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出征的北伐軍為何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而不打其他軍閥?

程路峰


因為國民黨是要和北洋政府爭奪政權,北伐軍針對的只是北洋系的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其他地方軍閥皆是合作的對象。

自從1912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戰亂的大格局,就是國民黨系統與北洋系統的對抗(當然,其中也有不少兩個系統內部的戰爭),如二次革命、護國戰爭、護法戰爭等。雙方征戰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奪取中央政權。孫中山想要成為中央政府的控制者,北洋軍閥要保持北洋政府的權威。

這裡面,從二次革命失敗到黃埔軍校建立的十餘年時間裡面,國民黨是沒有自己的軍隊的。所以,孫中山能依仗的武裝,就是各地方軍閥,尤其是南方的滇系(唐繼堯)、老桂系(陸榮廷)、粵系(陳炯明、許崇智)等。

這就造成了國民黨長期戰略的特點,即儘可能爭取和聯合地方軍閥,對抗北洋軍閥。甚至對於北洋軍閥內部的派系,也是儘可能分化瓦解,拉一個打一個。

1924年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後,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軍隊,由此開始對過去只能一味籠絡的地方軍閥實行恩威並舉,打垮了不聽話的陳炯明、劉震寰等人。但即使如此,國民黨的戰略依然很明顯,就是要直搗腹心,專打與國民黨苦大仇深的北洋系軍閥。對於其他地方軍方,還是儘可能籠絡,如果能成為同盟最好,否則能中立也是不錯的。

至於題主列舉的這些地方軍閥,雲南是孫中山的老合作對象,龍雲基本上還是傾向於支持國民黨政府的,朱培德是北伐軍的第三軍軍長。廣西的李宗仁傾向進步,在1926年消滅老桂系統一廣西后,宣佈支持廣東革命政府,李宗仁擔任第七軍軍長。湖南的譚延闓、唐生智彼此內亂,遭到吳佩孚趁機強佔,因此都加入了北伐軍,分別擔任第二軍、第八軍軍長。另一位湘軍元老程潛則擔任第六軍軍長。此外第四軍李濟深、第五軍李福林是粵軍。

山西的閻錫山和陝西的馮玉祥,雖然位於北方,和北洋系矛盾重重。在北伐開始後不久,馮玉祥的國民軍就宣佈響應北伐。閻錫山後來也一起反對北洋軍閥。

川軍當時還在繼續打內戰,整體來說,屬於既不幫助北伐軍,也不阻礙北伐軍,所以也沒必要去招惹。至於西北馬家軍,就是割據一方的土霸王,只要北伐軍打垮北洋政權,他們自然傳檄而定,何必分散兵力去千里征服呢?

實際上就連對北洋系三大軍閥,1926年的北伐戰爭都採取了很明顯的各個擊破策略:先打和國民黨矛盾最深,又直接在和國民政府爭奪湖南省的吳佩孚,而對孫傳芳暫時保持中立,對曾經和孫中山聯合反吳佩孚的張作霖,更是虛以委蛇。等到把吳佩孚打得差不多了,再東向對付孫傳芳。等吳佩孚已經完全覆滅,孫傳芳也兵敗如山倒之際,張作霖才參加進來。等於是將三個敵人一一擊破,取得了戰略上的最大有利格局。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精彩歷史話題共享,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巴山夜雨涮鍋


擒賊先擒王

這是因為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是軍閥的代表人物,其他只是一些小軍閥附庸他們。



當時北洋軍閥有四個大勢力

吳佩孚:佔據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總兵力二十萬人。

孫傳芳:佔據了江南五個省,江蘇、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兵力二十萬?

張作霖:東三省,兵力三十五萬。

最後一個馮玉祥,不過馮玉祥最後投靠了北伐軍,幫著北伐軍打軍閥。

至於其他的一些軍閥,那都是小人物附庸張作霖等人,前面三方勢力都是最大的,幾乎佔據了中國一半的領土,所以北伐軍首先拿他們開刀。

北伐軍從廣東出來後,首先打的就是吳佩孚,別問為什麼,這是北伐軍的必經之路。,一出廣東就是湖南。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吳佩孚佔據了湖南和湖北兩省,這兩個地方在當時是糧食高產的最好地方,拿下了吳佩孚,北伐軍的後勤可以解決。

