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滇缅路上前仆后继


中国远征军:滇缅路上前仆后继

行军中的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滇缅路上前仆后继

滇西抗战纪念馆里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王凯

1941年12月,中英双方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当月,中国远征军正式组建。在1942年初至1945年3月,中国先后两次派出的30多万人组成的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肩作战,有力地支持了盟军在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时至今日,远征军的崇高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中国远征军

第一次入缅作战

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对中国及中国周边国家的入侵,连接中国与外界的出港口和交通线路相继落入日本人之手,大批国内急需的抗战物资滞留国外,于1938年抢建完成的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被称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在1942年初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第九战区炮兵部队占据了岳麓山阵地,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炮弹告罄,第九战区电告重庆,军政部答复:“炮弹尚在仰光(时为缅甸首都)待运。”据说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听说此事后惊呼:“倘若日军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公路,我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局势不幸被宋子文言中,1942年1月,日军出兵缅甸,企图彻底切断中国抗战的“输血管”,同时准备以缅甸为跳板,实现与德国会师中东的计划。英国不想失去印度这个殖民地,中国想竭力保住滇缅公路这条最后的国际运输线,双方达成由中国出兵缅甸的共识。其实早在1941年底,中国政府就组建了远征军,准备入缅作战。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的力量,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便以交通不便为由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准备入缅作战的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附近。

1942年1月31日,日军击溃英军第16步兵旅,英军一路溃败,英方这才于2月3日向中国求援,请求远征军入缅。2月16日,蒋介石下达命令:“优先运送第5军入缅,所有野炮、战地炮均应随同出发。”第5军当日即乘汽车到云南西部毗邻缅甸的畹町集中,再由英方派车接运入缅。3月1日,中缅印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飞赴缅甸腊戍,布置第5军入缅后的作战部署和要领;3月3日,蒋介石与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会面,6日,蒋介石在重庆与史迪威再次会面,蒋将缅甸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史迪威,史迪威也在当天的日记中证实了此事:“与蒋介石共同召开军事会议。显然,他曾通知第5和第6两个军(中国军队)接受我的命令(在缅甸),我一到达会议便开始了。”

3月8日,仰光失守,从美国运抵此处的几十万吨援华物资落入日本人之手。4天后,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正式成立(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以后情况变化未发表),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先由杜聿明代理,后由罗卓英继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兼第5军军长),辖第5、第6、第66军。

就在仰光失守的同一天,远征军第5军的先头部队第200师到达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同古是缅甸重要的公路、铁路和水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仰光失守后,同古成为日军的主攻目标。原来驻守同古的是英缅军第1师,中国远征军到来后,同古防务由第200师接手。

第200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有两个战车团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团,装备精良,有坦克、装甲车、摩托车和大口径火炮,师长戴安澜黄埔三期出身,1939年曾率部与日军精锐第5师团在广西昆仑关鏖战月余,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取得昆仑关大捷,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3月18日,第200师与兵力两倍于我的日军第55师团正面交火。戴安澜立下“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战事异常激烈,敌我每天都有冲锋、肉搏数次。至3月底,第200师与日军血战12天,歼敌5000余人。3月29日,同古英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突然撤退,将同古侧翼暴露给敌人,增援的日军第56师团开始包抄第200师后方,我军腹背受敌,形势更加严峻。当天晚上,戴安澜部奉命突围,安全转移。

当时英军的战略方针是“弃缅保印,保存实力”,所以在缅英军听任中国远征军单独作战,或利用中国军队掩护自己撤退,在这种背景下,缅甸战局一败涂地。5月6日,英军决定放弃缅甸,史迪威命令中国远征军向印度撤退。

退入印度部队

组成中国驻印军

5月8日,杜聿明接到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的电报,命令全军向印度撤退,而就在前一天,蒋介石则命令杜聿明撤回国内。面对这两份截然不同的命令,杜聿明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他在回忆录中透露:“我召集各部队长及参谋长商讨后,决心仍按照蒋介石命令向国境撤退,当时各将领均无异议。”5月9日,杜聿明以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的名义召集新22师师长廖耀湘、第96师师长余韶、新38师师长孙立人研究突围部署,决定从孟拱以西以北回国,会议后立即行动。

唯一没有按照杜聿明命令行事的是孙立人,他率领部队撤退到印度英帕尔,成为远征军序列中唯一一支保持完整建制的撤退部队。因为当时印度没有战场,撤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经过短暂休整后改称中国驻印军。史迪威受命担任驻印军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1943年春,罗卓英调国内任职,郑洞国接任副总指挥。中国驻印军由新编第1军(军长郑洞国兼,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新编第6军(军长廖耀湘)、中美混合突击支队和美军第5307混成旅联合组成。

中国驻印军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在印度蓝姆伽训练营整训部队,中方的具体训练工作由孙立人负责。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训练,驻印军官兵的军事素质和军事技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与整训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就连狂妄自大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也不得不承认:“日本皇军独自可以肩负保卫缅甸的全责,但是中国驻印军队(现集中于印度东境阿萨姆邦),乃一支训练有素的劲旅——我们应予密切地注意。”

自1943年10月开始,中国驻印军先后发动两期攻势,反攻日军盘踞下的缅甸,经过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南坎等数次大战,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重新组建的滇西远征军在中缅边境的芒友胜利会师,中印公路至此全程畅通。

重新组建远征军

出征滇缅

除退入印度的新38师外,中国远征军主力大部撤退至云南西部。1943年春,鉴于缅甸及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抗战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决定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准备在合适时机反攻缅甸。

重组后的远征军由陈诚任司令长官(后卫立煌继任)、黄琪翔任副司令长官,节制第11、第20集团军和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兵力共14个师16万余人,同时更新补充美国装备。当时美国支援的装备大都供应了中国驻印军和美军第14航空队,运到国内的各种军火弹药不过1000余吨,其中大部分都补充了远征军。

1944年4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中国远征军做好作战准备,相机攻占腾冲,以策应西线驻印军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7日,远征军拟定了怒江作战计划。5月11日,反攻怒江作战开始,中国远征军以第20集团军为右翼攻击部队,第11集团军为左翼攻击部队,在司令长官卫立煌的统一指挥下,分数路以锐不可当之势强渡怒江,揭开了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江水沿大峡谷一路猛泻进入云南境内,水急滩高,素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怒江两岸山高谷深,坡陡壁峭,兼之对岸有日军重兵把守,故号称“怒江天险”。强渡怒江天险后的滇西远征军乘胜追击,进入高黎贡山地区,与反攻缅甸的驻印军似两把尖刀对日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血战17个月后,中国军队解放了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83000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击毙日军48000余人,重新打通了滇缅公路,缅北、滇西从此不见敌踪。

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据台湾1990年编印的《抗日战史》统计,这场历时3年余的滇缅抗战,中国军队共阵亡将士31443人,负伤35948人,但据专家考证实际伤亡数字远不止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