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新区要“交通营养”,不是“交通后置”

说起新区(片区)的发展就必须先提交通没有一个好的交通,新区发展的掣肘可以想象。

交通路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落实,方便车流,有利于人气聚集。说一句有利于楼盘的话题,交通好了,看房也方便。

平原新区要“交通营养”,不是“交通后置”


地铁3号线规划图

1

一些新区规划开发之初,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新区的道路上,已经找不到之前老乡们熟悉的XX路、XX路了。而是改成了新的路名,有的是经过市民征集征求意见的,有的新规划道路则是按照老城区的惯例,连接或者顺延。

新区的交通标志标准化整治是新区重点工程之一,包括不限于轨道建设、打通“断头路”、路面拓宽、高速路、高架桥等等道路网骨架。

新区一盘棋,交通大动脉。新区对于交通的渴望不言而喻。有专业人士总结了交通对于新区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1、交通不发达可制约新区

交通便利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尤为重要。新区一般毗邻或者远离市区,属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地理区位优势,但同时交通也是新区的短板,因为新区规划位置优越,但是基础设施薄弱,多种市政配套不甚完善,交通不够发达成为限制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有效的构建新区交通网络骨架,增强新区立体城市需要和立体交通的功能,不仅避免摊大饼、常规式规划,也可有利于后期城市扩容,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居民方便出行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新区建设中对交通重视不够等原因,出现新区路网层次不清、功能紊乱,片区之间通达性较差,司机迷路等等情况发生。

此外,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节约新区各种产业的交通成本,

对于沿线产业节点和工业园区的入住,快速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具有重通道引导作用。

所以,不少新区在规划开发之初,就提出“提塑区位优势,打好交通战役”的口号。

2、高铁、地铁的发展契机

无疑,高铁、地铁对于新区的发展带来的新时代影响和新发展契机,至关重要,甚至有的新区地铁和高铁规划刚一发布,就引来大家关注,新区内的房地产项目也是作为一大亮点进行项目的卖点。高铁和地铁作为满足市民出行的现代化交通工作,在新区对于节省市民出行时间成本,提升新区交通枢纽功能。而新区高铁站和地铁站的合理设置,在统筹新区与城区、新区为外界方面、接驳线路、服务范围等等是否可以进一步扩大便捷,也很重要。公交站的选址、站点设置、建设,其中的数据也很重要和前瞻性,主要体现在是否规划落后、是否面积不足、是否后期扩建便利、是否经营成本高、是否服务区域科学有效等等,不至于日后屡次三番对站点进行调整。

3、新区经纬度道路还是环线规划

有的新区规划成环形,有的则规划成泾渭分明。对于城市而言,不是绝对的优劣,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新区,环形设计跟更体现交通的视觉和运行空间,对于常规新区,则横平竖直的泾渭分明道路规划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风格。

4、新区宜以公共交通为主

之所以建造新区,除了城市规划扩大之外,人口也是一个主要因素,新区对于分流城市人口至关重要,因此,新区宜加强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也宜高企,符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一体化的有效结合模式。从各地新区和知名休闲地来看,多在绿色交通区域,以步行街为主,公共交通为主。

5、立体交通不是简单+

不少新区和城市提出立体复合交通概念,提出建立新型公交系统,地面地下立体交通。事实上,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是以数据流程整合为核心,适应不同交通应用,通过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将新区人流、车流、物流融合,实现人车流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当然,立体交通设施是基础,如何科学运作,更重要,也是一门交通学问。


平原新区要“交通营养”,不是“交通后置”


2

作为一河之隔的新乡平原新区,则有后来者居上的意思。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位于黄河北岸,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乡与郑州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有“郑州向北经济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和“郑州后花园”声誉。根据规划,到2020年,平原示范区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

平原新区值得一提的时间节点2014年,根据河南省政府文件豫编【2014】1号文,平原新区更名为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简称平原示范区。规划188平方公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行政区类别副厅级下辖五乡镇。


平原新区要“交通营养”,不是“交通后置”


平原新区的发展离不开郑州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战略规划。早在2000年前后,郑州提出发展郑东新区,即提出北移东扩。平原新区建设谋划于2003年,时任河南省主要领导在规划中原城市群建设时提出在黄河北岸建设新区,以实现郑州“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战略构想。截至2012年年初,已建成道路300公里,绿化、亮化道路260公里。其中1840亩凤湖公园成为亮点。按照更一步规划平原新区居郑州、新乡、焦作三市交会中心。规划总面积295平方公里,所属区域原行政区划大部分隶属于原阳县,发展控制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平原新区是河南省继郑州、洛阳、开封之后,获准批建的第四个新区,新区管委会副厅级。

新区规划,交通先行。据介绍,很快,3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共修建道路52公里。

