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文人書法大家旭宇先生詩書之外,常年徜徉於傳統文化的經典閱讀。其有感於偉大復興的時代,通過以點帶面,探賾鉤深,選取代表性歷史人物和事件,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文人札稿形式開啟與歷史經典的對話。奉獻出其對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

《寄給歷史之書札》凡30則,其所對話歷史人物既有帝王、聖哲、忠臣、武將,又有詩人、書家等,涉及歷史傳統文化各個方面。其語言既莊重,又詼諧幽默,具有豐富的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讀後給人以啟發、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是中國書協原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中國楷書研究院院長等多個頭銜。但他最認可的是自己永遠是農民的兒子,是一位終身向學的學人。他同時又屬於兩個族,一個是草根族,一個是追星族。他所追之星,不是娛樂圈明星,而是歷代先賢聖哲。先生把與這些歷史人物的對話看作是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洗禮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著歷史沉澱傳承的厚重,又體現著時代精神的鮮活。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2017年春連續在《書法報》發表後,引起書界及社會巨大反響。《書札草稿》也被收藏家攜去珍藏。書法評論家李庶民、西中文、張瑞田、胡湛、陳智、邱世鴻等,認真閱讀,仔細剖析。認為《旭宇寄給歷史之手札》以簡明的語言,批判或肯定諸歷史人物。其既具經典傳統性,又具有時代的文化審美屬性。其既是當代的,也是屬於歷史的。

自本期始,我們將逐則分期轉載發佈,並附我們不成熟的闡釋。讓我們一起再次分享文人書法大家旭宇先生的歷史穿越之旅。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丨寫在前面丨

我是草根族出身,一介書生。雖所學不深,但終身向學,並且認為生在中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度過的幾十年間,接受華夏先賢聖德的洗禮,接受他們的教育,成為他們的粉絲,明瞭一些事端,“滌穢濁兮存正靈”,該是何等的自豪和快樂。

中庸之道,是人間正道。環顧世界,唯有我華夏文明有此盛德,並且自古至今發揚光大,永不斷流。這是天道,以人為本,國強不霸,惠澤四鄰。天之道上善若水,有百利而無一害,行之正而彌之遠,是以華夏文明數千年永放光芒。雖然曾遭外來之侵,但我國文明總是使那些外來江河融匯一起歸於華夏之大海。因之,我們文化自信!

細數自己走過近八十載路程,唯孔子教我以正,唯老子啟我以清,唯釋家示我以和。五十年前,我開始讀老子的《道德經》,那時迷濛不知所言,但一直讀著,近晚年才有些感悟。得知“修德於身其德乃真”,從自身做起,常思己過,消除穢濁,以存正靈,並以“正靈”聆聽聖賢教誨,悉心感知,以此察史觀人,於是有了些想法隨時記錄下來,並於去年拈筆成文,題曰《寄給歷史之書札》,計三十通,獲《書法報》之支持,闢版刊發。其草稿雖書寫狼藉,亦被一藏家索走,也交給另一家出版社付梓。一份書札,兩家出版,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只是喜歡讀些古書。在偉大時代的今天,有領袖的號召,感知前賢的心音,在躁動的年代能使自己的情懷安靜下來,享受一下清福,得到一些啟示和惠澤。尤其是老子之學讓我畢生追尋,那樣的一種大智慧常使我拍案稱絕,天門頓開。讀著,讀著,有時夜間坐起來領會深奧,冥想兩千多年前聖賢的音容厚貌,句句真言,心神嚮往之。

於是開始寫些手札。此後,我又與好友郗吉堂合作,撰寫了三十篇《老子與書畫》短文,擬於二〇一八年歲始在《書法報·書畫天地》刊出,算是我學習老子心得之點滴。感恩先賢,感恩偉大時代,感恩天心清若水。

“好讀書不求甚解,鼓瑟足以自娛”,此語應是寫照於我,才疏學淺,筆墨不精。媳婦再醜總是要見公婆的,深望各大方家不吝賜教,在此致以深深的謝意!

