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中了进士的贾敬,却突然选择出家,贾母反对过吗?

绛姝




红楼梦中贾敬是贾家的一个奇人,说他奇在于贾敬的行为经历以及名字背后所有的深意,还有他最有可能中兴贾家,却率性放弃了。而后不知什么原因心灰意冷妄图得道成仙,竟然跻身道观,留连不反,直到误食金丹而死,贾敬出场不多,却让人印象深刻。而贾敬之死,令贾母都特别伤心,使得老人家慨叹贾家真的日暮西山了。他也可能是贾家唯一一位一夫一妻到终老的主子!


【一】

贾敬有才,在于他轻而易举的考取了进士。他有个哥哥叫贾敷,却八九岁死了。宁国府按理只有贾敬一个,必然要袭爵。可他偏要证明自己考一个不可能出仕的进士。直到贾兰这一代,贾敬都是贾家学历最高之人。

关于贾敬为什么要考进士,这几乎是谜案,没有答案。但从他轻易放弃爵位,去到庙里修道成仙可以推测贾敬要么任性,要么叛逆。

贾敬任性,在于他想干嘛就干嘛,父亲贾代化既然死了,自然更没人管的了他。贾敬叛逆是他的任性是建立在叛逆之上的。贾敬明明有必须继承的爵位,却偏偏考取了功名,中了进士。要知道当年的进士可比现在的清华北大难考的多。进士是可以直接为官的。范进中个举人就称老爷了,进士更不可同日而语。贾敬明知无望功名入仕还要考取功名,继承了爵位又弃如蔽屡,都是他叛逆的性格的体现。


【二】

贾敬聪明是无疑的,否则无法看中进士。但正因为聪明,他会更有理想。贾家作为世袭的爵位,尸位素餐。贾政虽有光宗耀祖的理想却无能力。靠儿女实现梦想,却将家败光了。贾赦连官都不好好当,一味胡闹,甚至中秋夜当众鄙视贾政的梦想。

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贾赦不理解贾政,更不知道贾敬。但如果说贾敬就是充满理想抱负的大好青年被顽固父亲残酷扼杀也不恰当。我认为贾敬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父亲管教他们净是审贼,甚至不好说哥哥贾敷的夭折是否与贾代化的严苛管教有关。贾敬考科举,更像与父亲置气!所以他不珍惜进士出身,更不珍惜父亲传给他的爵位。儿子大了,直接丢给儿子承袭,他自己逍遥去了。


【三】

贾敬去庙里和道士胡孱很早,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时就已经开始,那时候女儿惜春应该出生不久。冷子兴介绍惜春是贾珍胞妹,显然一母所生,贾敬与妻子中年以后尚生育一女,感情是极深的。而且贾赦贾政贾珍都提到有姬妾,哪怕林如海,贾雨村都有,唯独贾敬从没提过一句。即便贾敬非主角不重要,可他又是过生日,又是葬礼,也从没提起。我认为贾敬是贾家唯一一夫一妻之人。关于这一点,有个有意思的想法正是源于贾敬。

我认为曹雪芹在设定红楼梦时,宁国府借鉴了明朝,明朝已亡所以叫宁。荣国府借鉴了清朝,清朝正兴所以叫荣。而贾敬无论名字脾气和经历都像嘉靖皇帝,这不是巧合,当是作者有意为之。而他考取功名的经历又像嘉靖的堂兄朱厚照,那个皇帝不当非要当镇国大将军朱寿的奇葩。而朱厚照的老爹明孝宗朱祐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一夫一妻的皇帝,他和张皇后相伴终老,没有任何嫔妃,子嗣也单薄,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这在当时就备受诟病,等到了朱厚照一死,嘉靖上位到万历这一脉承袭,直接被说成明亡于嘉万而始作俑者明孝宗朱佑樘。这个说法与“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简直异曲同工。

贾敬身上有朱佑樘、朱厚照和嘉靖两代三个皇帝的影子,不是说《红楼梦》是写明朝故事,而是曹雪芹借鉴了明朝故事来塑造宁国府。根据线索,我认为贾敬极可能就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妾。夫妻二人感情好,中年产女后,贾敬妻子难产而死。贾敬伤心欲绝下才放弃一切,整日混迹道观,也不管女儿惜春(朱佑樘也有一个小女儿,两岁死了,与惜春一两岁给贾母抚养也差不多)。

