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光”走向“暗淡”,敢問ofo的路在何方?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ofo小黃車駛進了“至暗時刻”。

從中關村理想國際大廈遷出、陷入債務危機、押金難退款,在四年多的時間裡,曾經靠資本與摩拜追逐的ofo小黃車,歷經沉浮,站在了生與死的轉折點上。

在此之前,共享單車第一梯隊裡的摩拜單車得到了美團加持,得以持續運營,哈囉單車、小藍單車也得到不同的資本注資。但更多的行業追隨者早已石沉大海。

共享單車用“燒錢”佔領“地盤”,它的走向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卻也在意料之外。“沒想到曾經的領軍者會這麼快沒落。”ofo小黃車開始褪色,許多人開始思考,曾經“高光”的共享單車行業為何這麼快“黯淡”?

36億押金能否退給用戶?

近日,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就白馬(上海)投資起訴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廣告合同糾紛案作出判決,責令東峽大通支付拖欠白馬(上海)的廣告發布費510.31萬元及對應違約金(按日萬分之五標準計算)。

以此計算,今年以來ofo至少被9家公司告上法庭。

百世物流、雲鳥、德邦物流等公司曝出,ofo欠了他們數億元的供應商費用未付,加上房屋租賃、廣告費等,網友保守估算,ofo對外欠款超過5億

果然,一份ofo的破產重組方案顯示,小黃車共欠下了整整64.96億!這其中,就有二分之一是來自用戶押金,總數約為36.50億,供應商欠款達10.20億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9月就有大量用戶投訴反映:ofo押金難退,超過了其承諾的7天期限。到了12月,ofo的退錢時間已延長至15個工作日。因此,有人說,ofo的押金之所以難退,就是錢燒完了。

“目前的ofo已成了空殼,沒錢怎麼退你的押金?”

Ofo的押金有多難退?

雖然ofo否認了破產重組計劃,但是64億元的負債卻被媒體證實。

64億債務中,有一半的債務是用戶的押金,那麼這些押金真的要打水漂了?

用戶的各種退款經歷,似乎說明了一切。

日前,有ofo用戶反映,在ofo軟件內已經無法正常在線退押金和餘額,另外舊版ofo APP內的退押金按鈕也從金色變成了灰色。

並且在退款時,客服再三挽留用戶,說退款後如果再繳押金可能就沒有優惠……然而,還是沒能攔下用戶退錢的心。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不曉得是否是退錢的人太多?現在有用戶說,客服電話已無法撥通。

對此,諸多用戶吐槽:

“我一輩子打不通你們客服的電話,就不用退了?”

“打了好幾百個電話,聽了37分鐘的歌,才成功接通客服,這算什麼?”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最離譜的是,ofo在退押金上設套,誘導成為網貸平臺PPmoney用戶。而用戶的錢放到P2P平臺後,需要30天才能取回(理財虧了,平臺不負責)……

在ofo小黃車官方微博評論區,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要求退押金。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特別是12月8日,ofo官微更新微博後,有網友直言:這麼多人評論你退押金,請問你是帶著什麼心情發的微博 ?

而根據相關規定,互聯網企業在收取用戶押金時,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

如果,ofo一直不退換押金,那麼有分析人士認為,小黃車的做法

已經違法

戴威的固執:曾拒絕和摩拜合併

“戴威是ofo存在的前提。如果換了別人,這個項目可能根本起不來。早期投資人都是因為看好他才投資的。”某投資人說,戴威在ofo還是非常受員工愛戴和尊敬的。

戴威的經歷堪稱天之驕子,曾是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創辦ofo時就立志要改變世界。戴威以30億元財富排名《2018胡潤80後富豪榜》第32位,可以說是最著名的90後創業者和企業家。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但戴威的倔強也是出了名的。

據李笑透露,2017年燒錢最厲害的時候,摩拜和ofo的投資人都意識到,彼此很難打敗對方,所以轉而力推兩家合併。“老戴不接受,沒談攏。”李笑說,戴威當時擁有一票否決權。

合併失敗後,投資人憤怒地收緊了錢袋子。2017年下半年開始,ofo的融資開始停滯。

到了2018年初,ofo的資金情況已經非常緊張,戴威轉向了另外一個巨頭——阿里。阿里同意戴威保持ofo獨立並擁有ofo控制權的要求,但阿里的出價非常低。ofo高峰時期的融資估值高達30億美金,但阿里的出價只有10億美元

2018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作價收購摩拜,包括65%現金和35%美團股票。此外,美團承擔摩拜數億美元的債務。兩相對比,戴威認為ofo被賤賣;與此同時,作為大股東的滴滴也極力反對。

最終,ofo面向阿里的融資計劃流產。

ofo的未了局

从“高光”走向“暗淡”,敢问ofo的路在何方?

滿是槽點和Bug的電視劇《創業時代》已經是帶著美顏相機去展現互聯網的創業故事了,即使這樣,它還是保留了一個最基本的殘酷現實:夢想是大佬的,創業者要麼成為大佬夢想的一部分,要麼成為大佬的炮灰。

於ofo這樣的創業而言,它無疑是中國創業史上最昂貴的一次試錯。據媒體統計,自2015年成立以來,ofo在短短3年裡,共獲得10輪融資,平均每3.6個月完成一輪。截至2017年E輪融資,ofo的估值已達30億美元(約193億元人民幣),而2016年4月,ofo的估值僅為1億元人民幣,但極短的時間裡,ofo的估值漲了近

200倍

2017年3月,ofo平臺上日訂單就已經突破了1000萬,成為繼淘寶、滴滴、美團之後,中國第四家日訂單過千萬的互聯網平臺。

業內人士估算,整個共享單車領域這幾年已經燒掉了超過百億美元,但是,也有數億用戶形成了使用共享單車的習慣。但這一切,只是棋至中局。

棋中局的Ofo

ofo從一開始就沒有琢磨透盈利模式。在資本的推動下,又採用了過度擴張的策略,最終積重難返。

共享單車行業更可能存在於某個企業的大生態當中,而不太會獨立存在,大生態的交叉補貼可以維持其存在,而共享單車可以給整個生態提供流量支持

而最終ofo的發展情況,則是共享單車行業裡最大的試錯。

END

文章|孫朔

Media Plus 主編:S姐

參考圖片來源:未標註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