旭宇寫於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太行東麓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書影

丨簡介丨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草稿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正本

丨釋文丨

山谷先生尊安:

吾前日臨先生送風閣一帖,因之想求教於先生。君之詞極盡華麗之態(常有三變之筆),問書法之英氣,長槍大戟雄勢奪關不可一世也,何也,何也。詩之於書亦可變之,其情所致常作書家所能理解耳。

臨山谷送風閣之帖有感而寄之 白陽禮

丨解讀丨

欲縱故擒,答非所問。

旭宇先生作此問,情理當中是早已有答。

山谷詩書風格迥異,當有解,或有多解,且不論。但凡在讀書做學問方面,在深化認識,完整知識結構,豐富學習內容方面,旭宇先生如此專於節點上設疑提問,拓寬視野,步步引思維入縱深,當為求知致知良方。有此一方,或當為人師。佛家解經重“悟”,旭宇先生論書法學習亦重“悟”。悟是認識的飛躍,是迷霧處的忽然開朗,是不可言處忽然清楚。悟的前提就是設疑,疑點找得準,問題提的好。解悟的過程就是觸類旁通,一切看起來都在一個“巧”字,一個“靈”字,這太過於表面,根子還在厚積薄發,是百思不解而終有解。所以,學問致深者,精進者,每當於疑處見功夫,是以先善疑而後善解疑而引領時代風氣之先的。旭宇先生既為書家,又為詩人,對歷代書史人物瞭然於胸,何至於區區一山谷而無解乎?只是先生於此處一變其他多折明白爽朗給出定評,而是問而不答,是別有他意。想來應是一要變化寫法,變化文風,另者則是以問藝術問時代,詩書兼名於世的山谷君,命運可否亨通?

山谷之人比較老實,曾有一古小說,專寫蘇東坡黃魯直相互間調笑打趣,蘇才子每佔上風。詩詞的寫作是要才氣的,蘇東坡才華橫溢,豪放氣概邁世,一時世無敵手。比較來說,山谷的形象思維差了不少,他做詩喜歡用“冷僻”典故,稀見的字面,表現出脫離生活的形式主義創作傾向,即如旭宇先生說的“華麗”詩風。相對來說,書法對形象思維要求少了一些,但知識、學習、情感、品質的個人主觀性要求多了一些。而在這方面,山谷一點不少,他官做到國史編修,但屢受排擠打擊,流放西南,客死廣西。那慘勁,比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蒙塵被難的當代文人,實在一點不差。

歷史上的著名文士,很少有春風得意者,一生一世春風溫熙,尤少。明於此,也就明白“松風閣”的“長槍大戟”,那同魯迅的“投槍與匕首”差不多,雖然嘴上不說,心裡也憋著火呢,說不定一筆斜出,老頭子會凝視一番,深出一口氣,彷彿把他的敵手戮倒在地,至於要不要再踏上一隻腳,吐一口痰,那就不得而知了。

旭宇先生的札,總是對善良與仁慈,正直與正義,寄予深深的同情,並惋惜。德風高揚,對社會之德與個人之德的呼喚,那是他心底的旗幟。至於山谷詩書風情,或許倒還在其次。

丨藝評丨

讀《書法報》刊發的“寄給歷史的手札”(創作稿)。書法粹然凝練,筆精墨妙,文字言情如泉,如接晤言,自有養眼養心之處,而“草稿”文字的塗改,卻於章法別有一番趣味韻致,用筆則於荒率中見功力,於不經意處見學養。每一通手札分為數行,輕重緩急,高低錯落,連屬呼應,自然成章。或點畫迤邐而行,或墨色斷續間停,於推襟送抱,直抒胸臆處見庖丁解牛、輪扁斫輪。

旭宇先生振起理論與創作的雙翼將當代文人的書法推向了新高度。他是以詩人的浪漫情懷於學者的理性思考來審識書法的,轉識成智、技道不二是他個人書法風格建構的內核。前人曰:胸中儲貯博碩,然後信筆拈出,文風豪放發於氣,議論中鶻合於時,如春陽東風,霜天秋隼,高蹈物表,超凡脫俗。旭宇先生此之謂乎!

—李庶民,中國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丨作品丨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丨藝術家丨


旭宇《寄給歷史的書札》——黃庭堅


旭宇,號白陽,著名詩人、當代文人書法大家、一級作家、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北省政協文史館名譽館長、河北省政府參事等職務。其大半生從事編輯、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工作。

他繼承了中國文人的優秀傳統,將書法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旭宇先生以其數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詩、書、學諸方面都多有建樹,並取得了突出成就,享有極高的聲望和榮譽,是當代詩壇和書壇的領軍人物。他的詩,關注時代,正氣高亢,剛健清新,自成一格,在詩壇影響深遠。他的書法,楷、行、草皆善,彰顯出全面大家風範。行書宗法晉韻宋意,飄逸勁健,富有書卷之氣。楷書化魏融唐,率意和自然,是其今楷理念實踐的全新範式。草書創作,達到了飛揚暢達,連綿貫通的高妙藝術境界。

他在學術上獨具創見,體現了他豐富的學養,他倡導詩書互化的學術思想和適應時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揚“蘭亭精神”等,都為詩壇、書壇所重。旭宇先生詩書學兼修,德藝雙馨、品格高尚為社會所稱譽,是當之無愧的全國藝術大家,在當代文壇具有典型的範式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