贾敬是有能力的,可惜他并不善加利用。本有中兴贾家机会,可却什么都没做。他死贾母非常伤心,主要是眼看着一棵好苗子却长坏了,贾家也彻底败落下去。怎不叫贾母难过。只能说,如果贾敬好好的以家业为重,贾家应该不至于堕落那么快,元春省亲这种自杀的招数也不一定会被执行。毕竟贾家的败,败于没有有识之士。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君笺雅侃红楼


绝对反对过,并且激烈的反对。



贾母做为史候家的小姐,荣国公的妻子,对当时的朝庭的用人趋向应该非常敏感,并且为了使贾府荣耀不被淹没,她把女儿嫁给了前朝探花林如海,把孙女元春送进宫做了女官。




贾府以武功起家,这在开国初期占有很大的优势,而当社会由动乱日渐走向平定,人民由人心慌慌逐渐走向安分守己,武将的地位便逐渐退后,而贾府第三代正外于由簪缨之族转型为诗书礼仪之家的关键时刻,贾敬的科举顺利正是贾府转型的强心剂,贾母做为两个国公府仅存的长辈怎会不欢欣鼓舞?也许在她心中已经展现了一幅家族在贾敬的领导下,学习风气已经尉然成风了吧。

正在贾母为贾家可能转型成功而倍感欣慰时,贾敬却要出家,这种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这可不仅仅意味着贾府没有转型这么简单,还意味着贾府,特别是宁国府会陷λ一个混乱场面。没有了大家长的约束,从小锦衣玉食,不曾受过苦累的贾珍会变成什么样子不可预测,为了阻止贾敬出家,也许贾母苦口婆心的苦苦劝说,可是却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听之任之。



贾母预料不差,贾敬走后,贾珍无人管束,无法无天,一味高乐,整个宁国府乌烟瘴气,成了一个除了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龌龊所在。


萍风竹雨123


贾敬是贾府最有出息的第三代。他年轻有为,进士出身。父亲死后,他成为贾府族长,爵位继承人。如果他不去修道炼丹,他的前程一片光明。他是贾府中兴的希望。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贾敬放弃大好前途,跑到郊外修道去了。

对于贾敬的选择,作为长辈的贾母是否反对过呢?

润杨认为:贾母也许反对,也许赞成。无论什么心态,贾母都无权干涉贾敬的选择。

贾府的宁国府和荣国府表面和谐,实际是各有各的心思。荣国府的婆子公然说:“各家门,另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我们这边,你们还早些呢!”也就是说,宁国府管不了荣国府的事。无独有偶,贾蓉也说过类似的话,“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贾蓉的意思是荣国府管不了宁国府的事。贾敬是贾府的族长,贾敬执意要离开家去修道,作为婶婶,贾母是管不了的。

古代女子三从四德,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贾母也不例外,她需要听儿子的,哪里又管得了贾敬?

那么贾敬好好的仕途不走,为什么要抛家舍业的去修道呢?

第一,贾敬没有庶子和庶女,也没听说宁国府里有老姨奶奶。因此贾敬可能没有小妾,他和夫人感情深厚。惜春比贾蓉小十多岁,这说明惜春的母亲是高龄产妇,她可能是难产而死。贾敬悲伤难过,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决意离家修道。因为太太因惜春而死,所以贾敬怨惜春克死了母亲,对惜春不闻不问。

在这种情况下,贾敬修道,贾母会极力反对,但是贾母知道自己的身份,即使反对也不会干涉贾敬的选择。

第二,贾敬修道,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维护贾府的名誉。

红楼梦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这里的“箕裘颓堕皆从敬”是指贾府的腐化堕落是从贾敬开始的。贾家灭亡的第一罪人是宁国府。这些罪过的原因是情。

有人认为贾敬和贾珍的结发妻子扒灰生了贾蓉,事发后,贾珍的妻子死了,贾敬无颜在贾府生活所以离开家到道观里修道。

宁国府的淫乱是从贾敬开始的,贾珍有过之而无不及,把宁国府翻了个。人人都知道:“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在这种情况下,贾敬修道,贾母是赞成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丑事闹大,维护贾府的荣誉。


