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宋教仁被刺殺,過後誰受益?

榮耀6174


宋教仁被殺,毫無疑問是中國近代史重大悲劇之一,他被刺殺影響重大,因為那時政治形勢,無疑是中國,通過憲政改革,進而和平進入近代國家行列的關鍵點,放大這一影響後,這個刺殺事件才值得探尋真相。

我個人一直秉持觀點是,歷史細節往往在被忽視或者故意掩蓋背後,被交口稱讚的,往往不是真好人,被千夫所指的,往往不是真壞人,政治鬥爭沒好壞之分,只有利益之爭,遵循一個規律,誰得利最大,誰就是嫌疑犯就足夠。

和警察查案一樣邏輯,誰動機大,獲利多,誰是兇手,依照這規律分析真相併不難找。刺殺,政治鬥爭最極端方式,刺殺意味著翻臉,而中國人最重臉面和人情世故,翻臉很少,除非你死我活,或利益太大。

我們先隨傳統觀念看這事有什麼漏洞。

按正統說法,刺殺宋教仁非袁世凱莫屬,原因很簡單,袁世凱先想行賄,被宋教仁拒絕,後來惱羞成怒殺死宋教仁。

好吧,我們按這是真相來找問題。

問題一:行賄

行賄這事,在中國從來不是大問題,而是普遍問題,不過這時間點,袁世凱行賄宋教仁,事情被曝光就有蹊蹺?原因簡單,單純行賄不可怕,可不光彩事情,必須隱蔽做,誰也不會正大光明做。那麼袁世凱傻嗎?肯定不傻,就算他真行賄也不會讓人知道。宋教仁傻嗎?肯定也不傻,就算袁世凱行賄了,宋教仁也不會主動說出去,那麼問題來了,誰說的?

問題二:惱羞成怒

政治人物一點城府沒有就別混啦,特別是袁世凱這樣梟雄,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隱忍重要性,他不懂隱忍早在清末就死啦,不可能活到民國

問題二:袁世凱殺宋教仁

這問題我們要按得利最大分析,袁世凱殺宋教仁得到什麼好處?殺宋教仁僅僅是為了大總統位置和政府權利?握有軍權的袁世凱天生擁有主動權為何要這樣做?而且袁世凱聲望很高有必要這麼做?

也就是說,袁世凱沒有被逼到撕破臉局面,就算不成功,他也可以發動軍事政變奪權,沒必要也沒動機撕破臉做下作事,最後惹一身騷。基於真相說疑點,我們覆盤這事,有個關鍵點就是行賄說,從何而來,怎麼曝光的,曝光這事情的人或者勢力就有可能是主謀。

這個事情被誰曝光,我查閱資料沒找到,只說上海地區坊間流傳,好吧,姑且相信是坊間流傳,那麼我們就要分析傳言起源點上海。

當時上海灘,無疑是魚龍混雜之地,什麼勢力都有,可關心這件事勢力不過幾家而已。

第一:當然是袁世凱,那麼他的人肯定不會給自家造謠。

第二:在上海有關係的國民黨,青幫發源地是上海,孫中山和青幫關係大家都知道。

第三:各地方割據軍閥勢力代言人,他們力量不容小覷。

第四:國外各種唯恐天下不亂敵對勢力。

以上四種勢力分析完,我們在看動機,袁世凱肯定不會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那麼其他三家都有可能,好,嫌疑犯有三家啦。

找到三個嫌疑犯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排查,排查工作重點也是看動機。

第一個我要排除的是各地軍閥,原因也很簡單,大多數軍閥都在靜觀其變而且支持袁世凱的不少,他們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就算有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而是事件後。

第二個就不好排除,國外勢力這塊,英美其實很支持中國走現代西方制度,而日本就有點不情願,他們立場一直是想維持中國四分五裂現狀,那麼日本嫌疑不能排除。

嫌疑犯變二個了,就是國民黨和日本。這二個勢力都有動機,為何這樣說,我們繼續看。

先看宋教仁被刺殺案件的事件節點。

宋教仁被刺,發生在臨時政府向正式政府過渡這一時期,如宋教仁不被刺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就會被正式政府取代,而宋教仁所提倡的西方共和制,真成功了,中國也就民主了。


這事左看右看,貌似都是好事,可國民黨內部還是有異議的,異議就來自孫中山,陳其美。

他們和宋教仁矛盾又有不同,陳其美和宋教仁矛盾,來自陳其美主張武力北伐,孫中山和宋教仁矛盾,在於對內閣制理解不同。

宋教仁可說是個理想主義者,他的夢想是讓中國和平統一,和平過度進而成為西方民主國家,可陳其美不認同,他認為革命沒有和平,孫中山也不認同,歸根結底陳其美主張美式總統制,而宋孫則主張法國“責任內閣制”但在國民黨大會上,他們又都輸給啦宋教仁。

那麼國民黨內部就有兩個人有動機殺宋教仁,因為政見不和,路線不同,權利訴求不一樣。

我們分析了國民黨問題,接下來繼續分析日本問題。

日本對中國野心由來已久,在他們認知中,一直默認中國是日本勢力範圍,中國只要有好事,他們必定阻擾,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面對這中國歷史上大事件,他們不出面貌似說不過去,那麼他們動機真的很大。

而國民黨內部,其實和日本一直有聯繫,這個毋庸置疑,瞭解歷史都知道,孫先生曾經說過的話,那袁世凱和日本關係好嗎?在我看來絕對不好,個人感情看袁世凱和李鴻章一脈相承,都很反感日本而親英美,原因很簡單,英美要錢,日本要命。

