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令你最感动的春节故事?

小云阅读


说下我记忆中九十年代农村是如何过年的。

似乎从寒假开始就在为过年做准备了。寒假里除了学校发的寒假作业,还有老爸布置的卫生作业。农村的房子一般都背靠着山,房前还有一大块晒场,还有好几间猪圈。我和妹妹的任务就是打扫所有的卫生,房子及猪圈四周的檐沟常常落满了砂石和落叶,要把它们清除干净。屋里楼上楼下都要打扫干净,可能城里人不太能理解,农村的二楼一般都是用来放杂物的,平时很少会去做卫生,到了年底做一次卫生特别耗功夫。关于做卫生,我最喜欢的就是除晒场边上的那些杂草,拢在一起可以燃起一堆大火。

因为没钱买年货,年底老妈就特别忙,要熬麦芽糖,炒花生炒瓜子炒红薯干炒米炒芝麻,这些都是自家种的。我和妹妹还需要帮忙剥花生,完了老妈就用炒米炒芝麻花生和麦芽糖做米子糖花生糖芝麻糖。过年的年货就算准备完了。

到了年三十,一大家几兄弟聚在一起轮流坐庄,几家人就要吃几次团圆饭,有兄弟多的腊月二十九就开始吃团圆饭了。我们每年和大伯家一起过,堂姐妹五个,爸妈大伯大妈加爷爷奶奶,一共十一个人,也是满满的一桌。饭菜虽然没有现在的丰富,倒也是努力把最好的都留在了过年吃,姐妹们说说笑笑,倒也热闹。后来越吃人越少了,姐妹们嫁人了,爷爷奶奶也走了,一桌都坐不满了。

大年三十的灯和火都是不能熄的,要一直就到正月初一。年三十也不兴看春晚,大人们聚在一起打打双升,小朋友们打牌放鞭炮邻里之间跑来跑去的玩。等守到了十二点,就各自回家准备洗洗睡了。

小时候最痛恨又最期盼的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了,痛恨的是刚睡下天还没亮呢又要起床,期盼的是起床之后先等同姓的其他族人端着茶来给我爷爷奶奶拜年,完了我们一大家人留下爷爷奶奶我妈大妈在家,也要出去给人拜年了。我们把这叫做“拜跑年”。初一不走亲戚,就给一个组的同族人和邻居们拜年。热热闹闹的一大家人挨着一家一户的给人拜年,还要计算着刚刚周叔家去了进去了一堆人,估计是谁谁,我们这会儿进去肯定坐不下了,还是待会儿再来吧。是的,只能是估计,开始出门的时候天才麻麻亮,根本看不清四周,有时还得打着手电筒,一二十户人家拜完年回来才八九点。

现在“拜跑年”的习俗早就被抛弃了,大年初一睡到八九点才起来。初一不走亲戚的说法也被抛弃了,好多都大清早就出门走亲戚去了,邻里之间走完亲戚有空了就去坐一坐。

虽然年味现在是越来越淡,但是还是盼着过年,可以回老家跟一大家人聚一聚。


四时欢喜


过年了。无论是大人孩子,身着漂亮的衣服,在浓浓的,酽酽的,纯纯的乡情中展示。

过年了。万木调零,唯有那一束束长在窗下的蜡梅,无法改变对“年”的眷恋,伴着寒风,急急地去赶赴那场盛大的花期。

过年了。祭天祭地,谢天谢地。在鞭炮的喧嚣中,在锣鼓的热闹中,在秧歌的欢快中,红艳艳的春联照亮了天、地、人、畜有消灾添福的神明,还有邀请到家的先祖。中国的“年”,就是个万物集合,万物和谐,万物欢笑的狂欢节。此时,有谁知道,逝去的先祖们,在天堂,看到子孙后代欢快聚集,其乐融融,受其感染,也早已兴奋的心花怒放。

