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国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拥抱大地奔向天


什么是国学

  所谓国学,其实是一门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学说及其研究的学问。对它进行研究所  产生成果也算在国学范围之内,这在学术上来讲是这样划分的。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切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学说,中国固有的风俗习惯,中国自己所产生的天文易经,方术、巫术、烹饪、中医学、艺术戏曲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的范畴,这是广义的国学。今天我们讲的国学是狭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学说,主要是指意识形态、价值形态以文史哲经为主要载体,这些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说。在这新的文化条件下,一般将国学等同于儒学而提倡普遍的读经,或将国学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知识,或将国学涵盖中国一切传统学术而继承国粹。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一脉相承,堪称不朽。其中传统文化之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套合理的核心价值观,是它让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离开它,就不能叫中国文化,不能叫国学。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国学中主体是儒学,如果说国学是条河流,儒学就是主流,国学是一棵树,儒学就是主干,儒学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的代名词。

    国学的特点和当代价值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中国不可能有新的文化建设,因为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强大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未来的中国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所以,弘扬传承中国的国学文化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今天就国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重振国学必然对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传统  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不在于这个民族的地域、肤色等等先天的因素,也不在于这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后天因素,而是主要在于这个民族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之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重振国学对挖掘国学的当代价值,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别是

  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一向重视人的培养和规范,目的是把人训练成为有良心,有道德,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并由此形成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历代优秀的儒家都把理想人格作为自己修身的首要追求。

  重振国学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的过程。继承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进而进行理论升华的过程,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化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内容,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中国语言所表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重振国学对增加我国文化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普世价值的思想和主张,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人类的天空当中,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重振国学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我们没有任何丝毫理由不去继承,不去推动,不去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重振国学对于我们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国学在新世纪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保守的一种说法,中国的国家文明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在这四千多年历史当中,中国治国安邦的学术研究也至少走过了四千年,在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当中,治国安邦的学问应当是地位最为尊崇的,是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学问。人之际通古今之便,其治国安邦的理念无一例外的构成了他们思想体系的主要脉络,从来都是一种人文精神,也从来都是经世济用的正道。中国丰富多彩的治国理念,中华民族的治国实践和政治智慧,实在是一种巨大的宝藏。从中国历史来看,凡是和的时代,都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代。

 科学认识国学价值

  从现有资料看,梁启超应为20 世纪“国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作为“西风东渐”的应对物,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的概念。国学最基本的性质,是中国传统学术;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主体研究方法,是形成于中国本土的传统研究方法。20世

  纪前期的国学,既具有传承中国固有学术文化薪火的性质,又显示出强固本体,吸纳体,

  拓宽屋宇,再臻新境的开放性特点。20 世纪40 年代以后,“国学”一词渐不流行。国学的研究工作,固然从未中断,且不无拓展与深入,但总的态势不够张扬而显得比较低沉。至近20 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国学才又“添酒回灯重开宴”且日益“乱花渐欲迷人眼”了。但必须看到,当下的国学,事实上已与20 世纪初期及上半叶的国学不尽相同了。国学这一概念的指称范围已较数十年前大为拓宽——20 世纪上半叶的国学主要指中国传统学术,时下的国学则是中国传统学业和中国传统学术的总合。窃以为,“国学”概念内涵的这一变迁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国学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性、基层性和普及性。传统国学,多是学人圈子里的事情,今之国学,却具备了对于闾里百姓的亲和力。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笼统地强调当代国学的价值和意义,容易导致认识和操作上的某些失度、偏至或迂阔化、庸俗化倾向。无论讨论国学,还是推动国学建设,都应在国学的价值认识和利用方面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尺度:

  国学与西学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对立的。前者与后者既有相异的一面,又有相同、相通的一面。对待国学与西学的正确态度,乃是两者双重而不是用前者对抗后者。国学与西学的优势互补,才是“人间正道”。

