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云门张岩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1974年生,中国致公党党员。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师从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先生。现为山东省文联文艺创作研究院专职画家、山东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签约画家、山东省致公党画院副院长、山东泉城画院秘书长、副院长、山东美协副秘书长、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第十、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全国级别展览中多次获奖,参加各类展览一百余。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其绘画语言形式和题材表现的终极目的都是对一种文化的阐释。中国绘画是立足传统,深入生活,旨在表达一种“真、善、美”的生命体悟。在当前文化全球化和世界艺术越来越趋同的时代,并没有哪一种流派、思潮是统领天下的。

中国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技巧方面,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而庞杂的体系,无论是从最基本的,带有高度程式化的“树石法”,或从客观世界提炼而形成的“披麻皴斧劈皴”等等,使山水画自称体系却又演化为具有个性风格和笔墨意趣的造型语言。随着不断地对传统程式体系的模仿和借用,已经形成了对传统山水画认知和审美的固定心理定势。历代山水画表现形式中所建立的程式体系,不仅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还树立了与之相对应的评判标准。同样是山水范畴的画种,由于不同艺术家的创造而产生的巨大差异,已经使原有此画种较为固定的评判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失效,变得越来越没有可比性。基于对传统的理解,加之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山水画领域的各种创作语言,艺术形式,开始在我思绪中漫生,并努力探索各种山水发展的可能性。

元代赵子昂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作画的重要之处在于古意,如果缺少古意,画得再工整也无济于事。接着赵氏又说:“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谓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由此可见,赵松雪所谓的古意,主要是指“简率”二字。古意,并非旧气,也不是时间上的概念。我们对古意的理解也不能认为是越远越古。在创作山水时,以传统的笔墨载体和审美范畴,去体现古意,但往往使我们作品空具古人躯壳,表象上徒空有其古意,并且单一简单的认为象古才能意古,这是作品产生旧气的一个原因。其实,古意之古,主要是指古人那种经过千百年来锤炼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春秋战国有,秦汉有,隋唐有,宋元有,明清有,当代同样也有,中国有,西方也有。所以,只要作品中具备了这一审美境界,便与古人所倡导的美学思想所契合,只要作品中具备了这一审美境界,艺术将不分传统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只要画面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是内心最渴望的艺术冲动,有感而发,无论用哪种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何种题材,作品是巨制还是小品都要学会怎样表现出自己的感情,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表现、传递给受众,能引起受众的共同美感,让受众从内心感受到画面给予人的情感诉求。对于艺术家而言,便也是优秀的艺术创作。

作品欣赏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江南游记之一 纸本设色 34cmx64cm 2015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江南游记之二 纸本设色 34cmx64cm 2015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江南琐记之一 纸本设色 68cmx34cm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江南琐记之二 纸本设色 68cmx34cm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吴门怀古 纸本设色 22cmx16cm 2009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道心 纸本设色 68cmx68cm 2017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何处惹尘埃 纸本设色 23cmx19cm 2013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江南烟雨 纸本设色 15x32cmx9 2018年

(请横屏观看)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待霜 纸本设色 34cmx138cm 2015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暮归 纸本设色 34cmx138cm 2015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清凉世界 纸本设色 34cmx138cm 2015年

云门张岩 浅析山水画创作的审美,贴近文脉

雅风 纸本设色 34cmx138cm 2015年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