润杨的红楼笔记


我想反问一句,贾母和贾敬是什么关系?她有资格反对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大不由娘,贾母不是贾敬的娘,而是他的婶娘,亲娘都管不着的事,婶娘就更管不着了。就像有人问贾珍的事贾母为什么不管一样,贾母对贾珍是更更管不着。

作为长辈,贾母可以跟贾敬做做思想工作,来上一番规劝,但是,如果贾敬意志足够坚定,那么贾母即使是规劝,说了也等于白说。而且我们从后面可以看出,贾敬对于在出家、求长生不老这件事上,是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否则不至于到最后酿成吞丹致死的结局,对这样意志坚定的人,大概天王老子也管不了,更何况是婶娘。

贾母是有智慧的人,她懂得进退,知道分寸,即使是跟宝玉、兰哥儿这样孙辈重孙辈的孩子讲话,也从来不摆自己的老资格,而是以一位慈爱、智慧老祖母的身份与他们相处,更何况跟贾敬这样的侄儿。

看《红楼梦》的时候要时时记着它是一部小说,小说是根据作者设定的故事和情节脉络走向来铺排的,一切的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如果这也假设那也假设,那么《红楼梦》可能就是另外一部书,而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面目了。你说贾母劝阻贾敬并且成功了,贾敬没有出家,在家安心于仕途,管好了贾珍,那么,哪里还有后来的故事呢?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因为书中所写,贾母的受尊敬程度,读者有时会有错觉,似乎整个贾府,贾母就是“宝塔尖儿”,一切都在她的统治之下。

且不说管家权力从上到下的转移,单就贾府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个整体。宁国府和荣国府,当初是亲兄弟贾演、贾源的府邸,到贾母丈夫这一代,已经是堂兄弟。而贾敬与贾母的关系,是堂婶与堂侄,已经比较疏远了。

再从年纪上看,贾敬的儿媳尤氏已经四十左右。而尤氏还是续弦,贾珍应该比她大得多。这边王夫人是原配正室,将近五十。如果贾政与王夫人年纪相差不大,应该也是五十左右。那么,贾政与贾珍这叔侄二人,应该年纪接近。

贾敬“早年留下一子”贾珍,贾代善(贾母的丈夫)在贾赦贾政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贾敬与贾代善,年纪也比较接近。

这样一来,贾敬虽是贾母的堂侄,但是年纪相仿。在古代,这样的关系是要避嫌的。王熙凤与贾蓉的亲密中,明显带有以上命下的色彩,但还有人怀疑他们暧昧。贾母的睿智,比王熙凤更懂得进退分寸。她肯定不会跟年纪相仿的堂侄走得太近。

感情上不接近,亲戚关系比较疏远,贾母对贾敬、对宁国府的事情,一定很少干涉。何况贾敬出家——他真的是出家吗?冷子兴只说他是“和道士们胡羼”,念经炼丹,并没有正式出家。

信教、修行,并不一定举行出家仪式。比如“居士”,就是指在家修行的人。孙悟空的另一个名字“行者”,也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指“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没有正式出家。唐代诗人王维,字维诘,是由于母亲笃信佛教,才以“维摩诘”这个佛教中的“著名居士、在家菩萨”给儿子取名。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在仪式方面,民间更有变通的空间。像《水浒传》中吴用、公孙胜等人,多次装扮成道士模样,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正式出了家。

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家人说“我们爷原算计请太爷今日来家来”。贾敬这次没有回家,并不表示他从来不回家。甚至年幼的惜春,也有可能是贾敬信奉宗教之后才生育的。

既然不是正式出家,只是出于兴趣,到道观里居住,那就更没有大碍。秦氏出殡,王熙凤就在庙里住了几天。王夫人定期吃斋,也是修行的一种。与她们相比,贾敬在不当官、让出袭爵之后,没有工作责任,也没有经济负担,只是到道观里居住、修行,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玩物丧志,对任何东西的过分痴迷,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贾敬不理家事,导致宁国府的淫糜混乱;妄食丸药,送了自己的性命。但这都是后话。在他“与道士胡羼”之初,不管是贾母,或者任何疏远的亲戚,都不可能给他先知式的劝阻。


