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管控,降低企業稅負

全流程管控,降低企業稅負

近段時間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稅收優惠政策,為我國企業帶來了多重利好,不僅僅是對於增值稅稅負的降低,還有稅收窪地對於稅收的一部分的返稅以及核定徵收(詳情請私信、留言)。除政策因素外,減負程度還與企業稅務管理的規範水平直接相關,如果企業管理規範、核算正規、票據合法,增值稅稅負自然下降。本文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全流程,分析如何進行各環節的涉稅管理。

一、增強稅收風險意識

伴隨稅收徵管系統的技術化、現代化、數據化,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監控力度逐漸加強,企業各種涉稅違法違規行為都將會寸步難行。企業涉稅風險已經日益成為經營風險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稅務問題處理不當,不僅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業績,而且還有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所以企業要長遠發展、降低稅負,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稅收風險防範意識,規範企業生產經營。

二、 強化企業流程管控

真正的稅收是來自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沒有生產經營就沒有稅收。所以降低稅收負擔,就必須強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稅收管控。

1、業務內容提前策劃。

生產經營過程產生稅,不同的生產經營過程產生不同的稅收負擔。但是,即使是相同的經營過程,對稅收因素考慮充分與否也直接決定了企業繳稅的多少。所以,企業如果能夠在業務發生的最初環節就考慮稅收問題,將會對企業節約稅收成本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合作伙伴謹慎選擇。

  • (1)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選擇。選擇合作伙伴時,需要提前做好測算。同等價格情況下,應儘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但是如果小規模納稅人價格上有更多優惠,足以彌補由於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所帶來的損失,那麼同等條件下也可考慮選擇小規模納稅人作為合作伙伴。
  • (2)合作伙伴信用評價的重要性。企業如果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輕則不能抵扣進項稅額,重則會有刑事責任。所以,在對供應商的調查中,除常規調查項目外,還應對供應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質,及時、準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能力,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的違法違規記錄等進行調查。
全流程管控,降低企業稅負

三、簽訂合同注意事項

合同的內容決定生產經營過程,是各項經濟業務的源頭,合同條款的具體內容直接影響企業的稅負。因此,合同管理是企業完善內部管理體系的重要一環。

1、合同中應當明確對方提供發票的種類和當事人涉稅信息。

  • 一是應根據對方納稅資格的不同,對開票方提供發票的種類進行約定。原則上購進用於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的項目,應要求對方開具或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 二是合同中應備註雙方重要信息,以避免開發票時出現錯誤,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2、合同中應當明確價款、增值稅額及價外費用等。

  • 一是
    合同中應明確價款是否包含增值稅,以避免後續產生不必要的爭議,影響企業稅負及利潤。
  • 二是如果採購過程中涉及各類價外費用,還應在合同中明確價外費用金額是否包含增值稅,以及對方開具發票的相關事項。

3、合同中應當明確區分不同稅率的貨物或服務內容。

營改增後,企業的所有應稅業務都納入增值稅徵收範圍。此時,同一家公司可能提供多種稅率的貨物或服務,甚至同一個合同中包含多種稅率項目的情況也會經常發生。此時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不同稅率項目的金額,清楚地根據交易的實質描述具體服務內容,以保證財務部門在進行涉稅核算時準確適用相關業務的稅率。

4、合同中應當明確發票提供、付款方式等事項。

  • 第一,企業簽訂合同時應儘量將付款條款明確為類似“付款日憑結算單按實開具增值稅發票”的表述,以避免在實際收取款項之前開具增值稅發票,導致納稅義務提前發生,影響企業現金流。
  • 第二,為保證企業取得合法規範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在合同條款中特別加入如下約定:如開票方開具的發票不規範、不合法或涉嫌虛開,其不僅要承擔賠償責任,還應重新開具合法有效發票。
  • 第三,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在限期內認證的要求,合同中應當明確開票方及時送達發票的責任,如逾期送達導致對方損失的,可約定相應的違約賠償責任。
  • 第四,合同中如果涉及因貨物質量問題可以退貨等事項時,應當同時約定對方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義務。

5、合同中應當明確“四流一致”的相關事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增值稅徵收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5〕192號)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收款方、開票方、貨物銷售方或勞務提供方必須是同一個法律主體,採購方才能對稅款進行抵扣。

因此,為了避免不能抵扣進項稅金的情況發生,必須在合同中對收款方、開票方、貨物銷售方或勞務提供方相統一等事項做出約定,比如,可以約定由供應方提供其發出貨物的出庫憑證及相應的物流運輸信息,來證明其貨流的真實性。

全流程管控,降低企業稅負

四、貨款結算時注意事項

貨款結算時既要儘量避免替人家付款也要儘量避免替人家收款。一是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如果企業發生代收代墊款項等行為,除特殊情況外,應和價款一起繳納增值稅,因此會增加企業不必要的稅收負擔。二是代收代付的貨款結算方式不符合收款方、開票方、貨物銷售方或勞務提供方必須是同一個法律主體的相關要求,會給企業帶來虛開發票相關風險。

除上述環節外,企業還應注意投資方式的謹慎選擇、公司組織架構的合理搭建、對外宣傳不宜誇大事實等相關事項,以確保稅收全流程管控效果最大化。

綜上所述,要規範企業稅收行為,必須建立完善的稅收管理體系,要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充分運用稅收手段,通過合同簽訂、業務實施、稅款繳納等各環節均實施有效稅收控制,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稅負的降低,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如果你有節稅方面的相關需求(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和核定徵收稅率降至2.08%以內!),歡迎留言、私信(我會第一時間回覆)。關注杭記稅優政策,我們不定時分享節稅乾貨,助力企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