分析完以上,按嫌疑動機說,主謀還是指向日本和國民黨內部。

但是如果就此草率做出決定貌似也不對,那麼我們還要繼續看事件後發生的事情才能更進一步接近真相。事件後發生什麼事情主要如下:

第一:兇手武士英被抓,口供牽扯出的人主要有,中華國民共進會會長,江蘇駐滬巡查長青幫大佬應桂馨,內務府秘書洪述祖,內閣總理趙秉鈞等人。

第二:兇手武士英在法庭翻供反悔,稱自己是個人行為,否認見過應桂馨,但是沒排除見過內務府秘書洪述祖,內閣總理趙秉鈞。

第三:兇手在監獄暴斃,最後死無對證。

第四:趙秉鈞因嫌疑人壓力辭職,不久去世。

第五:二次革命開始,中國又一次陷入戰火。

第六:宋教仁死亡,陳其美孫中山獲得國民黨領導權。

好吧,發生的事情還不少,我就拿主要的說,下面我們一條條分析。

第一點:兇手武士英被抓,口供牽扯出應桂馨,洪述祖,趙秉鈞。

問題來了,這三個人不是一條線,應桂馨是國民共進會會長,江蘇駐滬巡查長,青幫老大,這個身份,按照青幫背景肯定和國民黨有聯繫,可他又和袁世凱關係不一般,趙秉鈞是國民黨黨員,只有洪述祖是完全袁世凱的人。

這個關係不好理順,據史料趙秉鈞和洪述祖關係不好,反而與宋教仁關係密切,但很多人說殺宋教仁是趙秉鈞授意,動機是以免和自己爭總理。貌似有道理,可是不過是不瞭解情況的瞎說,趙秉鈞是支持責任內閣的,而且臨時政府即將到期、趙秉鈞鐵定卸任,所謂趙為“長保”總理權位殺宋是偽命題。

第二:武士英翻供,稱個人行為,否認主謀是應桂馨但沒排除洪述祖,趙秉鈞

兇手翻案,歷史多見,都有原因,比如家受威脅, 或人身安全不保證,一般都是審查者給的壓力多,但這個案件主犯武士英有點奇怪,他翻供針對趙秉鈞和洪述祖而放過應桂馨。

這就很奇怪了,原因簡單,趙秉鈞是國務總理,同時也是中國警察系統創建者,所以管理審查的是他手下人,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壓力不是來自警察系統,而是來自其他,那麼被翻案的應桂馨嫌疑就很大。

第三:兇手武士英在監獄中暴斃,最後死無對證。

翻案後兇手武士英就突然暴斃,這個是很簡單的殺人滅口,沒什麼好說,可在警察廳監獄被殺,那麼監獄嫌疑貌似最大,而監獄又是袁世凱地盤,但裡面魚龍混雜誰的人都有,這就值得推敲啦。

監獄中死亡,袁世凱有嫌疑,因為趙秉鈞是原來主官,應桂馨也有嫌疑,因為他被翻案,逃脫指責,那麼誰嫌疑更大?

之前我們說過趙秉鈞,和宋教仁關係還不錯而他並沒有想做長期總理,那麼他嫌疑就會小點,但也逃脫不了嫌疑。好吧我們姑且看二個人都有嫌疑。

第四:趙秉鈞因為嫌疑人壓力辭職,不久後去世。

二個嫌疑人之一的趙秉鈞在案件發生後不久就辭職,並且也死了。

那麼我個人認為趙秉鈞嫌疑其實可以取消,因為他的動機不再啦,原因簡單,如果他目的是刺殺宋教仁自己繼續總理生涯,辭職不會是他的選項,這是第一,第二,他也不傻肯定可以遇見宋教仁被殺的嚴重後果,又怎麼會自投羅網?最後滿盤皆輸?除非有人給他更大利益,可是最後他卻死了,這利益從何而來?

那麼剩下的人只有應桂馨和他背後的勢力,最終結果晚點在分析,先繼續分析事件。

第五:二次革命開始,中國又一次陷入戰火。

趙秉鈞自殺,二次革命因宋教仁被殺發生,中國又陷入戰火,那麼這樣的情況如誰所欲?答案有二個,第一個主張北伐控制政權的陳其美,第二個,是一直唯恐中國不亂的日本。

原本這二個勢力,在嫌疑人中都存在,可是一直沒找到主線,卻在後續事件中成了最終得利者,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將他們和嫌疑犯應桂馨聯繫起來?貌似證據也不足。

第六:宋教仁死亡,陳其美孫中山獲得國民黨領導權。

這個是必然,宋教仁是國民黨黨魁,他死了,二把手三把手上位是肯定的,那麼孫中山和陳其美也是得利者,可是這利益來自戰友被殺。

以上所有後續事件分析完,我們該如何做結論?這個問題還是很複雜。

偵破謀殺案,需看結果,而人的結果也往往會反應真相,我們看看這些嫌疑人,是否有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的還真多:

第一:趙秉鈞據說是被謀殺的,只是證據不足,也有說是被千夫所指,氣死的。

第二:應桂馨是被謀殺,而且所有證據指向袁世凱。

第三:陳其美也是被謀殺,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受袁世凱指使的張宗昌派出程國瑞,假借簽約援助討袁經費,在日本人山田純三郎寓所將陳其美暗殺身亡。

