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滇緬路上前仆後繼


中國遠征軍:滇緬路上前仆後繼

行軍中的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滇緬路上前仆後繼

滇西抗戰紀念館裡的中國遠征軍名錄牆


□王凱

1941年12月,中英雙方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當月,中國遠征軍正式組建。在1942年初至1945年3月,中國先後兩次派出的30多萬人組成的遠征軍,在緬甸戰場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並肩作戰,有力地支持了盟軍在印緬戰場的對日作戰,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運輸線,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時至今日,遠征軍的崇高精神始終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中國遠征軍

第一次入緬作戰

抗日戰爭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著日軍對中國及中國周邊國家的入侵,連接中國與外界的出港口和交通線路相繼落入日本人之手,大批國內急需的抗戰物資滯留國外,於1938年搶建完成的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被稱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在1942年初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炮兵部隊佔據了嶽麓山陣地,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炮彈告罄,第九戰區電告重慶,軍政部答覆:“炮彈尚在仰光(時為緬甸首都)待運。”據說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聽說此事後驚呼:“倘若日軍進犯緬甸,斷我賴以生存之滇緬公路,我方軍民則無異困守孤城,坐以待斃。”

局勢不幸被宋子文言中,1942年1月,日軍出兵緬甸,企圖徹底切斷中國抗戰的“輸血管”,同時準備以緬甸為跳板,實現與德國會師中東的計劃。英國不想失去印度這個殖民地,中國想竭力保住滇緬公路這條最後的國際運輸線,雙方達成由中國出兵緬甸的共識。其實早在1941年底,中國政府就組建了遠征軍,準備入緬作戰。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的力量,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便以交通不便為由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準備入緬作戰的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附近。

1942年1月31日,日軍擊潰英軍第16步兵旅,英軍一路潰敗,英方這才於2月3日向中國求援,請求遠征軍入緬。2月16日,蔣介石下達命令:“優先運送第5軍入緬,所有野炮、戰地炮均應隨同出發。”第5軍當日即乘汽車到雲南西部毗鄰緬甸的畹町集中,再由英方派車接運入緬。3月1日,中緬印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飛赴緬甸臘戍,佈置第5軍入緬後的作戰部署和要領;3月3日,蔣介石與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會面,6日,蔣介石在重慶與史迪威再次會面,蔣將緬甸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了史迪威,史迪威也在當天的日記中證實了此事:“與蔣介石共同召開軍事會議。顯然,他曾通知第5和第6兩個軍(中國軍隊)接受我的命令(在緬甸),我一到達會議便開始了。”

3月8日,仰光失守,從美國運抵此處的幾十萬噸援華物資落入日本人之手。4天后,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正式成立(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以後情況變化未發表),司令長官衛立煌(未到任,先由杜聿明代理,後由羅卓英繼任),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兼第5軍軍長),轄第5、第6、第66軍。

就在仰光失守的同一天,遠征軍第5軍的先頭部隊第200師到達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同古是緬甸重要的公路、鐵路和水運樞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仰光失守後,同古成為日軍的主攻目標。原來駐守同古的是英緬軍第1師,中國遠征軍到來後,同古防務由第200師接手。

第200師是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有兩個戰車團和兩個摩托化步兵團,裝備精良,有坦克、裝甲車、摩托車和大口徑火炮,師長戴安瀾黃埔三期出身,1939年曾率部與日軍精銳第5師團在廣西崑崙關鏖戰月餘,擊斃日軍少將中村正雄,取得崑崙關大捷,被譽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3月18日,第200師與兵力兩倍於我的日軍第55師團正面交火。戴安瀾立下“誓與同古共存亡”的遺書:“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國威的盛舉,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以步兵指揮官替代,各級照此辦理。”戰事異常激烈,敵我每天都有衝鋒、肉搏數次。至3月底,第200師與日軍血戰12天,殲敵5000餘人。3月29日,同古英軍在沒有通知中國軍隊的情況下突然撤退,將同古側翼暴露給敵人,增援的日軍第56師團開始包抄第200師後方,我軍腹背受敵,形勢更加嚴峻。當天晚上,戴安瀾部奉命突圍,安全轉移。

