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农业——一个工科生的花生逆袭之路!

一个工科生,“过尽千帆”后选择回归农业。在农资行业摸索之后,又专心发展花生。全力做花生植保服务之后,又认识到产业链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建立全方位的花生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如今,他的团队在花生行业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敬畏农业——一个工科生的花生逆袭之路!

千帆过尽,犹有初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农业在历朝历代都被视为国之根本。但是最近几年因为农产品价格低迷,许多农民不得不背起行囊到城市里打工。而更年轻一辈的农民,更是不愿意天天和黄土为伴,早早地便去到大城市,所以种地的人就越来越少。

和所有刚刚毕业的学生一样,刘电基的初心是从事他所学习的测量控制的相关工作。幸运的是,刚毕业他在厦门找到了本专业的工作,不安于现状的他之后又到上海、大连等地从事工业技术与网络营销。对刘电基来说,漂泊在外便如浮萍,始终让人无法安心,于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掉在大城市的工作,回家乡去!

2010年,刘电基回到河南,和朋友一起成立“天福达”。公司成立之初,刘电基团队致力于通过示范种植、科技服务、现代营销等方式,探索农业生产与消费市场的高效衔接模式。首选选择了自身熟悉的苹果作为切入,以礼品苹果、节日苹果、圣诞苹果销售为主,并创立了“心语果”品牌。2010年圣诞节送苹果的习惯已经蔚然成风,但是表达心意的有图案的苹果并不多。为此,他们特意在郑州各大高校进行实际调研之后,设计制作出了108种苹果字帖,与苹果种植合作社进行合作。

刘电基团队的想法很好,圣诞节前的苹果销量也确实非常好,他们也已经联系了许多高校创业人员进行合作。但是当大批的“心语果”运送到仓库的时候,刘电基和朋友们傻眼了:108种字样的“心语果”苹果堆在一起,没有分类,没有分批,不同图案不同质量的苹果混成一堆。庞大的订单量没有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再慢慢的把苹果分类,再加上圣诞节只有短短的几天。于是,刘电基团队第一个项目非常不成功。

第一个项目之后,刘电基团队人员直接感觉默契度还不错,为了团队生存,开始正式涉及团队成员熟悉的植保服务。

农资不易,服务制胜


可能是第一个项目的教训,也可能是性格里天生带有的稳重,这次开始做植保服务,刘电基团队并没有急于发展,而是一步一步踏实的走。


敬畏农业——一个工科生的花生逆袭之路!

从2011年开始,刘电基自己在河南省著名的花生产地正阳县足足待了两年,常年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学习讲解。也正是团队成员这两年在田间地头调研学习的经历,让他们敏锐地洞察每个作物有很多值得深挖。2013年,刘电基团队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发现作物产品过多的这种发展模式,不适合创业团队,并不可持续。经过和行业内多人多轮沟通、讨论,加上之前在花生区做工作较多,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源人脉,确立公司专注花生作物。在确定了发展方向以后,刘老师和他的团队把专业化放在了首位,坚持到一线去,在田地里学习、发展。经过两年的不断摸索和积累,为了更好的传播花生种植技术以及自身的发展,福达花生网在2015年正式成立。

对于“半路出家”的刘电基来说,花生行业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在田里几年积攒的关于花生的经验让他对于种植花生的时机、如何利用科学的手段保证花生产量比较熟悉,但是立足于成立福达花生网的初衷,刘电基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于是他从各个渠道了解花生相关种植手段,不管是科学的,还是民间的土办法、土专家,他都悉心请教,力求让花生网发挥最大的作用。

2015年的时候,整个农资行业里对于服务的概念还很笼统。一般的厂家和经销商服务还仍旧停留在卖农药、配农药的阶段,在作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时间的判定、种植收货等当面十分薄弱。福达花生网以网络为依托,联合不同的种业资源、植保资源、农业机械等几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花生运作模式。只要客户有需要,就可以通过福达花生网这个平台来完成花生的一系列程序,十分高效便捷。

为了扩大影响力,把品牌打出去,刘老师团队还通过微信头条等新媒体手段服务农户,使他们足不出户靠着手机就可以学习花生的相关种植知识。

事实证明,刘电基的这步棋走对了,对农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切身为他们考虑的态度让福达花生网也收获了很大一批忠实的“粉丝”,福达花生网也渐渐成为花生行业独树一帜的优秀品牌。

谨小慎微,砥砺前行

福达花生网发展至今,除了刘电基和他的团队无间的合作之外,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和谨慎的性格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农业要有敬畏之心。”刘电基的这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现在市场里盛传农资行业是朝阳行业,是一块待分的大蛋糕,于是许多人都为之心动,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来大捞一笔。他们有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有花大价钱请来的知名讲师,有精美的礼品,却唯独缺少了对农业的敬畏。

农业是一个很普通的行业,也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是农业却仍需“看天吃饭”,再好的机械、再管用的农药也抵抗不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或者暴雨,所以农业虽然是田地里的行业,却也是需要小心呵护的行业。从事农业的人不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他们必须要到田间地头去了解农民的困扰和需求。如何帮助农民产出高产量的作物是从事农资的人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如何规避种植过程中天气以及人为的因素等潜在的风险,把风险降低到最低。


敬畏农业——一个工科生的花生逆袭之路!

