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央视的会泽山村,村民期盼早日搬新家

掌上曲靖讯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眼前的山村就是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过的会泽县火红乡格枝村老鹰岩小组,因处在硝厂河边半山腰上,背靠大山、三面临崖,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如今,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十万人进城”的机遇,他们将在2019年春节前整组搬进会泽县城。


上过央视的会泽山村,村民期盼早日搬新家


“这是山里人改变贫穷命运难得的机遇。”村民小组长张毕聪说。祖辈为了躲避战乱藏到这里的悬崖绝壁上,几辈人在这里居住,做梦都想不到就要搬进城了。

老鹰岩小组22户人家集中在直线距离两三百米的两个山梁上,土地极为稀少,零星破碎分布在悬崖边的石缝里,很大一部分是村民背泥土填出来的。村落旁就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绝壁,“腊月宰猪的时候,在猪圈里就要用绳子拴好,否则有可能滚下悬崖。”张毕聪说。

火红乡2012年修通至老鹰岩小组的简易盘山公路,2017年,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再次维修,仍旧乱石突起,底盘高的四驱车辆才可以通行,陡峭、弯大、通行能力极差,交易农产品多数时间只能靠人背驴驮,距离最近的花石头集市也有10多公里,全程爬坡,年轻人一般都要走3个小时。


上过央视的会泽山村,村民期盼早日搬新家


出行难只是困扰老鹰岩群众的一个难题,在这里,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张玉明老人在老鹰岩已经居住了72个年头,张玉明兄弟七个,因为条件受限,只有3个上过小学。目前,小组上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现在村里的孩子上小学要到10公里外的花石头小学,因为路途遥远,一年级就得住校,上初中要先爬坡3小时后,再坐车25公里才能到火红中学。看病也要到10公里外的村卫生室,遇到危重病情,只能用背篓背。

“一年苦到头,只够吃饱肚子,我们这一代人就这样了,但不能苦了娃娃。”张玉明说着就抹起眼泪来。


上过央视的会泽山村,村民期盼早日搬新家


像老鹰岩这样的深度贫困村,在会泽县不是个案。在牛栏江、小江一带,有很多山高谷深、道路艰险的深度贫困村,这些地方修路、引水需花大量的资金,并且容易返贫。为彻底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年会泽县作出“搬进县城十万人、再建一座幸福城”的重大决策,将分三期、按规划、分年度对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实施搬迁进城安置,这一战略部署,让老鹰岩群众看到了出路,在惯的老鹰岩,让他们觉得陡,想离开了。


上过央视的会泽山村,村民期盼早日搬新家


因为种庄稼收入微薄,33岁的莫加国一年时间有半年在外务工,大儿子在者海读初三。他说,等明年儿子到县城读高中,恰好家也搬进县城了。“马上就要搬了,心里真的很激动,在这里都能生存,在城里我相信更能生活得好。”畅想着未来的生活,他和妻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11月15日,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城建设(一期)工程已封顶38栋,二期西片区工程已启动建设,2019年春节前,该县两万多名群众将搬到这里,包括老鹰岩小组的22户人家。

刘坚 陈明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