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為何對魯迅先生有一種特殊的仰慕和崇拜之情

魯迅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他的作品世代傳誦,他的精神感召後人。當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深受其影響,對魯迅先生充滿了一種特殊的情結。在弘揚民族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今天,特擇有關事例捧出以饗讀者。

錢學森為何對魯迅先生有一種特殊的仰慕和崇拜之情

幾十年來,錢學森不僅為我國的國防科研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而且也特別關心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問題,對此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在闡述這些現實問題時,他時常引用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說明問題,教育青年。錢學森通過重溫魯迅先生勸郁達夫的詩句,分析我們國家的世界形勢,鞭策青年要努力學習。他在題為《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社會革命與改革》的講話中說:“我最近重讀了魯迅先生勸郁達夫先生的詩:‘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第一句的意思是說,風平日暖的天氣,能高飛遠翔的鳥是不喜歡的,憎惡的;第二句是說,小山雖然開滿了花,很香,但你在那裡就看不見後面的高山了。我讀這兩句詩,覺得意思很深刻,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瞭解歷史發展的進程,再下點功夫多學點學問,那我們就決不會貪圖安逸,甚至同流合汙,而是以高尚的理想和道德鼓起勇氣,克服各種困難,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1988年1月14日,他在分析中國文藝界令人擔憂的現狀時說:“我想魯迅先生的話是一針見血的:‘因為由封建社會觀念到無產階級文化觀念的大飛躍,現代中國文學的基礎才到瞭如此之差的地步’”。

錢學森為何對魯迅先生有一種特殊的仰慕和崇拜之情

錢學森對魯迅著作內容的熟諳誦記、對魯迅詩句的巧妙運用也使許多專家學者嘖嘖稱讚,正如北京大學教授唐有祺先生所言:“特別讓我驚異的是他對魯迅著作中的內容十分熟悉,記得他談到魯迅對有人把milky way譯成牛乳路的批評等,這在當時長期旅居海外的理工科學者中是少見的。”

錢學森對魯迅先生的敬慕和崇拜首先歸因於魯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也就是魯迅給時代造成的影響。魯迅激昂的文字、犀利的筆鋒和強烈的民族氣節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具有高昂愛國熱情的錢學森也不例外,他的身上也打著時代的烙印。

其次,錢學森深受其中學國文老師董魯安先生的影響。董魯安是錢學森十分敬慕的老師之一,他雖然是教國文的,實際上卻把國文變成了愛國主義教育課。他常在課堂上討論時事,抨擊時弊。他告誡學生“要多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不論將來做哪一樣工作,都要想到自己的祖國,想到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責任。”錢學森在他的自傳中回憶董魯安對他的影響時這樣寫到:“董魯安是國文教員,但他在我們高中課裡,常常用較長的時間討論時事,表示厭惡北洋軍閥政府,憧憬當時國民革命軍的北上;他教導了我對舊社會的深切不滿,對魯迅先生的欽佩。”

錢學森為何對魯迅先生有一種特殊的仰慕和崇拜之情

再者,錢學森受其父錢均夫與魯迅先生相濡以沫友情的影響。錢均夫同魯迅先生交情頗深。1902年,為人隨和而才華橫溢的錢均夫和徐壽裳等受浙江政府派遣,到日本東京高等師範留學。魯迅則在南京陸軍學堂附近的礦路班畢業,隨後被派往日本留學,比錢均夫早到半年。他們都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在日本,他們一起聽報告,一起遊玩,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學成歸國後,錢均夫與魯迅先後在浙江兩級師範任職,在那裡他們合作共同策劃反對繼任者“夏震武”的“木瓜之役”(如圖),許壽裳在《亡友魯迅印象記》中這樣記載:“我因為新舊監督接替未了,即向舊監督辭職,不料教員們也陸續辭職,魯迅便是其中之一。教員計有朱希祖、夏丏尊、章嵌、張宗祥、錢家治(錢均夫)……統統搬出了校舍,表示決絕。”民國以後,他們又在北平教育部共事。

魯迅同錢均夫的交情,我們還可以從《魯迅日記》中找到佐證:

1914年1月22日,錢均夫到部來看。

1915年3月13日,午後同齊壽山、與錢均夫至益昌飯,又遊小市。

l916年4月21日,錢均夫來。

1917年7月2日,錢均夫代買江蘇碑拓十八枚,直九元。

1918年1月23日,微雪……午後寄季市《新青年》一冊,贈通俗圖書館、齊壽山、錢均夫各一冊。

1918年3月11日,晴。上午分送圖書分館、錢均夫、齊壽山《新青年》各一冊。

通過回顧錢學森對魯迅先生的特殊情結,一方面使我們感受新文化偉人、中華民族脊樑魯迅先生深刻的時代影響,另一方面也使我們感悟到作為“科界楷模”的錢學森那顆赤誠的“愛國心”和濃郁的“赤子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