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ETF來了 華夏上證50ETF規模達504億元

國內首隻超500億元的“巨無霸”ETF來了!12月17日,華夏上證50ETF獲得6.9億份淨申購,規模首次突破500億元,達504億元,且其年內成交額也突破4000億元。

業內人士透露,ETF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後,不僅因為受到保險、券商等大型機構資金的青睞,而且私募和個人投資者的資金也在不斷湧入,成為ETF規模增長不可忽視的資金來源。

權益類ETF成為今年市場熱點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非貨幣ETF規模名列前十的均為權益類ETF,且這十隻ETF均為百億級規模。

在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看來,近期ETF規模快速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市場有效性提高。過去幾年,市場上主動基金的超額收益逐步下滑,這主要源於市場的成熟。未來,隨著主動基金戰勝指數難度越來越大,指數基金將迎來更大發展;二是機構投資者壯大。保險機構、社保基金、養老基金、FOF基金等配置型基金規模均為ETF長期持有者,這些機構投資者的壯大是ETF快速發展的基礎;三是投資理念轉變。市場投資風格以前偏向於炒個股或行業,而現在慢慢轉為資產配置。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由於具備成本低、透明及交易方便等特點,ETF非常適合作為資產配置工具。因此,配置型投資理念的出現也對ETF規模帶來正面作用。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徐猛透露,今年ETF規模不斷增加,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目前華夏上證50ETF仍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主要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養老基金或FOF產品。“實際上,私募、ETF期權及個人投資者等正成為ETF規模增長不可忽視的來源,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增速非常快。”徐猛說。

最新數據顯示,從華夏上證50ETF持有者結構來看,其機構投資者佔比從去年的84%降至目前的80%,機構持倉在下降,而個人投資者佔比有所提升,且增速較快。

隨著投資理念的轉變,對個人投資者而言,以前投資風格更偏向於炒個股,但經歷了持續幾年市場調整後,部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也慢慢轉成用ETF這個工具來抄底。

儘管ETF快速發展,但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從投資理念轉變、構投資者壯大以及主動基金戰勝指數難度三個維度來看,目前國內ETF市場尚處於快速發展的初始階段,還遠沒有達到飽和的程度。

據瞭解,美國ETF持續快速發展期長達20年,每年規模增長20%至30%。目前,美國ETF基金規模達3萬億美元,而我國ETF規模為3500億元人民幣,差距還很大。其中,美國最大的ETF基金規模為2500億美元,而國內最大的ETF基金規模為500多億元人民幣,因此我國ETF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按照過去十幾年美國ETF規模複合增長率超20%的情況來看,國內ETF目前的增長速度有望持續兩三年。”徐猛表示。

本文源自上海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