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崑崙山那麼遠,不在中原,還很重要?

lierenhuichang


從黃帝往後,所有的帝王、天子繼位,都要確保自己是正統。

什麼是正統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短短的八個字,便把商朝的正統給確定了。如何確定呢?話說商的祖先有一次外出洗澡,看見一枚鳥蛋,吃了之後便生下了商的祖先契。

生下契的女人叫簡狄,簡狄是帝嚳的老婆;而帝嚳呢,又名高辛氏,有一種說法他就是帝俊,比較傳統的說法他是黃帝的曾孫。

簡簡單單的一個謊言,就讓自己獲得了輿論的制高點,然後堂而皇之地竊居正統,成為天下共主。商如此,夏周秦漢亦如此。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讓自己和黃帝掛上鉤。為什麼要和黃帝掛鉤呢?因為黃帝作為中國神話史上第一個統一全國的人物,必須是華夏九州的靈魂啊!只要讓自己成為黃帝后人,誰還敢對自己的地位有所質疑?

好吧。。。崇拜黃帝就崇拜黃帝吧,跟崑崙山有個雞毛的關係?

傳說崑崙山乃是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山神不僅有各種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還有許多非常重要的祭臺。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山海經記載,在崑崙山的東北方位,有八個巨大的祭祀臺,裡面供奉著四位君主。而這四人都是黃帝的直系後裔。看來

崑崙東北更像是黃帝的家族墓地,很難想象黃帝是不是就葬在這裡。

《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

真是的世界是沒有橋山這個地方的,更沒有崑崙山。這些地方的出現,全都因為一個人:漢武帝。漢武帝在敕封了崑崙之後,又按照書中記載,在崑崙東北的某地,劃定了橋山的位置。

不過說實話,倆地方距離差的實在是太遠了,額,好像也能理解,畢竟是為了漢武帝祭祀方便。《山海經》只說是在崑崙東北,又沒說多遠的距離。

看來,崑崙山的地位就這麼被欽定了。當具有炎黃血脈的人想繼承大統,要麼拜祭崑崙山,要麼拜祭黃帝。故而現在一提到崑崙山,都是滿懷敬意,它幾乎就是炎黃子孫心目中的聖山了。


祗樹


一般認為:古人口中的崑崙山和現在地理學上的崑崙山不是一個地方。

在古代的神話體系中,崑崙是一個有著特殊地位的神話中心,類似於古希臘的奧林匹亞山,屬於眾神居住的場所,很多古代的神話,如夸父逐日、西王母與三青鳥等故事,都起源於崑崙山。奇書《山海經》對崑崙更是大書特書,儼然把崑崙寫成仙界代名詞,崑崙也被稱為:龍之祖脈、龍祖之脈、眾神之鄉、萬山之祖。所以古代的文人騷客都以上崑崙為人生目標,比如屈原在《河伯》詩中寫道:“

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去過。

至於古代的崑崙山究竟在哪,這事爭議很大,《山海經》和《淮南子》都認為崑崙山在黃河的源頭,盛產玉石。今人通過遙感衛星測定:黃河源頭在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但是古人沒有這技術水平,只能一個個地方的胡猜,酷愛追求長生不老的漢武帝就一口咬定:崑崙即于闐的南山,但是後人對此不認同,隨著對黃河源頭的考證,各種說法紛至沓來,到了清代,陶保廉在《辛卯侍行記》一書中總計前人諸說,指出崑崙山共有七處:

一在海外,一在西寧,一在肅州,一、在新疆,一在青海西南,一在衛藏之北,一在北印度。

按照這個說法翻開中國地圖:整個西部地區都是崑崙,所以也有人認為古代的崑崙泛指現在的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以及青海地區的一些山脈。

至於神話中的崑崙到底在哪:估計的自己上崑崙以後才知道。

至於崑崙為什麼如此重要,還有額外一個重要原因:

