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作者 / 十四

2013—2017年連續五年的紀錄片票房持續走高,給了所有紀錄片從業者一劑強心劑。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2016年,《我們誕生在中國》在國內收穫6651萬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票房冠軍。北美上映後,也取得1387萬美元的票房成績,這部講述中國故事的紀錄片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2017年,《二十二》以300萬成本收穫1.7億票房,長年不受院線關注的紀錄片彷彿一夜之間得到了市場認可。《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指出,“中國紀錄片發展正在提速,2017年迎來拐點”。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然而進入2018年,市場表現卻遠不及預期。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整理了今年上映的12部紀錄片的票房與口碑成績,然而雖然數量上超越2017年的9部,但是總票房卻下滑較為嚴重:雖然 《厲害了,我的國》創造了4.7億的票房記錄,但由於其特殊性,無法成為市場研究範例。截至目前,僅有一部疑似票房注水的《藏北秘嶺》票房超過2000萬。

縱觀近10年紀錄片票房冠軍,2009年緬懷邁克爾·傑克遜的《就是這樣》收穫4830萬;2010年《復興之路》200萬;2011年法國自然類紀錄片《海洋》取得2675萬票房;2012年《索馬里真相》僅收穫144萬;2013年《五月天諾亞方舟》票房2106萬;2014年《永遠的焦裕祿》1098萬;2015年《旋風九日》票房1690萬。總體上來看,明星紀錄片仍比文藝類更具優勢。

目前,中國內地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票倉,然而對比北美,紀錄片票房仍有很大差距。根據Mojo票房統計顯示,1982年至今,北美共有34部紀錄片票房超千萬美元。2018年有4部上榜,並且總票房也達到9千萬美元左右。票房差距遠不是幾部作品就可以彌合的,“紀錄片的春天”也沒有想象中的美好。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二十二》的突出表現

無法掩蓋市場的低迷

《二十二》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首先,題材是全國人民熟知的抗日戰爭受害者遺留問題,幾乎每一個與這段歷史相關的人都是影片的潛在觀眾;其次,大量明星、電影號的推薦站臺,成為影片宣傳的巨大推力。恰逢8.15日本投降日,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等國家級機關、媒體也給予了巨大支持;最後,影片並沒有走催淚、“揭傷疤”的路線,僅僅從觀察記錄的角度出發,平靜本身就蘊藏了巨大的情感力量。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二十二》更像是特例,2018年的紀錄片顯然沒有那麼多優勢。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紀錄片推向院線

仍面臨巨大阻礙

無論是《舌尖上的中國》執行總導演任長箴的《生活萬歲》,還是拿下豆瓣8.5評分的《自行車與舊電鋼》,最終都沒能帶給人們驚喜。紀錄片高口碑與低票房的困境已經持續多年,只不過今年更加突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從紀錄片本身來說,雖然登陸院線的紀錄片具有一定的製作水準,但相對於製作精良的商業片仍有著巨大的差距。部分影片因為時間跨度大,為實現故事的完整性,部分素材甚至使用手機、DV等設備拍攝。習慣了好萊塢視覺轟炸的觀眾顯然難以為此買單。

以記錄為目的、開放式的結構更難以像類型片一樣,為觀眾帶來某種特定的感受。以娛樂消遣為目的的消費者往往不會考慮紀錄片,偶然觀看了也很難以形成口碑效應。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另外,市場的基本規律仍是要逐利的,紀錄片的受眾難以為院線帶來可以預期的效益。今年的幾部紀錄片把鏡頭對準了社會底層:《最後的棒棒》《大三兒》《自行車與舊電鋼》《一百年很長嗎》和《生活萬歲》以及《出·路》中的兩位人物。不知名的人物本身就難以契合市場需求,沒有類似生活經驗的觀眾也難以從影片中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排片時間也在影響原本就不多的潛在觀眾,院線經理不會冒險安排“小眾”的紀錄片在黃金檔。有限的時間與熒幕數量並沒有給影院太多選擇,商業片之間的競爭尚且激烈。各類電影、電影人積累了自己龐大的粉絲群體,而紀錄片電影的消費僅僅處於起步階段,顯然不具備競爭實力。

雖然目前越來越多的紀錄片登陸院線,但與商業影片相比,宣傳渠道、資金也不在同一水平。紀錄片尤其是人文類無法擺脫資金問題,較少的製作成本也無法給宣傳以支持。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相較於各類大片動輒近億的宣發費用,紀錄片往往會為幾百萬的宣發費用犯難。營銷簡單、發行粗放是近十年來院線紀錄片一直面臨的問題。缺乏類似經驗的發行公司也很難把握市場動向,有些公司則為了“情懷”做賠本生意,這樣的模式往往難以長久。

