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破解人工智能供需對接瓶頸 向海內外首次徵集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滬破解人工智能供需對接瓶頸 向海內外首次徵集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上海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於12月12日正式發佈,這是全國首次面向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的徵集計劃。上海10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19個具體點位需求和60個人工智能創新產品集中首發,旨在面向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徵集解決方案,破解供需兩類主體對接瓶頸,為AI企業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上海率先運用,加速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發展新動能。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英出席啟動會並講話。


滬破解人工智能供需對接瓶頸 向海內外首次徵集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張英總工程師指出,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正在全面賦能各行各業,推動社會生產力整體躍升。上海將立足全局加強謀劃,打造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智慧城市,著眼於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城市精細化管理三個維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更好服務於增強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滬破解人工智能供需對接瓶頸 向海內外首次徵集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這次上海發佈的10大應用場景領域,突出三個特徵。從點來講,集中展示AI在特定場景下的縱向應用,如:學校、醫院、工廠、家庭等,整合各類AI技術,打造整體式的解決方案;從線來講,體現AI在特定行業中的創新應用,如:交通、政務、安防、金融等,推動人工智能對行業產生顯著的帶動作用。從面來講,通過AI跨領域跨行業的集中應用,如:園區、社區等,體現人工智能對區域的全面賦能。會上,還發布了60個AI創新產品,通過供需對接,促進本市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一批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智能軟件、智能駕駛產品加速落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目標到2020年,打造6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範區、60個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全力打造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