另外,吳佩孚在三方勢力中比較弱小,好欺負,同時湖南湖北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北上可以打張作霖,南下可以攻孫傳芳,再加上長江天險,可攻可守,所以湖南和湖北成為北伐軍的主要戰場。

接著,北伐軍又孤立了孫傳芳,毫不費力就攻取了福建省,11月份張作霖、張宗昌、孫傳芳組成安國軍,但是還沒等到安國軍佈置完成,北伐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孫傳芳部。

後來也就是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為報仇,遂改青天白日旗。


歷史先森


那些個地方稍小一點的軍閥都成為同盟者了,像李宗仁他們本身就是北伐軍,一些老牌軍閥也見風使舵加入到黨軍一邊來。真正和北伐軍對抗的就是奉軍張作霖30萬,直系吳佩孚20萬,直系孫傳芳20萬。

在這兒有必要簡單說說民國時期幾個比較大的軍閥派系。1916年6月,袁世凱病逝,他手下的北洋軍處於群龍無首的境地,分裂為三個大的軍閥派系:

一個是皖系,以北洋之虎段祺瑞為首,控制著北京政府,有安徽等幾省地盤。以北洋之狗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手下有長江三督軍,江蘇督軍李純,湖北督軍王佔元,江西督軍陳光遠,還有直隸督軍曹琨。直皖之間爭鬥不斷,馮國璋1919年病逝後,曹琨扛起了直系大旗,並於1920年在直皖戰爭中擊敗皖系,段祺瑞下野,曹琨與張作霖同掌握北京政府。並且佔領了直隸、河南,湖南湖北等幾省。後來又經過直奉大戰,把張作霖趕回了關外,曹琨也於1923當選為民國大總統。

但是好景不長,1924年10月,由於馮玉祥反戈一擊,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系落敗,曹琨被囚禁,吳佩孚南逃。直系遭受重大打擊,但吳佩孚重整旗鼓後,其在兩湖和河南還有相當的實力。

孫傳芳是直系的後起之秀,後來的混戰中佔領了東南五省地盤,自稱五省聯帥,他雖然是直系後輩,對吳佩孚表面上也很尊重,但其實已經自成體系,不受吳的任何節制,實際上開始還有觀望行為。

在北方,張作霖擊敗直系後,先是抬出段祺瑞做臨時政府執政,後來段祺瑞因為三一八學生事件下臺,張作霖自己走上前臺,當上了北京安國軍政府大元帥,成為北洋軍閥最後一位掌門人。

綜上所述,北伐對象也只能是他們三家了。


磨史作鏡


為什麼北伐軍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而不打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馬步芳、劉湘、楊森、龍雲等軍閥?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的瞭解民國時期的軍閥!

軍閥其實都是來源於清末新軍,不同的在於中央和地方,中央就是北洋新軍,演變為北洋軍閥,而地方就是地方新軍,形成地方軍閥如桂系軍閥、滇系軍閥。

在袁世凱死前,孫中山就聯合蔡鍔等地方軍閥發起“護國”“護法”等反袁反北洋軍閥的鬥爭,後來袁世凱、蔡鍔他們這一輩的死了,北洋軍閥就分為三個派系,一個是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一個是以馮國璋(後被曹錕、吳佩孚蓋過勢頭)為首的直係軍閥,還有就是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可以說,誰主導了北洋政府,誰就是中國的老大,在這一時期,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張作霖等輪換執政,根本沒有南方革命軍什麼事,而且孫中山的自己的“北伐”(就是孫中山指揮的護國護法什麼的全失敗了)。

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通過國共合作,獲得了蘇聯的支持,趁著北洋軍閥戰亂,努力發展自己,到了1926年北伐前期,也正是奉系打敗直系(皖系之前已經被直系幹掉了)的時候。

如上圖,1926年北伐之前,可以說廣州國民政府是在桂系的地盤上建立的,也就是獲得了桂系的支持,這個桂系軍閥已經不是原來的桂系軍閥,而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在1927年滇系軍閥也由龍雲取代了唐繼堯,成為“新滇系”。

當時革命軍主要是進取中原,不願染指四川,這就解釋了題中,為什麼北伐不打李宗仁,不打龍雲的原因。


但是北伐軍為什麼不打馮玉祥和閻錫山呢?