《大三兒》的宣發團隊通過各種方式控制成本,“五十站的校園路演只花了十五萬“。但即便如此,只有百萬元的票房仍與期望產生了巨大落差。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學習商業影片的路演形式似乎並未帶來更好的效果,好口碑僅僅停留在朋友圈與通稿裡,十分容易消失在大量商業影片的宣發轟炸中。另一方面,如《生活萬歲》《一百年很長嗎》等幾部影片,既有十分喜歡的觀眾,也有打出一星的觀眾。每個人對紀錄片的理解存在著巨大差異,在如今負向口碑更容易被放大的市場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差評也是宣傳方需要預估的。

在觀眾量少和市場規律共同作用下,原本就不長的放映週期被進一步壓縮。紀錄片並非“快消品”,其文化與社會價值遠遠大於娛樂價值。這種影響是滲透式的,很難憑藉某幾部影片的短期放映迅速建立。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紀錄片市場有整體向好趨勢

但短時間內仍不樂觀

從整體上來看,2018年的院線紀錄片題材、種類更為豐富,視角更為廣闊。人物紀錄片更加關注社會,不再僅僅把鏡頭對準公眾人物。數量上的持續增長也給了更多從業者信心。雖然整體向好,但不可否認的是,除《厲害了,我的國》外無一收回成本。在這樣的情況下,製作者們應當更加理性地看待紀錄片市場。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2018年北美紀錄片票房冠軍《與我為鄰》收穫2260.9萬美元,略低於去年的《二十二》。但不可忽視的是,北美票房從2002年起,每年都有破千萬美元的紀錄片上映,2014年《華氏911》更是在全球豪取2.22億美元票房,成為當今紀錄片票房的絕對冠軍。數據上表現出來的差距是長時間運作培養的結果,中國院線紀錄片仍處於起步階段,短時間內並不會每年都出現“爆款”。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沒有出現爆款是合理的市場表現

培養觀眾是關鍵

紀錄片和許多藝術片一樣,題材以及思想上更具私人化印記,帶有創作者的主觀感受,其中人物的現實生活很難讓觀眾感同身受。既無法把自己代入其中,也無法從影片中獲取快感,現實題材類的紀錄片也會讓許多觀眾不知所云。鮮有的觀眾往往被賦予“小眾、文藝”等標籤,而只有擴大這一群體的標籤範圍,才有可能為院線紀錄片帶來良性發展。

刻意追求爆款只會導致電影市場的混亂,也並非長久之計。在內容為王的今天,帶有明顯商業目的影片只會帶來負面影響。就像曾經風靡一時的各類“真人秀節目紀錄片”,似乎只是為了讓明星粉絲掏腰包。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當然,紀錄片觀眾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遠不像明星獲取粉絲那麼簡單。從瞭解到感興趣再到走入院線消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與配合。

首先,政策方面的傾斜有助於優秀紀錄片的創作。雖然我們暫時無法實行法國式的限制與資助院線的政策,但扶持、幫助優秀的創作者則不難實現。其次,媒體宣傳可以給予更多關注。紀錄片有很多潛在受眾,在大數據時代,通過網絡挖掘並配合適當的宣傳資源,更容易找準目標。

目前,我國電視熒幕上已經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紀錄片,央視的紀錄片頻道逐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流窗口。上海、北京等紀實頻道作為地方臺,也推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高口碑、低票房,為什麼紀錄片市場再難出現《二十二》?


網絡視頻平臺也為紀錄片創作者提供了另一種推向市場的可能。口碑爆棚的《藍色星球2》《地球脈動2》播放量均過億次。《風味人間》更是繼《舌尖上的中國》後又一部美食類的現象級作品。

愛奇藝統計數據顯示,19~30歲的用戶為紀錄片的主要觀眾,佔比超過了50%。年輕化的受眾群體,和院線消費主力軍相符合。同時,愛奇藝也在試著推行紀錄片的會員付費模式。院線遇冷的紀錄片,有可能在網絡端迎來轉機。

題材方面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華氏911》導演邁克爾·摩爾建議紀錄片製作者“要遵守一定的規律性:一些紀錄片就是屬於電視的,而另一些能在電影院招攬觀眾。”受制於政策因素,國內紀錄片無法像邁克爾·摩爾所做的那樣,通過剪輯、誇張等方式進行政治批判。尋找符合中國觀眾口味、帶有中國特色、面向更廣泛的觀眾的題材,是想要進入院線的紀錄片創作者們需要認真考慮的。我們相信,中國紀錄片的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