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能夠翻起什麼大波浪?為什麼要刺殺宋教仁?

鬼馬歷史


筆者認為,宋教仁的死,是因為在1913年2月,按照《臨時約法》的規定,國會選舉的結果是國民黨佔大多數席位,按照這個結果,一旦國民黨組閣成功,那麼宋教仁就是當仁不讓的國家總理。

這個結果,也許是某些人所不願意看到的。也正是因為他的死並不能讓當時最大疑犯袁世凱得到最大的利益,因此我們也說,他的死到今天還是一樁疑案。

1912年,2月15號,袁世凱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3月10號他在北京宣誓就職。當時的國家政體是“共和制”,袁世凱雖然做了共和制的總統,卻不清楚什麼叫做共和,他唯一懂得的就是什麼叫做獨裁專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提名唐紹儀擔任內閣總理,以為唐紹儀會對他言聽計從,結果唐紹儀卻主張與同盟會合作。

袁世凱對此自然大為不滿,想方設法逼迫唐紹儀辭職,最後唐紹儀和所有同盟會的內閣成員被迫全體辭職,袁世凱立刻讓自己的親信趙秉鈞代理內閣總理,讓責任內閣變成了他個人的附屬機關。

【趙秉鈞】

孫中山隨即將同盟會改組成了國民黨,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他想要組織政黨內閣,袁世凱便策動北洋軍警進行干涉,想要逼迫國民黨退出內閣,正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宋教仁的被刺,將袁世凱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宋教仁】

宋教仁當時擔任國民黨的代理理事長,孫中山是理事長,但其實並不負責具體的事務,也就是說,宋教仁實際主持國民黨的工作,1913年2月的國會選舉上,國民黨獲得了大多數的席位,國民黨自以為大獲全勝,準備組閣,並決定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

3月20日,宋教仁接到袁世凱的電報,打算從上海回到北京,當天晚上十點,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遭到歹徒襲擊,由於子彈上塗了毒藥,宋教仁終因搶救無效去世。

【孫中山】

宋案的掙破過程,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順利——首先就有一個古董商去報案,說兇手就是上海青幫大佬應桂馨,應桂馨曾經向他提出,給他一千塊元讓他殺人,他害怕沒有去;

案發的第三天,租界巡捕就抓住了應桂鑫,並且在他的家裡拿到和內務部秘書洪述祖來往的密電,密電是趙秉鈞發來的,內容均和“毀宋”有關;

在搜查應桂鑫家裡時,在應桂鑫房子附近巡捕們發現了一個神色可疑的人,而這個人剛好就是刺殺宋教仁的兇手武士英;

預審武士英的前一天,身強體壯的武士英暴斃;

宋案破案和審案部分全在國民黨的控制下進行,而武士英被關押的上海海運局滬軍六十一團的軍營是陳其美(國民黨大佬)的老部隊;

這一切如此巧合的破案過程沒有受到任何懷疑,另外有人懷疑宋教仁很有可能是黨內鬥爭——如有人認為宋教仁代理理事長的身份使得元老如黃興等人十分嫉妒,因此加害了宋教仁,並將這個罪責推到袁世凱頭上,或者有人竟認為就是孫中山所為——真相如何,早已不得而知了。

【黃興】

無論如何,因為武士英的死,袁世凱又得到殺人滅口的新罪名,他受到輿論的激烈攻擊,惱羞成怒,準備武力攻擊國民黨,國民黨率先發動了二次革命,但因實力不濟失敗——不久應桂馨越獄找袁世凱要錢,袁世凱氣憤之下讓人用亂刀將應桂馨砍死。

應桂馨一死,殺死宋教仁的真正幕後主使也成為了永遠的謎。


潯陽鹹魚


小編就自己專業所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的暗殺事件,宋教仁被刺一案,宋教仁被暗殺,不僅衝擊了本來已經非常脆弱的南北關係,還在很大程度上面改變了中國近代史的走向,許多民國初年的悲劇性事件都是從宋教仁被刺之後發生的。

首先來回顧一下宋教仁被刺殺的過程。宋教仁被刺殺主要包括這麼幾個背景,首先是國民黨在1913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了大多數選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宋教仁正準備北上組閣,出任內閣總理,他自己也做好了準備,準備成為民國第一大黨的領袖;其次是1913年還是袁世凱準備成為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的一年,而宋教仁所主張的議會政治與袁世凱的集權傾向是相違背的。再者就是孫中山在當時已經忙於民生建設,南方的革命軍已經裁撤了很多,南北軍事實力對比早已經失衡。而宋教仁就是於1913年3月20日在準備啟程赴北京前被刺客暗殺於上海火車站。