因為,他們也是自己人!馮玉祥和閻錫山按理說都應該算是北洋老人,但是他們都處在北洋軍閥的邊緣,閻錫山幾次想進軍北京都被打回來了,而馮玉祥前後幾次倒戈,把北洋中的皖系、直系、奉系得罪了個遍,因此,在北伐之前應李大釗的邀請回陝西策應北伐。

馮玉祥和閻錫山也是北伐的軍隊,只不過他們不是蔣介石直接領導的北伐軍,而是在北洋政府的西部與北伐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而北洋軍閥到北伐時期,經過近十年的鬥爭,皖系徹底從被打敗了,北洋政府形成了以奉系軍閥為主導,直系為輔的局面,北伐開始的時候,北洋軍閥內鬥還沒停止,吳佩孚在二次直奉戰爭中大敗,還沒喘過氣;孫傳芳也是通過兩年剛興起,腳跟還沒站穩,就趕上北伐了,所以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時機剛剛好!

北伐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國民革命打擊北洋北洋,而是一次新軍閥取代老軍閥,地方軍閥取代中央軍閥,是蔣介石、聯合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打擊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的一次最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北伐過後,軍閥割據煥然一新,但只是老人換新人,從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派系林立的問題,這也是國民黨後來敗北的主要原因。


史論縱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打的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

因為這4個軍閥佔據了中國從南到北的核心省份,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山東、河南、河北、東山省等省份。

這些地區,基本就是中國的精華地區,自然就是北伐的主要目標。

同時,這些軍閥也比較強大,是中國最強有力的軍閥。

相比來說,馮玉祥盤踞的西北、閻錫山盤踞的山西、李宗仁盤踞的廣西都較為偏僻,實力也有限。

目前來說,應該聯絡較小的軍閥,對付較大的軍閥,首先收復中國精華地區。

至於偏遠地區,一來交通不便,不可能速戰速決;二來北伐軍實力薄弱,不可能同時對付這麼多敵人。

其實,以黃埔為主的北伐軍嫡系,一共只有10萬左右,而北洋軍閥總兵力不下100萬之眾。

在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之流以後,老蔣又花費了幾年時間,擊垮了馮玉祥、劉湘、楊森、孤立了閻錫山、龍雲、馬步芳、李宗仁。

如果不是抗戰爆發,剩下這幾個軍閥也會在幾年內被消滅。


薩沙


北伐時,最有力量的老軍閥就剩這麼幾個:

最有實力的,是奉系軍閥張作霖,他不但盤踞東北老巢,而且打進了山海關,控制了北方各地,擁兵40多萬,經濟實力也很雄厚。

其次,是吳佩孚和孫傳芳,這二位都出自直系,但關係並不和睦,吳佩孚擁兵20萬,佔據中南,孫傳芳也有20萬部隊,佔據東南,號稱五省聯帥。

排在第四位的,就要數佔據山東的張宗昌了,他原本屬於奉系,但此時隱然自立,他擁兵10餘萬。

北伐軍有多少人呢?誓師北伐時只有10多萬而已。當然,隨著節節勝利,中途會有人數的擴張,但亦有犧牲。

也就是說,10多萬的北伐軍,最終打敗了一共擁兵近百萬的北洋軍閥。

為什麼會這樣?

從主觀上來說,是因為北伐軍銳氣正盛,戰鬥力頑強。從客觀上來說,主要是因為北洋軍閥們不團結。

大家都知道,北洋軍閥沒有什麼大出息,只知道搶地盤,今天你打我,明天你打我。

北伐軍誓師時,張作霖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裡,相反,他覺得北伐軍能夠替奉系消滅吳佩孚和孫傳芳,對他是有利的。

而吳佩孚和孫傳芳呢?也是抱著這個想法。所以,即便吳、孫二人都出自直系,但絕不互救,絕不合作。

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北伐軍才能各個擊破,取得最終的勝利。

如果當時吳佩孚和孫傳芳聯合作戰,北伐軍就會很麻煩,如果再有張作霖支援,北伐軍更沒有勝算。

可惜這些老傢伙眼光陳舊,最終只能自取滅亡。

當時,有沒有其他軍閥呢?也有。不過,他們要麼很小,不是大患;要麼立即轉向,加入了北伐軍,因此,北伐的主要目標不是他們。


趣談秘史


這個問題有意思。提問者本身是想中國有那麼多軍閥,比如還有四川二劉、青寧兩馬、山西的閻老西、雲南的龍雲等,那麼為什麼非要對著這三位?

