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

——酒泉方言趣谈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酒泉今冬的第二场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两天。在领略银装素裹的同时,让我们品味一下酒泉方言的魅力吧!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从汉语区域上划分,酒泉方言当属北方语系。酒泉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各种民族语言相互交汇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方言。

首先是民族特色。酒泉方言“紧赶麻斯”、“听堂麻斯”,是“赶紧”、“赶快”的意思。据有关专家称,此类方言由维吾尔族语和土厥语演化而来;“祁连山”则纯粹是地道的维吾尔族语言,翻译成汉语就是“天山”。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其次是远古特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酒泉就是汉语雅言的流行区域之一。酒泉方言中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古词语。比如,“搐chu”即收缩的意思,酒泉人说:“苹果搐成个尕蛋蛋了。”“挖wa”即用手抠,酒泉民歌《割韭菜》:“学生一把撕挖住。”酒泉俗语:“嘴上叫的妈妈,手在匣匣里挖抓。”《集韵》曰:“挖,手捉物也。”《类篇》曰:“谓手爬物也。”由此推论,酒泉虽然地处西北边陲,远离繁华、人烟辐辏之地,但在语言体系上早就融入了祖国大家庭的怀抱,堪称历史悠久。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再次是厚重特色。酒泉人说话咬字较重,声调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按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压得很瓷实”。这一点,倒是跟酒泉人诚实厚道的品行和豪爽直率的性格十分相符。研究表明,酒泉话是中国方言中声调最简单的方言之一,总体上只有三种:阴平调值为“44”;阳平与上声合并,读为降调“41”;去声读为低声调“13”。酒泉人把“甘肃”读为“甘旭”,“去”读为“气”,“学生”读为“学森”,“诗人”读为“丝人”,“喝水”读为“货水”,“渴得很”读为“炕得很”,“肚子饿”读为“肚子卧”。酒泉方言中以“j”、“q”、“x”起头的音节,韵母韵头为“j”或“u”,大都读为“g”、“k”、“h”或“z”、“c”、“s”。如“街jie”说成“该gai”,“芥末”说成“盖gai沫”,“腔qiang”说成“康kang”,常用语有“羊康(腔)子背上拜个年去哩”、“胸康(腔)子上捣给了两捶头”等。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第四是口语特色。如句末用“咔”,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一下”,“今天请你来咔”就是“今天请你来一下”,“走打了言传咔”就是“走的时候说一声”;句末用“啊吧”,表示选择疑问,“你今天来啊吧?”就是“你今天来呢,还是不来?”,“丫头结婚请我啊吧?”就是“姑娘结婚时请不请我?”有时“打”和“咔”连用,如“亲戚门上绕打咔”、“存下的票子花打咔”等。有些口语,如果用文字来表述,会让外地人茫然不知所云,如“西瓜子子子”、“菊花子子子”等,说的是植物种子;“碎子子子”则专指小孩,带有轻蔑的意味。“头”字在酒泉方言中运用相当广泛,如“吃头”、“看头”、“说头”、“拿头”、“耍头”等,不一而足。也有把头(脑袋)称作“朵罗”的,“龟朵罗”即“龟头”,是酒泉乡间常用的骂人话。第五是语音特色。酒泉地域宽广、民族众多,除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外,就这里的汉民而言,虽说他们在此地生活了成百上千年,但由于其先祖来自中国的四面八方,时至今日,他们说话的声调中仍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祖上的古老痕迹。敦煌话的特点是起头高、中间重、轻打弯、尾音低,抑扬有致;瓜州话从头到尾都保持平音,听上去给人一种谦逊诚实的感觉;玉门人说话音调有些特殊,两头重、中间轻,显得特别能沉得住气,慢条斯理,给人传递出一种温暖与慰藉;肃州人说话语速较快,遇上性子急的,一句话只需三分之一秒,给人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金塔人说话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中调慢音咬字清,一听就是实实在在的好人。另外,金塔和肃州局部地方的人说话,“阎”、“杨”不分,“牛”、“刘”不分,“连”、“年”不分,“阎书记”、“杨书记”都是“yan书记”,“牛局长”、“刘局长”都是“niu局长”;“一连”、“一年”都是“yi lian”。这一罕见现象,大约与他们的祖籍地有关。肃州区清水镇马营河一带的乡民,由于与甘州高台毗邻,说话保持了浓郁的“甘高”特色。“中共中央毛主席朱德副主席”,让他们说出来就成了“公共公央毛古席姑爹副古席”。