至於暗殺宋教仁的幕後兇手,這麼多年以來已經有很多種說法,包括袁世凱、趙秉鈞、洪述祖等,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孫中山和陳其美,小編覺得最有可能的就是洪述祖(原因在這裡不詳細敘述,可以參見北大尚小明教授的相關著述)。

而宋教仁被刺一案的影響則是非常大的。

首先,宋教仁被刺之後,民初的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被打破,自孫中山、黃興北上之後形成的民主的氛圍不復存在。袁世凱雖然也極力為自己辯解,不過孫中山等人並不相信他的解釋,孫中山執意要開展二次革命,而黃興等人則反對孫中山這樣做,堅持在法律框架內解決宋教仁被刺一案。最終,二次革命爆發,南北之間再次爆發戰爭,中國近代史在民初走向偏差。

其次,宋教仁被刺還開創了民初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那就是以暗殺來解決政治分歧,所以後來有陳其美被暗殺,湯化龍被暗殺等等,實際上許多政治分歧是可以通過法律甚至可以通過政治協商解決的,一旦開了暴力解決的先例,許多事情就很難再圓回頭。


青年史學家


宋教仁能翻起的不叫波浪,叫海嘯。

宋教仁是中國近代的議會政治第一人,如果他沒死,中國在北洋時代很可能實現一定程度的議會政治,歷史可能會完全改寫。

宋教仁死的時候年齡很小,僅僅只有31歲,以極年輕的年齡成為了影響中國的大人物,不可謂不優秀。

我們的國父孫中山,雖然是中國革命先驅第一人,但是在能力上講,實在難以算是傑出。一輩子大小革命近百次,無一次獲得成功。而他的組織同盟會,雖然聽起來像是近代政黨,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個幫會,組織結構不明確,成員之間多江湖氣息,也沒有明確的組織發展方針。早在民國建立之前,就有很多革命人士不服同盟會,比如江浙光復會,湖廣共進會,各種革命組織各自為政。

民國建立以後,從法律上講,力求實行憲政議會政治。而宋教仁意識到,同盟會的組織,根本無法適應民國的體制,所以他決定改組同盟會,創立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組織——國民黨。

宋教仁組織的國民黨,除了包括同盟會以外,還有諸多小黨派小團體,以及眾多革命志士社會賢達,有明確的黨綱黨紀,一時間在北京風頭無兩。1913年國會選舉,眾議院裡596人中國民黨得269人,參議院274人中國民黨當選123席,獲得絕對勝利。

按照選舉結果,國民黨黨魁宋教仁應給進京擔任總理,與袁世凱並肩成為中國最有權力的兩個人。在出發之前,宋教仁在上海發表講話,透露了兩個信息——1.對孫中山的“五權分立”理論持消極態度,2.對袁世凱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全面否定。

這樣就得罪了兩大集團,孫中山之前已經久不滿於被宋教仁架空,而袁世凱則更不用說,以袁世凱權欲之強,怎麼肯跟別人分享權力呀?

但是我認為,袁世凱沒有殺宋教仁,從宋教仁給袁世凱的遺言就能看出來,連宋自己都不認為是袁世凱殺了他。因為暗殺對於袁世凱實在不是個好選擇,有兵有錢的袁世凱大可以跟宋教仁周旋,唯獨不應該殺他。宋教仁一死,全天下人都會認為是他殺的,嫌疑躲不掉。

而孫中山更不可能,孫中山雖然能力不濟,人品卻很高尚。暗殺同志這種事他是無論如何幹不出來的。

那麼兇手是誰呢?

袁世凱方面,國務總理趙秉鈞有很大嫌疑。因為他是現任總理,宋教仁就是要取他而代之。出於保護自己的地位的考慮,他有可能會暗殺宋教仁。

孫中山方面,陳其美嫌疑最大。陳其美蔣介石的拜把子大哥,對孫中山極度忠誠,而且是上海黑幫大哥。而且陳其美與宋教仁素來有隙,之前還有過暗殺的黑歷史(派蔣介石暗殺陶成章),嫌疑極大。

總之,宋教仁之死,是一筆糊塗賬。這場影響中國近代史的槍擊案,也許隨著塵封的歷史,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真相了。


小約翰


問題問得很巧妙,沒有殺宋教仁的“主語”。袁世凱說了一句話,也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我不怕國民黨用暴力來奪取政權,我只怕他們會以合法手段贏得政權!”