故老相傳,崑崙乃華夏龍脈的發源地。

中國古書《考工記》記載:“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而《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風水學又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中國的龍脈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龍脈一說雖然虛無縹緲,但是中國人自古對風水堪輿鍾愛有加,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尤其是封建帝王,更是趨之若鶩,一來二去,崑崙山的地位被無限拔高,稱為中華民族的一座神山,至於到底在哪反倒沒有那麼重要。

最後做點引申:崑崙山並非漢人專寵,胡人也信崑崙山的神話,匈奴人就信奉“崑崙神”,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多信奉薩滿教,薩滿教崇拜山神,而崑崙山是許多北方遊牧民族心目中最高大的神山。唐朝的時候還有一類人被叫做“崑崙奴”,後據考證是馬來黑人,從大西北一下子飆到了東南海外,可見崑崙一說含義廣大!



日慕鄉關


此崑崙非彼崑崙,現代的崑崙山是漢武帝劉徹命名。真正的崑崙山是在世界中央,青藏高原。崑崙山分東西。西崑崙是嵩山。青藏高原的崑崙山應該是可靠性比較大。只不過,沒被人發現過。現在的崑崙山只是劉徹拿來哄騙世人的一個謊言。

傳說崑崙山被清水、黑水、溺水所圍繞,九大神靈所看護。是西王母修煉之地,西王母也是主宰著世界的殺伐。

亞歐大陸山脈都是從青藏高原所延伸過去的。

現在的崑崙山只是傳說中的崑崙山的影子,人們一直把崑崙山聯想成傳說中的那個,所以總感覺很神秘。其實崑崙山在青藏高原,世界的中心。


科技有感


崑崙山之遠,那就遠到《山海經》去吧!

關於崑崙,有人認為這是個通名,好比咱們常說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有人認為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山脈,有人認為就是個神話體系而已。



前兩種不去理論,我對神話體系這一說法極為感興趣!遠古的神奇,現今的神秘,越來越讓“崑崙”撲朔迷離、神秘莫測。

宇宙起源,文化起源,生命起源,起源,是一個講究,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有一個帶有神秘色彩富有傳奇性質的來頭,就根正苗紅,有足夠的資本翻雲覆雨了!而牽涉到一個民族甚至整個世界的祥瑞,咱們就需要更為神聖的寄託了!



為什麼是崑崙山呢?一方面有《山海經》鋪張在前,另一方面有漢武大帝欽定於後,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加上堪輿大師們的蓋世神功,崑崙山被譽為“龍脈祖庭”,“萬山之祖”、“龍山”等等,幾條龍脈由遠而近,每條幹龍又有自己的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和閃龍,蔓延中華大地,不僅構成了華夏文明,也構成華夏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據說,崑崙山龍脈有五大幹龍,兩條延展到了外國,三天延伸在國內,在國內的三大幹龍,
第一大幹龍為中龍,順黃河入海,第二大幹龍發源於崑崙,向西北方向蜿蜒至海,第三大幹龍為南龍,經福建、浙江、廣東等入海。

大興土木,修壩建堤等等,都有可能危及龍脈,從而招致禍災,後來有關尋龍的故事,正根兒,還是要從崑崙開始的!

這就是它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一路鳴鴻


“崑崙”與“江南”一樣,有著地理與文化上的雙重意義。從地理上看,崑崙山並不那麼重要,江南也可以描述成長江以南、長三角等冰冷的行政區劃,但從文化上來看,崑崙是中華神話中不可替代的聖域,你可以將其視為日本神話中的高天原、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亞山,或者是中國詩詞中的“江南”。

文化中的“崑崙”是指崑崙丘,萬山之祖,伏羲王都,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這與我們現在地圖上的崑崙山脈完全不是一回事。崑崙丘上神話薈萃,什麼炎火之山啊、增城啊、五城十二樓九井四門九門……這些都絕不是現實世界能出現的神境。那麼問題出來了:為什麼中國古代神話會以崑崙為聖域,而且衍生出來了中原天子周穆王西征(造訪)崑崙的傳說呢?