  国学是一个文化共生矿,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是科学主义的立场。 

  弘扬或曰复兴国学,必须合乎时代价值取向的目的性。应在合理继承、开发、利用传统学业、学术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成果。

  传统国学的优势,主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当代中国人应该有勇气承认,  中国传统学业、学术,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建树,整体上是逊色于西方学业、学术的。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学亦并非在所有领域都占尽风流。例如逻辑学、纯粹思辨学、经济学、语法学的不够发达,便是不能回避、回护的事实。明长知短,才能扬长补短。

  国学的前景可以乐观,但如何提升、拓展、创新,使其健康发展,有赖当下中国人与未来中国人的偕力并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引领与知识界人士的参与、把握至关重要。


闻道国学


这个题目太大。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就个人而言,年轻的时候,我是不会看国学的书。我只知道中学的时候有个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哪怕有1%的希望,都应该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所以我一直拼命的在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岁月不饶人。很多年以后,我才接触了一些国学的书籍。我也慢慢的释怀了一些想不明白,想不透的问题。领悟了什么叫顺其自然,什么叫知行合一……

道法自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努力为之而奋斗,也就没有遗憾了。不必太过于纠结,这个过程的痛苦也好,欢乐也罢,更不必去在乎这个结果。努力活着。将你的能力与你的奢望做一个权衡,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你才有机会去完成你的目标和愿望。



骆正兴945


孔子的思想落后了吗?国学不实用了吗?其实,只是我们没有深刻领悟国学的精髓而已。


升学必考


去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开始大换血。语文教材的改革,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教材改革,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内容,也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国内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实验教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小学和初中部分的延续。

新实验教材共有六册,其中,高一课程为“孔孟之道”和“老庄哲学”,高二课程为“诸子思想”和“诗词曲赋”,辅助读物为《道德经》全本,还有一册单行本《高中传统文化简明教程及模拟试题》,是专为没有开设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编写的。

这意味着,国学已成为通过中考与高考的重要关口。拿下这个关口,前途一片光明。拿不下,磨难就此开始。


塑造大格局

但,如果你以为学习这些蹇涩难懂的古文古诗,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就大错特错了。

传统国学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对心智的启迪,对人格理想的塑造,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很多人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

李嘉诚、马云、王健林、张瑞敏、任正非等商界大佬都是传统国学的崇拜者。

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勤劳,比别人聪明,还是比别人更会沟通?

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着刘备打天下,因为刘备有匡扶汉室的气概。如果您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为根本的。

劳特斯再问李嘉诚: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李嘉诚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虽然李嘉诚只是初中毕业,但不影响他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

所以一个人将来能成就多大事业,取决于他小时候获得什么精神给养。


历史使命

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却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该国的经商奇才、诺贝尔奖获得者层出不穷。

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厉害?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犹太民族的国学经典——《圣经》。

而反观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古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屈指可数。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的基因不如人吗?

钱学森的惊世之问至今听来振聋发聩——为什么现在不出大师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爱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了。

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说:

“如果中国青少年有一天他不学习老祖宗书籍的时候,他看不懂他老祖宗留下的文字的时候,那我们就不战而胜了。”

千万别小瞧那些传统经典中的大智慧,一旦你汲取这些智慧的精华,人生便从此开挂。

当全民尤其是青少年都汲取了这些智慧,那就是民族振兴,中华腾飞的开始。



萃辰天心书院


国学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之魂。

国学的价值和意义,一直都没有变,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国学的核心都是“道德礼仪”,中国文化倡导和遵循的原则准则法则守则是:和为贵!

