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少微量元素?

努爾哈赤赤赤赤


孩子是父母相愛的結晶與延續,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對於孩子的健康,家長特別關注。哪怕是孩子咳嗽兩聲,家長也會心驚膽戰。而對於寶寶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家長往往是在孕嬰店做一些檢查,這些檢查是否靠譜?如何判斷自己的寶寶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

2013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就發出了相關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通知中不但要求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宜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如果孩子出現了微量元素缺乏時的臨床症狀,可以到正規醫院為孩子檢測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但卻不宜將微量元素作為常規的體檢項目。對於家長來說,如果您能夠掌握一些孩子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狀,可以提前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常見的鈣、鐵、鋅,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等營養素缺乏的症狀,就在這裡

維生素D缺乏症狀

維生素D是嬰幼兒最容易出現缺乏的維生素,常見的症狀包括夜間盜汗、寶寶易哭鬧、枕禿等神經症狀,而骨骼症狀則表現為O型腿、雞胸、肋骨串珠等等。如果您發現寶寶睡覺容易出汗,頭髮枕禿就要注意可能寶寶已經存在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

維生素B2缺乏症狀

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需要每天從食物中獲取。有些寶寶的舌頭像地圖一樣,被稱為地圖舌,這其實就是維生素B2缺乏的症狀之一。而口腔潰瘍、口角炎、脂溢性皮炎都是維生素B2缺乏的表現。

鐵元素的缺乏

鐵元素對於寶寶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嚴重時影響寶寶的學習認知能力。缺鐵會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易疲勞、生長髮育緩慢、記憶力下降等。兒童是缺鐵性貧血的人群之一,預防兒童貧血也是我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鈣元素的缺乏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家長往往也會選擇一些補鈣產品為寶寶補充鈣質。對於寶寶來說,缺少鈣質會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牙齒健康,比如寶寶出牙晚、生長痛、身高低於同齡人,這些都與寶寶體內鈣缺乏有關。

鋅元素的缺乏

鋅被稱為生命之花,是寶寶不能缺乏的營養物質。如果寶寶體內缺鋅,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不愛吃飯、異食癖、免疫能力下降是寶寶最為常見的缺鋅症狀,如果您發現自己的寶寶不愛吃飯、挑食、偏食就要注意,這是在提醒您寶寶已經出現了鋅元素缺乏,趕緊為寶寶補充。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什麼是微量元素?人體是由很多元素組成的,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就是微量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而我們目前常查的微量元素檢查主要查:鋅、鈣、鎂、鐵、銅、鉛。其中鈣、鎂為常量元素,在體內含量要多於微量元素。而鉛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的元素,但在高劑量時可以起機體功能損害。


如果寶寶生長髮育很好,不建議查微量元素,也不建議把微量元素檢測作為常規檢測項目的。

如果寶寶有缺乏微量元素的臨床表現,那麼可以查微量元素,根據數據報告+臨床症狀相結合,需要醫生來判斷是否給予寶寶補充微量元素。(當前有些醫院把檢查微量元素當成常規檢查項,並且只看微量元素的數據報告就做判斷,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鋅:缺鋅可影響寶寶生長髮育,可出現消化功異常、味覺功能減退、生長緩慢、厭食、異食、偏食、多動、創口癒合緩慢、免疫功能下降等。

含鋅多的食物:海產品、瘦肉、核桃、花生、菠菜、黃豆、菇、排骨、魚等。


銅:寶寶缺銅會出現臉色蒼白、長期腹汚、消瘦、發育停滯、智力低下、貧血頭髮枯黃等症狀。但銅攝入過多會引起急性銅中毒,表現為:腹痛、嘔吐、腹瀉、頭暈昏迷等。

含銅高的食物:動物肝臟、肉類、貝類、豆製品、核桃、栗子、茶葉、牡蠣、蘑菇、可可等


鐵: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兒童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缺鐵會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易疲勞、生長髮育緩慢、記憶力下降等。

