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修譜:不負先人 澤被後世

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家譜是影響人數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之一。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蹟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是標誌家族系統、表明血緣關係的符號,也就是人的根。修譜並非易事,在此家譜國際提出五大建議:

匠心修谱:不负先人 泽被后世

一、修譜者要以存真求實的精神加以考證

古語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歷史上的譜牒追認"帝王將相先哲聖賢澤被先世,文章節義,昭垂史冊,為後儒仰宗。"其次譜牒揚善避惡,導致史料失實。再者史料缺失造成世系誤載。特別是因同名同姓的先祖造成世系的混淆。

在過去族譜被壓在箱底秘而不示,只流傳於家族內部,世系上的虛構也罷,人物事蹟上的造作也罷,這隻要族人認可就行。隨著時代的變遷,觀念的更新,家譜"以補正史之不足"的功能日益凸顯。

它不但是一部人類生命繁衍史,更應該是一部如實反映基層百姓生活史實的百科全書。為了能使它真正的和正史、方誌一道構成中華歷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也為了社會計為了子孫計,所以今天在修譜時,理應加以認真考證,把歷史真實的學術價值與"經世致用"的社會價值放在首位。

匠心修谱:不负先人 泽被后世

二、家譜內容要有時代特徵,注重內涵

家譜既是一部家族繁衍史,又是一部愛國愛家的教科書。

譜牒文化經數千年積澱,形成了優良傳統,有其自身的獨特體例,經久不衰,理當予以繼承。

家譜國際認為:不能僅僅著眼於複印原始家譜,接續世系,或理順世系支脈,編寫一部僅有世系支脈名諱的譜書,或者編寫一部前有序文、中有世系支脈人名、後有小記的簡單譜書。

世系名諱固然重要,只是存史而已,時至今日,家譜的編寫應與當今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相適應,徹底剔除封建糟粕、摒棄族權宗法,其實每一次的修譜過程也就是一次家族文化的認同和融合過程,若把握好了它能成為一促進家庭和睦村族和諧的載體,服務社會和時代,一致更好的發揮它存世和育人的作用。

匠心修谱:不负先人 泽被后世

三、編修人員在編撰過程中要注重史德,做到不偏私不徇私

譜中所載人物傳記是正史人物誌的補充,或是大家公認的有德有為言行可彰足以為人效榜者生平事蹟。這就要求編修人員在編寫人物傳記時應做到不偏私不徇私,已"唯賢入傳"為準則,使其真正地發揮作用。

匠心修谱:不负先人 泽被后世

四、注重本譜凡例的編寫

凡例為書前表達本著作內容和編纂體例的文作。有些譜書往往會忽略凡例篇的撰寫有的家譜抄錄舊譜《凡例》有的甚至省略不用。

這樣做其實不妥,因為每次修譜所處的社會背景不同,所涉及的內容也有所差異。這些在《凡例》中理應有所說明。例如:"本屆續譜革除舊規"續男不續女"陋習,凡有女無子者本男女平等贅婿承嗣承產若兩女且俱幼未嫁其女中薦一列入行傳。未出之女只在行傳中其名下簡注所生日期。"

匠心修谱:不负先人 泽被后世

五、準確使用稱謂詞語

在譜志修撰過程中會常常碰到一些稱謂用詞,要準確使用不可張冠李戴。如"繼子、祧子、養子、愛子、贅子"等等。還有一類較容易搞錯的稱謂詞語就是對已故者如何稱呼?因對已逝者年齡、身份、業績等不同對其稱謂也所不同。比如:古時一般稱幼死為夭;8-10歲死為殤;一般族丁亡故為歿;屬諸侯之位亡故稱薨;屬大夫位者亡故稱卒。現在修譜一般亡人俱稱卒,對國家生存和民族危亡獻身者可稱殉國;為正義獻身者可稱為就義;為國為民戰死者稱犧牲等。

家譜是對過往的總結,對當下的留存和對未來的。修譜需謹慎,不負先人,澤被後世,讓家譜完美地呈現在後人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