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强调住村”,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

每周“五个白天、四个黑夜”基本成为驻村干部的工作常态。部分驻村扶贫干部反映,一味地“住村”有时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工作成效,过于苛刻、僵化的住村指标反而容易绑住他们干事的手脚。(12月12日 半月谈网)

据悉,为了防止扶贫干部“驻村”不住村、“挂名”不干事等现象, 各级文件对驻村扶贫干部管理进行了规范。要求扶贫干部每周“五个白天、四个黑夜”住在村上,并通过摄像头查岗。

精准扶贫的主阵地在乡村,要求这些驻村扶贫的干部,吃住在村上,与贫困户朝夕相处,能有效防止“挂名式扶贫”,能督促其将主要精力用在走村串户,深入贫困户之中,让扶贫干部将身心沉下来,全力于帮扶,从表面看来如此规定无可厚非。

从时间上提出明确要求,虽说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也能有效避免个别扶贫干部“蜻蜓点水”式帮扶,让扶贫留于形式,但如果未能把握好度,只将扶贫干部“钉”在村上,不但无助于扶贫,反而会制约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实中,夜晚时劳作忙碌的村民,也该休息了,要求干部驻在村中,究竟有多少积极意义?再者,这些白天跑项目、与有关部门协调,为应付检查,不得不开夜车回村,疲劳驾驶极易安全事故;如事不顺,第二还得赶去,无形中耗费了大量时间。

考核就是指挥棒,此政策虽说能将人“钉”在村上,可“人”在村上,其心未必就在村上,住在村上不一定会将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帮扶上;总而言之,此法依然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不过是用新形式主义解决着旧形式主义的问题。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扶贫干部能力荒、贫困群众对扶贫干部的了“不理解”、“不认可”等现象,开始显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与其过分强调“住村”,让其没有时间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强化对扶贫干部的监管,理当制定出相应规则,并强化考核。但如果规则脱离了实际,不但起不到积极功效,反而会制约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影响着整个精准扶贫大业的有序推进,更损伤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当前,精准扶贫更需以发展产业为支撑,而要因地置宜发展特色产业,迅速补齐发展短板,需要扶贫干部,及时走出去,学习、考察、借鉴他地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指导贫困户致富的能力,为其提供致富的新点子。

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任重道远,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渗透其中,都会伤害扶贫大业;因此,有关部门理应立足精准扶贫,顺应呼声,及时叫停此包含着形式主义的考核方法,打破唯住村时间论“英雄”的考核机制。

同时,给扶贫干部以适度关爱与信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教育引领扶贫干部真积极争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稳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村、贫困户永久脱贫,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精准扶贫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踏实苦干,更需锐意进取,创新开拓;唯有高举改革旗帜,深入破除形式主义,方能让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穷迈步全面小康。(尚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