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他們都是不願考中戲的人民藝術家

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他們都是不願考中戲的人民藝術家

據說,東北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外地人

雖然身為一個野生的東北girl,理性告訴我,沒有親身經歷,最好不要妄下評斷。

那年在蘇州火車站候車,一個南方阿姨在和一個東北大媽嘮了十塊錢的嗑以後,我親耳從她的吳儂軟語裡聽出了些許大碴子味兒。

那一刻,我信了。

後來我畢業工作,入職沒多久,一個江蘇同事拍著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哎媽呀,幸虧你說話東北味兒不咋重,要不然我們全組都得完犢子!”

……

我 真 腳 著 自 己 普 通 話 害 行 啊。

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他們都是不願考中戲的人民藝術家

“你能不能別(biè)吱聲了!”

“幹哈呢?瞅你那損色(sǎi)!”

“這件衣服不咋地啊!”

“網咋不好使了!?”

當外地人還在憑藉上述典型句式從人群中辨別東北人時,東北人自己則深藏不露地從一句“包子餃子麵條子,不吃你就滾犢子”中快速辨別對方來自東三省的哪旮沓。又由於遼寧南部方言受臨近省份影響較重,東北人還能從一句“唉呀媽呀”中快速揪出有點“亂入”的大連話和丹東話。

東北人的厲害之處在於,同樣的話用不同語調演繹出來,效果完全不一樣。一句“咋了?”,說重了就是幹仗的前奏,說輕了就是發自肺腑的關心。

這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完全match了一個喜劇演員的基本功啊。

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一般有他們在的場面都不會太嚴肅。他們是你法令紋和魚尾紋的催化劑,是無聊生活的那一點光芒。據非官方調查顯示,每三個東北人當中就有三個東北人曾被自己的同學或同事扣過“戲精”的帽子,但藝術家本人都表示很無辜:

“你們笑啥?我啥也沒(mèi)說啊!”

“我隨便一張嘴都(dóu)是段子嗎?”

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他們都是不願考中戲的人民藝術家

1990年,趙本山在姜昆的推薦下進入了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並主演拉場戲《1+1=?》《麻將、豆腐》。此後他參與創作並出演了《相親》《我想有個家》《牛大叔提幹》《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賣柺》《賣車》《功夫》等一些列的經典小品,成為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春晚回憶,也承包了開春後一整年的流行語。

2001,由英式影視公司出品的一部長篇喜劇《東北一家人》,不僅讓那句“俺們那旮都是活雷鋒”和“翠花,上酸菜”火遍大江南北,更奠定了東北人在搞笑領域的C位。

東北人,渾身都是梗,到處都有戲。與其他方言區的人民群眾相比,一口大碴子味兒的他們似乎有著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的搞笑能力。《武林外傳》裡的老白和李大嘴,《鄉村愛情》里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趙家班弟子,“開心麻花”旗下來自東北的沈騰和馬麗……似乎需要喜劇的地方,總少不了東北人的身影;而讓一個東北人出場,包袱總能抖得更響。

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他們都是不願考中戲的人民藝術家

不得不說,這兩年東北話與東北氏的幽默受到的關注度似乎越來越高了。但有人捧,自然就有人黑。“海南偷水果”“不文明”“不講衛生”……等等一系列的負面信息隨著網路不脛而走,讓我這個東北人著實痛心。

誠然,我不能說這些信息完全都是誣告,但讓我難過的是評論區裡的冷言冷語。看多了之後,我把這些評論分為三大類,每大類都有一個典型:

1)東北人討厭死了!全世界都該封殺東北人!

2)我們怎麼沒覺得自己有問題?討厭東北人的人都是好人嗎?

3)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請不要用地域來籠統劃分!

不僅是東北人,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任何地區的熱點新聞都不能瞞祖國人民太久。每當某個地方出現了什麼負面消息,網頁的評論區裡總會出現“我就知道是XX那裡的人乾的!”“XX那裡就沒有好人!”等等可以被歸為上述第一類的、專屬鍵盤俠與地域黑的網絡暴力語言。

鍵盤俠、地域黑……這些人的問題到底在哪兒?最近看過一個段子,用一句話精闢地給出了總結:

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言詞雖有些激烈,但卻生動地道出了網絡暴力的現實。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冷靜與理性真的是一件難上天的事情嗎?當我讀了這本名叫《思辨與立場》的書之後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批判性思維,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只是讓這個固有問題暴露得更明顯而已。

珍惜你身邊的東北人,他們都是不願考中戲的人民藝術家

回到前文中提到的三種評論,我發現它們完全可以和書中提到的“三個思維層次”相對應。

第一個層次叫作低層次的思維方式,其表現為不思考信息的真實性,也不反省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比如那些隨手就在網上發洩暴力情緒的人;

第二個層次叫作選擇性反思,這類人的思考能力相對較高,卻缺乏一定的公平合理性,並且經常會陷入自我矇蔽。典型的行為就是“雙標”,覺得自己沒問題,有問題也是別人的問題。

第三種是思維的最高層次,叫作反省外顯化。這種人通常都能做到對人對己一視同仁,堅持一貫的公平合理,用理性的思維審視世間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