以上三個關鍵人物,除趙秉鈞謀殺問題存疑外,都是被謀殺,而且兇手都指向袁世凱。那麼真相到底如何?我們不妨做一次大膽設想

首先:有動機殺宋教仁勢力有日本,袁世凱,國民黨內部反對派,這三個勢力。

其次:這次事件得利益最大的是日本,還有國民黨內部反對派,而利益受損最嚴重的毫無疑問是袁世凱和趙秉鈞。

最後:所有和這件事相關人,貌似都不得好死,而且千夫所指是袁世凱所為。

那麼這件事就有二個最大可能性。

第一種:袁世凱確實有賄賂行為,想拉攏宋教仁,但是宋教仁不收賄賂,最後這事被別有用心的國民黨內部勢力知道,於是他們散步謠言,妄圖阻止宋教仁入京。可宋教仁個性堅持執意前往,於是國民黨內部為個人利益在日本人配合下,買通應桂馨買兇殺人,最後嫁禍袁世凱,其中應桂馨角色,是二面派。他不過是事情的執行者不是決斷者。

第二種:袁世凱為在競選中獲優勢,表面上主張搞好與國民黨關係,另一方面又暗中指使洪述祖、應夔丞以不法手段在一定限度內打擊國民黨。不料他的這種做法卻為洪、應二人做了極壞示範,助長兩人為惡,兩人想借機謀取私利,事情演變逐漸不受袁世凱控制,而且他們二個也和應桂馨有聯繫,應桂馨為了兩方面給的利益,開始二面下注,僱兇殺人,

最終導致宋教仁被槍殺。

那麼這件事真相到底是哪個,我個人更認可這二種可能結合才是真相。

有句話叫做,螳螂撲蟬,黃雀在後。

說的就是這樣局面,袁世凱為獲得勝利,確實下了番功夫,佈置一些見不得人事情,但他並沒想殺宋教仁,可他的手下人不受控制,於是手下人聯繫了在上海灘勢力盤根錯節的應桂馨,想讓他做自己代理人。而孫中山和陳其美其實也有這樣想法,他們在獲悉袁世凱手下人陰謀後,也開始聯繫應桂馨。

這二方面的人都給應桂馨承若,應桂馨不免有點飄,於是待價而沽,看誰給的錢高聽誰的,哪知國民黨只是口頭說,真金白銀太少,於是事成之後,應桂馨就跑到北京找袁世凱拿報酬,袁世凱正氣不過,就將應桂馨給趕走。可應桂馨最終怎麼死的,這個事情也蹊蹺!

因為袁世凱如果殺應桂馨就是做實自己,殺人滅口,他就真的百口莫辯,所以他應該不會這麼做,可應桂馨還是死啦。在離開袁世凱不久就被殺啦。那嫌疑人真是袁世凱嗎?

我看不見得,日本人也有可能國民黨也有可能。

最後陳其美被殺,也有一點疑問,那就是作為中國革命領導者,你為何在日本人山田純三郎寓所被袁世凱殺啦?僅僅因為私交很好嘛?

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想一想,那就是陳其美在賣國?袁世凱才殺的他?有什麼不可能的嗎?漢地十八省,後來的事情貌似可以作證哦。。。。。

這題目太有意思啦,貌似又寫多了。

以上,寫完收工!


阿斗不傻


關於宋教仁被刺殺這件事,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是袁世凱賄賂不成,為了保住自己的大總統之位,而買兇殺人,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從後來的結果來說袁世凱並非是最後的受益者,反而是惹了一身騷,那麼除了袁世凱誰又是最大的受益者,到底是誰派人刺殺的呢?

1913年中華民國國會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宋教仁正欲循歐洲“內閣制”慣例,以黨首身份組閣之際,被暗殺於上海火車站。後來,兇手被抓到,是一個叫痞武士英流氓兵痞,牽涉出包括擁有中華國民共進會的會長和江蘇駐滬巡查長頭銜的青幫大佬應桂馨、內務府秘書洪述祖、內閣總理趙秉鈞等人。他先供述受應桂馨指示,後又在法庭翻供稱繫個人所為,否認見過應桂馨。後來他更是暴斃上海獄中,應桂馨被刺殺身亡,迫於輿論壓力,趙秉鈞被迫辭去總理,不久在家中突然死亡。而洪述祖後被抓獲,被判處絞刑。總之,關於宋教仁案可謂撲朔迷離,最後幕後的元兇成了一個謎。

袁世凱殺宋說,不符合袁世凱的利益。在當時,宋教仁一直主張南北議和,他與袁世凱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利益衝突,並且宋教仁雖然公開競爭總理,但一直明確主張總統要選袁世凱。而他死後,國民黨內還有孫中山、黃興這樣威望遠高於他的領袖,殺死宋教仁根本無濟於事呀!只會激怒國民黨和國會,得不償失,不符合袁世凱的利益,因此說是袁世凱刺殺了宋教仁太不合理,特別是最後他並非是受益者,反而惹了一身騷,國民黨趁機發動了“二次革命”。

趙秉鈞殺宋說,很多矛頭都直接指向了當時的國務總理趙秉鈞,說他擔心宋教仁會奪了他的總理之位,但實際上當時的國務總理就是一個虛職,更是走馬燈似地輪換,今天你做,明天可能他做,為此殺人,怎麼能殺得過來。在從結果來看,他不僅迫於輿論壓力辭職,後來更是暴斃在家中。如果是他刺殺宋教仁,他反而什麼也沒有得到,並且丟了自己的性命。

