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一样如日中天,为什么美国只割了日本韭菜,却没有收拾德国?

军史吐槽君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和德国如日中天,那么美国便是这个天。而美国更是上演了天狗食日的帽子戏法。

美国作为二战后最大的经济体,1944年7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绝对地位。这一年的美国,是美国有史以来的巅峰期。

二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最大的受益方成为了世界霸主,而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德国因战败而回到了山穷水尽、百业凋敝的窘境。政治军事上都受到了美国的强烈打压和控制,而这两个国家却依托国内曾经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的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迅速的发展经济并且在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更是在1990年以后,日本与德国分别回到了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成为了超过苏联、英国、法国,仅次于美国的主要经济体。

尤其是日本,在1994年的经济统计中,美国为7.1万亿美元,依旧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日本的经济为4.8万亿美元,占到了美国的一半以上,德国也达到了2.1万亿元,占到了美国的四分之一以上。而其他欧美国家也几乎都在稳定的上涨,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毫无疑问,美国不会坐以待毙。

于是,美国在1985年便签订了一个“广场协议”,其目的就是用来允许美国美元贬值,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地促进美国在国家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美国企业在国家市场中的布局和出口外贸。这对于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亚洲新兴国家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国际竞争在不断加剧,美国利用金融领域的地位对全球进行了“割韭菜”。

为何同样的政策,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影响较小,但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新兴国家影响较大呢?

这是因为,此时的欧洲作为一个经济整体,构成了当时世界上一个最主要经济体系,内部市场十分巨大,德国的主要市场就是欧洲,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亚洲四小龙)基本全靠出口,对美国依赖性较强。因而在美国的一系列政策下,日本受到的影响较大。

其二,德国的工业基础比日本更雄厚,实体经济占据的经济比例更高,而日本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大力发展金融业,也正是因此,而日本的经济中泡沫成分更多,在上世纪末的亚洲经济危机中,日本爆发了泡沫经济破灭的金融危机,随后日本的经济进入了二十多年的经济慢行道,再也没有实力去威胁美国,取而代之的是飞速发展的中国。中国实现了巨龙腾飞。而美国面对来自中国的压力,川普居然想要故伎重演。

但是不要忘记一个事实,中国不同于日本,中国的金融业依旧牢牢地掌握在直接手中。实体经济也更为雄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随着经济的提高,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中产阶级最多的国家,正在不断地释放着购买力,拉动着内需,中国的国内市场,远超过曾经的日本市场。


因而,美国想要与中国故伎重演,最后只怕会搬起来石头砸自己的脚!


珞珈山的猫


说日本因为广场协议失去了二十年是胡说八道,广场协议并不是美国和日本独家签署的,而是美国和德日英法签署的,几个国家货币都对美元升值了,其中,德国马克升值更高,比日元升值还多。

那么,为何广场协议后,德国继续平稳发展,而日本泡沫疯狂膨胀后,破裂而却失去了二十年?

是因为德国的政策没有导致投机造成泡沫,而日本制定的应对政策,却导致因此在地产、股票等金融市场疯狂投机,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最终泡沫破裂。日本失去二十年是泡沫破裂的结果。

德国的经历表明,泡沫的产生和破裂,原因并不是广场协议导致货币升值,而是日本执行了错误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所致。

也即,德国的经济政策导向是实的,而日本的经济政策导向是虚的,不可能持续,必然导致泡沫产生和破裂。尽管日本的实业在这二十年仍然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个发展用来填补上世纪八十年代疯狂膨胀的金融泡沫,导致看上去日本这二十年没有发展,其实,并不是如此。


鱼眼猫眼鹰眼


60%GDP红线了解一下

两次世界大战将各国打的支离破碎,但美国利用二战早期中立大发战争财后,后期被迫参战收割胜利果实以及宽松的人才政策使其跃升为世界超级强国。有了江湖地位后,就需要想方设法的去维护。其中60%GDP红线就是美国维持其江湖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谁的GDP达到或超过美国GDP的60%,美国就要使手段弄谁。前苏联是第一个祭旗的,日本是第二个刀下鬼,今天的我们正因这个原因被美国发动贸易战。

