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星系中間應該是一個大黑洞,但為什麼還會發光呢?

時間史


答:相對於整個星系來說,星系中央黑洞是很小的;我們看到的星核,由大量恆星和星團組成,這些天體的分佈非常密集,所以星系中心看起來很亮。


在大星系的中心,幾乎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黑洞本身是不發光的,但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徑,相對於整個星系來說微不足道;就拿我們銀河系中央黑洞來說,400萬倍太陽質量,對應的史瓦西半徑大約為1000萬公里。

而銀河系直徑差不多20萬光年,是黑洞直徑的1000億倍,於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銀河系圖片,如果把中央黑洞畫上去的話,還沒有一個氫原子大。


實際上,在星系中心附近,往往恆星密度較高,於是在遠處看來,星系中心就比其他地方亮很多,這些光並不是黑洞發出來的,而是大量的恆星和星雲發出來的。

就算在黑洞附近,也會因為黑洞的巨大引力,產生直徑達數光年的吸積盤,吸積盤內的物質在黑洞引力下高速旋轉,產生高能量的X射線等等,這也是人類發現黑洞的重要標誌。


比如人類發現的第一個黑洞,就是科學家現發射未知的X射線源,然後經過尋找,才發現了距離地球6000光年外的“天鵝座X-1”,一旦有物質落入黑洞,就會產生強烈的X射線暴。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星系中央的超大黑洞本身是不發光的 黑洞的event horizon事件界限內一團漆黑,光根本逃逸不出來。但是在世間界限之外的光是可以被我們觀測到的。由於黑洞引力強大 所以黑洞周圍有很多的恆星 這些恆星的光非常明亮,所以你就感覺星系中央非常明亮

以上說的是黑洞的普通狀態,黑洞還有另一種狀態是處於“進食”狀態。顧名思義就是黑洞正在吞噬臨近星體物質的時候的狀態。我們把這種處於進食狀態的黑洞稱為“類星體 Quasar”。因為實在是太明亮了,比普通恆星要亮很多。類星體發光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黑洞在吞噬周圍星體物質的時候由於大量物質的湧入,會產生一定的溢出效應。來不及吞入的物質氣體雲被黑洞的兩極以極高的速度(大概是光速的1/4)噴射到深空,這種jet噴流會綿延幾光年的長度 並且由於炙熱的氣體物質摩擦而變得異常明亮。



夜海藍666


一般我們看到的星系圖片裡,發光的中心都不是黑洞,而是星系的中心核球——一個恆星密度相當大的核心區域。



其實它是無數發光恆星組成的,並不是單個天體。由於引力作用,在星系或恆星系演化過程中,都是中心物質密度更大,外圍物質密度較小,這就導致大量恆星在星系中心附近形成,形成一個數千光年直徑的星系核球,而漩渦星系的懸臂就是從星系核球輻射出來的。

另一方面,由於星系中心天體聚集,偶爾就會有天體被中心黑洞的引力吸引而落入黑洞,而落入過程中往往都會圍繞黑洞旋轉而被黑洞潮汐力所撕裂形成吸積盤,此時會往往產生包括可見光在內的輻射,被撕裂的物質在慢慢落入黑洞的過程中還會產生更高能量的X射線輻射。銀河系中心黑洞最早就是作為一個X射電源被發現的。


星宇飄零2099


我們現在看到的圖片都是電腦模擬出來的,實際的情況誰也不知道,那些都是相機拍出來電腦模擬的。


用戶53659192928


中國八卦陰陽圖。陽裡有陰。陰裡含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