年,翻过岭头,勾勒春的身影。招募满山遍野的河流和池塘的通满,描了一遍又一遍,要将那一声声蛙鸣圈点。

年,手牵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的手,意意地,一直向下一个年。

等,盖请天、地、人,畜、神灵,先祖,聚而不同,各得其妙。和而不同,各得其乐。


黑是红的紫


快过年了,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天给大家讲一个令我感动的小故事快过年了,妻子问丈夫要回家吗,丈夫犹豫了一下,不知是该如何作答。他也明白妻的意思,她是不想回家。 结婚后的每一个春节,他都会和妻子大包小包挤着站满了人的火车回家。而到家,无非也是千篇一律的拜年、四处走动着看看亲朋,始终是没什么特色。年年回家,是该厌了。 七岁的女儿跑进来,说,爸爸,我想去旅游。女儿的眼神中满带着希冀,他知道,这肯定是我妻子的想法,他们一家三口趁着这春节长假,好好找一个地方放松一下。忙了一年了,这是唯一一次他们俩都可以休这么长的时间。他忽然发现,似乎亏欠了她太多。 丈夫没说话。其实他的心早已经动摇了。他的脑子里一个劲地想,该找个怎样的理由,和爸妈说不回来呢。当然,他也知道,如果他这么说了,他们一定会极度失望。 晚上,和母亲通电话时,憋了好久,终于还是说了,妈,今年春节,我要加几天班,就不准备回来了。 母亲好像是愣了一下。后来,母亲说,那你晚回来几天吧。他说,可能有点难度。母亲又反复和他说了几句,看得出来,母亲很希望他能回家。 他小心翼翼地推脱了,甚至还说了句,真没办法啊。 挂了电话后不久,父亲也打来电话,说,今年很忙吗?他说,是。父亲沉默了一会,只说了句,好。 握着话筒,他看到妻子高兴地朝他点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并且,他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也许,他是该实话实说,可说实话了,他们会同意自己不回家吗? 那个晚上,他睡得并不好。做梦了。梦见了小时候和爸妈玩耍的情景。爸妈老了,真的是老了太多。他还梦见女儿长大了,结婚,有了新的家。他和妻子坐在家里,看着日历,思量着女儿有多少日子没回家了。他们打了女儿的电话,电话那边女儿的声音很遥远,女儿说,爸妈,我忙着呢,就挂了电话。他俩围坐在电话边,想着女儿,老泪纵横…… 醒来时,天还没亮,枕边早已润湿了一大片。 他推醒了妻,讲了刚才的梦,妻听着,半天没吭声。妻说,我们回吧。他说,好。 天蒙蒙亮时,拨通了老家的电话,爸妈一直都有早起的习惯。 是母亲接的电话,声音有些低沉,显然心情不是很好。 他说,妈,我们今年回来啊!我把单位的事儿推掉了。 母亲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了句,什么?他又说了一遍。 然后,就听到电话那端,父亲母亲像个孩子般欢呼雀跃的声音,直透他的耳膜。 很感人的故事,过年过节,你回家吗?多陪陪家里的老人吧,多给他们一些陪伴。


愿得一人心9230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情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仅光吃好的,而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元,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诺黑mgh


最感动的春节大概是奶奶还在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过年啦,家里的叔伯姑婶都在我家过年,奶奶也来了。晚上大人们都在打麻将,打牌守岁。奶奶就搂着我和表哥躺在床上哄我们睡觉。奶奶一边轻拍我们的背,一边柔声给我们讲故事:从前,在老龙洞旁边有一个学校,里面有个老师叫李大龙,有一次,他的学生在湖边捡到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交给了李大龙,大龙看到珠子又惊讶又开心,随即一口吞下了珠子,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雷声作响,学生们就看见李大龙老师化作一条龙飞向了天空,盘旋几圈钻入湖中游走了,这就是老龙洞的由来。

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奶奶轻声哄我睡觉了。奶奶,我想你了。


csy768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LiuHx


小年到了,除夕夜越来越近了,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感觉还是小时候过年的气氛最好。