“道”,就是自然科学,道法自然,只有知道并遵循自然法则,才是“德举”,才能算得上是一位有“道德”的人,才算是达到了人生的一种境界。“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之大智慧。

“礼仪”,是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德的准则要靠“礼仪”来表示表现乃至表达,一个有“礼仪”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位有修养有教养有礼貌的人。也可以说,有了“礼仪”这个“假正经”,才能规范人之言行,使其成为一位有“道德”的人。

中国文化尊重注重“道”与“德”,有道自然有德,守德就是有道。不知道不懂道不上道,没有“道行”之人,做人做事就会背道而驰,事与愿违,甚至是好心做了坏事,误人误己,乃至危害伤害社会。

中国文化,是智慧文化,规则准则法则守则文化,是人类社会伟大的精神财富。





罗无声永不落幕名博汇


这个时代在国学热风的吹奏下,暖暖的让人舒服,可是也让人们窒息,头昏眼花,头晕目眩,晕头转向等,有种得了重感冒而没有好的药方,只能煎熬一样。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适得其反嘛,太在乎外在是要受到外在的伤害的,形式主义大张旗鼓的普遍蔓延之时,也就是本真被包裹收起之时,这样的时段是非常让人无奈且可悲的!

国学是文化传统,是文化的精华,是站在时代之巅,来指导时代发展的航标,是让每一个时代人成为时代人的风向标,与时俱进的解决问题是任何文化的核心,忽略这个,文化就失去了再次创造文明的机会。

人类一次次被形式主义摧垮,还洋洋得意,自得其乐,自以为是,是无知还是似懂非懂还是不懂装懂还是“自信”到了极致还是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的自负呢?好像没有人回答的明白,但却自我感觉良好。

做真实的自己,做天性中的自己,才是国学要去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形式主义,没有内在的强大,外在的形式失去了茁壮强大的土壤,总有一天会被形式主义的“美好”外衣所击倒,这也是万万要不得的嘛。

以做人为根本,做事为主线,让每一个人活出自我的价值,绽放出自我,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才是国学,也是任何文化的核心价值,这应该才叫传统吧?人类文明的点滴不断帮助人类走向幸福,这也叫贵族精神吧!

贵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真正走向强大和自信的文化内涵,是骨子里他有的气质和状态,无论时代如何交替,这种精神将激励着一个民族复兴、崛起、强盛等,直到成为人类真正的精英与楷模,引领着人类走向天人合一的幸福之道~龙非


拥抱大地奔向天


“国学”这个概念在当代尚未厘清,但大致上是有眉目的,即中国一切之学问,同时包括近代以来从西方学得的治学方法所产生出来的诸多新学科和新学问。这样,就可以见到“国学”的包容性,即不但是过去的,而且是现在的,不仅仅有中国,还有东亚地区与欧美。

其实这种文化交流很正常,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有个“世界伦理运动”,九十年代世界大小宗教就齐聚美国开会来确立普世金原则,由于大家都有自己的信仰,而当时的共识又是“没有宗教和平就没有世界和平”,那么这次会议跟信仰就无关,大家要讨论的是“伦理上的金规则”。最后找出来两条,最早的是前八世纪伊朗的拜火教里一句话,接着就是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孔子讲的最清楚,所以后来大家提到的普世金规则就是以孔子为主的。更早一些,近代西方不少哲学家、政治家都受到过宋明理学的影响(包括他们注疏的古代典籍)。可见,文化交流在当代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汉学这一块,看看西方汉学的研究对象之嬗变就清楚,中国哪怕自己完全丢弃了自己的经典,也一样会有外国人来帮你研究的,既然外国人能研究,本国人凭啥不能研究?

一个国家的强大,必须有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才行,因为经济发展可以推动文化发展,而文化发展又能反过来推动科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发展。谈起西方,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譬如分析哲学,它本身对科学等不同领域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我们中国现在谈起来中国的文化,就很缺乏。因为我们相当于八十年代才重新开始起步,不能说全部,但大部分处在民国的水平上,到现在还不足四十年——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所以跟世界比起来,我们还是文化上比较落后。

这一点只要看看现在不同学科的教材使用就知道了,许多学科,理工科那都是用国外教材,上课用英文,为啥?一,翻译教材是个重任;二,既然大家都学英语,就不必费神再搞个翻译了。

