墊付。因為此部分費用屬於員工自身身體疾病所產生的,該部分費用應由其自行承擔。所以,單位墊付醫療費用時需注意區別。

3停工留薪期的護理費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若員工醫療期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的,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其誤工費進行計算,若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聘請專業護理人員的,則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

根據《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關於服務業的年平均工資標準可知,護理人員的年工資標準為47885元。因此,員工停工留薪期的護理費應按照實際發生的天數根據前述標準進行計算,由所在單位支付。護理人數及護理費根據實際情況予以確定。


工傷醫療期內哪些待遇可以報銷?這些都需要單位承擔

4 停工留薪期的伙食補助費

根據《長沙市工傷保險辦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因此,工傷員工的住院治療期間的伙食補助費按照其醫療期天數和所在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單位無相關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可參照《湖南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省內出差,伙食補助費標準為每人每天100元。

5 醫療期的交通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和《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只規定了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費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未明確關於統籌地區以內的工傷交通費的問題。另《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工傷費用只包括以下三項: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所以單位工傷員工在統籌地區以內就醫的,單位無需支付工傷員工相關交通費用。如果工傷行政機關同意將有發票的交通費用納入醫療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話,可以協助員工進行申報。

前述費用為法律規定的單位員工應享有的工傷醫療期的所有權利,除了上述款項外,若單位員工或員工家屬主張工傷醫療期其他費用的,無相關法律依據。

3關於工傷事故後續處理建議


在停工留薪期內可以按照法律規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但停工留薪期滿後,單位無需支付工傷員工工資福利待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和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若工傷員工久治不好,建議單位可以要求員工或其家屬待工傷員工病情穩定後進行傷殘等級鑑定,或者自行申請傷殘等級鑑定,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傷殘待遇。因為需要提供工傷員工的治療病歷記錄及醫學檢查結論,所以其傷殘等級鑑定離不開其本人或家屬的協助。


工傷醫療期內哪些待遇可以報銷?這些都需要單位承擔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若單位應當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而未按照法律規定構成工傷保險,職工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即前述工傷醫療期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均需由用人單位支付,當然包括後期傷殘等級確定後,員工按照法律規定應當享有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護理費用等。所以,用人單位需注意,不給員工購買社會保險有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