1、赶集卖货。从腊月中旬开始,就开始去赶集售卖自家做的红薯干粉条、鞭炮,一四七去隔壁镇子,二五八去本镇子,都需要挑着一百多斤的货走七八里路去赶集,一般中午才能卖完,卖货会持续到腊月二十五六。卖货很辛苦,但也很值,在当时是一个不错的赚钱方式和时节。

2、杀猪。俗话说逢年过节杀猪宰羊,不过我们那儿没有羊,所以过年只杀猪。猪是自家养了四五个月的家猪,按现在的说话,属于有机猪。几个人一起摁住猪,往脖子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下边用一个放有食盐的盆子接住猪血,边上烧着一大锅热开水,放完血就开始解剖清洗猪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可以搞定,猪头、猪腿、大肠、小肠、粉肠、猪肝等都出来了,中午就可以喝粉肠猪肝汤、辣椒炒肉了。下午就可以切块拌盐做腊肉了。

3、磨豆腐。每年腊月二十几也会制作白豆腐,前天泡好黄豆,早上一大早去打泡好的豆子,上午就可以制作白豆腐了,具体的制作流程忘记了(~_~;)。做好白豆腐后,一个是用来做辣辣的霉豆腐,一个是油炸,做油豆腐片。

4、清洁房屋。一般过了小年比如二十六二十七打扫屋子,地面、墙面、屋顶,房前屋后四周都要打扫,扫除蜘蛛网、去尘等等,要把整个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看上去很清爽。

5、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看烟花、吃年夜饭、围炉打牌、看春晚。这些都是除夕夜必须的环节。新衣、对联,喜气洋洋,鞭炮、烟花,热热闹闹,少不了年年有鱼的年夜饭,吃完饭围在火炉边一边打牌一边看春晚,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6、拜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都可以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孩子们很喜欢正月拜年,一来可以尝到各家美食,见到各家小伙伴们,二来,可以收压岁钱💰。

还有其它的环节,就不一一回忆了,祝大家新年快乐,狗年大吉!


梦行前方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每逢过春节的时候都要放鞭炮、看烟花、穿新衣、贴对联,今年可不一样了,多了一个我盼望已久的小吃---烧烤。大年三十,我早早的就醒了,伸出小手正想穿衣服,这时妈妈说外面太冷我可以再睡会,于是我又躺回温暖的被窝。过了一会,我的小表妹过来了,她有着白白嫩嫩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像个洋娃娃可爱极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好了早饭,爸爸神秘的和我们说:“等会带你们去山上找宝贝。”一说到宝贝,我很好奇,心里想到底是什么呢?于是,我一直缠着爸爸,撒娇的问道:“爸爸,到底是什么宝贝,告诉我嘛。”爸爸只是笑笑,不说话。还没等我再开口问,爸爸就说东西已经收拾好了,可以出发了。在去找宝贝的路上我很兴奋,拉着小表妹一直介绍这里哪里最好玩,哪里最好看。走啊走啊,终于到了,爸爸先探测了下土地的虚实,然后拿起手中的锄头弄了弄土,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宝贝就是挖竹笋啊!一直挖到中午,可以吃饭了,爸爸说可以回家了。于是一群人带着一堆“宝贝”浩浩荡荡的回家了。回到家,妈妈告诉我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下午可以烧烤了。我乐的手舞足蹈的,连午饭都多吃了一碗呢!下午,两点的时候烧烤准时开烤了!一家人手忙脚乱地架好架子,摆好调料和肉。看着姐姐手里的一串串肉,我直流口水,终于等到烤好,我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真是美味啊!我喜欢过春节,喜欢春节每次经历。

菊花为80万海军总教头


春节就要到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家过年。在回家的路上会发生许多感人的

故事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春节回家的感人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春节回家的感人故事篇一