宋教仁的能量有多大?可以用數據做個比較。

袁世凱上任初期,北京參議院的政黨120席位組成是這樣的:同盟會40席,共和黨40席,其他各黨合起來才40席。同盟會大夥兒都知道,共和黨是什麼來頭?居然與同盟會分庭抗禮。共和黨的理事長是黎元洪,理事包括張謇、章炳麟、伍廷芳等。

1912年12月,參議院發展為擁有參、眾兩院的國會,重新進行選舉,數據如下:眾議院共569席,國民黨得269席(共和黨120席);參議院共274席,國民黨得123席(共和黨55席)。

總體上看,國民黨在國會870個席位中獨得392席,而其他三大黨共和黨、民主黨、統一黨加起來才223席。也就是說,不到一年時間,國民黨已遠遠超越當初與自己分庭抗禮的共和黨,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黨,有影響甚至左右國會的力量。進一步說,國民黨在理論上擁有了決定國家大事的決策權!

當時,國家究竟採用總統制還是總理制,尚未最終拍板。袁世凱當然最不想看到總理制——當年他復出時,向清廷提的條件就是組織責任內閣,全權負責鎮壓革命,成功架空攝政王載灃,最後逼得清帝退位。所以,老袁不希望自己也被新總理逼得退位。看到宋教仁改組國民黨後發展勢頭迅猛,老袁曾開出條件:只要宋教仁不堅持總理制,就提名其為總理。但是,宋教仁根本不理會。

宋教仁被殺一事,長期以來都認識是袁世凱乾的,近年雖有不同聲音(比如說是陳其美主謀),但不可否認的是袁世凱的確嫌棄極大。奇怪的是,宋教仁中槍後並未立即死去,但在神志清醒的情況下並未指出自己懷疑的兇手,還給袁世凱發電陳述被刺經過。

不管誰殺了袁世凱,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人不喜歡內閣制,也不喜歡國民黨成為宋教仁的黨。


腦洞大開的歷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民國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2分)

宋教仁在民國初年的確掀起了大的波浪,生前如此,死後亦然。

宋教仁不同於國民黨內孫中山、黃興等大佬,宋教仁一心主張實行政黨政治。

清王朝宣統帝遜位後,孫中山按照約定將大總統之位讓給了袁世凱,而自己一心朝著“實業救國”的目標奮鬥著(孫中山一生都在“救中國”,只不過不同的階段主張不一樣),國民黨內最熱心政黨政治的宋教仁抓住了民國實行代議制的機遇,將原來已經有點散漫的同盟會和其他一些團體改為中國國民黨,宋教仁為國民黨的實際主持者。

宋教仁主張政黨政治,現在政黨也有了,接下來就是要實現自己的主張了。在宋教仁眼中,責任內閣制(又叫議會內閣制)是最符合中國的政體,國家的實際權力不在總統手上,而在議會上,而議會的實際控制權則在多數黨上,所以宋教仁不予餘力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意圖壯大國民黨使其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宋教仁此舉無疑成為袁世凱稱帝的絆腳石,但袁世凱沒有殺宋教仁的必要,至少在當時是如此。宋教仁遇刺的最高主謀不是袁世凱,更不是國務總理趙秉鈞,而是袁世凱的秘書洪述祖,實際執行人是青幫大佬應桂馨和殺手武士英。

洪述祖為什麼要幹掉宋教仁?

這是因為洪述祖為了討好自己的主子袁世凱以求自己謀居高位,他也意會錯了袁世凱對宋教仁的不滿,袁對宋教仁的確不滿但並沒有達到將其除掉的程度。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於上海,宋教仁之死亦引起了軒然大波,包括孫中山在內的大多數中國人都將矛頭指向了袁世凱,恰好袁世凱由於有機密掌握在洪述祖手上,袁操控法庭不讓洪述祖出庭受審,這進一步讓大家懷疑袁世凱是最大主謀。

因此,以反擊袁世凱為目的的“二次革命”興起,當然,後來寡不敵眾,“二次革命”被袁世凱鎮壓。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宋教仁不得不說很讓人傾佩。他能掀起的也應該可以成海嘯了。

宋教仁,與“黃興,孫中山”並稱中國憲政之父。主持改組國民黨,是中國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

應袁世凱北上召電,在汽車檢票口遇槍擊不治身亡,享年三十一歲。

他遇刺後,舉國悲痛,要求儘早抓住兇手。刺殺他的人據調查是袁世凱的親信。在1913年中華民國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宋教仁由此倡導內閣制,而分析此時袁世凱的內心,他是想當皇帝的,這樣內閣制的管理讓他的獨行統治有所限制,更加是想要分割他的權利。

