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融資業務模式

供應鏈金融主要三種融資模式

單個企業的流動資金被佔用的形式主要有應收賬款、庫存、預付賬款三種。金融機構按照擔保措施的不同,從風險控制和解決方案的導向出發,將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性產品分為應收類融資、預付類融資和存貨類融資三大類。下面將重點對這三種融資方式進行說明。

1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是基於產業鏈中的上游企業對核心企業享有的應收賬款,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上游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

供應鏈金融融資業務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使得上游企業可以及時獲得銀行的短期信用貸款,不但有利於解決融資企業短期資金的需求,加快中小型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和成長,而且有利於整個供應鏈的持續高效運作。

2

保兌倉融資模式

保兌倉融資即預付款融資模式,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產業鏈中的下游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

供應鏈金融融資業務模式

為防止虛假交易的產生,銀行等金融機構通常還需要引入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機構對供應商上下游企業的貨物交易進行監管,以抑制可能發生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謀給金融系統造成風險。

3

融通倉融資模式

融通倉融資也稱為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接受中小企業提供的動產作為質押物,結合核心企業的擔保以及物流公司的監管,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

供應鏈金融融資業務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抵押貨物的貶值風險是金融機構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金融機構在收到中小企業融通倉業務申請時,應考察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庫存、是否有長期合作的交易對象以及整體供應鏈的綜合運作狀況,以此作為授信決策的依據。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綜合應用

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和融通倉融資是供應鏈金融中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融資模式,適用於不同條件下的企業融資活動。但這三種融資模式又是供應鏈金融中幾大主要業務模塊,可以將其進行組合後形成一個涉及供應鏈中多個企業的組合融資方案。例如,初始的存貨融資要求以現金贖取抵押的貨物,如果贖貨保證金不足,銀行可以有選擇地接受客戶的應收賬款來代替贖貨保證金。

因此,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服務於供應鏈節點企業間交易的綜合融資方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課題組對深圳發展銀行“1+N”供應鏈金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針對供應鏈中不同主體的特點,總結了適用的供應鏈金融方案。

1

對核心企業的融資解決方案

核心企業自身具有較強的實力,對融資的規模、資金價格、服務效率都有較高的要求。這部分產品主要包括短期優惠利率貸款、票據業務(開票、貼現)、企業透支額度等產品。

2

對上游供應商的融資解決方案

上游供應商對核心企業大多采用賒賬的銷售方式。因此,上游供應商的融資方案以應收賬款為主,主要配備保理、票據貼現、訂單融資、政府採購賬戶封閉監管融資等產品。

3

對下游經銷商的融資解決方案

核心企業對下游分銷商的結算一般採用先款後貨、部分預付款或一定額度內的賒銷。經銷商要擴大銷售,超出額度的採購部分也要採用現金(含票據)的付款方式。因此,對下游經銷商的融資方案主要以動產和貨權質押授信中的預付款融資為主。配備的產品主要包括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票據的開票、保貼、國內信用證、保函、附保貼函的商業承兌匯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