  烫衣板,给爱人的最好礼物

  背景资料:葛文彬,男,26岁,江苏盱眙人,南京某装潢公司临时工。三年前离家来宁打工。每年春节都要回家,结婚已两年。

  现场目击:在南京长途汽车站,记者在背着大包小包的一群民工中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除了大包小包外,手上还拿着一个用报纸和塑料纸包起来的烫衣板。记者好奇地和他聊了起来。他是来南京做装潢小工的葛文彬,知道每年春运期间车票紧,便提前回家,辛苦了一年,他在城里买了一大堆东西带回去。当记者问到他手中的烫衣板时,他腼腆地笑笑,说起了他的故事。

  新闻回闪:小葛说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婆,去年离家来宁前,老婆特地穿了一套新衣服为他送行。直到现在每想起此事,他眼前就浮现出站在村口,穿着新衣,眼里盈满了泪水,向他频频挥手的妻子的身影。可他后来得知,那件新衣妻子再未穿过,妻子说她怕穿皱了,一直压在箱底。这次回家,他给妻子买了城里人用的烫衣板,这样,妻子就可以每天都穿得那么光鲜、漂亮。小葛自顾自地说着,眼中溢满了幸福。

  点评:其实在回家的民工背后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故事,所有的情谊都凝结在背在他们身上的那些行李里。生活好了,带回家的年货也变了,他们每一年的收获,每一年的希望都凝结在了他们背在身上的行李里。

  春节回家的感人故事篇二

  空手而归,带的是一包“放心”

  背景资料:陈东华,

  目击:在汽车站候车室,记者看到一个和别人大包小包截然相反的人,他身上什么包袱也没有,手上只有一个小小旅行包,记者问他怎么就拿着这么一个小包回家呀。他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回家呆几天就回来了,所以就不带什么行李了。

  回闪:还记得三年前上大一的时候,那次回家也是大包小包的,说来不好意思,放假前一个多月的脏衣服都在里面呢。今年,就要毕业了,想早点回来找找工作,回去主要是看看父母,所以也就不带太多的东西了。小陈说,就给母亲买了只手炉,给父亲一条烟,其实回去看看就是给老人最好的过节礼物了。

  点评:轻装回家也许正成为现在年轻人的回家方式,无须太多的东西,父母需要的也就是能和我们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而已。

  春节回家的感人故事篇三

  到儿子家过年,别总往乡下走

  背景资料:李凤雅,女,61岁,江苏启东人,其子在宁工作,今年买了一套新房。

  目击:在火车站的出口处,记者远远地看见一位小伙子正领着一对老人走出车站,身上背着两个大包袱。记者一问,知道是儿子接父母的。母亲李凤雅告诉记者,他们是从启东来的。今年,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装修得非常漂亮,让他们也来住住。儿子从小在家喜欢吃家乡特产,这次来就多给他带一点来。她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毕竟也是长辈的一点心意呀。记者看到,虽然包袱重得让他们直不起腰,但两位老人脸上流露出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

  回闪:李凤雅说,往年都是儿子带着媳妇和孙子,拿着大包小包回老家过年。虽然孩子尽孝心让父母感动,可他们还是盼着孩子们能在城里立足。这下好了,这一愿望实现了。

  点评:现在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什么时候也让我们的父母也背着这样幸福的行李来自己家过个与往年不同的新年。


戴玉龙83318408


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休息几天了,虽然很短的时间😭每年大年初一早点来天还没亮我们就起来了😁,当然我起的最晚,起来时候公婆就煮好饺子了,你们猜我是不是被被鞭炮声所吵醒了,你们猜对了,我就是被鞭炮声吵醒的!😜

吃完了饺子,就等亲戚来一起的拜年去了。幸好现在村里的公路已经平很多了,虽然在城市里已经不行人们磕头拜年了,是我们村里还是有这样的习俗毕竟人们可能岁数都大了还是注重原来的礼节的。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样的理解很俗气。但是但是如果延迟这样的礼节都没有的话过年也就变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了不是吗?原来我们所感动的也就是嗯怎么说呢,的那份纯朴吧😁

希望大家一切安好新年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