北伐一開始,確實把目標對著這三位,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當時,廣東政府內部對這三位有不同看法,提出的口號是“消滅吳佩孚,團結孫傳芳,妥協張作霖”。很明顯,對這三位的態度是不同的。

先來看,北伐為什麼把吳佩孚定為首要目標?

吳佩孚必須消滅,這是國民革命的底線。原因有三:第一,吳佩孚控制的湖南擋在廣東政府門口,幾次北伐都被擋在湖南。所以,你吳秀才佔領湖南,便是原罪,這就是我要打你的理由。第二,吳佩孚在北方攻擊馮玉祥,在湖南進攻唐生智,而馮、唐都是廣東政府的盟友,唐還直接派人到廣東求援。為了南北這兩個盟友,廣東政府也要消滅吳秀才。第三,早在二次直奉大戰開始前,孫總理就和張作霖,盧永詳組成反直三角聯盟,目標直指吳佩孚(當時正躊躇滿志準備武力一統天下),現在可以說是新仇舊恨一起算。所以,首選打擊目標是吳秀才,一點都不奇怪。

再來看,北伐為什麼要“團結”孫傳芳?

孫傳芳是直系後起之秀,兵強馬壯,糧彈充足,當時佔領東南五省,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軍事力量,經濟實力都很不錯,加上他和廣東政府沒什麼仇恨,又剛打了一場驅奉戰役,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奉軍。因此,在廣東政府眼裡,這個孫馨帥是屬於可以爭取過來的。

最後,來看北伐為什麼要“妥協”張作霖?

張作霖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軍閥,沒有之一,基本統治了半個中國。對於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當時還算弱小的廣東政府無力與之正面交鋒。當時,廣東加上廣西全部兵力不到10萬,而奉軍明面上就有將近40萬軍隊。廣東方面已經和吳佩孚撕破臉,同時孫傳芳敵友不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得罪奉系,實在不明智。飯要一口一口吃,還不到和奉系翻臉的時候。所以,妥協張作霖在當時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完當時的形勢,再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北伐前,會針對這三位提出口號和政策,而不管其他人?原因有兩個:

第一,這三位都是老北洋。吳佩孚曾是老北洋第3師師長,孫傳芳是第2師師長,張作霖是第27師師長。北伐的目標是北洋軍閥,所以,三位首當其衝。

第二,吳、孫、張三位在全國各大軍閥中實力最強,並且有統一中國的實力和野心。從威脅論角度說,打擊他們三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兒。這三位都被拿下,其他軍閥也就不在話下了。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因為其他能阻擋北伐軍的北洋軍閥在北洋軍閥們自己的內戰中都被消滅了。

從袁世凱建立北洋軍之後,北洋大致分為兩大派系:直系和皖系。而張作霖的奉系只能算旁支。

所謂皖系還真不是說領軍將領都是安徽人,而是這個派系的首領是安徽人段祺瑞,說實話,段祺瑞和後來的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甚至蔣介石都不一樣,他不單純的依靠軍隊,或者說他還真沒有東北軍之於張作霖、中央軍之於蔣介石、北洋第三師之於吳佩孚那樣的嫡系部隊,他更多是靠他主政北洋政府中央以及多年以來在北洋系統內的威望。

可以說段祺瑞還算是舊中國最後一個政治家色彩比較濃厚的軍閥。

當然,皖系最後被直系打垮原因也在於此:和軍隊關係沒有直系緊密。

說完皖系再說直系,直系第一代大佬是馮國璋,他和段祺瑞很像,他們都是做官而不是做軍閥,所以段祺瑞憑藉政治手腕屢次戰勝馮國璋。

但是等曹錕和吳佩孚上臺就不一樣了,他們和軍隊的關係比段祺瑞可緊密多了,說實話,老說北洋軍閥,北洋軍閥,北洋要到曹錕和吳佩孚、張作霖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北洋軍閥。

直皖大戰以直系勝利而告終,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忠於皖系的北洋軍閥或被消滅,或被架空,或被迫下野,總之北洋軍閥數量在直皖大戰過後已經大大減少了。