陳其美殺宋說,陳其美雖然與宋教仁是革命戰友,但他們的政見卻不同,陳其美主張北伐,宋教仁主張南北議和;陳主張實行美式總統制,宋主張法式責任內閣。並且陳其美是國民黨內的激進派,陳其美可能趁孫訪日之際,安排刺殺了宋教仁,可謂一箭雙鵰,不僅可以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順理成章地接孫的班,還遠可以激發黨人國人,發起反袁“二次革命”。同時,上海作為陳其美的大本營,黑白兩道都熟,具備作案條件。

從宋教仁被殺後的結果來看,袁世凱並非最後的受益者,反而陳其美等國民黨趁機發動“二次革命”,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一切不禁使人開始懷疑上了陳其美。因此,袁世凱可能不是兇手,真正的兇手可能就是陳其美。各位,你們怎麼看呢?


密探零零發


一、宋教仁遇刺前孫中山為何避而不見?

在宋教仁的精心策劃下,國民黨才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第一次國會選舉。眼看宋教仁即將成為內閣總理,成為一顆政治新星,而志向遠大而又落落寡歡的孫中山、黃興等人又會做何想法呢?畢竟,宋教仁當時才三十出頭,太年輕了! ​​​

二、【宋教仁案】

所有人都以為宋教仁的死是一種政治暗殺,他是死於政治權力鬥爭的不光彩一面,可是所有人都沒有看到宋教仁遺書中的一句話:

”諸公皆當勉力進行,勿以我為念,而放棄責任心。我為調和南北事費盡心力,造謠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誤解,我受痛苦也是應當,死亦何悔?“

“調和南北”——這才是宋教仁真正的死因!

誰最不希望南北調和?

袁世凱?那他早就動手消滅國民黨了,因為他確實有那個實力,還有效忠自己的北洋軍,完全不用承認選舉結果,何必邀請宋教仁北上組閣,更不用讓國民黨有時間司法解決宋案;

孫中山?如果他不想讓南北和解,他何必放棄公權力,安心鐵路民生,答應不涉政,此外孫先生不會不知道當時國民黨實力如何,豈會做這種自殺式的襲擊?

所以,兇手是一個不希望南北調和的人,誰最希望孫中山和袁世凱打個你死我活?

所以兇手只有一個:滿清遺老!

章太炎在其《自訂年譜》中明確證明:他親眼看見徐世昌受滿清遺老命令暗中接洽國民黨,表示如果孫中山願意讓載灃做大總統,他們就能讓馮國璋、張勳調轉槍口消滅袁世凱,是孫中山先生嚴詞拒絕了這個條件,才導致二次革命失敗的。

評:宋教仁案是個謎,傍觀者只有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長江一口


民國政壇龍爭虎鬥,你來我往,好不熱鬧,英雄輩出,人才翻湧。

宋教仁是誰?他為什麼被暗殺?誰殺的他?為什麼殺他?殺他之後最受益的是誰?

宋教仁(1882——1913),被稱為中國“憲政之父”。十幾歲時就萌生了“實行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1904年華興會成立時,黃興任會長,宋教仁任副會長。長沙起義失敗後赴日本留學,入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學習西方政治。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是同盟會元老之一,任司法部檢事長。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任中華民國政府法制院院長。1912年參與改組國民黨,袁世凱當政後,試圖恢復帝制,進行一系列破壞民主共和的活動,宋教仁為了國民黨在國會中能夠贏得更多席位,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幫助國民黨在1913年的國會選舉中取得重大勝利,因而引起了袁世凱的嫉恨,構陷因未果,指使手下派刺客將宋教仁刺殺在上海火車站。

刺客行兇後隨即逃逸,宋教仁喘息地和于右任說:“吾痛甚,殆將不起……”,隨行的黃興、于右任、廖仲愷等人將其送往醫院急救。但傷勢過重彌留之際留下遺囑:“今以三事奉告: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及東京寄存之書籍,悉捐入南京圖書館;二、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後,請克強與公及諸故人為我照料;三、諸公皆當勉力進行,勿以我為念,而放棄責任心。我為調和南北事費盡心力,造謠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誤解,我受痛苦也是應當,死亦何悔?”

在宋教仁死後,孫中山親自安排厚葬,並撰寫輓聯道:“作公民保障,誰非後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輓聯肯定了宋教仁在維護民主憲政方面所做的重要貢獻。

毫無疑問,殺害宋教仁之後最受益的人就是袁世凱了,在宋教仁死後,袁世凱又採取了不少廢除憲政的手段,並最終恢復帝制,做了83天的皇帝。


夢歸秦淮


很多人回答民國宋教仁被刺,過後誰受益都答錯了方向。大家要注意的是,問題的重是放在受益上。

我的答案是:孫中山、黃興等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的人受益,而袁世凱則受難。

其實這個刺宋的案件,和清末刺馬的案件是一樣的。清末刺馬案作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起因就是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猛的一看貌似刺殺行為是曾國藩的湘軍集團要馬新貽死,但按照歷史事件的變化,我們發現刺馬案之後,湘軍集團的三百多名官員被貶,曾國藩也不得不裁撤兵員,以至於有刺馬案後湘軍自斷臂膀之說。

返回頭看刺宋案,袁世凱和曾國藩處境基本是一樣的,宋教仁一死,二次革命立刻來到。袁世凱別說皇帝夢了,差點鬧一個身死族滅。直到現在袁世凱後人子孫都名聲不彰。而孫中山等人則趁機推行自己的改組方案,繼續按照自己理念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完全摒棄了宋教仁的三權分立,繼續推行他們的五權憲法主張。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當時宋教仁之所以會出現在上海火車站,是因為要北上組閣,所謂組閣和現在的英法等國的責任內閣相似,說白了就是當個首相。

而宋教仁之所以能認為自己當上首相,是因為在國會選舉中,彼時的國民黨已然是第一大黨派;而組閣的前提條件就是能以優勢票數控制國會。

那麼問題就來了,宋教仁宣傳鼓動國會選舉,一旦藉此再成為內閣總理,黨派首領加實權總理之下,孫中山等人往哪裡擱?