栖鸿看红楼


首先要说的是这事儿贾母没有话语权,在哪个时代男主外女主内。不归她管,她想管也管不了。而整部红楼梦要表达的就是:如果女人全面执政管理宁荣二府贾氏家族就不会败落。

说起贾敬离家修道炼丹,很可能是迫不得已。考中进士非常难,一般三年一次,每次全国只录取一两百人。贾氏家族祖坟冒清烟,三代出了唯一一位进士,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弃官不做,跑到郊外的道观修仙炼丹,肯定有不可描述的缘故。

红楼梦曲〔第十三支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这支曲说的是秦可卿,但里面的“敬”字指的应该是贾敬。

宁国府的淫乱到了什么程度?作者还描写到:

湘莲听了,跌足道: "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根据上述理由,我们可以推断:贾敬管理的宁国府里淫乱、爬灰、养小叔子的丑行败露了,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无人不晓。因而失去了做官的资格,因为乱伦在哪个时代也是大逆不道的不赦之罪,没有官员愿意举荐或保荐他。

贾敬只有在过年祭祖和元妃省亲这样无法推辞的情况下回了两次家,就连府里为他办寿都拒绝回家,给人一种做了亏心事无脸面对家人的感觉。

因为贾敬是长辈,作者不便明写,只是留下了疑问让读者自己脑补,比如,贾珍的生母和惜春的生母以及贾珍的原配夫人为何都早逝了?都是怎么死的?作者为何丝毫不提?

所以说要了解贾敬就要看贾珍和贾蓉的作为,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老友206539508


贾敬出家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打击而这个打击正是来自秦可卿,首先秦可卿的身世模糊,加上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秦可卿进贾府,根本就没那么简单。后来又出现了贾珍和秦可卿的事,这让贾敬深感痛心,他对现实无能为力,又刻意的逃避,他不想让祖宗的基业毁在自己的手里,背负骂名。当时的他特别想逃离现实,早登极乐,所以最后选择出家。





老郭文史


作为家族的长辈,反对是肯定的,但一个人一旦去意已决,即使别人再怎么反对也无济于事。就如贾惜春,立志出家,不惜要以死明志,王夫人和尤氏劝得住吗?最终还不是由了她去?

同理可证,当初贾敬出家,作为家族内部最高长辈——贾母,肯定也是不理解的,一定会反对。

贾敬是家府内最有出息的人,是家族的榜样,得中进士,出人头地,原本是家族的荣耀,可以借此来激励贾府的兄弟子侄以及后代子孙。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光荣伟大、振奋人心的。

当时的贾母可能会这样教导贾政:“你也要好好读书,将来像你敬哥哥一样,将来中个进士、沐浴皇恩。瞧你敬哥哥是何等的出息,何等的威风?只有好好读书得中进士,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啊!”

结果呢,就这么一个学霸榜样似的人物却离开世俗出家为道了。你让贾母怎么教导子侄?难道让贾母这样对贾政说:“要好好读书,积极进取,只有得中进士博了功名,才能像你敬哥哥那样出家为道,专心炼丹、等你得道成仙之后,我们一家也好跟着你鸡犬升天、位例仙班!”

这像话吗?所以,贾母肯定想要留住贾敬,继续做家族后人的榜样的。只可惜,贾敬心灰意冷,看破红尘,执意要离去,贾母也无可奈何。毕竟是婶子,又不是亲娘,话说重了也不大好。更何况,人一旦下定了决心,即便亲娘老子也拦不住哇。


浏秀说名著


贾敬,是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这贾家的四位老爷之一。

贾母虽然权高至极,但她从不强迫别人做什么,虽然她对众人发表各种言论,但她一向充分尊重别人的选择。

相信很多读者都注意到了,和贾宝玉一样,贾母也是,往往在别人采取有悖于自己意愿的行动时,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和束手观望。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实际上泄露了贾母和贾宝玉这两个角色的属性特点。

答题:因为不需要写,或者作者根本没想到写,或者作者由于某种可能的原因而没写。


TeaC


从贾敬死了以后贾母的悲痛情景来看,她是不同意贾敬出家的,肯定劝过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