之所以美国对同时期的日本动手而没有对德国动手,我们看一下我国改革开放时的世界各国GDP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日本的GDP是高于德国(西德)的,且逼近美国的60%GDP红线。这是美国选择动手日本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知道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占领军分成东西德两国,东德由前苏联控制,西德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控制。东西德就是两大阵营或是制度的样板房啊!显然西德发展的远比东德好,若美国对西德动手就是挖自己制度样板房的墙角。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美国必然会选择对日本动手。


柳小庆


其实9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了,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就已经破裂 。但是日本GDP与美国最为接近的则是在1995年,当年日本的GDP达到了5454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71%。90年代日本经济明显减速,那为什么日本GDP占美国的比重最高出现在1995年?这与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有关。

《广场协议》一般被认为是日本经济低迷,“失去的十年”的罪魁祸首。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于是在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了《广场协议》。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除了美国,其它四个国家的货币兑美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其中以日元升值幅度最大。“广场协议”签订后的3年时间里,日元升值了54%,而1990~1995年日元又升值了51%,所以在1995年日本GDP占美国比重最高,其实主要是由于日元升值所致。



说美国只割了日本韭菜而没有收拾德国是不对的,德国也是广场协议的签订者,而且不止德德国,英国、法国也是,为什么只有日本经济至今为止低迷了数十年?

当初日本接受广场协议是当宝的,广场协议的签订是得到日本大藏省(2000年前的日本主管经融财政的部门)的强力推动。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过热,而日元升值可以帮助日本拓展海外市场,成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日元大幅升值,使得日元的购买力大幅增加,日本开启全球买买买模式,但与此同时,国内泡沫却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其实日本的经济泡沫是主动刺破的,在资本主义环境下,经济必然是有周期的。经济过热就需要降温,于是日本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房产税政策,然而经济降温剧烈而漫长,每次经济略有起色,又遭遇世界范围的危机,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都需要时间去使经济复苏发展。而德国却不同,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德国的货币也大幅的升值,但德国的政策没有导致投机造成泡沫。所以没有发生日本这样的经济漫长的低迷。


锦绣中源


不请自来!


简单说,亚洲国家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经不住“夸”;当年90年代美国一顿夸的时候,日本国内采用的经济方式是加杠杆,而德国

则对待美国的称赞相当谨慎,并且在国内随后不久就做了去杠杆的经济政策。


其次,也是说明日本这个国家只有战术没有战略眼光和思维的弊端。对于当时的广场协议以及日本企业在全球态势,日本政府没有足够清醒的姿态来控制事态的发展。而是政府继续添了一把柴;举两个例子,就知道当时有多疯狂了


1、在那个年代东京的企业招聘应届生和实习生都是派车接送,然后提供吃喝,然后送礼物,让来企业参观的实习生和应届生满意。

2、几乎所有东京的企业,稍微有一些规模的都会在年底去银座开party;普通员工的年终奖甚至能开出300万日元的数字(1990年1万日元约等于300人民币)。


所以,当所有的人、企业、政府都陷入一种狂热的时候,自然就会做出一些后来看起来特别不正常的政策和决定,这种情况下被收割就不奇怪了。


所以,多看看也对我国是一个警醒,时刻要保持清醒。


以上供参考!


DQ视角


广场协议是G7共同的决定,包括日本在内,并不存在割韭菜之说。甚至签约完毕的记者会上日本藏相(财务部长)竹下登还心情愉快的开玩笑说为什么要让日元升值,因为我名字里面有登啊!如果是屈辱的割韭菜协议,这厮敢开玩笑,日本民众保证不打死他。

广场协议的背景是日元刻意低估,日本商品在全球范围大卖,横扫美国同行。在汽车,造船,钢铁,半导体,家电等美国支柱领域蹂躏美国同行,日本每年保持对美巨额贸易顺差。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能长久吗?显然不能,美国不可能坐视日本搞垮自己的经济支柱,日本商品占优可以忍受,但是完全搞垮美国同行,这可不行,所以要有个度,得给美国企业一条活路。事实上诸如美国汽车企业在内这一时期都不断顺从国内工会组织,希望借助工会的力量阻挠日本同行。如果日本不同意日元升值,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残酷的贸易保护主义,到时候美国市场进都进不去,这点日本肯定是有预计的。