而且謀刺宋教仁可謂是一石三鳥之記。

第一、讓袁世凱無論如何無法擺脫嫌疑;迫使他接受孫中山等人提出的主張。

第二、讓時任內閣總理趙秉鈞無法擺脫嫌疑,甚至因為他是宋教仁密友,導致他背上賣友罵名;從而得到袁世凱以下、法律上最為重要的總理職位。

第三:遏制滬軍都督陳其美,要知道陳其美也是同盟會大佬,而且他與宋教仁共同活動來很長時間,一旦宋教仁死亡,陳其美也必然要尋求庇佑,那麼他能投向誰呢?自然是孫中山了。從而得到一個根據地。

因此,最終結果就是宋教仁遇刺,孫中山最為收益。


王斌兔斯基


宋教仁歿年才31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當日被打了兩顆子彈,雖然不是非常要害的部位,但子彈是有毒的,臟腑器官被毒素感染,所以人也沒有堅持多久,在意識還清醒的時候他給袁世凱寫了封信,簡述了遇害經過並敦勸袁要善待民國保障民權。這裡有兩個要點,子彈帶毒說明殺手必欲治宋於死地。宋給袁寫信,字裡行間並無責備之言,對袁沒有一絲懷疑態度。

我們在網上看宋躺在椅子上的照片有沒有發現反常的地方呢?細心人的會發現,宋的眼是閉著,照像還閉眼?的確,這是因為照片是在他死後拍的,宋臨終在側陪護的國民黨要人有黃興、于右任、廖仲愷等人,在給宋拍攝遺照之前,于右任還提議拍一張赤裸上半身把傷口露出來的遺照,昭示宋死的慘狀並控訴對兇手的憤怒。

宋案是民初一樁公案,案情看似簡單,其實撲朔迷離,疑點眾多。

疑點主要指向兩個人,一個是孫中山,一個是袁世凱。

孫和宋有矛盾,而且還很多,比如在孫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關於採取總統制和內閣制的問題上,孫當然不願做個擺設,而宋則主張採取責任內閣制,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這裡面的意思,我打個比方,普京、奧巴馬、馬克龍就是總統制的總統,在國內說了算。日本的首相、泰國的總理、英國的首相這就是責任內閣制的總理,在國內雖然上面還有什麼女王天皇啥的,但是具體還是總理說的算。可以這麼理解,雖然實際上解釋起來,再用一萬字也不一定說清楚。

孫要當有實權的總統,宋教仁要實行責任內閣,這不明擺著給孫上眼藥嗎?孫能高興嗎?於是孫的第一任內閣裡,宋榜上無名,雖然孫提議由宋來擔任內務部長,但沒有獲得通過,其他閣員基本毫無異議就被通過,更有人認為宋想自己當閣揆攬實權。然而尷尬的還在後面,袁繼任臨時大總統前,孫及身邊重要幹部均認為袁應在南京就職,目的是可以調虎離山,南京方面革命軍隊還很雄厚,便於就近監視,這裡面還鬧出個烏龍事件,南京臨時參議院在定都南京與北京並無定見,意見不統一,給袁發的諮文交到孫手裡簽字蓋章的時候,孫勃然大怒,認為議會沒有領會到領袖意志,於是又有專人去疏通議會,最後才統一了意見,要袁來南京就職。此時宋的意見是在北京定都,讓袁在北京就任。這就不太和諧了,說輕點是又給孫上了點眼藥,嚴重點就是忤逆領袖。雖然此事以袁的靈活手腕化解掉了,最終還是定都北京,但宋的種種行為已經使孫感到非常不快了。更尷尬的是,為了給袁上個緊箍咒,南京方面決定把已經議定好的總統制改為責任內閣制,具體落實就需要一部憲法,但臨時參議院是無權制定憲法的,於是宋一夜之間草就那部著名的《天壇憲草》,這部憲草也是袁繼孫之後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採用的憲法草案,在此以後的很多年裡,圍繞著這部憲法,南北兩政府的護法運動以及這部憲草背後的議員身份問題,大打筆墨官司,甚至兵戎相見。

為什麼要由宋來執筆呢?因為縱觀同盟會會員,除了宋,沒有人能夠擔當此任,宋在日留學期間精研各國憲法,深得責任內閣精髓,著述頗豐,是個水平很高的憲政學者,既然又要改成責任內閣制,所以這個任務就非宋莫屬了,尷尬的氛圍是,宋當初堅持責任內閣,孫不同意,要把位子讓出去了,又要改行責任內閣制,到底什麼意思嗎?不信任袁是肯定的,但早幹嘛去了?明顯是看人下菜碟嘛,人家宋好歹也是華興會元老之一嘛。