而這個時候不被直皖放在眼睛裡的張作霖已經悄然在日本人幫助下完成了東北的“一統”,緊接著就是直奉爭霸。

兩次直奉戰爭的結果就是北洋嫡系被旁支徹底打垮,直系最核心武力,號稱天下第一的北洋第三師完全被打垮。

這個時候孫傳芳都還沒有出現呢。

張作霖打垮曹錕和孫傳芳後志得意滿,還任命楊宇霆做江蘇督軍(直接導致郭松齡反奉),但是奉軍軍紀實在太壞,具體不展開,總而言之,惹惱了孫傳芳,起兵驅逐了奉軍。

也就是說1925年孫傳芳才登上歷史舞臺,別看孫傳芳號稱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其實軍隊勢力很差,畢竟之前才是旅長。軍隊軍服都破破爛爛,被稱為“漁網裝”。

而奉系這邊剛好也經歷了郭松齡反奉事件,奉系新軍元氣大傷。

也就是說等到北伐軍北伐的時候,北洋只剩下聚攏殘兵敗將的吳佩孚,元氣大傷的張作霖和根基淺薄的孫傳芳。

所以不是北伐軍只打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而是隻有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給北伐軍打。


蘭臺


做事情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打仗更是,講究的是戰略戰術。經過連年的你爭我奪,當時的國內局勢大體如下。先說說提到的那些軍閥們的狀況。

馬步芳(1903~1975),1926年的馬步芳剛剛23歲,羽翼未豐,剛剛投入馮玉祥麾下不久,北伐時他還稱不上軍閥。

龍雲(1884~1962),那時是滇軍唐繼堯手下的軍長,1927年才發動政變推翻唐繼堯,此後他接受南京政府委任,任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後被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主政雲南18年。北伐時第5軍大部留守廣州,李濟深坐鎮指揮,防備滇軍唐繼堯的入侵。

劉湘(1888~1938),楊森(1884~1975),這兩位川軍大佬,一直忙著和滇軍鬥法,相互之間也時有傾軋。1926年6月,劉湘派代表會晤唐生智,表示要參加北伐。11月,劉湘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21軍軍長。楊森屬於騎牆派,一面響應北伐,一面和吳佩孚暗通款曲。1928年,因為庇護兵敗入川的吳佩孚被南京政府免職。

閻錫山(1883~1960),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3年脫離改組後的國民黨。支持袁世凱,支持段祺瑞,相繼失敗後,奉行“保境安民”政策,拒絕參加軍閥混戰。為保護自己地盤不被馮玉祥的西北軍侵佔,1926年初聯合吳佩孚、張作霖共同對馮作戰。屬於國民黨和北洋軍閥共同拉攏的對象。1927年,閻錫山宣佈服從三民主義,改稱國民革命軍晉綏聯軍總司令。

李宗仁(1891~1969),1926年之所以能以恰當的時機誓師北伐,就是李宗仁力主策動的。經過多年混戰,李宗仁、沈紹竑、白崇禧後起之秀率部打跑了盤踞廣西多年的陸榮廷、沈鴻英等舊軍閥。1923年,白崇禧作為代表去粵面見孫中山,表示不要糧、不要餉、不要槍,只要三民主義。1926年1月26日,桂系第一次和汪精衛會面。後來雙方正式提出統一兩廣的方案,以圖問鼎中原。而觸發北伐的源頭,是當時湖南省長趙恆惕(1880~1971)和唐生智(1890~1970)

爭權,吳佩孚藉機征討趕走趙恆惕的生智,李宗仁派第7軍派1旅入湘協助,才守住衡陽一線。成騎虎難下之勢,李宗仁認為此時是北伐最好時機,在廣州到處遊說,終得第4軍軍長李濟深大力支持,北伐計劃自此展開。所以北伐伊始老蔣是總司令,唐生智是前敵總指揮。

馮玉祥(1882~1948),幾次倒戈後通電下野出國,1926年8月從莫斯科回國,1926年9月率部在五原誓師,聲援國民政府的北伐,決定“固甘援陝,聯晉圖豫。”

分析下來,需要打的北洋軍閥就是佔據湖北、河南、直隸的保定、大名一帶,掌控京漢線的吳佩孚;以閩、浙、贛、蘇、皖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名義統治長江中下游的孫傳芳;以及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的熱河、直隸和山東的張作霖。他們有野心、有實力,對革命是堅決反對,一旦停止內部爭鬥,必會揮師南下,以湘鄂為基地威脅兩廣。