广场协议就是顺应这个背景,一方面日元升值,日本商品竞争力下降,美国企业得以苟延残喘的活下来,为什么说苟延残喘,因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在以上领域日本企业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对美国同行的优势,美国企业也依然是那个半死不活的鸟样,有些甚至已经死透了。真正得益的是德国,韩国和中国。另一方面日元升值,日本资产和购买力大升,日本都以在全球范围内买买买,所以日本的全球资产是非常高的,GNP非常高。

美国重新甩开日本靠的是信息技术,全面领先全球,而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也依然是由于没有抓住信息技术革新的浪潮,同时传统汽车,钢铁,家电,半导体,造船领域又被德国,韩国和中国侵蚀。




弥勒佛2181


美国也对德国采取了措施,不然现在世界第三经济体怎么会是日本而不是德国呢?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的GDP一度是高于日本的,只是日本在世界刚刚进入电气化的时代里,借助电器工业优势火了一把而已。

广场协议直接打断了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发展。


美国的广场协议针对的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还有一个就是德国了。德国和日本一样,也是一个从二战之后大力发展电子产业的国家,他们的西门子等企业曾经引领欧洲电器市场很多年,占据了广泛的市场份额,也导致了美国同类产品出口受阻,欧洲是二战之后主要的消费市场,美国为了限制德国的发展,不但在广场协议中采取了逼迫日元升值的手段,也同样采取了对德国马克的打压政策,德国经济也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日本经济经历的失落的十年,犹如一阵风暴,还未过去。


美国对于其他国家的GDP的规模,以及产业的高度一向非常敏感,总是担心其他国家的发展超过自己,并且占据自己的经济和市场份额,从而取代自己的霸主地位。当然,不可否认大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进是存在的,也是很难避免的,所以美国经常在其他国家的GDP达到自己的60%甚至更多之后对其采取争霸竞争手段,通过高压的经济政策和军事压力,逼迫对手妥协。

美国通过对日本经济的收割,完成了自己地位的巩固。


日本和德国这样的空有经济力量,却没有军事和政治力量的国家,在这种压力面前很快就会缴械投降,日本为此付出了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缓慢期,而德国如今也已经沦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苏联虽然有大国政治地位和军事力量,也曾经一度达到了美国GDP规模的68%,但是解体导致了冷战结束,苏联之后也再难有一个国家能够全方位的应对美国在各方面的压力了。

广场协议后日本的各项价值被挖空,股市狂跌,经济破灭。


如今,美国对东亚一些国家采取的贸易摩擦措施其实也是如此道理,只因为目前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已经到了12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8万亿美元,不仅超过了60%,还一路达到了美国GDP的75%,同时发展速度还要快得多,所以美国也不得不继续采取手段打压其他国家的发展,不过这一次,美国面对的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恐怕最终付出最大代价的,要是他们自己了。


海事先锋


1.德国经济不像日本那么咄咄逼人。

最高峰时,日本GDP相当于美国的60~70%,而德国只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

所以对美国而言,日本是严重威胁,而德国还不足以挑战美国。

2.日本自私自利的发展模式犯了众怒。

日本在拼命向欧美出口的时候,却严格保护本国产业,封闭本国市场。福特的总裁就说过“日本市场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市场。”

日本只出不进,拼命赚取别国的钱,却不允许别的国家赚日本的钱,这种自私自利地发展模式,引起了各国的愤怒,在“七国集团”的会议上被围攻,一致向它施压。

3.日本不像德国有欧盟的支持。

德国虽然也是战败国,但同时是欧盟的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直接关系到包括英、法、意等欧洲国家,所以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顶住了压力。

但日本在七国集团里独木难支,又是战败国,只得就范。

4.日本刻意为之。

战后,日本以科技立国,主要发展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极致——GDP总量超过苏联,达到美国一半以上,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世界最大债权国,贸易额世界数一数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越来越严重。

在此背景下,日本也在谋求产业升级,例如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大对外投资,发展模式由“重积累,轻消费”向“重消费、轻积累”转变……日元升值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好处。所以在广场协定中,欧美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也并非不情愿。

广场协定后,日本的金融投资业迅速发展,一向以“踏实”“严谨”形象著称的日本,才发现原来钱还可以这样赚,国民纷纷拿出多年的积蓄炒股、炒房,整个国家陷入癫狂状态。

但毕竟在这些行业,日本还是新手,远不如美国老辣,结果被美国采用金融手段,狠狠剪了羊毛,日本也陷入“失去的十年”,并一蹶不振。


雁去无痕ty


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都是美国收韭菜的对象,但是对德国而言,更像是钝刀割肉,没有什么过大的起伏或者突然的转折,因此不太明显,而日本则由于自身的错误政策刺破经济泡沫,爆发危机。