另外,此前袁世凱想要拉攏他,而他不為所動,更是讓袁世凱大為惱火,這也是引發的一個原因。

刺殺宋教仁的子彈被塗了毒藥,可見,這是一場精心的刺殺,目的只有一個,置宋教仁於死地。


冷繁星465


宋教仁鬧革命時才20幾歲,被刺殺時才32歲,宋比較推崇責任內閣制(總理制)。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在南京建立的臨時政府卻是美式總統制,總統直接領導各部總長,不設總理,當時總理呼聲最高的宋教仁只擔任了有名無實的法制院院長,連議會都沒進,臨時參議院的院長是林森。孫中山把臨時大總統讓給袁世凱,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才提出責任內閣制,而議會選舉,國民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宋教仁將要出任總理,而這個結果袁世凱不想見到,孫中山也不想看到。所以宋教仁被刺殺死了,普遍的說法是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也有的說法是孫派人刺殺了宋,宋教仁被誰派人刺殺了,成了一個迷案。

中國從清末到民國,一共進行了四次國會選舉:第一次是1909年,由清政府推動,建立了諮議局和資政院;第二次是1913年,民國建國後的第一次國會;第三次是1918年,民國第二屆國會;第四次在1947年,是國民黨治下的國會。中間兩次都是複式選舉,就是兩次投票,先由選民直接投票產生選舉人,再由選舉人互選產生定額議員。民國六年底公佈的國會選舉法規定,作為選民必須具備下列資格:

1.男性;

2.年滿25歲;

3.居住投票地點二年以上;

4.年納4元以上直接稅,或有五百元以上不動產;

5.小學以上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在北洋時期,文盲率高達80%,而真正小學畢業或同等學歷的人那是少之又少,而且排除女性投票,只有不到10%的人有投票權。


輸入密碼有誤


宋教仁的死是個必然!

宋教仁在革命黨內,一直與天王不合,天王主張邊遠偏稀處起義放冷槍,宋主張中部起事,宋在革命黨內限止革命黨總統權力,早就讓革命黨總統不滿,宋教仁到處造革命黨總統謠言,說革命黨總統早晚會被徹底淘汰,攻擊革命黨總統專制獨裁,宋教仁組建國民黨時,把革命黨原來領袖權力架空,,,,不殺宋教仁,就沒天王戲,也沒蔣島主戲,日本黑龍會也不幹!

日本侵華勢力,不惜血本培植亡華漢奸,目的就是按日本意志宣傳日本麻醉中國思想,瓦解中國民族凝聚力,製造內亂互害,放鬆對日本驚惕,迎合日本侵華目的。

宋教仁以老子天下第一,意外竄紅,那套反民主宋家天下宋家黨,壓根不具操作的憲政路線,幾百個政治團體不會接受,北洋政府不會接受,總統不會接受,連宋教仁的革命黨裡野心家也不接受。

(宋在革命黨內部黨搞這一套,自已想當內閣負責制總理,不但徹底惹怒革命黨總統,而且也被革命黨總統扔到垃圾堆裡,理所當然做實權總統制。在革命黨一黨內部都無法操作的那一套,故技重演拿到幾百個政治團體的正統名正言順的北洋民國政府,有成功可能嗎??)

內閣總理負責制的宋教仁,親手締造了國民黨,是不可置疑的黨父,國民黨操控了國會,革命黨正是用這種手段,目的是先徹底搞倒袁始凱的民主北洋,由革命黨控制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退一萬步說,革命黨這次主動利用宋教仁的膨脹權欲,重打內閣總理負責制這張舊牌,這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把戲,即便全天下人都是傻子,宋教仁這招宋家天下宋家黨,一廂情願的美夢,萬一僥倖成功,善於暗殺的革命黨內,也決不容許他宋家天下宋家黨存在下去,會像除掉陶成章一樣除掉他,然後取而代之!



宋教仁根本就翻不起什麼大浪

關於宋教仁這個人可以說是國民黨裡面的一個異類,和黃興一樣,都是早期同盟會時期的骨幹人物,但是後來成立的廣州國民政府卻將其邊緣化,基本從來都不提。

但是,如今確有很多人將宋教仁神話,甚至是教材上都特別介紹了宋教仁被刺殺的事情,認為宋教仁之死改變了中國的憲政之路,其實宋教仁根本沒有那麼大能耐,從晚清到國民黨敗退大陸前,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政權模式只能是軍閥為主體,宋教仁所提倡的民主憲政根本就實現不了。

