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易经》“命名”的学问!“名实相符”,经典永传!

《易经》这门古老的哲学,有如艺术般的优雅,有如迷宫般的复杂,却也充满破解谜题时的无穷乐趣。远看似乎是一幅画,近看又发现罗列了很多文字,左看一个样子,右看一个样子,上下前后又各自不同,虽然规则是不变的,但变化才是永恒的!

趣谈《易经》“命名”的学问!“名实相符”,经典永传!

据传,史上一共有三种《易》,神农时代的《连山易》、黄帝时代的《归藏易》以及周朝时的《周易》。那么,为什么如此命名这“三易”呢?若仅仅从文字上进行推敲,大概是以下的缘故吧。

先天八卦中,艮卦代表山,而《连山易》相传是以艮卦为首卦。

坤卦代表大地。古人的思想中“人死为归”,李白诗中“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而古人重土葬,人的归处是大地。“藏”就更容易理解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几乎都蕴藏在大地上,并且依托着大地的滋养,所以,“归藏”指的就是坤卦,而坤卦也恰恰是《归藏易》的首卦。

乾卦代表天,天体运行不息,而“周”者环绕不息,正符合乾卦的卦德,《周易》中乾卦自然也是首卦。

趣谈《易经》“命名”的学问!“名实相符”,经典永传!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门足以构建庞大体系的大学问自然是有章可循才值得反复玩味的,就连其中的很多细节也是可堪推敲的,六十四卦的命名想来也不是随意为之吧!

《蒙》卦中,初六“发蒙”、九二“包蒙”、六三“勿用取女”、六四“困蒙”、六五“童蒙”、上九“击蒙”,已然将复杂的师生关系几乎解析清楚,这部分内容以往曾详细说明过,此处不再赘述。“蒙”者,蒙昧,用来作此卦的命名确实是恰如其分。

趣谈《易经》“命名”的学问!“名实相符”,经典永传!

《需》卦中,外卦“坎”,为云,为雨,为险。内卦“乾”,为天,为健。云雨在天上,显然有下雨之象,但“坎”之云雨在上卦,所以,不要急着赶路,否则会遇到云雨之险。“需”字的解释,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不得不说,“需”字非常匹配这个卦的命名。

《讼》卦中,外卦“乾”,为天,为健,为刚强“天清地浊”,天之清气主上升。内卦“坎”,为水,为险,水势向下而奔流。内外卦一上一下,双方“道不同”之象。又“险”而“健”,内怀凶险,于外又示之以刚强,且能固执坚持,毫不退让,想想也知道这要是不闹出点纠纷来就不合情理了。“讼”者,争讼。而讼不仅为言语冲突,广义的“讼”几乎可以涵盖战争之外的所有冲突。

趣谈《易经》“命名”的学问!“名实相符”,经典永传!

如果说每一卦的主爻可以帮助学易者分辨每一卦中六个爻位的主次关系,那么,对卦名内涵的理解会增进对整个卦卦德、卦势的理解。就这一点而言,明晰每一卦的卦名,理解六十四卦的次序安排,都是很有必要的。

限于篇幅,本文只安排了几个例子,以后有机会会继续这个话题,用更多的卦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感谢阅览《明境国学》

您的关注转发是我持续发文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