含鐵量高的食物:動物血液、動物肝臟、瘦肉、魚、大豆、豆製品、蛋黃、紫菜、海帶、黑木耳、磨菇、波菜、芹菜、油菜、西紅柿、葡萄於、杏、桃、紅棗、波蘿等。


鈣:寶寶缺鈣易患佝僂病,過敏性疾病,易出現骨質疏鬆、骨質軟化等病症。而且鈣含量減少或吸收不足時會妨得鐵和其他礦物質元素的吸收。但補鈣過多,也會造成心臟的負擔

含鈣高的食物:牛乳、乳酪、蜜糖、杏、肝臟、蘿蔔等。鎂:寶寶缺鎂會精神疲意、面黃肌瘦、皮膚粗,甚至情緒不穩定,面部、四肢肌肉抖。含鎂多的食物:無花果、香蕉、杏仁、玉米、紅薯、黃瓜、菇、柿子、黃豆、紫菜、橘子等。


兒科醫生鮑秀蘭


您好,微量元素對小孩有些重要的意義。

首先,我給你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1.我也曾經去醫院檢測過寶寶的微量元素,還好,寶寶的各項指標是正常的。

2.醫生給出結果後,還有一項相關微量元素的知識,主要為常見的微量元素,見下圖。

其次,根據寶寶狀況,我們可以初步瞭解寶寶是否缺一些主要微量元素。

1.缺鈣的寶寶,晚上睡眠不安穩,喜歡哭鬧,頭部可能有禿頭一圈。

2.缺鐵的寶寶,面部耳部較黃,沒血氣,容易煩躁,注意力不集中。

3.缺鋅的寶寶,比較厭食,頭髮發黃、手指頭長倒刺等。

4.缺美的寶寶,情緒容易緊張。

5.缺銅的寶寶,發育慢,偏瘦,容易腹瀉。



再次,我建議寶寶飲食合理。

1.寶寶每天必須喝適量的奶粉。同時,服用VD一粒。

2.添加輔食的寶寶,種類要逐漸多樣化,葷素搭配。

3.吃主食的寶寶,飲食要均衡。主食、蔬菜、肉魚蝦等葷菜、水果、牛奶,樣樣不能少,而且適量。

4.每天保證寶寶有1-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



這是我對你問題的看法,你家寶寶抵抗力有待提高,請注意飲食睡眠、注意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如果的確不放心,建議去醫院檢查。最後,祝寶寶健康快樂!


水凝聊育兒


人體內的微量元素種類很多,據科學研究必表明到目前為止,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包括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銣、砷等。因為只有缺鋅的孩子才厭食不好好吃飯,缺少其他微量元素就與吃飯沒有關係。孩子缺少幾種最常見的微量元素表現如下:

01、缺鋅:會厭食,食慾降低只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之一。除此之外缺鋅還會導致生長髮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抵抗力差,反覆感冒或腹瀉;易患複發性口腔潰瘍等。  

02、缺鐵:會出現貧血,注意力下降,缺鐵還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等。  

03、缺鈣:會睡覺出盜汗,睡覺驚厥不踏實;出現枕禿,發育不良等症狀。因為鈣是兒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如果缺鈣嚴重可引發孩子生長髮育遲緩、骨骼畸形(雞胸)、牙齒髮育不良等。

04、碘缺乏:智力低下表現:缺碘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兒童可表現為體格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嚴重的可導致呆、傻等。富含微量元素碘的食物:幹海帶、海魚、海藻類及瘦肉、家禽、乳製品。

由此可見孩子缺少哪一種微量元素會各有各的表現,你說你家孩子不僅不挑食,而是吃的還很多,這不能代表孩子不缺少微量元素。要知道孩子缺不缺微量元素,不能光憑對孩子的直覺去判斷,一定要去醫院做專門的微量元素檢查才行,根據檢查結果對症下藥缺啥補啥。



智慧奶奶


這位家長,大河的答案可能顛覆你的觀點。其實,早在五年前,日常的微量元素檢測就已經被國家衛計委叫停了!

常聽到家長問“寶寶經常出汗是不是缺鈣?頭髮發黃是不是因為缺鋅?夜裡經常哭鬧是不是因為缺鐵?孩子不愛吃飯,是不是缺鋅?……”也常見到商家宣傳,“兒童厭食,補鋅是關鍵;兒童出牙慢,認準藍屏的鈣……”

然而,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寶爸寶媽在為寶寶是否缺少微量元素髮愁,迫不及待地帶著孩子,到醫院做微量元素檢測,各類營養品吃了一籮筐,寶寶的問題卻沒有明顯效果,唉,大河真是感慨科學知識普及的難度。