眾所周知的是,同盟會由孫發起的興中會以及黃興、陳天華、章士釗、劉揆一等人發起的華興會以及章太炎、陶成章等人發起的光復會三會合一的反清同盟會,這裡面,三會之間的矛盾狠多,光復會早早就退出了,陶成章甚至還派人在南洋一帶斷興中會募捐的財路,所以被陳其美的小弟蔣志清(常凱申)及殺手暗殺了。華興會由於寬仁大度的黃興從中轉寰,雖然也與興中會矛盾重重,但終究還是一體。孫黃二人之間糾葛也見諸於史,由於主旨相去有點遠,所以到此打住。

南京臨時政府北遷後,宋終於可以施展政治抱負了,由於同盟會在辛亥革命後,黨派概念已經淡化了,政府內有很多原來的君主立憲派分子,宋有感於此,又加對章士釗的毀黨造黨之論深以為然,決心要在國會內造成第一大黨優勢,於是在他的遊說下,一個規模空前巨大的國民黨問世了,而國會參、眾兩院,國民黨人數均佔優。這裡麵包括孫嫡系的丙辰俱樂部派、吳景濂的益友社系(中間派,吳也被稱為豬仔議員領袖)、谷鍾秀、張耀曾的老政學系(與孫對著幹),還有其他的什麼韜園系、這個系那個系的,總歸在國民黨這個大黨下,由孫出任理事長(不叫總理了),宋任代理理事長。此前孫黃已明確表示不任總理,不競選總統,所以國會第一大黨黨魁(雖是代理)的宋,擔任總理就呼之欲出了。於是孫的一些鐵桿粉絲就有些不快了,比如號稱楊梅大都督的陳其美(患梅毒,無法生育,其侄果夫、立夫,被常凱申一路提攜,一直幹成立公、果老)就有這個動機(或許還是受人指使)和能力(在他的地盤上海)把宋幹掉。

宋是個組織能力很強的人,同時也很雄辯,口才很好,理論水平也是出類拔萃,《天壇憲草》雖然對袁世凱有頗多限制,袁此人,千不好,萬不好,有一點是很可貴的,愛才。宋這樣的人傑,袁當然要籠絡一下,於是,一本50萬元的支票本送給他作活動經費,讓他隨意取用,宋只是略支取了一點點就送還了。袁大吃一驚,一個不貪權、不被金錢所動只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人是多麼可怕,要知道袁籠絡人的手段那是相當厲害,不少老同盟會都被他延攬了過去,比如魏宸組,劉揆一,孫毓筠。袁籠絡人的特點就是要麼不幹,要幹就讓人無法拒絕。袁是否起了殺心?可能有,有沒有動機呢?當然有。但是下命令了嗎?未必。袁那麼聰明的人自然會顧及後果,他不可能一出手就把自己搞臭。但他手下的人就不這麼想了,食君俸祿,為君分憂,這一向是中國幕僚的傳統,於是,證據鏈完整的趙秉鈞、洪述祖、應夔丞、武士英謀害宋教仁的案情就大白天下了。雖然疑竇很多,但這幾乎是主流看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看一看,這裡不再贅述了。有趣的一幕是上海法庭票傳總理趙秉鈞問詢宋案,然後北京法庭票傳黃興質詢鐵血暗殺團一案以為抵制,最後黃興說隨傳隨到,趙秉鈞直接下臺不幹總理了。

題主問誰受益大,意思就是想讓答題者分析下誰嫌疑最大,據我看,孫、袁二人都有受益,因為宋對二人都有威脅。宋上位了,以黨魁出任總理,孫是否該退居二線了?宋倡導的責任內閣制,以宋的能力,必然會坐實,像袁那樣視權力為生命的人,豈容宋翻雲覆雨。但袁是直接受益者,孫是間接受益者,袁因此事被臭了一把,孫因此事跟袁鬧翻,發動了二次革命,還沒打過袁,逃到日本去了,最終還是袁受益了。但這裡面的偶然因素太多,筆者不學,實在難以分清孰是孰非。歷史的真相只能無限接近,其實這也正是歷史的有趣之處,眾說紛紜的背後是探尋歷史的樂趣使然。


天涯蚊子大師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

宋教仁,一個偉大的理想的革命者。一個真正的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但現實的實際情況是,宋教仁被卑鄙地暗殺,但即便是不被暗殺,他的政治理想也無法實現。在當時的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國根本無法實現他的政治理想。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在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會選舉中,宋教仁所領導的國民黨大獲全勝、得以授命組閣,但出師未捷身先死。於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遇刺身亡,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來證明誰是兇手,資產階級的民主就此死亡。

有人說兇手是袁世凱,有人說是陳其美。也有人說是孫中山。由於沒有明確的說法,這些都是揣測之言,如果說本著誰是收益者誰就是兇手的原則,這三個人都是收益者。袁世凱在宋教仁遇刺以後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陳其美重新成為上海督軍,孫中山重新成為國民黨黨魁。並由此領導二次革命推翻袁世凱。應該說,宋教仁的遇刺是皆大歡喜。各有所得。但宋教仁的遇害是中國民族資產的遇害,也是民族資產的死亡。可以說是當時的整個的統治階級和國民黨共同害死了宋教仁。這是近代中國的最大不幸和悲哀。

