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銀行1800億元融資“補血”

5家银行1800亿元融资“补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銀行又到密集補血期。

12月17、18日,5家銀行連發公告稱證監會審核批覆通過了上市銀行再融資。包括華夏銀行擬募資不超過292.36億元定增,平安銀行發行不超260億元可轉債、興業銀行300億元優先股、中信銀行400億元可轉債以及交通銀行600億元可轉債,合計共約1852億元。

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8%,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33%,資本充足率為13.81%,資本充足率水平總體上高於監管線。但部分中小銀行仍在“紅線”範圍上掙扎。

銀行轉債的發行規模和發行進度決定了轉債市場的供給壓力。那麼,為何再融資新規後銀行發行轉債的訴求在提升,轉債是否能成為銀行“補血”優選?

國信證券分析師董德志曾表示,銀行發行轉債的訴求在於銀行存在迫切補充資本的壓力。一方面,近幾年銀行規模的不斷擴張以及不良貸款率的上升,使得資本消耗較為嚴重,一些銀行向“輕型銀行”方向轉型,以降低業務發展對其資本的影響;另一方面,過去銀行將表內的一些業務不在風險資產體現或降低權重,這實際上降低了真實的銀行監管資本要求,而在監管趨嚴、整治影子銀行和監管套利的背景下,這些表外項目都將要回表,而回表之後資本充足率就會下降,這也意味著其面臨大量補充資本的需求。

時值年末,“監管集中批覆銀行再融資,主要是對銀行資管業務整頓,回表和補充準備金、設立理財子公司都需要資金支持。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可能影響明年的業務計劃”,特華財經研究所研究員李關政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