之所以,會將宋教仁看得如此重要,其實也是在闡述中國民主憲政之路的艱難,以前人們都認為宋教仁是袁世凱刺殺的,因為刺殺了宋教仁才能保住袁世凱大總統的位置與權力。

袁世凱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我不怕國民黨用暴力,就怕他利用合法手段贏得政權”。這個合法的手段一直被認為是宋教仁的民主憲政,按照當時參議院的席位,國民黨(這個是宋教仁組建的國民黨,並不完全等同於後來孫中山組建的國民黨)已經取得優勢地位,宋教仁完全可以組閣,宋教仁因此可以擔任民國政府的總理,然後完成組閣。

實際上宋教仁當選總理就可能奪取政權嗎?段祺瑞曾經四任總理,結果怎麼樣,軍隊被打光後,還不是一副空架子,何況一點兵權都沒有的宋教仁,以袁世凱的能力,還能被宋教仁架空?不被袁世凱反架空就不錯了。

宋教仁所提倡的內閣制根本就是閉門造車

宋教仁的確有才,早年和黃興創立華興會,並且到日本學習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成功後,一度勢頭超過孫中山,改組同盟會成立國民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就是宋教仁起草的。

在政治立場上,宋教仁主張建立民主共和政權,推廣民主憲政,也就是一個是民主,一個是法制,其思想即使是放到現在也有合理之處,在此基礎上提倡三權分立,其實和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已經發生衝突。

已當時的中國根本不可能實現民主與法制,其內閣制根本也是自吹自擂,首先內閣制在歐洲是很流行,但是英國和德國是君主立憲的內閣,實行總統制的一個法國一個是美國,美國是標準的總統掌權,只有法國是既有總統,又有內閣,內閣的權力依然有限,說到底,每一個政權都是基於政治而言,而不是基於軍隊,恰恰當時的中國要的是絕對的軍隊實力,槍桿子才能出政權。

宋教仁一死,袁世凱一句話就解散了國民黨要召開的國會,這就是民國的政治,袁世凱執政的時候稱帝,皖系執政的時候有安福系國會,直系執政的時候有曹錕賄選,北洋三系哪一個不是把軍隊開進了北京,才控制了全國的政權。

光憑宋教仁的這點本事,我認為是完全消滅北洋百萬軍隊的。

為什麼要刺殺宋教仁?

到底是誰刺殺的宋教仁,至今依然是謎團,以前懷疑袁世凱的多一些,現在則有很多指向孫中山的,其實關於是誰殺的其實已經不重要的,只能說宋教仁的理念還是不符合當時的政治,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孫中山都不會宣揚這種思想。

宋教仁死後,反而是南北兩派放棄合作,重新走向大戰的局面,這也更說明,在民國,談判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談不妥的時候就得打仗,這個時候還是看誰的實力強。

民主和法制之路從來都充滿了曲折,又其實宋教仁一個人就能改變的。


史論縱橫


宋教仁非一般人,他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團體華興會的第二號人物,第一號人物是黃興。華興會與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合並,成立了同盟會。

黃興的軍事才能很突出,宋教仁則有著出色的政治才能,尤其精通法律。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建立之後,宋教仁擔任法制局局長。包括《臨時約法》等民國初期重要法律,都是由宋教仁負責編訂的。

民國政體為共和制,有國會制約政府權力。而且民國施行責任內閣制,總統並不直接處理國政,直接處理國政的是國務總理(總統有提名、罷免總理的權力,可間接施政)。

在1913年的國會大選中,宋教仁帶領國民黨大獲全勝,取得了近半數的席位(國民黨為392席,支持袁世凱的黨派只有223席)。國民黨只需再拉攏一些中間派,就足以控制國會。

國民黨控制國會,則袁世凱的大總統就很難當了。如任命總理、制定法律、發佈財政預算、簽訂條約、對外借款、宣戰等重大事項,都是需要國會通過才合法。讓國民黨控制了國會,袁世凱就有被架空的危險。

比如,大總統雖可以提名總理,但總理人選需要國會通過後才合法。國民黨控制了國會,袁世凱就很難任命自己的中意的人為總理。宋教仁去北京,就是想去擔任國務總理。因為其他人想當總理,很難過國會這一關。

宋教仁才華出眾、年輕氣盛(去世時年僅31歲),有強烈的限制總統權力、施行責任內閣的意願。在國會選舉期間,他就多次在全國各大城市發表演講,猛烈抨擊袁世凱政府的財政、內政、外交政策。他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傀儡總理,任憑袁世凱擺佈。他跟袁世凱必有衝突。有國民黨和國會的支持,宋教仁將會是袁世凱的一大政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