一個可能的推測或許是,在當今的中華文明誕生之前,會不會還存在著一個崑崙文明?中國古代的算盤上有二子,下有五子,對於十進制來說就太浪費了,如果是十六進制的就剛剛好,那麼,這有沒有可能是崑崙文明遺留下來的傳統?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連推論都算不上,關於崑崙的謎團,恐怕還要等後來人解答。


亞歐研究寮


崑崙山又稱崑崙虛,是中國第一神山。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名字叫作“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同時西王母掌管西方,舉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來治理,是天地間一切陰氣、陰物、陰元等的元祖。

傳說在西周鼎盛時期,周穆王為了宣揚其國力強盛,決定周遊天下。周穆王於是就坐著八匹馬拉的車子,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沿著渭水向東前進。在他的車隊渡過黃河之後,繼續沿著太行山西麓向北挺進,後又往西跑到了崑崙山。

話說在崑崙山下有一個風景非常秀麗的國家,這個國家正是傳說中的西王母之國。於是,周穆王相會西王母的神話故事就在此地發生。

西王母在瑤池盛宴款待穆王,席間二人談的十分開心。於是穆王贈送給西王母大批中原特產和錦綢美絹,西王母也回贈給穆王各種當地的奇珍異寶,並邀請穆王遊歷了她國中的山川名勝。

快樂的時間永遠是那麼的短暫,轉眼就要到了分離的時刻了。但是兩人卻戀戀不捨,並約定了下次再見面的日期。還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作為兩人永遠的紀念。

同時在《淮南子》有記載,說崑崙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山上還有許多的樹木,名叫“不死樹”,樹上結的果實人吃了可以不死。總之在古人的印象中,崑崙山就是一副仙家的模樣,美不勝收。

而且崑崙山在風水界被稱為“龍脈之祖”,從古時候開始,這裡就被看作是產生源氣的地方。楊筠松在《撼龍經》中雲:“須彌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這裡的須彌山就是指崑崙山,世界五大龍脈始於崑崙山。而崑崙山又像一個母親,繁衍大大小小的支龍脈延伸到世界各地。於是崑崙山的靈氣就沿著五大龍脈流向各地支龍脈,世間萬物都依附著五大龍脈及其衍生的支脈而生存。

再談談現實一點的原因就是在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無法看到世界的全貌。而在我國古代,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崑崙山因為地處古代中國西部邊緣, 絕高天險, 從地理位置上說是古代人遙不可及之處。而古人希望長生,所以就編制。想象有仙人的說法。

所以綜上所有的原因,崑崙山從古至今被許多人認為是心目中的聖地,就不難理解了吧。


歷史與神話



還記得去年大熱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嗎?墨淵所在的仙山聖地就是崑崙山,也叫崑崙虛,高約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層層疊疊有九層,是我國傳說中的第一神山,為龍脈之祖,同樣,在小說《盜墓筆記》中也提到,裡面有西王母居住,並且由兩隻青鳥侍奉,它和今天我們所說的崑崙山也不是同一座。



由於它既是我國道教混元派的道場,又是傳說中的仙山聖地,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推崇,它的地位已經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距離,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嚮往,就好像以前人們對於傳說中有長生不老藥的瀛洲一樣喜愛。


那裡關乎著整個中原地區的起源,是我國古代神話的起源和搖籃,正因為在老百姓心裡有了這樣的地位,所以被歷代皇室不斷拔高它的地位,崑崙山古時的地理位置已經不可考,但是它的象徵意義已經潛移默化到了每個中國人心中。


軍事一點通


大家考慮過甘肅天水的中華祖根的問題了嗎?中華,中國人八千年前就熟諳東西南北中五方,也就有了經略四方天地的雄心。這就是中國人不靠鬼神靠祖宗的信念來源地。女媧補天發現,人不靠神仙會過得更好😄!伏羲畫八卦,發展,太多的道理是相通的,就有了開拓天地的思想武器。中國人戰天鬥地,執念於人定勝天,從而獲取了天下一統的大一統國家格局和堅定意志。這一切的開端——甘肅天水!