有笑话说,有几位部队的后勤人员到那里购买西瓜,看瓜的大嫂让他们自己摘瓜解渴,有个战士见瓜地里躺着个刻了“十”字的大西瓜,就兴高采烈地摘了来吃,不料瓜刚打开,大嫂就惊呼起来:“哎哟,你们咋把我的子宫给吃了?”几个当兵的不明就里,以为闯了大祸,连忙道歉,并表示要高价赔偿。大嫂说:“没啥,没啥,子宫是子宫,让你们吃了我也高兴!”原来,看瓜大嫂说的“子宫”就是预留的种瓜,当地人称“籽种”。这就是同一地域之间的方言差异。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第六是虚张特色。有很多酒泉方言充满了虚拟和夸张,而且是正话反说。比如“数量很多”被他们形容为“没多老少”,“忙碌”被说成“有闲无忙”,“来了很多人”被说成“来了好少人”,“吃肉喝酒”被说成“吃酒喝肉”等。遇上有人问路,酒泉人往往用手一指:“噢——那。”“噢”的声音越长,说明路途越远,有“一‘噢’几十里”之说。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第七是同异特色。酒泉方言中有很多词语用字,原本就是普通话的发音,但如果让他们照着文本诵读,念出来的音反而是错的。比如,“锣鼓敲得山响”这句话,酒泉方言中“shan”的发音本来是对的,但读出来却变成了“san”响;手指头的“指”,酒泉人平时也说“手指头上扎了个刺”,但读出来却变成了“手指(zi)头”。另外,“星宿(xiu)”读作“星宿(xu)”,“畜(chu)生”读作“畜(xu)生”,“着着(zhaozhao)的”读作“着着(zhezhe)的”,“雀(qiao)娃子”读作“雀(que)娃子”等等。这一有趣现象说明,酒泉方言中本来蕴含了大量普通话的成分,但这种宝贵的元素,受岁月的浸濡,被五言杂音逐步销蚀殆尽。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第八是独行特色。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上,酒泉人有着特立独行的表达方式。“腿”叫“栏杆”,“肩膀”叫“胛花”,“接吻”叫“吃老虎”,“打了一拳”叫“掏给了一捶”,“岳父”叫“外父”,“连襟”叫“挑担”,“快跑”叫“丢展子”,“红艳艳”叫“红捻捻”,“明晃晃”叫“明朗朗”等。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第九是实用特色。酒泉人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积累了大量的俗语和歇后语,不仅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而且非常实用,对校正行为、警示后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伙种田,惹人嫌,伙养牲口喂不圆”,“三推四靠,倒了锅灶”,“指亲呢,靠邻呢,刚够嚼”,“家有三件事,先打紧处来”,“不会烧锅死费柴,不会当家跑烂鞋”,“长短是个棍,薄厚是个礼”,“出门三分小,见了姑娘叫大嫂”,“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可卷肉”,“望了别人的大干粮,耽搁了自家的谷米汤”,“十里路上吃嘴,不如蹲到家里喝水”,“杯杯小吃烂家当,毛毛雨渗透衣裳”,“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儿,就怕匣匣没底儿”,“想浇水,怕修闸,想说媳妇怕抱娃”,“话说实些好听,皮袄穿上遮风”,“有话说到面子上,有肉切到案子上”,“有钱的怕贼,忤逆种怕雷”,“活的时候给着吃,强如死了爬着哭;活的时候给着穿,强如死了抬花棺”等,应有尽有。一些歇后语更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撅上屁股看天——有眼无珠”,“三张麻纸糊了个驴脸——好大的面子”,“后圈里养脬牛——谋心不善(骟)”,“猫吃糨糊——尽在嘴上挖抓”,“鸡儿蹲到羊皮上——糟毛”,“后娘打娃子——暗中使劲”,“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狗撵石匠——寻着招錾”等。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第十是无字特色。一些酒泉方言,虽然人们耳熟能详,但要准确地写出来却十分困难,原因是有音无字。比如“客人来了一pia ta”,形容来的人很多,“pia ta”就找不出准确的文字,只能用拼音或同音字替代。“老天爷pia pia流星地下开了”,形容雨下得很大,“pia pia”是象声词,也写不出来。另外,“娃娃从树上掉下来bia死了”,“水井里扔了个石头——piang的一声”,“bia”是动词,“piang”是象声词,同样无法用文字记录。著名民俗学家柯扬教授20世纪80年代来酒泉采风时说过,有些酒泉方言只能听不能写,原因是中国的汉语字典中根本就没有那个字。西安的朋友说,陕西“biangbiang面”很有名,没有“biang”字,陕西人就自己造了一个出来,很复杂,共有56画:“穴”字头,两个“幺”中间夹个“言”,两个“长”中间夹个“马”,左边一个“月”,右边加“立刀”,“心”字作底,最后用扁“走”字将左、下部围起来。口诀是:“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上个车车上咸阳。”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这雪下的耳刮子都冻掉料!——酒泉方言趣谈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