宋教仁遇刺以後。民國也進入了暗殺時期。暗殺事件層出不窮,不再通過合法的手段來爭取自己的利益,孫中山到處鼓動地方自立,不承認合法的袁世凱政府,而袁世凱也廢除議會,公開宣佈總統任期無限期。總之,北洋時期政府已經進入了活死亡。

無疑。宋教仁是偉大革命先行者,宋教仁的偉大在於他不希望用暴力進行革命。他希望用更加高尚而文明的方式來促進國家進行變革。而在當時環境。宋教仁的做法是幼稚的,因為民國誕生本身就是一個早產兒,宋教仁的行為現在看來無疑“太前衛”。宋教仁的遇刺所有人都是受益者。唯獨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是失敗者。




清水空流


這場暗殺事件蹊蹺太大,而且疑點眾多。

咱們先來看嫌疑最大的袁世凱,當時不管是國民黨,還是袁世凱手底下的人,都清楚一個事實:

國民黨政府對袁世凱稱帝,建立總統制,全體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這也就是說,袁世凱與國民黨內部的對立,是事實,而非遮遮掩掩屬於少部分人之間的利益衝突,更不是宋教仁單獨反對袁世凱稱帝,而是整個國民黨都持有反對意見。

所以暗殺宋教仁,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國民黨內部的反對意見,反而只能更加激化因為宋教仁遇害所帶來的仇視情緒。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以前大家最多也就是開會商討如何對付袁世凱,很多事情限於各方勢力,都只是言論上的討伐,而無法得到實際運作。

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是出了人命,國民黨完全能夠通過人命的藉口,向各方施壓,以便對袁世凱採取實際措施。

這樣反而對袁世凱極為不利,且遇襲事件發生後,國民黨接連發動的“二次革命”就是最好的佐證,正是因為宋教仁的不幸遇害,才徹底引發了國民黨內部的激烈情緒,最終導致袁世凱的垮臺。

另一方面,既然宋教仁身為組建內閣的領頭人,一直努力架空袁世凱,組建內閣也正是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所以不管怎麼看,當世人聽到宋教仁遇害的消息,首先肯定聯想到是袁世凱所為,畢竟宋教仁一死,內閣組建的工作進展勢必會陷入停滯狀態,這足以緩解袁世凱的壓力。

但既然明眼人都能率先想到的問題,袁世凱在派人暗殺前就不會想到嗎?

他既然能當上“大總統”,智商就不會比普通人低,況且宋教仁在國民黨內部,是地位僅次於孫中山和黃興的人,暗殺宋教仁,無異於會引發國民黨內部的大震盪,這種明顯是給自己招攬仇敵的舉動,我想袁世凱權衡利弊一番後,斷然不會輕易採取。

在當時組建內閣的敏感局勢下,暗殺對立一方至關重要的領頭人物,袁世凱肯定會被當成最大的嫌疑者,這樣一來,更落給了國民黨口實,很多不敢放到明面上談論的問題,眼下也能夠公然抨擊,甚至以此為跳板,直接打袁世凱的臉。

而且刺客現身時,于右任、陳其美等國民黨要員,可就站在宋教仁身旁,那麼多雙眼睛看著,這事兒到最後絕對不會輕易罷休,更何況孫中山聽說此事以後,即便在日本訪問,也是當夜就返回國內,處理善後事宜。

再一點,要按權力地位來說,孫中山等人的級別比宋教仁要大的多,所以即使成功暗殺宋教仁,也並不能消除國民黨對於袁世凱的抵制,孫中山先生回國後,立即差人調查此事,同時接手組建內閣的工作,對於內閣來說,很快就恢復了正常進展。

所以我個人覺得,估計是有人要借宋教仁遇刺一事,將髒水潑給袁世凱,順勢以此為藉口,公然發動對袁世凱的實際措施,從而將其一舉推翻。

既然袁世凱能當八十多天的“總統”,那麼在他剛剛上臺的時候,國民黨是受他壓制的,因此才沒能成功阻止他的上臺,而且在日後也沒能找到合適的理由,去將其推翻。

等到宋教仁先生遇襲的事情發生,國民黨立馬有了推翻袁世凱的理由,整件事略微運作,在全國範圍內帶來的輿論影響力,對於袁世凱來說可謂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在“二次革命”發動後,袁世凱勢力迅速垮臺,這時候不管怎麼看,宋教仁遇刺對於他來說都不是受益的事情,反而成了炸藥桶爆炸的導火索。

既然袁世凱不是最大受益者,那我們就得把目光放到別人身上了,依我個人看法,整個刺殺事件並非由一人指示,反而更像是利益集團在權衡之後做出的一次犧牲,以犧牲宋教仁為代價,獲得推翻袁世凱的契機和話語權。

另有一種說法,是說陳其美,這個也不太可能,因為陳其美對於孫中山極為忠誠,他本身也清楚宋教仁對於國民黨的重大意義,所以即使他真的有暗殺之心,也會首先掂量掂量孫中山的態度,這件事情如果最終敗露,讓孫中山知道是他陳其美背後指示,以宋教仁對整個國民黨的意義與貢獻來說,孫中山就不只是勃然大怒那麼簡單了,所以陳其美在權衡前後利弊時,肯定也不會,或直接說是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還剩一個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秉鈞,這個就疑點不大,因為趙秉鈞的為人,是袁世凱方面和國民黨方面都認可的,他負責警務多年,為人中正,如果是僅僅因為宋教仁要取代他的總理職務而遭到刺殺,那對於趙秉鈞來說,行徑未免太過低劣,且一旦查出主謀之後,趙秉鈞這三個字,註定會遺臭萬年,更不會因為宋教仁的離世,而改變他被取代總理職務的命運,所以不論從哪個層面來說,他都沒有任何必要密謀暗殺宋教仁。