我讀了兩次《山海經》,震驚和崇敬是我對祖先們的國家建設能力的欽佩!我認為《山海經》是中國邦國時代、夏商周時代的國家最高檔案館的人文地理資料的數次精編版的總成。有了它就有了對外關係處理的基礎和國內各地區治理的資料依據。劉邦能夠打敗項羽、順利掌握天下,就離不開蕭何狼性洗劫秦庭的典章制度,實際上,這就是《山海經》的前體——國家人文地理資料館藏!

偉哉!中國先輩們的宏闊視野、寬闊胸襟、偉岸志向!壯哉!


席軍WH


參考史前至青銅時代早期主要考古文化的分佈地帶,主要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燕山以北等地區。這些地方距離崑崙山都比較遙遠。因此當中原地區人類文明興起的時候,慢慢增長對世界的認知,對於中原地帶的先民來說,遠在西陲的崑崙山都是神秘而陌生的。

崑崙山橫亙綿延,跨度很大,又海拔高峻,也不可能完全不被感知。因此在知與未知之間可以產生的想象空間很大,這個想象空間就在歷代先民的口口相傳中不斷衍生又不斷在後來的史籍中擴展開。

在傳說中,崑崙山因其海拔同,被傳為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的地方。盤古之宗不可動,崑崙山也隨之被尊為萬山之宗。又是崑崙山是人文始祖伏羲觀天象之處,伏羲在此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因此而創制了八卦。還說崑崙山上有建木,是連通天地的通道,天帝自此而上下。下民也可以通過建木上天。後來天帝顓頊覺得這樣很混亂,沒有秩序,因此而絕地通天。

《山海經*大荒西經》裡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山。”並且說崑崙山上住著一位神仙,長著虎齒、豹尾,頭上戴勝,住在洞穴裡,就是西王母。崑崙山上萬物應有盡有。

戰國屈原的楚辭《天問》裡說崑崙懸圃,有增城九重、四方之門。漢代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說崑崙山對應天上的北斗星,是天之中柱。晉代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又說伏羲為天子時曾以崑崙宛丘為都邑。

這些傳說基本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又流傳甚廣,正說明崑崙山是上古以來民眾心裡非常重要的神山,因此才為它造了這麼多神乎其神的傳說。套用唐詩,可以說,“人說崑崙是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此崑崙山非彼崑崙山。據說崑崙山是天下龍脈之祖,古宛丘,現在的聖王坪就是龍頭。黃帝悟道昇天的軒轅臺是龍尾。一直到漢代才在地理上認知了真正的崑崙山。

不從人文意義上說,如果單從地理學角度來看,崑崙山屬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主幹,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植被、物產豐富,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即便崑崙山遠離中原,也確實非常重要。


沅汰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山海經》】流沙指時間。赤水、炎火指太陽,故投物輒燃,黑水,弱水指太陽系內的黑色背景,故環之,太陽系外有什麼不得而知。崑崙就是我們的地球,萬物盡有,最高統治者是西王母,或者說地球上的第一批居民是西王母氏族。

戴勝、虎齒、豹尾就是我們現在小孩戴的虎頭帽,以紀念以虎為圖騰(虎嘴中有一人頭)的西王母氏族。有專家認為西王母是㜘氏(有可能就是女媧),圖騰的樣子形似【處】(穴處)字,即後母,後母戊方鼎上有相似紋飾。

(另崑崙加水為混淪就是傳說中的混沌,混淪之水退去為崑崙,不就是挪亞方舟,還是指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