首先,日本窜的比德国猛多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不足为奇。1994年统计中,日本的国民总产值达到了美国的67.6%,也就是2/3以上了,而作为第三大经济体的德国仅为30%,因此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眼中钉不足为奇。

其次,与德国主抓工业不同,日本在90年代开始经济转型,也就是抛弃实体经济,转而大力发展金融及房地产业,经济过热,超过日本可承担负荷,最终泡沫破裂,经济受重创。而德国相比较而言更踏实一些,实体经济占比较大,更有能力抵御金融风险。

从外,德国对美依赖程度较日本更小。德国处于欧洲大陆,最主要出口市场在于欧洲而非美国,虽然也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储备了大批黄金,但总体而言仍有欧洲市场为后盾,但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希尔维


《广场协议》究竟是什么鬼?

作为一个金融本科生,对《广场协议》简直是太熟悉了,几乎任何一个经济学的老师都会引用这个协议来讲述经济问题。

按照我们中国人阴谋论的出发点来看,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西方国家对日本割的一次韭菜,在日本崛起的路上进行的一次精心策划的经济阻击,最终导致日本进入“失落的十年”。

美国人狼子野心,如今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实际上是要让中国重走日本的老路。以我们中国人的警惕性来说,当然不能上这个当,亨,我们多傲娇啊!

实际上很多人根本没闹明白《广场协议》,也并不明白日本失落的十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痛苦经历,在美国两次局部战争的带动下,已经经济扶持,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甚至一度超过了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这种跨度之大,并非常人所能理解,明明是战败国,短短二十年就又能再次崛起,实在是让人有些害怕,实际上还是当时的美国在和苏联的大国争霸中,花了太多的钱,当然日本的崛起对美国来说也并非坏事,日本从来都是美国产品的重要生产地,美国人的生活也并不会因为日本人过得好了,就变得不好了。

但是从80年代开始,美国财政赤字增加,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想要保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继续稳定繁荣,就要让美元贬值,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因此美日英法德五国签订《广场协议》,目的就是让美元有序的贬值。

《广场协议》真的导致了日本的衰落吗?

在协议签订后的三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日本成为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国民财富平白无故的增加了一倍,这种好事上哪找去。

实际上,日本当时是有些膨胀的,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泡沫和通货膨胀来维持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不但不对这种过分投机进行打压,反而还降低利率,为泡沫加点料。

由于泡沫的存在,股市不断上升,据说当年东京房产的价值可以买下半个美国,实际上日本在美国的确购买了大量的楼盘。

然而,在1990年日本一脚急刹车踩破泡沫,来了一个头朝地的着陆,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日本进入长时间的经济低速增长。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看到别人不好过,比看到我们好过还要高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嘲笑日本的愚蠢,实际上日本并非真的衰落,在当时的情况日本发生经济泡沫跟《广场协议》也不是绝对的关系,在一个国家的高速崛起中,有些路是绕不开的。

实际上,日本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前中国是日本产品的重要出口地,而中国改革开放后,却逐渐成为世界最大产品出口国,也就是在抢日本人的饭碗,而日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并且用升值的日元到国外去建日资企业,也就是说,日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增长的慢,但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却一直保持不错,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还是要看GNP的。

中国在2009年才超越日本,但是到今天,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以我们的体量超过日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吧!

为什么美国没有割德国的韭菜?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德国并未出现日本那样的经济泡沫,主要原因就是德国迅速采取措施提高利率,防止泡沫过大,尽管德国又再一次的勒紧了裤腰带,但是经济却平稳发展,再次期间,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更加确立了德国在欧洲的心中地位,在经济发展上,德国更看重对制造业的投资,避免像日本一样疯狂投机。

所以,即使美国想整德国,也没有下手的机会,当然,还是那个问题,都过得好好的不挺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整这个整那个呢?

当然,相对于日本来说,德国的经济发展也太过于平稳,日本现在依然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德国排名第四,按照目前这个速度,德国根本追不上日本。更加印证了,美国并没有割日本的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