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位於明十三陵的思陵並非是皇帝陵寢,而是崇禎田貴妃的妃子墓。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話說公元1644年3月18日(陰曆而非陽曆),曹化淳開彰義門投降。崇禎帝見大勢已去,對皇后周氏道:”大事去矣,爾為天下母,宜死!“

周皇后慟哭道:”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聽一語,今日同死社稷,亦復何所恨。“遂自縊而死。

崇禎自知日暮途窮,命兩宮及懿安皇后(崇禎嫂子)自盡。傳太子及二王改裝出走,又入壽寧宮,劍砍長平公主左臂,殺昭仁公主於昭仁殿。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十九日天明,召百官,卻無一人到場。崇禎走投無路,只好登上萬歲山,在壽皇亭旁的樹下自縊而死。死時披髮跣左足,右朱履,衣前書雲: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也,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很有男人味道。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起義軍發現崇禎與周後屍體後,入棺槨放置於東華門,設靈棚。明朝官員無一敢拜祭者,唯李國楨前往。跪於梓宮前大哭。

李自成勸李國楨投降。

李國楨提出三個條件。其一,明代的帝王陵寢不能發掘破壞;其二,用天子禮葬崇禎皇帝;其三,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

此投降值得,功不可沒,保護了文物。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李自成答應了。

可問題來了,崇禎沒有陵寢。

從這點上看崇禎還是個好皇帝。三十多歲,沒給自己修陵寢,省下不少錢。

只好把崇禎與周後下葬於先死的田貴妃墓中。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清朝入主中原後,改崇禎帝后的妃子墳為“思陵”並營建了地上園寢建築。這才有了今日的思陵。

有趣的是清政府稱之為思陵,而在順治,康熙年間的一些漢人知識分子卻稱之為“攢宮”。

顧炎武是這個解釋:昔宋之南渡,會稽諸陵皆曰攢宮,實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殺,賊不討不書葬’,實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實也。實未葬而名葬,臣子之義所不敢出也。

不過是文人嘴上的功夫。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可憐的大明皇帝崇禎,死後葬入了妃子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