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游子记忆里的城中村潘家庄,他们用笔尖写下了自身感受与向往


潘家庄位于西安城南,属雁塔区长延堡街道管辖,是西安诸多城中村之一。在丈八东路上,东面临近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电视塔及自然博物馆;西面临近高新发展新区;南面就是长安区;北面接近碑林区。潘家庄地理位置独特,周围中高等学校颇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创业人士,学生等理想的居住之地。

“冷冷的雨轻轻扣着窗户,鲜艳的花瓣儿伴随着落叶零落在被雨打湿的窗台,凄凄落落的香回旋在萧瑟的空气里,指尖点缀着朦朦胧胧的一缕清辉沁透心脾,轻轻地一闻,便醉倒在夏日的烟雨中,潘家庄记忆里那些珍贵的青春也在雨中渲染开来,悄声无息,浮现出记忆的留痕。”——墨韵。

“潘家庄,今我们都长大了,现在的我们只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坐着,就那样一直静静的坐着。 每个人都有别人不懂的孤独,每个人都有藏在内心深处的寂寞,没有人喜欢孤独,可孤独偏偏找上了你、、、、、、没有人喜欢寂寞,只是孤独和寂寞一直是好朋友,选择了孤独就要学会习惯寂寞。”——岩岩。


“晨起,天阴沉沉的,心绪就异常地烦乱,城市给了我们很多,但它脱不掉的紧张和沉闷此刻只能败在乡野的葱茏和清翠之下了。来潘家庄许多时日了,一眼的高楼、霓虹灯、汽车、绿化,时时刻刻都让人焦躁,来来往往的人手提肩挑,老老小小络绎不绝。行至村口时,我知道美食店快到了,仿佛已嗅到店里刚出锅那玉米馍馍热热的香。”——哈格木丢。

“左思右想才发现有这么一段话:记忆和思念是一对孪生姐妹,记忆越深刻,思念就越是绵长。可以凝固在我的记忆里,象流淌不止的泉水,溢满思念的清潭,是一抹美丽的晨霞,洇红了我思念的整个天空。潘家庄,我思念着你,你在我的心中似乎已变成永恒。这份牵挂、这份惦记,你感受到了吗,我们一起牵手前行吧,人生有你或者和你一样的伴侣,才能跋涉长途之旅,永不衰竭。”——柔柔似水。

“一程山水,已是回不去的疼,时间在变,周围的事物在变,幸福总是短暂,流年旧事,一点一滴都在回忆里执念心碎,打湿了泪的过往,数不尽的尘世愁苦,追梦千寻,怀着深情的把悲伤潜藏在心里,不想让任何人看见心底的那份无望,聆听心灵寂寞的倾诉,把自己埋葬在灰色的旧时光里,记忆里的朦胧,孤孤单单的流放在泪痕里,徘徊在宿命的疼痛之中。”——傲哥。


“家,是我成长的避风港!那所充满爱的房子叫家,没有爱的房子不管多大都只是房子。家是什么?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栋房子就有多少个家,也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可是,也许答案不这么简单。五年了,在这里,潘家庄就是我第二故乡。”——庄书言。

“冬天的早晨,是寒冷的。寒风呼呼的吹着,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出行的人们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了暖和的棉衣。有人说,冬天的风景是萧瑟苍凉,冬天的风景是滴水成冰;有人说,冬天只有草木凋零没有风景,也有说,只有雪花飞舞才是冬天最美丽的风景。一冬的雪花在婉转中盘旋,了无痕迹,不着边际。是圣物就不会轻易染上尘垢,即使要落,也要落得倾国倾城。”《在潘家庄的冬天》——纳野。

“潘家庄旁边,有一个小区,有好多小孩子正在打雪仗,打的不亦乐乎,好多炮弹都呼啸而过。他们有的玩堆雪人,拿一把铲子,一块木板,把雪人的肚子搭好,之后,用水桶当帽子,用胡萝卜作鼻子,扫把胳膊也新鲜出炉了。飘过的人,一般都穿着棉服,穿着厚厚的雪地鞋,手上拿着一串大大的冰糖葫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异乡日记》——火火的姑娘。


“冬天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跚,历尽苍桑,饱受风雪的磨难,但是他依然不改对大自然的爱恋,你看,越冬的麦苗身上,是他盖上的棉被,繁叶落尽的树下,是他执意培上的冬肥,他使青松更苍翠,使冬梅更芬芳,使天更高,地更远。人们更坚强,他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对於自己,没有丝毫保留,当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的时候,把期望与祝愿给了新的一年。”《西安点滴》——晓峰。

“前方的灯光虽然不明,却能依稀照亮前进的方向,就像海岸上遥远的灯塔。随着晨雾下的灯光越来越近,越近反而越怕。只希望这辨不明的灯光是等待的“班车”,而不是迷了路的“过客”。停一停,等待黎明也许是最佳的选择,阳光终会驱散晨曦的雾霾,温暖的春天终会取代寒冷的冬天。怕只怕,雾霾散去,不见“班车”。”——汉服菇凉。

“我仿佛到了梦境!眼前灰蒙蒙一片,都市的街景被灰色所替代!都市的人群并没有放慢他们生活的脚步,并不时的拂去头上和衣服上的霾尘。生活是无情的,忙碌的人群无瑕顾及太多,留下的只有无奈与无奈!感谢“雾霾”!你让我们知道“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的可贵!我为你点赞!为你谱写华章!你辛苦了!”《城市雾霾》——老王来说。


“从一排排商店和饭店中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在建设过程中肯定有大量民工积聚与此。他们吃最便宜的饭菜,住最简陋的房舍。那些小商小贩们抓住这个商机,才有了马路边那些临时建筑。民工走了,很多小店很难维持生计关门了。还有好几家小店照常营业,大门上挂上“河南烩面”、“陕西油泼面”也有“兰州牛肉面”,这是他们最酷的招牌。”《城中村》——路人甲。

“在陌生的城市,看到家乡的牌子,不管是不是正宗都愿意捧场。几个同事一起出去吃饭,都想替自己“老乡”拉拉生意。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意见不一的时候,最后索性轮流坐庄。沿着胡同往里走,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子蛮大的。胡同和小巷就像迷宫一样,分不清楚哪里是正道也不知道哪里是死胡同。”《城中村》——路人甲。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编辑/运营人员:小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