當時英軍的戰略方針是“棄緬保印,保存實力”,所以在緬英軍聽任中國遠征軍單獨作戰,或利用中國軍隊掩護自己撤退,在這種背景下,緬甸戰局一敗塗地。5月6日,英軍決定放棄緬甸,史迪威命令中國遠征軍向印度撤退。

退入印度部隊

組成中國駐印軍

5月8日,杜聿明接到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羅卓英的電報,命令全軍向印度撤退,而就在前一天,蔣介石則命令杜聿明撤回國內。面對這兩份截然不同的命令,杜聿明不知如何是好,後來他在回憶錄中透露:“我召集各部隊長及參謀長商討後,決心仍按照蔣介石命令向國境撤退,當時各將領均無異議。”5月9日,杜聿明以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的名義召集新22師師長廖耀湘、第96師師長餘韶、新38師師長孫立人研究突圍部署,決定從孟拱以西以北迴國,會議後立即行動。

唯一沒有按照杜聿明命令行事的是孫立人,他率領部隊撤退到印度英帕爾,成為遠征軍序列中唯一一支保持完整建制的撤退部隊。因為當時印度沒有戰場,撤入印度的中國遠征軍經過短暫休整後改稱中國駐印軍。史迪威受命擔任駐印軍總指揮,羅卓英為副總指揮。1943年春,羅卓英調國內任職,鄭洞國接任副總指揮。中國駐印軍由新編第1軍(軍長鄭洞國兼,孫立人、潘裕昆先後繼任)、新編第6軍(軍長廖耀湘)、中美混合突擊支隊和美軍第5307混成旅聯合組成。

中國駐印軍指揮部成立後,首先在印度藍姆伽訓練營整訓部隊,中方的具體訓練工作由孫立人負責。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訓練,駐印軍官兵的軍事素質和軍事技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與整訓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就連狂妄自大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也不得不承認:“日本皇軍獨自可以肩負保衛緬甸的全責,但是中國駐印軍隊(現集中於印度東境阿薩姆邦),乃一支訓練有素的勁旅——我們應予密切地注意。”

自1943年10月開始,中國駐印軍先後發動兩期攻勢,反攻日軍盤踞下的緬甸,經過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南坎等數次大戰,1945年1月27日,中國駐印軍與重新組建的滇西遠征軍在中緬邊境的芒友勝利會師,中印公路至此全程暢通。

重新組建遠征軍

出征滇緬

除退入印度的新38師外,中國遠征軍主力大部撤退至雲南西部。1943年春,鑑於緬甸及滇緬公路對於中國抗戰的重要性,中國政府決定在滇西重新組編並整訓第二批遠征軍,準備在合適時機反攻緬甸。

重組後的遠征軍由陳誠任司令長官(後衛立煌繼任)、黃琪翔任副司令長官,節制第11、第20集團軍和滇康緬特別游擊區,總兵力共14個師16萬餘人,同時更新補充美國裝備。當時美國支援的裝備大都供應了中國駐印軍和美軍第14航空隊,運到國內的各種軍火彈藥不過1000餘噸,其中大部分都補充了遠征軍。

1944年4月13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中國遠征軍做好作戰準備,相機攻佔騰衝,以策應西線駐印軍攻佔緬北重鎮密支那;17日,遠征軍擬定了怒江作戰計劃。5月11日,反攻怒江作戰開始,中國遠征軍以第20集團軍為右翼攻擊部隊,第11集團軍為左翼攻擊部隊,在司令長官衛立煌的統一指揮下,分數路以銳不可當之勢強渡怒江,揭開了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怒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江水沿大峽谷一路猛瀉進入雲南境內,水急灘高,素有“一灘接一灘,一灘高十丈”的說法。怒江兩岸山高谷深,坡陡壁峭,兼之對岸有日軍重兵把守,故號稱“怒江天險”。強渡怒江天險後的滇西遠征軍乘勝追擊,進入高黎貢山地區,與反攻緬甸的駐印軍似兩把尖刀對日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血戰17個月後,中國軍隊解放了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83000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擊斃日軍48000餘人,重新打通了滇緬公路,緬北、滇西從此不見敵蹤。

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據臺灣1990年編印的《抗日戰史》統計,這場歷時3年餘的滇緬抗戰,中國軍隊共陣亡將士31443人,負傷35948人,但據專家考證實際傷亡數字遠不止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