“遠交近攻”的戰略自春秋戰國以來,常用不衰。國民革命軍制定的也是各個擊破、分化瓦解的策略。第一進攻目標是吳佩孚,不僅因為他佔據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上,更是因為孫傳芳因吳佩孚和張作霖不計前嫌的合流憤然不已,如果攻打吳佩孚,孫傳芳不會援手。吳佩孚的兵力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受到重創,還沒有完全恢復。當時還分兵在北京的南口和馮玉祥部交手,首尾難顧,回師南下後被北伐軍連連打敗。可是又忌憚張作霖會藉著出兵的機會吞地盤,不敢讓奉軍跨界幫忙。直至慘敗才入川躲避。第二進攻目標是孫傳芳,張作霖擔心孫傳芳倒戈遂前去拉攏,不敵北伐軍時,

孫傳芳轉而投靠張作霖。

張作霖本來是打算與老蔣和談的,可惜雙方的後臺利益不同,只好在武力上見真章。奉軍不敵,意圖退守東北。未成想張作霖返奉途中在皇姑屯遭日本人暗算身亡,張學良不久後通電易幟,全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雖然歷經挫折,但是孫中山始終矢志北伐,意圖推翻北洋軍閥,建立國民政府。孫中山去世後,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繼承遺志,誓師北伐。北伐的目標,則是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當時全國各地遍佈軍閥,為什麼北伐軍單單以這三個軍閥為目標呢?


第一,北伐的主要目標是推翻北洋軍閥把持的北洋政府,建立新的國民政府。無論是直系吳佩孚,還是“東南王”孫傳芳,亦或是奉系的張作霖,三個人都是實力最為強大的北洋軍閥。因此,毫不意外的,他們也成為革命黨最主要的敵人。

辛亥革命勝利以來,雖然歷經多次戰爭,軍閥割據現象更是遍佈全國,但是,中國最主要的兩大集團,仍然是北洋軍閥把持的北洋政府和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北洋軍閥時期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戰爭,如直奉戰爭、直皖戰爭、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不是北洋軍閥之間的混戰,就是北洋軍閥和革命黨之間的戰爭。


除此之外,遍佈全國的大小軍閥,都不具備左右時局的力量。因此,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為首的三大北洋軍閥,才是革命的主要敵人,其他各地的小軍閥,不過是疥癬之疾。

第二,當時北伐軍的三大目標,吳佩孚佔據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省,孫傳芳佔據了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東南五省,而張作霖則佔據了東北三省、山東及平津地區。

從這三大北洋軍閥佔據的地盤也可以看出,他們佔據了當時中國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因此,只要北伐軍能夠擊敗這三大軍閥,就相當於控制了中國最精華的地區,完成自古以來佔據天下的核心任務——定鼎中原。而一旦中原定鼎,邊疆各省不過傳檄而定。

第三,廣州國民政府誓師北伐時,北伐軍的總人數只有10萬人,而面對的敵人孫傳芳有20萬大軍,吳佩孚有20萬大軍,張作霖更坐擁40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可以說,北伐軍面對的敵人在兵力上擁有壓倒性優勢。因此,北伐軍既沒有足夠的兵力和實力,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向其他軍閥發動進攻。


更何況,在兵力不足的前提下,向所有軍閥發動進攻,將包括地方軍閥在內的中國軍閥們,推到自己的對立面,無疑是十分愚蠢的。而能夠以少勝多,僅用半年時間就飲馬長江,取代北洋軍閥的北伐軍領導人們,當然不會如此不智。

第四,除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這三個北伐軍的主要目標之外,中國當時存在的其他軍閥,並非都站在那廣州國民政府的對立面。如西北軍首領馮玉祥和山西王閻錫山,在審時度勢之後直接加入了北伐軍。


其他如“雲南王”龍雲,四川諸多軍閥,西北諸馬等,面對北伐軍的節節勝利,都先後主動或被動的加入了國民政府。如“雲南王”龍雲,他在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之後,才奠定了他雲南王的地位。而西北諸馬,則大部投入了西北軍馮玉祥的麾下。其他各路軍閥在看到北伐軍席捲天下的大勢之後,也紛紛投入了國民政府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