作为新规划开发区域,道路交通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随着高架快速路和地铁轻轨的规划、开建、兴起,各大区域都把各种各样的交通规划纳入新区当中,由早先的郑州高新区、邙山区综合投资区到经开区、郑东新区、大郑州新区、南龙湖区域、郑开区域,到航空港区、常西湖区域、平原新区,以及被当地政府规划再被宣传手冠以细分的;绿博白沙区域,从双向N车道、高架快速路到轻轨、地铁,以至于航空小镇的名义都用上了,真是新区未建,交通先行,交通未建,规划先行,违规未现,概念先行。


平原新区要“交通营养”,不是“交通后置”


一河之隔的平原新区,更是成为郑州、新乡两地关注的。据介绍,新乡市政府曾做过发布,新乡将加快推进4条郑新大通道建设,总投资约277亿元。其中郑新市域铁路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其间,更多的关于平原新区轨道交通的各种证实和未证实的消息频现,如郑新市域铁路的线路将从郑州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引出,经平原新区、新乡县至新乡市区,郑州新乡两地以后或将用地铁直连。如新乡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规划消息,2014年6月,新乡市提出新乡轨道交通论证项目,初步计划从2015年至2030年,在新乡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路约170公里。2015年1月,河南省财政厅公布了第一批29个河南PPP推介项目,新乡市有轨交通项目在列。2016年,新乡市城乡规划局公布了新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规划建设5条轨道交通线路,范围覆盖新乡各区域,东至经开区、西至西环、南至新乡县、北至凤泉区。2017年5月,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新乡市组织召开《新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审会。评委会一致认为,《新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符合相关要求和新乡市城市发展实际。也有网友分析,政府公开的十三五规划资料了解到,截止到2020年,未来三年新乡将首先修建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以至于有网友大家关注热议的郑新市域铁路与新乡轨道交通2号线放到一起,因为根据规划,郑州13号线与新乡的轨道交通2号线隔河相望,牵手在即,没有违和感,也是水到渠成的一连。

事实上,其间也有不少民间议人或者官办组织进行郑州新乡平原新区的道路交通论证与呼吁,但目前没见现实中兑现。

据介绍,目前郑新道路交通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郑新交通路网一体化规划滞后,并呈现出“河两岸融合非要不可的契机与时机”的情况。二是除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免费通行外,其它路桥均在收费,这是一个一步步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何况更深次层的交通融合。

如此,郑新交通一体化不是规划的简单合并,而是涉及经济、社会、行政、生态、黄河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规划建设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亟待更高级政府层面给予精准支持。

不过,相关的建议和方案为民间提及,如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郑新一体化道路交通专项规划,规划中要重点对连接郑新穿黄路桥、轨道交通、郑州地铁2号线北延至平原示范区、郑新公交等线位走向、实施时间、建设标准予以明确。此外,对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以目前郑州中州大道标准并桥加宽,改造畅通郑新快速路。开通郑州到平原示范区的公交线路,推进公交同城。此外,可否尽早尽快解决郑新黄河大桥免费通行问题,以助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

可以想象的是,平原新区已经如火如荼开发建设,作为河南第四家国家批准的新区,意义不可小嘘。新乡市也正在加快推进4条郑新大通道建设,未来郑州新乡两地之间的公路快速通道将由3条增至7条,铁路通道有望由2条增至5条。12条大通道无疑将为郑新融合,黄河“天堑变通途”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平原新区要“交通营养”,不是“交通后置”


据介绍,新规划建设的4条大通道为:郑州至新乡高速公路及黄河特大桥、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新乡段及黄河特大桥、G107东移改线及官渡黄河特大桥以及郑新快速路及郑济高铁公铁两用黄河特大桥。目前郑州至新乡高速公路、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工可路线方案已基本完成;G107东移改线项目2017年12月27日启动,预计2019年年底与官渡黄河特大桥同步竣工通车;郑新快速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并经新乡市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郑济高铁两用桥已先期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新乡段建设正在推进,未来新乡境内将设新乡东站、卫辉南站和平原新区站三个站点,按计划,郑济高铁将于2021年5月底前建成通车。

新乡市铁路建设协调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媒体介绍,除了以上3条确定铁路线外,新乡市还正在积极推进另外两条铁路线的规划工作。一是郑新市域铁路,目前正在修编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方案》拟将其列为“一网”(即郑州大都市区市域铁路网)的组成部分。该线路将从郑州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引出,经平原新区、新乡县至新乡市区,项目建成后,新乡将与郑州实现市内轨道交通无障碍连接。二是郑州至新乡至鹤壁城际铁路,上文提到的《修编方案》拟将其列为规划研究项目。作为沿京广发展主轴城际铁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将可实现通道客流与城际客流分线运输,沟通联系郑州大都市区与鹤壁、安阳等城市。

如果平原示范区(注意,这里是平原示范区,不是平原新区)仅仅是打通融合一河之隔、仅仅几条轨道交通,仅仅几只水湖,那也太肤浅认知平原新区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