一、微量元素是什麼

  微量元素是指人體內含量微小,每人每日膳食需要量為微克(μg)至毫克(mg)的礦物質。如鋅、硒、銅、鈣、鎂、鐵等。他們雖然微小,但是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過多過少都會造成健康隱患。

二、為什麼國家叫停微量元素檢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結果不靠譜。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曾專門進行過論證,其結論是: “大多數醫療單位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在診斷微量元素缺乏方面,參考意義不大。”《臨床兒科雜誌》曾刊文稱:“對於生物樣品的全微量元素分析目前只能用於研究目的,以及對人群營養狀況的檢測,不適用於對個體微量元素營養狀況的判斷。”

不同微量元素體內分佈不同,代謝、調節途徑不同,檢測方法複雜。你僅憑几滴血液中檢測的結果,不能夠反映整個機體的這種元素的數量。如果考慮到檢測過程中的不規範,樣本汙染等,這個檢測值那簡直就是危險的!

大河在年前寫過一篇文章,是關於補鈣的偽科學的,有興趣的可以翻翻看。現在的補鈣鋪天蓋地,那麼咱就以鈣為例。鈣占人體重量的1.5%-2%,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的1%的鈣以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這幾部分鈣的含量在體內維持著動態平衡。也就是說,當你檢測血鈣時,骨骼中大部分的鈣到底是多少,你是不清楚的。因為它可以隨時遊離出來以補充血鈣的不足,維持著內環境的穩定。

三、盲目補充微量元素會造成惡性的後果

微量元素本來就少,在體內的生理劑量和中毒劑量範圍較窄,攝入過多易產生毒性作用。大河就不建議盲目補鈣,對那些過敏源的檢測也抱有懷疑的態度。家長一定要認識到:營養元素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某些檢測機構或者是出於私利,讓兒童嬰幼兒服用,有可能超過他們的生理需要或可耐受劑量,造成中毒。

要知道,各元素在腸道吸收的過程中存在競爭關係。鋅補多了,會影響鐵的吸收;鈣補得過多,鋅、鐵的吸收就會減少。

四、適合微量元素檢查

只有極個別的孩子,如早產兒、發育遲緩、某些遺傳病、存在反覆感染、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瀉等情況,才可以微量元素檢測。家長們要記住,微量元素檢測不是常規項目,要經專業兒科醫生評估,而不是聽信那些農貿集市、母嬰機構、藥店、奶粉廠家的誤導。

最後,大河推薦,各位家長平日裡要做好營養均衡,加強鍛鍊身體,如冷水浴、日光浴、游泳、跑步……大河始終相信,人體是一個聰明的機體,進化了上億年,成為地球至尊,絕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脆弱,他會自行補充成長所需的。

你需要做的,是慢慢的放下心來,陪著她,茁壯成長。


大河妙手


首先,不要懷疑自己的寶寶缺乏微量元素。除非寶寶有生理缺陷,對某種微量元素吸收有障礙!

其次,如果寶寶的生理上的有缺陷,對某種營養元素吸收有障礙,那麼通過後天常規的營養補充,是無法達到改善這一症狀的作用!

再次,如果你根本不懷疑寶寶生理上有這種缺陷,請不要隨便去補充所謂的什麼營養元素,那必然導致寶寶身體自然營養平衡的紊亂!

最後,一動不如一靜,不要因為寶寶經常生病了而胡亂懷疑,想辦法去提高孩子整體的免疫力,和健康的,不要走什麼捷徑,也不要聽信那些專門賣保健品的忽悠!


小白點評


“你家孩子查微量元素了嗎”“我家查了缺鋅,我得趕緊去給孩子補補”“我家也是,我說孩子最近出虛汗呢,得趕緊去補補”寶媽們聚在一起,總會聽到這些來自寶媽對孩子不安的焦慮。

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並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並不能說某個數值就一定是有問題或者正常。所以寶媽不要過於焦慮。不要因為一點症狀就開始給孩子大補。

鋅補多了,會影響鐵的吸收;鈣補得過多,會影響鋅、鐵的吸收。

盲目使用補劑只會造成孩子的消化功能紊亂。

所以,補多了對孩子也是不好的。

判斷孩子是否缺鈣

結合體內維生素 D 的含量、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生長曲線等綜合考量

判斷孩子是否缺鋅

除了參考血清(漿)鋅數據,還要根據寶寶的飲食、是否有其他生病狀況,以及結合補鋅以後血液中鋅元素的變化幅度來判斷

判斷孩子是否缺鐵

會參考血色素水平和血清鐵蛋白的含量等等,判斷是否是缺鐵性貧血。

寶媽發現孩子的各種問題,一定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告訴醫生孩子近期的生活和飲食規律,醫生會結合孩子的飲食和症狀,做出客觀的診療建議!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我是 IF枕邊育兒 關注我 育兒知識早知道!


