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營業收入不斷下降 乳製品行業轉型發展才是關鍵

前陣子,上海的小夥伴們被一篇題為《救救光明》的文章刷屏。近兩年,光明乳業利潤連續下跌、市值僅為伊利零頭等消息時有爆出,自稱被光明奶大的上海人民紛紛奔走相告,要“救”光明於水深火熱中。誕生於1950年的“光明”品牌,是過往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上拿起光明牛奶玻璃瓶,拉掉棉紗線,再舔去一層蓋頭上凝結的鮮奶,成為那個年代特有的生活儀式。2002年成功上市時,光明乳業的營收達到50.2億,彼時伊利、蒙牛的營收僅為40.1億和4.59億。然而,在競爭對手營收大步向前的十幾年間,光明的增長非常平緩。

截至2018年11月5日,光明乳業的市值僅為97億元。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8年中國乳製品行業分析報告-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預測》

2012-2017年伊利、蒙牛、光明市值統計

光明乳業營業收入不斷下降 乳製品行業轉型發展才是關鍵


在“禁鮮”和“保鮮”的風波過後,我國常溫奶發展的如火如荼,北奶南運讓伊利、蒙牛成為數一數二的全國性乳企,伊利甚至進入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全球乳業20強”。而光明似乎還是停留在華東地區,難以“出圈”。後知後覺的光明這時候開始發展常溫奶,但是要追趕早已走在前頭的對手,已經太難。而在常溫奶這一領域中,光明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也只有常溫酸奶莫斯利安了。莫斯利安早在2008年推出時的確表現優異,在2012年到2014年間銷售額達到107億。然而反應迅速、肯砸錢的伊利、蒙牛迅速跟上,推出常溫酸奶安慕希和純甄,伴隨著各種宣傳造勢後來居上。

2017年1-5月安慕希、純甄、莫斯利安在全國銷售份額佔比

光明乳業營業收入不斷下降 乳製品行業轉型發展才是關鍵


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來看,我國乳製品消費量遠未達到飽和狀態。我國人均乳品消費量與其他乳製品消費大國如印度、美國和歐洲差距巨大。據數據顯示,2012-2017年中國乳製品消費量不斷增長,2017年乳製品消費量為3259.33萬噸,我國乳製品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2013-2017年我國乳製品消費量總量統計

光明乳業營業收入不斷下降 乳製品行業轉型發展才是關鍵


而近年來,乳製品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創新品類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升級。據數據顯示,2017年乳酸菌飲料和酸奶細分市場的零售額合計同比增速為15.6%,並繼續保持較快增速。隨著乳品市場的不斷細分以及細分市場消費規模的逐步擴大,新增品類將帶動整體乳品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國內乳業已進入品質升級和創新發展新階段。

整個乳製品消費結構中,液態奶和奶粉的佔比較高。2012年至2016年,經過快速增長之後,我國液態奶和奶粉的消費量趨於穩定狀態。中國液態奶消費結構中,巴氏殺菌乳佔10%,超高溫滅菌乳佔40.6%,發酵乳佔21.3%,調製乳佔28.1%。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巴氏殺菌乳佔液態奶消費總量的80%以上,我國僅為10%,相對偏低。未來,我國消費升級和消費結構的優化也將為乳製品加工企業在低溫領域提供新的發展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