在和刘老师的交谈过程中,刘老师几次谈及他们的团队还属于创业阶段,加上农业这个特殊的行业,所以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的走稳走实。其实因为目前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行业的很多人在创业或者发展的时候常常会禁受不住诱惑,一味的求发展,而忽略了公司底蕴的沉淀和建设。

但是刘电基团队不同,“我们专注于田间地头”,自专业从事花生领域以来,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无数的实践和验证,直到有把握,方案可行,对农户有切切实实的帮助才会选择继续前行。

福达花生网的定位是以技术为指导,在植保方面做全套的种植服务平台。在几年的过程里,不止刘电基和他的团队从中受益,无数的花生种植户也受益匪浅。对于很多农户来说,作物易种,科学技术和知识难得。

“随着客户的增加以及对你的信赖,想让福达提供的东西越多,就感到自己能服务越少。”福达花生网的名气越来越大,头条上的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达上亿,会员达到四千多人时,刘电基却发出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剧,种地大户对于技术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福达的花生市场也不再局限于河南省,而是慨然走向全国。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种植习惯、不同的天气,面对客户的殷殷诉求,刘电基在高兴之余只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实践证明,付出真的可以和收获成正比,最起码福达花生网是这样的。刘电基团队的用心经营不仅换来大量的客户,更收获了客户们的信任。

展望未来,希望无限

迈入2018年后,福达花生网有了全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在规划中,福达花生网将转变为全面的花生种植服务平台,致力于为花生种植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样的转变是刘电基团队对福达花生网发展的进一步统筹,也是时代发展下正确的抉择。以前的农资市场,信息不对称,所以存在很多机会。但是随着网络和信息的普及,信息越来越高效化,目前全面的综合型服务平台是农资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农业行业的新机遇。

在全新的定位中,福达花生网将分为四个板块。已经开始进行的福达花生讲堂和花生机械跨区服务证实了福达花生网走的这一步转型没有走错,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参与进来,从福达的资源里学习、进步,跨区服务则是将一切可以调动的机械资源调动起来,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花生田的机械作业水平也大大提高。


敬畏农业——一个工科生的花生逆袭之路!

交谈中,刘电基提到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这几年农资行业的环保压力骤然增大,一大批不合格的农药农机厂或暂时关闭整顿或者直接关门大吉,在这样的态势下相当一部分国人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高。花生捡拾摘果机在田里工作时,因为在地上要捡拾加摘果,所以会扬起一些的灰尘。很多非农业人看到网上的视频之后,不假思索的就认为这个污染太严重了。其实农村地广人稀,扬起的是灰尘而不是烟气,这些灰尘短短时间内就会落下来,不会造成污染,当然从农民健康的角度来讲,也希望捡拾摘果机能有除尘设施。这个事例也说明了很多非农业人群对农业有很多误解,需要更多的朋友以及媒体普及这些常识,理性了解农业生产。

就目前国内的环保情况来看,环保趋势的确提高了农资成本,花生的脱壳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国际上的劳动力成本要低于国内,这就促使行业一定要转型,花生未来势必会朝着品种优质专用化发展。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形,刘电基创造性的推出了“智慧平台”。智慧平台完全以农户为中心,不仅有技术类的问答,更有数字农场管理和供需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指挥平台上完成对花生病虫害的探究询问和花生农资农机的供需交易,还可以学习相关花生的培养知识,还可以和相关人士探讨研究。智慧平台的出现势必会为种植户们提供很多便利,对目前花生行业的种植造成非凡的影响。另外12月份召开的【花生种植产业生态峰会】以及正在组建的【花生联合服务中心】都将促进花生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专注花生,思考甚深

近几年来,农资越来越不好做。厂家为难,经销商为难,零售商也为难,长吁短叹已经成为行业的一种常态。在这样的困境里,福达花生网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是发展速度仍然是平稳的,这得益于刘电基团队几年来用心的经营和沉淀。面对行业的低迷状态,刘电基认为“时代总是越来越好的,不能悲观”。但是转型是必须的,“要么转型,要么转变,要么干脆转行。”

一番交流下来,刘电基总能给笔者一种“大智慧”的感觉。笔者见过很多慷慨激昂、指点江山的企业家,也见过很多志向高远、心向远方的创业者,他们都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无限的热情和诸多的规划,永远热火朝天。但是刘电基不同,他总是会思考很多,在田间地头做的是否足够?是否走的太快?农民是否能受益?公司的发展是否切合时代的发展?


敬畏农业——一个工科生的花生逆袭之路!

如他所说,福达花生网比起很多公司来说,发展的脚步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慢,但是足够稳。也正是这样的稳,让许多种植花生的农户足够的相信福达,相信刘电基和他的团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祖宗传下过很多做人做事的至理,但是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刘电基团队就做到了。他足够谦虚、足够坚韧、足够智慧,在局势不定的农资行业中坚守本心,一心一意为农户考虑。可能刘电基选择了花生是他的幸运,但是他为花生做出的努力又何尝不是花生种植户、花生的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