那么文化里挑出哲学这方面,外哲主要是让读英文、德文、法文等,因为有些书就是这些国家的人写就的,过去一些外哲老师讲我们不用自己写书,说翻译西方人的书都翻译不完,对,当年你翻译不完,现在更是能累死你。你光翻译西方人的作品,自己没成果——谁敢说这样下去就一定能崛起?我们翻译外国人的作品时间还短吗?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少人都是窝里横,一提起研究,不是商业互吹就是商业互黑,都是“在国内我是翘楚”,问题是,为啥不敢跟西方人比?因为研究的就是外国哲学啊,不跟老外较高下,自己在国内玩呢?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勇敢的学者,要为这些人点赞。

另外有个问题,就是国内的,譬如中哲,很多人不跟外国人交流,可能有语言问题,但这种情况确实很普遍,连外国人也吐槽说国内研究者在学术会议上不跟外国人交流。

所以,如果你对这种事情义愤填膺,请努力去参与到“国学”的学术训练,成为能与西方学术较量的重要学者吧,嘎嘎。


肥嘟嘟的小不理


国学其实是现在才有这个名称,而且国学的定义本身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国学就是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

我们现在回到问题本身,国学对于现在这个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其实就是问:传统文化对于这个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包括的种类太多,主干为儒释道法,还有兵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史家,医学,术数,地理等等诸子百家。

按着现在的称呼为:哲学,史学,文学,伦理学,农学,医学,术数,政治,经济,音乐,地理,建筑等等。

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与积累,有太多的文化积累。传统文化的积累已经深深的沉淀到我们的血液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认知判断,虽然现在我们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我们骨子理的那些文化观念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从汉朝开始,儒家成为了统治文化,从此儒家成了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伦常文化。儒家讲五伦常: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日常关系超不出五伦:父子,夫妇,君臣(领导),长幼(兄弟),朋友。

我们知道道家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道家主要解释宇宙的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佛家是外来文化,最后融入了我们的文化,组成了我们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石。佛家主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佛陀度化我们,让我们增长智慧。

当然,这里没有深入的讲述与思考,儒家主要是日常的伦常教育。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只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做好人,因为对于传统文化来讲,做人是最根本的,如果没有做人做为基础那么做事情,可能会出现问题。

何为人?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中说“人”:“左撇为真,右捺为正,常行正真, 是名为人”。

我们深入的思考,其实左撇真就是天,右捺正就是地。正真亦是诚意正心也。

国学对于现在人的最重要的价值当然还是教育我们如何先做好一个人,这个永远都是一个根本。


止一,静笃以此为记。

欢迎关注:驯服黑夜,请多多点赞及留言评论,谢谢。

用户58958619245


我认为国学是每一个有国籍的人傳承自己生命的一切习性的总结,中国人的国学是从有人类开始就构建了国学的基础,她有记载的只是少部分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是学不尽用不完各人有各的缘,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感觉,总之无始无终的引导众生的精神食粮就是国学。


用户990279932410


就我亲身体会而言,有两点:

① 补自身学业的不足。

从小学校只教科学知识、文学知识,几乎没有为人处事方面的传授,加上自己又笨,从小被批评不会说话,几乎要得社交恐惧症,以及抑郁症。最近学习这些古人的智慧,才发觉要是早学这些就好了。虽然晚了,但至少可以给孩子带个头呀。

② 国家对这个也越来越重视,将来学生必然要更多面对国学,早学早好,愚公移山,学一点是一点。


九月风满楼


国学是个不完全正确的词,临时用词。中华传统文化远不止国学这俩字能包括。你问的是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国学里假装高大上的太极图,就是东方苍龙七星的运行轨迹。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用的。《连山》易就是夏天的自然运行规律,水蜜桃啥时候上市,水稻啥时候收割……这些事我们每天都在使用。

不要把国学当成一个和我们没关系的科研工作,真正的国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只是我们用而不知,研究国学,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