IF枕邊育兒


您好,首先來說,你應該改變觀念了,不要孩子經常感冒什麼就想到缺乏微量元素,其實微量元素的檢查,對於小寶寶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什麼是微量元素?

人體內共存著兩種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只佔人體重的0.01%以上,包括鈣、磷、鎂、鈉、鉀、氯6種;
微量元素是隻占人體重0.01%以下,且為人體所必需的一些化學元素,包括鐵、鋅、銅、碘硒、鉻、鉬8種。

(從報告上看不僅檢測了微量元素,還檢測了常量元素,有的報告上還會檢測有毒重金屬鉛元素。)

那麼為什麼我說給小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沒有多大意義呢?

原因一:國家衛計委取消微量元素檢測

國家衛計委在2013年正式下發《關於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明確指出“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測……”

所以一些母嬰店等如果還是以微量元素檢測結果為由推銷任何產品是不符合規定的,媽媽一定得擦亮雙眼哦。


原因二:檢測方法不準確

一般微量元素檢測通過頭髮、靜脈抽血、末梢血液檢查。

頭髮:頭髮中的微量元素只能反映人體幾周之前的狀況,並不能反映人體目前的狀況。另外,每個人的髮質,空氣汙染情況,清洗習慣,包括剪髮部位、工具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檢測結果,所以檢測結果毫無意義;

靜脈抽血:很多元素存在血液中的部分只佔極少量;

末梢血液:可能發生組織液稀釋,採血過程也很容易受到汙染影響檢測結果。

因此,通過幾種檢測方法,可以看出兒童微量元素檢測根本不能代表體內真實的水平,所以給小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沒有必要,媽媽也不要因為結果而擔心。


原因三:檢測結果不能代表真實水平

我們身體99%的鈣都是分佈在牙齒和骨骼的,血液中的鈣只有大概1%,所以抽血檢測一般也不能代表體內真實鈣的水平的。

(提醒:平時只要規律補充維生素D3,保證奶量基本是不會缺鈣的,添加輔食時及時補充含鈣的食物就可以。)

鋅主要以酶的成分之一存在人體內,分佈在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體液和分泌物中。鋅元素大約60%儲存在肌肉中,30%儲存在骨骼中(骨鋅不易動用),血液中的鋅含量不到人體總鋅含量的0.5%。所以血液中的鋅不能反映體內鋅的真實水平。

(提醒:只要寶寶沒有長期腹瀉或者長期生活習慣以素食為主,寶寶也是不會缺鋅的,媽媽不用擔心。如果發生缺鋅,可先通過食補。)

鐵在體內分儲存鐵和功能鐵,儲存鐵以鐵蛋白和鐵血黃素兩種形式存在於肝臟、脾和骨髓中,大約佔體內總鐵量的25%-30%;功能性鐵以血紅蛋白形式存在於血紅蛋白60%-75%和肌紅蛋白3%中,另外很多酶也含有鐵,大約1%。所以,血清鐵不足以反映全身鐵的營養狀況。

(提醒:如果要判斷寶寶是否缺鐵性貧血,建議去醫院查一下血常規。另外如果不是嚴重缺鐵性貧血,建議先通過食補,在考慮補鐵劑。)

銅元素大約50-70%儲存在肌肉和骨骼中,20%儲存在肝臟中,血液中的銅含量占人體總銅含量5-10%。所以,血銅也不能反映全身銅的營養狀況。

(提醒:一般銅真的是不會缺乏,因為很多常見食物都含有。比如牡蠣、貝類等海產品以及堅果類是銅的良好來源,其次是動物肝、腎組織,穀類胚芽,豆類。)

鎂60-65%存在於骨骼、牙齒,27%分佈於軟組織。鎂主要分佈於細胞內,細胞外液的鎂不超過1%,血清中的鎂相當穩定,不能反映體內鎂的充足與否,即使機體缺鎂,血清鎂亦不降低。

(提醒:鎂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一般是不會缺乏的。)

如果有更多的育兒問題,可以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