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胶东王”的崛起:一个差生的逆袭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五十六):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民国八年,曾经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一群学员饭饱后,无聊围观一位差生哄笑,一位体态偏于文弱者,收势落地,说道:“我来此间只为学万人敌。诸位以区区体操小道论短较长,恐怕日后止步于连、营长耳。”这位学员中的差生,就是日后让张宗昌抱头鼠窜,韩复榘委曲求全的“胶东王”刘珍年。北洋时期,大军阀与二流草头王的夹缝中,各路小军阀应运而生,呼啸而聚,一哄而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保定系科班出身的刘珍年,就是这一样一位风云乍起的角儿。他天生肢体笨拙,体操、术科系其弱项,但学习勤奋,夙夜秉烛而读。虽然如此,他却不拘泥于书籍,对同学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呆子只会误事,岂堪成事!”

小军阀“胶东王”的崛起:一个差生的逆袭

刘珍年

毕业后,刘珍年被分到奉系军阀李景林部当迫击炮连长,战场上被炮弹皮削掉半寸深的头盖骨,居然不死,笑谓这道伤疤为军人之花。李景林失败后,刘珍年也蛰居京津养伤。他从来不吃空饷、不捞偏财,竟至于窘迫到一度每日两餐,均用热水干粮果腹。然豪情不辍,以此为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磨砺。不久,张宗昌在山东组建模范团,刘珍年在他的人马里做了营长,一年后模范团扩张成军,他水涨船高当了旅长,一仗未打,大家升官。刘珍年却揪然不乐,轻蔑地评价曾做过湖南督军的张敬尧:“张敬尧瞪圆眼睛,一副流氓腔调!”南军北上,张部之流无智无胆,接连战败,束手嗟叹,果然要将队伍交给刘珍年来收拾烂摊子。

小军阀“胶东王”的崛起:一个差生的逆袭

张宗昌

此时局面糜烂,部下劝刘珍年不要接手。刘乃笑道:“前汉完了有后汉,他们不干我们干,每于艰难见手段,所学所用,正斯其时。大家跟着我,势必要闯出一番生面!”其后将麾下余部两千多人马,复又整编成一个团,遂从旅长降为团长,这次职位小了,却显出精神蓬勃的样子。果然兵随将能,刘珍年居然把这支失望疑虑的破烂人马,带成生龙活虎的劲旅。南军虽势如破竹,一路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但是鲁南遇见刘珍年,就始终不能踏进一步,确实也是因为刘是真的能打硬仗,单是混迹在山东境内的敌手,旧桂系军阀刘志陆,就不是善茬。

小军阀“胶东王”的崛起:一个差生的逆袭

北洋军

此人在二十八岁就做到“镇守使”,自命不凡,尝与人言:“陆军天下重,志陆宁以微?”陆荣廷失败后,因为投靠张宗昌也盘踞胶东,一连吞并了几股小军阀。以刘珍年乃籍籍无名之新晋小辈,所以极为轻视,命令其改换门庭,同时率军包围刘珍年部于掖县,以示震慑。刘珍年勃然大怒:“讲打,咱不外行!”一战之下,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刘志陆,号称数万精兵,竟几日内全盘溃散,只身仓皇而逃,刘珍年相继消灭和吃掉了胶东一带的小军阀,所部扩编成五个师,跻身胶东最大实力派,气候渐成,有“胶东王”之称。此时的刘珍年,完成了一个差生的逆袭,而且刚刚三十岁。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文史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