至於真正的元兇是誰,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始終眾所紛紜,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切的研究結果,似乎每個與宋教仁有利益牽扯的人都有嫌疑,但似乎每個人又都受到種種限制而缺乏暗殺動機,為此我只能說歷史自有真相,不管後人如何揣測,也只能看到表面,而那些真相,也早就淹沒在浩蕩的歷史長河之中。


————————


錢品聚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第二天,孫中山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臨時約法將原定的總統制改為內閣制。1912年底至1913年舉行了第一屆國會選舉,國民黨取得了優勢地位。身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的宋教仁有望組建絕對內閣,藉此在國會中施行國民黨的各項主張,約束袁世凱權力。

怎奈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被人刺殺,兩天後去世。社會輿論一片譁然,矛頭紛紛指向國務總理趙秉鈞及其背後的大總統袁世凱。孫中山力主武力反袁世凱,組建中華革命黨,策劃武裝起義。同盟會、國民黨由此被定性亂黨,驅逐出國會。

10月6日,袁世凱強迫國會進行總統選舉,國會被迫連續投票三次,才選出袁世凱為大總統,次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10月10日,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1914年1月,袁世凱宣佈解散國會。5月初,在袁世凱操縱下,頒佈了《中華民國約法》,新的約法恢復了總統制,並把總統權力提高到的如同專制帝王一般。不久,袁世凱真的走向了復辟帝制的不歸路。

儘管關於刺殺宋教仁的真兇有很多爭論,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宋教仁的去世,缺少了制約袁世凱的重要人物。因而可以說,他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袁世凱了。


老照片


最近十幾年,網絡各種為漢奸國賊翻案,民族英雄各種被黑,網絡黑手為哪般?陰謀論者討論最多的就是認為孫中山是幕後黑手,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也,宋教仁遇刺案,當時的所有媒體針對的都是袁世凱,趙秉鈞,黃興,陳其美四人,沒有任何人去懷疑孫中山,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宋教仁的權利完全是孫中山自願轉移給他的,孫中山已經退出政治核心,他要搞事完全沒有必要讓宋教仁站到前臺再搞事把宋教仁幹掉,那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嗎?現在的人把宋教仁捧得太高了,說什麼影響力碾壓孫中山,真是可笑,無知至極。再說宋教仁被刺殺案,完全沒必要搞這麼多猜想,各種陰謀論,以事實和證據為依據,從應桂馨家裡搜查出的幾十份和洪述祖之間的電報已經很明確證明應桂馨提出殺掉宋教仁,讓洪述祖向上級報告,洪述祖私自同意(或者代表上級同意)刺殺計劃,那麼洪述祖的上級是誰,趙秉鈞也,兇手是他嗎?根據文獻資料,趙秉鈞在知道宋教仁被刺殺後,還沒死,應桂馨也沒被抓,趙秉鈞第二天就向袁世凱提出辭職,袁世凱沒有批准,後來趙秉鈞多次提出辭職,這就幾乎排除了趙秉鈞的嫌疑。那麼洪述祖的上級還有誰?是他自己私自決定還是某個上級同意的?

還有的人認為陳其美是兇手,或者陳其美是按照孫中山的指使策劃刺殺宋教仁,這也是荒謬的,刺殺案几天后,北京趙秉鈞辦公處收到一份應桂馨實名寄出的討伐檄文,說自己發現了這個反動宣傳資料,所以寄給趙秉鈞看看,和從應桂馨家裡搜查到的檄文是一樣的,檄文有十幾份,收信地址已經寫好,是準備寄給全國各大媒體的,檄文裡把民國南北十多個知名政治人物孫中山袁世凱黃興趙秉鈞之人都批判了一頓,然後經過“法院”批准,決定誅殺宋教仁,檄文罵了很多人,就漏了一個,那就是陳其美,這裡面可是暗藏殺機啊,後來大家就認為陳其美嫌疑很大,但是要知道應桂馨曾經做過陳其美的部下,後來因為違法被陳其美掃地出門了,應桂馨恨陳其美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應桂馨只能去投奔袁世凱,經過現代某個學者的考證,這個檄文的作者100%就是應桂馨本人,所謂“法院”的副審判長和檢察官的名字正是應桂馨幾個親戚和他的姓名組合而來。因此,這是否屬於故意陷害呢?再說宋教仁被刺殺後,孫中山回到中國,認為袁世凱是兇手,堅決要求二次革命,北伐袁世凱,但是陳其美多次公開反對孫中山的意見,反對北伐,這說明兩人之間並無默契,不存在孫中山主使陳其美刺殺宋教仁。

好多陰謀論者說孫中山獲得了最大的利益,簡直可笑,南北談判的時候孫中山大公無私讓了總統之位給袁世凱,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想通過戰爭打敗北洋軍幾乎沒有可能,這才沒多久呢,很多人都主張通過法律解決這個事件,但是孫中山吃了槍藥了,立刻力主興兵二次革命去討伐袁世凱,這是孫中山自己找死嗎,事實是他確實找死,二次革命很快失敗了,大家一起慌忙潰逃日本,這他媽叫做獲利最大?瞎了狗眼了吧。後來孫中山幾番沉淪,要不是蘇聯支持,哪裡還有翻身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